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公文作者在构思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主旨,动笔前总要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共分几部分内容来写等,将其反映到文字上即是行文的层次。具体地讲,层次是指文章各部分内容表达的先后顺序,是客观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的思维发展过程在文章中的反映。它体现着作者对全局和局部、总“纲”和细“目”所作的总的布局安排。</p><p> 层次的结构方式较为灵活,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尽管如此,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特别是公文,其层次的安排方式通常表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p><p> 1.并列式。即将全文内容划分成若干层次,每一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综合性的报告、总结、计划等文体常用此法。例如刘少奇同志于1943年3月写的《六年华北华中工作经验的报告》一文,其层次安排即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抗战准备时期与抗战初期华北工作的经验;二是抗战初期与发展时期华中工作的经验。每一部分又分作两个时期,每一时期都是既写情况又写经验教训。这样,两大部分之间在内容安排上构成并列关系,每一部分所述的内容项目又构成并列关系。这种层次安排方式,每一层次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各层次之间又有必然的联系,都同时为表现全文主旨服务。应当注意的是,采用这种层次安排方式,严禁各层次各行其是,互不相关。</p><p> 2.递进式。即按事物自身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发展顺序来安排层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各层之间为层层递进的纵深关系。请示、报告、总结、计划、会议纪要等文体常用此法。例如有篇《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会议纪要》,其在层次的安排上按会议进程的先后顺序依次写明了三项决定事项:一是x×x同志传达了市加快发展奶牛、改善牛奶供应会议精神和本区集体发展奶牛的安排;二是xxx同志传达了市人防工作会议精神;三是xxx同志汇报了本区人防工作情况以及下一年工作安排。全文依照会议的时间顺序以及决议事项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结构层次,有条不紊,清晰明确。</p><p> 3.连贯式。即指按事情发展的经过和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各层之间浑然贯通,联成一体。重大事故的调查报告、重点工程及重要经济技术活动的情况报告、专题性的调查报告、表彰或批评性的通报等文种常用此法。例如xx市纪委筹备组《关于处理分房建房中违纪事件的通报),全文共分三层:一是列举当前党员、干部中非法占地建房等严重不正之风的种种表现;二是这种不正之风带来的危害;三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从结构布局上看,全文层次清楚,观点明确,前后贯通,气韵流畅。</p><p> 4.总分式。即先总说,后分说;或先分说,后总说,使行文析理入微,眉清目楚。工作总结、综合性报告等文种常用此法。例如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一文,先总述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之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以及在新形势下研究打退反共高潮经验教训的必要性。然后,分八个问题讲述经验教训,由总到分相互映衬,珠联壁合。</p><p><br></p><p><br></p><p> 摘自《中国党政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答疑解惑指导全书》岳海翔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