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书香能致远——城关小学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掠影

自由的天空

<p>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循循教研倾情语文。“涓涓细流——崇义县小语名师工作室”以小学语文日常教研活动为基础,致力于提升老师教与研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本期名师工作室的“共读一本书”版块,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崇义县城关小学开展。</p><p> </p> <p>  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积极引导教师广泛阅读、热爱阅读,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源头活水,本期“共读一本书”的书目是童庆炳所著《文体与文体的创作》。</p> 共读风采展示 <p>  “共读一本书”活动开展以来,老师们利用闲暇时间,认真地阅读了书籍,无论在家还是在校,处处可见老师们美丽的读书身影。</p> 线上交流 <p>  5月26日晚上七点,城关小学“共读一本书”读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线上读书交流会如期召开。</p> <p> 首先让我们跟着郑福兰老师制作的PPT,简单了解一下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以及他的著作《文体与文体的创作》。</p> <p>  一起聆听三位年轻教师的《文体与文体的创造》读书分享。</p> <p>肖韵柔老师读书分享</p> <p>王月老师读书分享</p> <p>郑玉萍老师读书分享</p> <p>  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畅谈了品读感悟,分享了读书的收获。</p> 线下学习 <p>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师们在书的精彩之处划线或各种符号,用自己的话概括要点,用批注方式书写自己对于文体的理解和感悟。</p> <p>  有的老师采用摘要式方法,将书中的重要观点、精彩语录摘录下来,既消化了书本知识,又积累了有用的材料,真是“干货”满满!</p> <p>  读完全书做思维导图,就好像与书的作者进行持续性“对话”,既进行了知识梳理,又激发人的丰富联想力,还大大提高人的思考能力。</p> 读有所用 <p>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籍要反复读,每读一遍都可能有新的收获。老师们在阅读的同时认真思考,将《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的读书所得运用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中,遵循不同文体的特点,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进行教学。</p> 读有所思 <p> 从一课到一单元,从一篇到一类,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文体特点,逐步产生文体意识,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年级组老师们从不同方面进行经验小结、分享。</p> <p>  “唯有书香能致远”,相信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都有沉甸甸的收获。读书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在全民阅读的当下,作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我们,更应该该做阅读的践行者。今后,我们将开展更多的读书分享活动,让师生们喜欢读书、爱上读书、坚持读书,做建设书香校园的领跑者!</p> <p>图文:各年级语文教研组</p><p>编辑:郑福兰</p><p>审核:肖海长 黎紫娟</p>

文体

读书

老师

共读

语文

分享

阅读

本书

童庆炳

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