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钢是烈火和急剧冷却中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并不畏惧任何事物。我们这一代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所以学会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题记</p><p> 将小我融入大我,充实在生活中。初读,便是觉得震撼。</p> <p> 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生于乌克兰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他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倔强和嫉恶如仇或许就注定了这位少年不平凡的人生。所以保尔在车站食堂时,在发电厂时,他心中的正义和激情与那劣迹斑斑的不平等的生活发生了激烈碰撞,而保尔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听从心中的声音,与这饱受欺凌肮脏的处境抗争到底,知道他遇见了老革命战士朱赫来……</p><p> 革命信念大概就是那时真正在保尔心中茁壮扎根,因为他清楚那就是他一直向往的光明正确的道路。在那之后,保尔立刻投身于革命前线的战斗中,表现优异数次立功,他把所有热情都挥洒给伟大的革命事业。而在保尔后来因为右眼失明退下前线后,他来到地方建筑工地,在这里继续为革命而奋斗!寒风、饥饿、苦累与病魔交织着不停击打着保尔,可无论怎样的骤风急雨来临,保尔都始终坚守在这里。他选择无畏在烈火中千锤百炼,所以坚守也是坚毅!</p><p> 1927年,22岁的保尔全身瘫痪后双目失明。那时,病魔几乎已侵占他所有意识,下一秒轻轻夺走的可能便是保尔的生命。可即便是在这种时刻,保尔内心深处依然在思考如何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革命事业做贡献。最后,保尔决心拿起笔,用文字阐述,与革命共前行!然而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创作的过程可想而知的艰难,当保尔辛苦创作了六个月的手稿终于被出版社肯定时,却在回寄途中不幸被丢失。但保尔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他或许也经历过失望痛苦,但他没有选择放弃,就像他当初选择革命道路时一样坚定,他始终坚持为理想奋斗拼搏着!</p><p> 小说最终成功出版,并深受人们喜欢。就像书中描写的那样,“铁环已经被彻底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整书就到此落笔结尾。</p><p> 看完这本奥斯特洛夫斯基先生的作品,我内心是震撼感动的。我想保尔完成了他永远为革命事业奋斗的誓言,这本书就像一张流传已久的黑白照片,把鲜活的保尔定格,也把他的信念永远传递。让人反复观看揣摩,保尔坚定的模样仿佛浮现眼前,而那钢铁一般的意志永远激励着我们!</p> <p> 保尔用他的短暂的一生来为解放人类作斗争。“坚持比努力更重要。”保尔坚持着,从未放弃的坚守在作战的行列。他这一生最怕掉队,他害怕自己对党没有任何用处。可是保尔并不是一个懦夫,他毅然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去支持拥护党。三年的夜以继日,病痛的袭扰,病榻上的保尔,和遍地的文稿。</p><p> 书中说:“钢铁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中考验中锻炼出来的。”这句话蕴涵了比生命更深层的意蕴。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生命之旅中,都不会一帆风顺的。当你“冷却”的时候,不必怨天尤人,自艾自怜,引经据典,以长篇道理来安慰自己。首先,应该让自己站起来,直着身子走路,去听一听水滴是如何汇成河流的,闻一闻梅花在苦寒中散发怎样的香味。体会发现,生命之美来自于自身的自强不息,钢铁,是经过无数大起大落的考验后炼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