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书法是一门精深的传统文学艺术。在手机、电脑高度普及的今天,很多人与书法成为陌路,只有少数年暮之人做为一种爱好成为书法艺术的继承者。这样以来,名家的书法造旨与艺术高度很难得以传承和发扬。为唤起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爱好,我把近年对书法学习的一点感悟与习作,分享给大家,望能给初学者少许的借鉴。</p><p><br></p> <p><br></p><p>、书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一块瑰宝。它的艺术价值,体现了汉字文化的东方艺术之美。据史料记载,它开始形成于东汉中期,到西汉初年,各种书法流派已基本形成。以张芝的草书,刘德升的行书,曹喜的篆书,蔡邕的隶书,钟繇的楷书为代表的流派书家群,对魏晋及隋间的文人书法流派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对后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艺术启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p><p><br></p><p>当今,最流行、最常见的书法有五种:篆、隶、草、楷、行。每一种形体都有一定的书写规律。下面是我近年练习隶、行、草三种字体的习作与感悟。</p><p><br></p> <p><br></p><p>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形体。它一般分为秦隶和汉隶,它的字形稍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左右舒展。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给人以清新端庄,雄放洒脱,浑厚深沉之感。而又有舒展灵动的气度。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价值。</p><p><br></p> <p><br></p><p>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形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缓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体法。所以,行书实质上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艺术性高,实用性强,书写起来行云流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体。</p> <p><br></p><p>草书原始于东汉,当时的草书称为章草,而后来的草书称为今草。今草又有小草、大草、狂草之分。它讲究书之狂,美于意;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后而始入草书妙境。</p> <p><br></p><p>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于右任先生为让草书易读、易认、易写,集百家之长,以69种标准草书代表符号,及其所代表的形联部首,编写了《标准草书、草圣千文》,并辅之以歌诀释义。书写提示和可供拓展练习用的标准草书例字。内容丰富而实用。</p> <p><br></p><p>草书是书法艺术的高峯。要想起点高,收效快,临摹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只要选好自己喜爱的范本,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p> <p><br></p><p>文字一一蓝天白云</p><p>图片一一蓝天白云</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