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1日下午,晋江市实验小学苏明强工作站课例研讨活动在苏教授领衔和站长颜乙红老师的精心筹划下顺利举行了。<div> 据悉,疫情期间,全体工作站成员停课不停研,共组织了4次线上研讨活动,今天是本学期的第五次研讨活动。<br><div> 实小、凤竹两个校区的全体数学老师今天齐聚一堂,本次研讨的主题为:构建“可视化 ”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汇报展示,活动由蔡南茵老师主持。</div></div> <h1></h1><h1><b><u>实践+思考 促成长</u></b></h1><h1> 工作站成员林惠婷老师执教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重复的奥妙》,这是《数学好玩》中的内容,属于综合实践的内容,林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富有亲和力,根据二年级小学生的认识特点,设计了”找规律“、”画规律“、"创规律”、"赏规律”四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不断加强对“重复”的认识。</h1><h1> 本节课在设计上重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味道。</h1><h1> </h1> 课后,苏教授从”为什么这样引入?”“为什么动态出示情境图?”“为什么要引导学生读一读规律?”“为什么把情境图中的素材并列一起引导学生比较?”“创设规律环节预设与生成一样吗?“”板书为什么这样设计?“等问题引导执教者逐步剖析自己的设计意图,与在座的老师们进行思想的碰撞。 <h1></h1><h1><b> <u>互动+引领 促提升</u></b></h1><h1> 第二节课,苏教授亲自上场,给才入学9天的一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用“倍”学说话》的数学课。</h1><h1> 这是学生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的第一次,从学生学过的数量之间的合并关系、相差关系到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是一个质的变化,相对比较抽象,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倍的概念比较少,所以课堂上,苏教授重点从”有多少?”“怎么说?”“有何用?”等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经验,在多次对比变化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h1><h1>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苏教授把本节课定位在“明确倍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在比较观察中,加深对倍的认识。第一次比较:一倍量不变,因倍数变导致几倍量变,第二次比较:比较量不变,一倍量变导致倍数变,第三次比较:倍数不变,一倍量和几倍量同时变。在不断变化中加深学生对倍的理解。最后由倍数不变建构倍数模型,整节课由图形上升为模型,层层深入,突破难点,发散学生思维。</h1> 工作站老师们一边观课,一边从“是否增加学生操作活动经验?”“学生如何理解一个整体?”“给老师们什么专业引领?”“认识倍有何用?”“一年级的孩子上二年级的知识合适吗?”等问题进行评课,并结合自己的观课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div> 苏教授跟在座老师交流互动,耐心解答老师们的大胆提问,最后鼓励老师们:教学路上,不走寻常路,只有多尝试,才有新思考! </div><div> </div>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到很远!“疫”样的日子里,相信在苏教授的引领和指导下,工作室成员以及所有热爱数学的伙伴们,都能坚持不懈地走下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共盼花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