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 学兵文化:成熟年华的理性思考</font></b></h1> ——献给学兵建设襄渝铁路50周年<br> 常 杨 从学兵回忆狂潮的兴起,到现在已经20多年过去了。<br> <b>当年学兵业已年近古稀,情绪趋于平静,阅世也已经成熟了。到了从文化的高度归纳那段经历,用理性的思考梳理过往心智的时候了。</b><br> 故写如下小文,献给学兵建设襄渝铁路50周年。 <b><font color="#ed2308"> 苦难下的不屈——学兵文化之源</font></b><br> 三线学兵是文革时代的特殊产物。<br> 他们是陕西69届、70届的初中毕业生,本属知识青年群体,由于修筑襄渝铁路的劳力紧缺,在全国几千万知识青年中唯有陕西这两届学生没有下乡,而走上了修筑铁路是悲壮之路,又因为他们与铁道兵并肩作战,有了一个特殊而响亮的名字:学兵。<br> 襄渝铁路是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技术手段极其落后的年代紧急上马的战备铁路,其艰险程度可谓世界铁路建设之最;25000多名十六、七岁的青年投身其中,也称得上是世界铁路建设史和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空前绝后的事件。 当时的世界正处在三个大国对立的冷战中,中国与前苏联边境的冲突时有发生,作为战备急需的襄渝铁路的工期日趋紧张。未成年的学兵自然成为主要劳力,担负起打隧道、筑桥梁等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的重任。穿越秦巴大山的隧道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塌方、泥石流等危险随时发生,死伤是常有的事。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学兵都有遇险的经历,每个学兵都留下不同程度的伤残或疾病,其中114名学兵献出年轻的生命,长眠于秦巴山中……<br> 那也是一个物质供应紧缺的年代。粗粮为主、缺油少菜的伙食使正在发育并从事超强度劳动的学兵天天处在饥饿恐慌症中。“苦不怕,死不怕,就怕挨饿”是当时学兵的口头禅;“我死后,只求给我的棺材里放几个馒头”是死难学兵留下的遗言……<br> 最令学兵痛苦的是荒唐年代带来的精神压抑:长期不能回家、男女隔绝管理、接受不到任何知识和教育、出身不好的学兵倍受歧视…… 但是,学兵没有被物质和精神的磨难压垮。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与困难和凶险搏斗,用青年人的果敢和智慧创造隧道掘进的奇迹。今天,行驶于襄渝线的人们无不为十六、七岁的青年修筑这样的铁路表示万分的敬佩和感慨。<br> <b>文化就是在这种苦难磨砺的不屈精神中孕育了</b>。<br> 纵观灿烂的中外文化,多以苦难为源。没有孔子、孙子、司马迁等文化巨人的苦难遭遇及坚韧意志,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厚重和久长;没有欧洲近代文化勇士以赴死的果敢向中世纪禁欲苦难的挑战,也不可能催生促进人类发展进程的文艺复兴。学兵承受的磨难和磨难所修炼的精神也是孕育学兵文化的温床。正如爱因斯坦所说:<b>“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b><br> 由于时代的局限,由于学兵在那个时代中必然具有的狂热、盲从与稚嫩心态,他们还难以意识自身所拥有的精神财富,也不可能把这种财富提升为文化。但是,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毕竟成为学兵文化之源,成为可供今天把苦难提升为文化并为当代人所用的珍贵矿藏。 <font color="#ed2308"><b> 逆境中的坚韧——学兵文化之魂</b></font><br>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承受较长时间的磨难后,会出现一段沉默期。学兵就是这样。在他们完成铁路建设返城后的20多年里,一直处于沉默状态,似乎中国历史上就没有过这件非凡的壮举。<br> 在沉默中爆发、让陕西独有的精神财富被世人了解得益于思想解放的伟大时代。<br> 1996年,共青团陕西省委着手挖掘中国青运史上空前绝后的学兵往事,继而又与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一起拍摄了大型电视专题片《三线学兵连》,为学兵提供了一个诉说往事、弘扬精神的平台。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患难与共的友情、那些战友重逢的热泪潮水般地涌流出来。<br> 令人可敬的是,有过巨大付出的学兵没有抱怨、没有诉苦,而是无怨无悔!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沉默和积淀后,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当年所从事的是文革中少有的光彩事业,是早期的西部开发,他们参与修筑的襄渝铁路正在改革开放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他们自豪与荣耀。至于磨难赋予他们的是丰富的经历和不屈的性格,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实际上,学兵在生发这番浩然感慨时,自身的处境并不美妙。由于企业改革,人到中年的学兵,大部分下岗,收入十分微薄。他们又要负担老人和需要大量支出的上学的孩子。学兵的命运走上又一轮磨难和逆境。但是,他们还像当年那样没有畏惧,没有躺倒,而是借助身处社会边缘化的从容心态,借助成熟的年华,借助思想解放的伟大时代,开始对自己的经历、情感、精神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梳理,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学兵文化。 <b> 学兵文化是文革中大兵团作战的产物,具有狂热性和悲壮性。<br> 学兵文化是荒唐年代少有的经济建设和西部开发的成果,具有成就感和荣誉感。<br> 学兵文化深受大工业和军事化的熏陶,具有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br> 学兵文化饱经艰辛和困苦的磨砺,具有坚韧性和务实性。<br> 学兵文化携带热血青年的烙印,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激情。</b><br> 把这一文化聚集起来,再剔除狂热时代的印记,我们就抓住了学兵文化之魂:坚韧!它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延续与继承。<br> 有了以坚韧为主体的文化,学兵就能比当年更成熟、更智慧地征服逆境,闯出谋生之路!最可敬的是那些当年受伤,终身残疾的学兵没有向政府伸手,而是用非凡的坚韧塑造了“中国保尔”的感人形象!<br> 有了文化,他们也能抵御浮躁和诱惑,使自己的精神始终处于充实和快乐状态。丰富多彩的“学兵网站”和青春洋溢的“学兵合唱团”及这个团队所做的公益事业就是最好的例证,也是他们重新集合起来,和谐相处的精神家园。<br> <b>这是一支值得关注和尊重的团队,是值得挖掘和表现的艺术矿藏,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文化现象。</b>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提出有其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值得正视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改革开放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文明和文化需求随之提升。“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众望所归,大势所趋。另一方面,转型时代难免出现的唯利是图、精神困惑、价值虚空、信仰缺失、浮躁成风等问题也令人焦虑。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始终为此忧患,许多学者先后发出“重建精神家园”的呼唤。最近,著名学者钱理树在新出版的《我的精神自传》一书中进一步阐发了振聋发聩的见解:“<b>这是一个消解神圣、消解理想、消解信仰,最终要将人的精神也消解殆尽的时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以惊人的速度世俗化与玩世化。”所以,紧迫的问题是“精神复归和文化重建。”</b><br> 由此可见,“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十分及时和重要的,它是我们必须正视和着手的紧迫课题。尤其要激发当代青年参与其中,使他们成为建设精神家园的中坚力量。我们的家园前景如何、能否巩固并延续永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代青年。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明天! 那么,由当年青年一代创造、最易被当代青年接受的学兵文化就应当成为“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珍贵资源之一。<br>实际上,这一资源已经和正在发挥着作用。<br> 当弘扬学兵文化的宣传品走向社会后,最激动、最感奋的是当代青年;在学兵文化依然活跃的今天,最向往、最敬重的也是当代青年。西北大学一批研究生在参与学兵文化的总结和梳理后,写出了足能代表当代青年共同心声的文字:<br> “<b>学兵的经历和精神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真善美。”<br> “学兵身上所表现的硬气和豪气是民族精神的体现。”<br> “学兵文化是一笔财富,值得我们当代青年终身受用。”</b><br> 许多大学生和中学生登陆“学兵网”,发表感慨,畅谈体会;一些青年成为崇尚学兵的“粉丝”,热衷学兵聚会,积极加入有着丰富内涵和旺盛活力的精神家园。<br> <b>我们应当珍视这样的精神家园,并把一个个这样的精神家园组合起来,汇集成我们民族共有的精神大家园。<br> 这正是学兵文化的价值,是学兵文化给当代青年和未来世界留下的珍贵财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