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本款老茶在云南收藏多年,保管得非常好,但时间久远,笋壳风化,包装有些破损实在难免,但口感滋味十分的令人难忘,仿佛时光倒流到90年代……</p><p><br></p> <p> 透过斑驳的包装,可以看到,因年代久远,包装纸边缘,残缺不全,已不完整,表面也被茶油侵染。打开尘封的包装,茶饼乌黑油亮、芽头金黄,这是干仓茶的证明。</p> <p> 88青饼是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生产的7542青饼的统称,是茶人对这段时期勐海茶厂生产的7542青饼的一种特殊称谓,属于勐海茶厂按照1975年的研制的7542配方加工生产的以4级茶青为主要原料的常规品种。</p><p> 88青饼代表的是勐海茶厂一个时期的7542青饼,与勐海茶厂其他时期生产的7542既有配方相同,也茶底茶质相似等共同特征的共性。</p><p> 而这款99年勐海茶厂的“7542”,在经过很多老茶友品鉴过后,都一致认为作为“88青饼”的传世嫡系产品,其转化程度、口感、汤色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市面上以中茶命名的“7542”产品众多,但真正堪称经典的,除了“88青饼”之外,这款“99傣文内飞7542”亦堪称完美典范。</p> <p> 99年傣文生态青饼7542,是90年代7542茶品的收官之作产品,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据云南普洱老茶中心专家、茶厂老前辈介绍,此款茶在99年压制时,专门挑选深山中无污染、自然生长的乔木老树茶鲜叶为原料压制,同时内飞右下角上用具有代表西双版纳少数民族文化的傣文作标记,故称为傣文生态青饼7542。</p> <p> 由于年份久,竹笋壳被风化后又干又脆,很容易就被折断,所以有的茶饼的棉纸包装边缘受到损破,虽包装破损但茶质滋味却是老生茶的极品。</p><p><br></p> <p> 被风化后的外包装竹笋壳,从笋壳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直干仓中保存得较好的干仓老生茶。顶尖普洱专家评审团给出的八字评语:<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汤水甘烈,韵醇霸气。</b></p> <p> 99年傣文生态青饼7542采用的包装棉纸,是90年代的老包装棉纸,又称为格纹版纸,质地厚实,不同于现在的包装棉纸,很容易辨认。</p> <p> 99年傣文生态青饼7542,用料为勐海茶厂经典配方4级茶菁原料,堪称为7542经典茶中的经典,一直在云南勐海和昆明存放。</p> <p> 勐海茶厂的老工艺包装法,懂的茶友一看就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三把抓”。</p> <p> 用料为4级茶菁,配菁细,芽头多,与88青饼一样的配方用料,此茶到现在为止,转化很好,香气、口感表现很细腻,气韵足,蜜香韵味浓。饼面黄生生的一片,是芽头,原本为白色,经过近20年的陈化后,所以现在看上去变成了金黄色。</p> <p> 看这个条索,在昆明仓储有如此好的仓储转化,许多老茶友喝过后都赞叹道:“这就是88青饼”。</p> <p> 先撬一小块,大约7~8克即可,根据自身爱好,适量可做调整(此茶压的确实较紧,建议用茶针更好撬些,如果用茶刀的话,可能不太容易撬开) 。</p> <p> 老茶,尤其是这么好的老生茶,第一泡多润一下茶,让茶叶尽可能从沉睡中唤醒,水温保持高温冲泡。</p> <p> 茶汤明亮通透,偏琥珀红色,同时还泛着油亮(这说明内含物质相当丰富),出汤瞬间,顿时感到茶香四溢,老陈韵十足。</p> <p> 看看这汤色,轻轻啜上一小口。茶汤甘冽,口感饱满醇厚,入口即化,就像个很有内涵的中年男人的霸气、但又内敛。甘冽有力,茶的路线醇正,茶香不走偏锋;是一款优质的极品好茶。</p> <p> 叶底油亮无杂色,叶身厚壮,这就是90年代的古树生态茶叶,橙色带微青色(这是叶片经多年的自然干仓陈化和氧化后的的自然转色)。</p> <p> 原外包装是大竹筐,时间长久包装容易破损,现存于无菌环保纸箱中。</p> <p> 90年代时期使用的大票,每个大竹筐中有一张,标明了唛号(7542)、批次、毛重33公斤、净重30公斤。</p> <p> 此茶茶性浓烈,口感厚强,醇厚高香。有条件的朋友用紫砂壶冲泡最好,在冲泡时将壶盖盖好,沸水从壶顶淋下,以保持壶壁温度,口感更佳浓醇厚重。</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