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苏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又称《苏孝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隋仁寿三年(603年)刻。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出土于陕西省蒲城县。志石为正方形,边长83厘米,楷书,37行,行37字,全文共1296字。原石现存陕西蒲城博物馆。</p><p>《苏慈墓志》因出土较晚,故字口清晰完好。此志书法点画清峻,笔意精到,结体严谨端方,布局疏朗妍润,其端正妍美的书风为隋代楷书的典型代表。</p><p>一、《苏慈墓志》的主要内容及苏慈其人</p><p>《苏慈墓志》详细记述了苏慈的家世及其生平历官和重要政绩,可与史传互证。</p><p>苏慈(537-601年),字孝慈,陕西扶风,历仕西魏、北周及隋。《北史》、《隋书》均有传。《隋书》卷四六《苏孝慈传》:“苏孝慈,扶风人也。父武周,周兖州刺史。孝慈少沉谨,有器干,美容仪。”</p><p>苏慈在北周时初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曾两次出使北齐,升迁大都督、宣纳上士。后从武帝伐齐,以功累迁工部上大夫。隋初拜太府卿,俄迁大司农,岁余,拜兵部尚书,太子右卫率。因督役有功,又领太子右庶子,转授左卫率,仍判工部、民部二尚书。数载,进位大将军,转工部尚书。开皇十八年,任浙州刺史。仁寿元年,迁洪州总管,俱有惠政。后桂林山越相聚为乱,诏苏慈为行军总管,击平之,是年苏慈病逝于交州(今越南中北部)。仁寿三年三月七日归葬同州(今陕西大荔县),此志即为该年刻立。</p><p>据志文,证之以传世文献,可见两者所载多有契合,又可相互补充。志文较之史传,在苏慈生平历官方面记载极为详尽,但于苏孝慈一些比较重要的政绩,也有所缺漏。</p><p>“以志校《隋书》本传,志所详者惟历官与家世耳……《隋书·高祖纪》‘仁寿元年四月以浙州刺史苏孝慈为洪州总管,六月癸丑卒’。志失书卒之年月,但云‘遘疾于州治’而已。《食货志》‘开皇十四年六月工部尚书苏孝慈等以所在官司因循,往昔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惟利是求,于是奏皆给地以营农,回易取利一皆禁止’。本传亦称‘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此是美德,志亦失书,未免疏于隶事矣。”(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p><p>传文载:“苏孝慈,扶风人也。父武周,周兖州刺史。”无论 《北史》、《隋书》 均以 “孝慈”为名;唯志称名慈,字孝慈。关</p><p>于籍贯,史书载孝慈为扶风人;而墓志则称“其先扶风人也”。孝慈的祖先为扶风人,从孝慈死后最终归葬于 “同州莲芍县崇德乡乐邑里”看,孝慈应已入籍贯于莲芍县。隋大业二年,莲芍县取消,其地归属于下邽县。</p><p>史书称孝慈父亲名 “武周,周兖州刺史”;志文则称苏孝慈之 “父武,西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兖云二州刺史、平遥郡开国公、赠绥银延三州刺史”。可证苏孝慈父亲名“武”,而不是名 “武周”;其是西魏时期的兖州剌史,而不是在北周任兖州刺史。</p><p>二、《苏慈墓志》的相关记载及评价</p><p>据光绪十五年(1889年)蒲城县令彭洵书《苏孝慈墓志跋》载:“光绪戊子(1888)夏,邑西崇德里居民从土穴得此志。前令尹张君荣升恐损失,舁嵌书院壁间,一时拓者坌集,声溢都门。”</p><p>上世纪五十年代湖南书画家雷恪(1880-1962年)曾收藏一份原石拓本,上有当时的县令张荣升题写的一段跋文:“光绪戊子夏月,公出西南乡,闻有人获隋臣苏孝慈碑,补苏姓阻夺。往诘之,见此碑字法遒健,得魏齐神髓。惜无书丹姓名,爰饬舁置署中,俟博古之君子考焉。陕西蒲城知县张荣升跋。”</p><p>《苏慈墓志》面世后,清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近代徐树均《宝鸭斋题跋》、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吴鼎昌《慕汲轩志石文录续编》、方若《校碑随笔》,现代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等均对碑文进行著录或考释。</p><p>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云:“至此志楷法精健绝伦,实为佳刻。盖隋人楷法集魏齐之大成,开欧虞之先路,其沉着痛快处,有唐人所不能到者。”</p><p>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取隋第十一》曰:“《苏慈碑》以光绪十三年出土,初入人间,辄得盛名。以其端整妍美,足为干䘵之资;而笔画完好,较屡翻之欧碑易学。于是翰林之写白折者,举子之写大卷者,人购一本,期月而贵洛阳。信哉其足取也!”</p><p>《苏孝慈墓志》与隋代另一墓志《董美人墓志》不仅是隋代的楷书精品,而且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隋唐墓志精品。</p><p>《苏孝慈墓志》取法于魏碑楷法,用笔方起方收,以方笔为主,精神外耀。结构极为端严方正,堪为楷模和典范。章法疏朗而优美,神采飞动,以其用笔的方劲犀利,结字的严谨端方,布局的疏朗妍润而成为隋代楷书的典型代表。</p><p>《苏孝慈墓志》集北碑之大成,以险峻取胜,字形修长,刚柔相济,气势开张,险中求夷,与唐欧阳询的《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等相似。可以看出这位书写《苏孝慈墓志》的无名氏书法造诣是相当高的,他和欧阳询一样都刻意临习过魏碑,从北魏墓志中吸取了大量养分,共同为隋乃至唐代楷书立了典范,成为后人习楷入门的最佳范本。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碑刻故事”</p> <p>苏慈墓志</p> <p>李松临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