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困难学生,缓解心理压力

北极熊

困难学生是每个班都存在的,困难学生的教育,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考虑、研究,解决的问题。困难学生除了具有一般学生的心理特征之外,还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驱使困难学生付出一种消极行动,对他们的发展极为不利。按照心理学规律,我是这样做的: 一、查找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心理<br> 首先,是自身的自卑、自责心理作怪。在学习上不够优秀,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感,行为上也常常表现为孤独、羞怯。<br> 小张是四年级转入我们班的孩子,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够好,虽然开始非常努力,但是效果不明显,在新的班级环境中没有新的朋友,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以求心理负荷的释放。<br> 其次,是外部原因,即家长的关爱。小张的童年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爸爸妈妈没有陪伴左右,等想管的时候,与孩子之间已经出现了问题,不能正常交流了,导致家庭关系紧张。<br> 二、如何矫正<br> 在了解了产生的原因后,如何矫正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是他们转化为各方面表现良好甚至是优秀的学生。<br> 1、培养自信心。<br>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同学的鼓励,让孩子树立“我是最棒的”的信念,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周一班会时间,和孩子们聊到开学三周了,你觉得自己最大的进步是什么?小张主动举手分享自己的进步,自己能够管理时间,而且能够主动复习并练习。同学们不约而同的为小张鼓掌,孩子看到同学们对自己的认真,非常的难为情,我告诉她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进步,并且要一直坚持下去。 2.给与支点,促成健康的心理平衡。<br>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信赖的心理需求,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因主观或客观原因而导致心理失衡时,往往会通过种种途径设法满足自己,以达到心理平衡。家庭关爱的缺失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极易引起心理失衡。实践证明,困难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和信赖,需要表现的机会。<br> 3.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学习的兴趣。<br> 困难学生一般成绩不够优秀,首先我们要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利用小组帮扶的方式,让成绩优异的同学带领稍微落后的孩子,以达到成绩的平衡。现在时常会看到课间两三个同学做到一起互相讨论数学题,还会看到当解决了这个问题时孩子们的笑脸。

心理

学生

孩子

困难

同学

小张

学习

关爱

心理特征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