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作者:王金花(重庆新渝医院)术者:傅麒宁(重医附一院金山医院)、胡良柱(重医附一院金山医院)、助手:王金花</p> <p>病史简介:尿毒症患者,女性,64岁,肥胖。右颈静脉长期导管规律透析3年,导管功能不良半月入院。入院后沟通手术方式时,家属明确表示,只换管,不考虑建瘘。遂拟行DSA引导下中心静脉压造影+右颈内静脉带涤纶套带皮下隧道导管更换术。</p> <p>经原导管造影发现为阶梯型导管,上腔静脉闭塞,奇静脉代偿好。计划当中的更换导管一下子变得复杂了。</p> <p>患者上腔静脉闭塞,上肢已无法建立内瘘。10年前因糖尿病足行右下肢截肢,长期带尿不湿,卫生问题堪忧。这种病人无论是下肢TCC还是AVG都容易感染。病人年纪不大,一般状况尚可,预计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较长。综合考虑,开通闭塞的上腔静脉,更换导管,充分利用右颈内静脉入路是最符合病人利益的方案。</p> <p>导丝导管配合,反复尝试,导丝终于通过闭塞进入下腔静脉,更换为超长超滑导丝。用RlVAL6mmx40mm球囊扩张闭塞段中心静脉。</p> <p>见球囊切迹明显,狭窄完全扩开,依次逐段球扩。</p> <p>再次造影示:上腔静脉少量显影,仍狭窄严重!</p> <p>遂更换为Boston Scientific Gladiator 8mm*60mm球囊再次扩张,可见切记最明显位置比导管尖端低约2cm。</p> <p>透视下撕脱鞘可顺利进入心房底部,沿撕脱鞘置入19cm palindrome导管。动、静脉端出血、回血良好。</p> <p>金山通路中心建议:</p><p>1、2019年KDOQI指南一个关键的理念是ESRD患者的生命规划,提出了病人优先的原则。针对这位患者,我们认为目前继续充分利用颈内静脉TCC是适合患者的;</p><p>2、导管尖端位置不良是导管功能不良的常见原因,也是导致该例患者上腔静脉闭塞的原因。在首次安置TCC时,一定要确定导管尖端在合适的位置,这样既减少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也为后续更换导管留下了余地。透析导管留置是导致中心静脉病变的首要原因,并可能导致患者丧失建立AVF或AVG的机会。</p> <p>案例1:女性患者,65岁,行右侧长期留置导管2年,透析流量下降2周。拔管前行中心静脉造影,结果示中心静脉闭塞。</p> <p>案例2:男性患者,68岁,右颈内放置临时导管6月,来院想建上肢自体瘘!但拔管前造影示中心静脉闭塞,上肢无法建瘘。</p> <p>3、在KDOQI和中国专家共识的指导下,规范的为患者建立每一个通路,保护中心静脉,才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机会。</p><p><br></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