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承蒙程老先生和茂友兄丶枝高兄,耀平弟的邀请,能使我与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商讨关于收集和编写巜樟村板灯》书籍一事。</p><p> 樟村板灯历史悠久。从古传承至今。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历史资料和书籍可参考。</p><p> 板灯协会调研小组的建立,目的是想追根溯源,寻找历史资料,包括收集各村的板灯历史,以及来源。</p><p> 但此工作难度高,至今也无标准的资料可查。调研小组人员只有通过各村长辈和爱好者的口述,查找各姓氏古谱的记载,寻找板灯的历史根源以及文化。由于涉及到板灯的起源,板灯盛行时期,以及板灯制作,各村板灯的历史起源时间,板灯的重要意义等多方便因素,都需要考证。</p><p> 这就需要在座各位有关领导和人员共同努力,积极配合。</p><p> 当各方面的资料收集齐全后,重新审查,以免疏漏之处,再补充考证。</p><p> 然后,通过政府审批,打印成书。这样全部工作才算完成。</p><p> 当有了此书后,相关领导和记者来我镇采访,我们可根据本书收集的资料回答他们,也有一致的话题。不致于半知半解。本书主要意义在于,一追根溯源,二叙古述今。填补本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空白,也为子孙有书可寻,有证可查。更能使板灯文化发扬光大,传承千秋!</p><p>关于本文照片来源于巜樟村板灯纪录片》群摘取,大家看到照片后,可填写摄影人真实姓名,以编人作者姓名。为以后编书作准备。</p><p>刘小明 写于小明书店</p><p>2020年6月13日</p><p><br></p> <p>@小明书店 小明叔,可以考虑报文化局,让他们找一下人大或者其他有社会学院系的大学教授或者研究团队,对樟村板灯文化做一个社会学田野调查,结合民间艺术,民间传统世俗,民间乡村体系,做一个费孝通式的社会学研究。樟村是相对封闭的一个乡村社会,是民间世俗研究很好的范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