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人曾说“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我日前无意中竟在一本旧书里发现一张照相底片,对着阳光仔细看,却是在下“知青当年”!五十多年过去了,时间久远,胶片夹在书中影像如同记忆一样几近漫漶。为了抢救这一“个人文物”,赶紧上街找一家照相部冲洗出来。</b></p><p><b> 望着这张照片,记忆将我拉回到五十一年前,拍照的时间应是我们抚顺知青下乡的第二年,即1969年冬天;场景是当时下乡所在地辽西南之锦县(现为辽宁省下辖县级市—凌海市)建业公社新立大队通往公社所在地中心大队的必经之路,一条海叉子上的一座吊桥。桥高四、五米,铁索上面铺着木板,人走在桥上晃晃悠悠,加之辽西天气多风,“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大风把桥像秋千一样荡起来!此时行人过桥,煞是惊心动魄!因此当地农民称它叫“悠魂桥”。记得知青中好多同学尤其是女生第一次过桥的时候吓得要哭,最后是爬过去的。有一次我的两个校友从双羊公社来看我,临走的时候过这座桥也是惊恐不已手脚并用的。多少年后提及此事,她们还记忆深刻。我估计患有恐高症的同学大概直到抽调回城也没敢走过“悠魂桥”,去公社都是绕远道而行的吧。</b></p><p><b> 从照片看,我全副武装,头戴狗皮帽子,身着棉衣棉裤,手上套着棉手闷子,脚上穿着黑棉胶鞋,右肩上背着当时人们习惯背的黄书包,左胸前衣口袋沿别着一管钢笔,这是典型的知青装束。也许是底片模糊或是我佩戴的近视眼镜反光的缘故,相片里眼睛处只见两点白。这倒让我联想起魏晋“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青白眼”,他的眼睛平视则见黑眼珠,上视则见白眼珠,此谓之“青白眼”!不拘礼俗,爱憎分明的阮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眼光。眼光所及,此时无言胜有声,这一点我倒是对这位古人由衷敬佩赞赏的。(扯远了,打住)</b></p><p><b> 当时给我摄影者是谁?是我曾陪同来我们青年点采访的锦县报道组的老杨同志,还是哪个爱摄影的知青同学?我想了多天也没想出来。只是依稀记得那天是从新立屯我们小队青年点出发前往公社,好像是去公社广播站送稿子,因为我是大队通讯报道员。知青每日需参加劳动,平时无事是不可能去公社所在地的。</b></p><p><b> 照片中的我独立桥上,只手抓着铁索上绑着的一根弯弯的铁丝,桥下是流动的潮水和海滩盐碱地;我望着前方,一脸茫然的样子;下乡一年多了没回过家,再过个把月就该过下乡后的第二个春节了吧?日暮乡关何处是,此后经年得回城?瞻念前程,路途遥迢,听凭自然,犹怀希望,且走且行吧。这大体就是那时我和许多同学的心境。</b></p><p><b> 半个世纪已然走过,与照片中的自己相遇,恍若昨天,不禁有诗吟题《知青小照》(新韵):</b></p><p><b>旧影当年小愤青,棉装重裹步躜行。</b></p><p><b>悠魂板荡桥悬水,索链空横海送风。</b></p><p><b>脚下无根归热土,心中有念寄寒星。</b></p><p><b>芦芽被雪凭谁问,只待春发遍地菁。</b></p><p><b>(2020.5.6)</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