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是清代大诗人得舆在《京都竹枝词》里对《红楼梦》的评价;张爱玲平生三大恨:一是海棠无香、二是鲥鱼多刺、三是《红楼》未完;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也特别喜爱《红楼梦》,他说:红楼梦是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读的一本好书。一部《红楼梦》,千种女儿愁。</p><p> 2020年6月12日,思茅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组织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第15期阅读分享会,由思茅区第四中学的张苹华老师为大家分享——《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判词》第一讲。</p> <p> 张老师在开篇时为大家分享自己读《红楼梦》的感受,她一共读了四次《红楼梦》。高中时读囫囵吞枣,大学时读一知半解,刚工作时读,只是喜欢,但说不出为什么喜欢;现在读,她已经有自己的一些理解,可谓:“少年不识红楼梦,读懂已是中年人”。</p> <p>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女子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p><p> 《红楼梦》的体裁是一部小说,小说在中国古代属于“俗文学”;诗词在中国古代属于“雅文学”。而此次的分享会,我们通过赏析《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来解读这些不幸女孩的悲剧性命运。</p> <p> 张老师先从《红楼梦》的题目出处和大家一起分享。“红楼”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绫罗”。</p><p> 接着分析了四个人物:</p><p>【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挂。</p><p>【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p><p>【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孤木生,致使香魂返故乡</p><p>【宝黛】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p> <p> 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心境,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想。而如今听完张老师的分享,老师们也都纷纷谈起了内心的感触。</p><p>思茅四小李岩松老师:</p><p> 我也很喜欢《红楼梦》,我家里有脂砚斋点评的竖排版的《红楼梦》,我每次都用直尺量着读。今天听完张老师的分享,我感悟到:阅读可以读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还可以读同一类型作品在不同作家笔下不同的体现,这样才能感受到作品真正的味道,也才能真正走进阅读。</p> <p>思茅区活动中心李华老师:</p><p> 我很喜欢《红楼梦》,它反应了大家族的兴衰繁盛、蕴含着很多哲理和智慧。现在正在网上听蒋勋讲红楼梦,蒋勋讲解得特别好,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学习。</p> <p>思茅区电视台邹瑞:</p><p> 伟大的作品反应的都是大事件,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红楼梦》也是反应大事件,大主题的鸿篇巨制。通过今天的分享我的收获是:就人物性格而言宝钗适合做朋友,黛玉适合做知己;就阅读体验而言,孩子们读《红楼梦》最好读原著,虽然难懂,但不同年龄会有不同年龄的收获。</p> <p>思茅二小林兰老师:</p><p> 我对《红楼梦》的兴趣是由蒋勋老师而起,听了蒋老师的红楼,被这大观园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和故事吸引。在书中我特别喜欢的是香菱,说喜欢其实更多的是同情,对她悲惨凄苦的命运甚感心痛。</p> <p>张博小朋友:</p><p> 《红楼梦》讲述了一个家族到达了最顶峰后又如何败落,这让我有了一些想法:做人不能太锋芒毕露!而对于林黛玉和薛宝钗,我更喜欢真诚坦荡的黛玉。</p> <p>思茅区教育体育局李艳芬局长:</p><p> 张苹华老师的分享,让我感动,一次讲座,70多张幻灯片,足见其用心和认真。因为这份感动,我觉得无论多忙都需要要参加阅读分享。同时也真诚地感谢我们每一个参加阅读分享会的老师们,是大家在每一次活动中都用心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收获。读书会已经举办15期了 ,正如我们当初取名“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初衷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成了一粒阅读的种子,不断成长,不断创造奇迹。</p><p> 《红楼梦十二金钗》,十二种性格,十二种命运,什么样的性格,感召什么样的命运。乐观的人,命运往往向着乐观的方向发展;悲观的人,命运往往向着悲观的方向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二金钗中的巧姐,因为王熙凤对刘姥姥不经意的一个善举,在遭遇灾难时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p> <p> 最后,李局长通过分享一个由“叛逆”走向成功的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现场的每一位老师:阅读是一个生命从内心深处破茧而出的成长。正如学生送给她的话:“如约而至”是一个很美的词,等得辛苦,但最终都不会被辜负。</p><p> 让我们的阅读因为坚持而不辜任何一个成长中的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