滑落(小说)五

可无

<p><br></p><p>(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p><p> 五 事情发生的第四天</p><p>接下来第二天8月5号,是星期二。刚上班,信访局打来电话,要单位负责人去一下,有人上访了。</p><p>原来死者的家庭不找船厂,不找船主,也不找安监局,直接去政府上访,要市政府给他们处理这事了。老百姓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明明是一些民事纠纷,觉得走司法程序时间长不说还要承担官司的诉讼费,直接上访要政府处理最简单,还不需要费用。这也是为什么一段时间上访事件多的原因之一。</p><p>郑金让李越到信访局去看一下是什么情况。</p><p>李越从信访局回来时,带回来了一张接访领导的批示。为了加强信访工作,各地实行了领导信访接待值班制度,每天在信访局都有一名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在信访局值班,负责接待处理上访的群众。这天在信访局值班的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波。对于船厂贾兵家属的上访,张波签批的处理意见是这样的,“请市经委、市委办调处,请安监局尽快形成调查报告。“意见签在一张接访登记表上,从登记表上看出,去上访的一共四个人,贾兵的母亲、贾兵的妻子、贾兵的姑姑、贾兵的妹妹。郑金知道了,贾兵的妻子叫刘花,第一天和刘花一起到安监局的是贾兵的姑姑,叫贾荣。</p><p>张波部长的批示很原则,责任也很清楚。也符合管理的规定。经委作为工业企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做好企业事故的调处是正常的,市委办作为领导机关的办事机构帮助做好协调工作也是应该的。安监局作为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部门负责做好事故的调查,责无旁贷也是应该的。</p><p>看到领导的批示,郑金没说什么,他觉得调查工作他正在组织进行,调查中出现的那几个问题,再进一步做工作,应该可以解决的。</p><p>郑金不知道,事态还在变化着。</p><p>在李越从信访局回来时,上访的贾兵的亲属不知是对领导的接待不满意,还是觉得问题解决的有些慢,他们从信访局出来后,直接到车站坐车到楚淮去了。从溪水到楚淮很方便,每十分钟就有一班车。快客只是一个小时。</p><p>郑金不知道事态的变化,他把张波部长要求的尽快形成调查报告的批示对调查组进行了传达,要求调查组抓紧时间找人,把那几个不清楚的问题尽快的调查清楚,以便尽快的形成调查报告。</p><p>下午,刚上班,调查组的调查情况还没有进行汇报,信访局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要郑金到市委办开会。</p><p>会议在市委办的会议室开的,召开会议的是副市长吴非。他中午可能在哪喝了点酒,脸有些红,叉开两腿躺坐在办公室主任的皮转椅上。市委办的会议室不是市委会议室,五十平方的面积,里面平时只有办公室主任在里面办公,兼做了主任办公室,办公室人员开会时也在里面开会。看来吴非也是临时借用一下市委办的会议室。</p><p>参加会议的人不多,市委办辛主任,财政局的桂局长,经委的卢主任,还有交通局的余局长,郑金到会议室时他们都在靠墙摆放的一些椅子上坐好了。</p><p>看到参加会议的人都到齐了,吴非开始讲话。他似乎没有什么准备,他拿眼睛扫了大家一眼,对交通局余局长说“余局长,你给大家说说你们以前是怎么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的。“</p><p>余局长在经委工作时,是经委的副主任,兼任过三个月的安监局长,那时安监局刚挂牌,郑金是经委的党委书记,后来到一个重点企业工作了。从企业回来后,余局长离开了经委,郑金接任了安监局长,安监局也由原来的副局级升格为了正局级。</p><p>叫余局长介绍他是怎么处理安全生产事故,余局长先是一愣,看了看参加会议的人,他有些不明白吴非的意思,看吴非很是严肃的样子,就支支吾吾的说了起来。“我们以前遇到事故,先是调查,然后是重点做好事故受害人家庭的安抚工作,白天黑夜不间断。“</p><p>“说具体些“吴非看他说的有些大而化之,不满意的催了一下。</p><p>“就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做工作。“余局长补充了一下。</p><p>“你们其他人说说,安全事故处理怎么搞?“看余局长说不出来什么。吴非把目光转了一圈,面向了大家。</p><p>“按照规定,你们领导叫怎么搞,我们就怎么搞。“财政局桂局长看大家都不吱声,原则地说了一句。</p><p>再看看大家没有什么要说的,吴非宣布了散会。宣布散会时,又要求了一句“你们都抓紧,该干什么,干什么。"</p><p>(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