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沟里探索清代民居~师家沟

心语

<p>  2020.6.10这一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十几个摄影爱好者们从四面八方集合到一起,由马志远老师带队,驱车经过3个多小时的时程,来到了霍州汾西县享有“天下第一村”的师家沟。</p><p> 师家沟清代民居师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汾西县城东南5公里处。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扩建而成。总面积40000多平方。师家大院文化内涵极其丰富,集砖、木雕为一体,垂花门、檐廊、隔扇等雕刻精细。仅窗棂图案就有108种、门额牌匾150多处。现存的门楼、槎栏、花草、人物、琴棋书画木雕10余套,雕刻精致、艺术精湛,已成为我国木雕艺术研究的珍品。东山气”南山寿”北海风”敦本堂”清白家风”等题额,字迹浑厚,刚劲有力,处处散发着封建社会耕读世家的文化品位。</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位于村口的节孝牌坊,关于其来历,抄录王聪慧文中的一段:师炳成的祖父师自省三十九岁时,身染重病辞世,时年两位祖母赵氏三十岁,张氏二十五岁,其父师五音五十六岁辞世,母亲刘氏时年四十岁,两代三个女人,奉老侍幼、守节至终,咸丰七年(1857),师炳成官场得意位居六品,体恤两位祖母和母亲的不易,遂将其节孝义举报呈朝廷,皇帝敕命建造节孝碑坊于村口。坊檐下高悬“圣旨”牌匾,过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师家至始威仪倍增。</p><p><br></p> <p>师家大院文化内涵极其丰富,集砖、石、木雕为一体,垂花门、檐廊、隔扇等雕刻精细。仅窗棂图案就有108种、门额牌匾150多处。</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残梁断柱颇有希腊神庙废墟的庄严感。</h3><p><br></p> <p>师家沟村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相传是由师家四兄弟做官发达后始建,两百多年间,历经几代精心修筑扩张,形成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综合体。</p> <p>村内的主体建筑有主院13座,附院31座,窑洞258孔,房屋108间。</p> <p>师家沟村依靠黄土高原的山坡沟地形态,顺势构思,设计巧妙,气势雄峻。</p> <p>村内有一条用长方石条铺成的人行道,连接村内的大多数主要建筑。这条路长达约一千五百余米,且处处与排水道接通,以方便将雨水顺利排出,所以才会有“下雨半月不湿鞋”的说法。</p> <p>这里没有给人奢华富贵的感觉,以淳朴自然为主。处处充满着黄土地的厚重与踏实。</p> <p>  山西大院太多,像师家大院这样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乔家大院强的清代民居,由于缺乏宣传包装,只能被遗忘在这荒凉的黄土沟里门庭冷落,破败凄凉,只有那些贫困的后人们还在诉说着大院儿昔日的荣光。这对游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p> <p>  感谢影友们的拍摄,拍出了我对大院的好奇之心。也拍出了我对师家沟的情感。</p> <p>窗外的世界</p> <p>坐在他们以前每天必经之路上。</p> <p>想要探索过去他们的生活起居。</p> <p>坐在锈楼上,想像过去传说的故事。</p> <p>站在高处</p> <p>尽收眼底</p> <p>原来它是这么触手可及。</p> <p>  短短二个小时的游览,不足以了解这深藏二百多年历文化底蕴。这里的故事、建筑风格、历史的沧桑,吸引着我,师家沟我还会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