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六一儿童节,附中同学网上作品观摩展。第二版。

黄老师

<h3>六一节的意义不在心头涌动,已经很久了,年年都有六一,但很少勾起儿童少年的记忆,而今年大有不同,恰逢附中同学相识60周年。六十年弹指一挥间,六十年使所有青涩少年变成暮年老者,其中经历的一切往事都成为我们逐渐成熟的见证。每当想起往事即便是艰难困苦,愚蠢挫败,都成为美好的记忆。那是因为过去的岁月曾经有我们的青春,有我们的天真稚气,每当想起这些就增添内心多少惆怅,因为我们知道青春一去不复返,若想重温只在梦中。今年的六一之不同于往年还在于老同学黄德莉倡议举办同学群网上观摩展,大家踊跃响应,气氛热烈,彰显老同学老朋友的深厚情谊。并勾起青春,少年时,美好趣事。附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决定了一生的价值取向,其后的岁月,所获取的经验和信息都没有附中三年更丰富,更精彩,更记忆深刻,令人难忘。杜宏祺随笔</h3> <h3>1960年我们在艺术学院附中美术科的教室里相聚,开始学习绘画。在校园画室,在操场饭厅,在艺术实践基地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那时的我们面容青涩青春年少,学习努力蒸蒸日上。毕业后大家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教师及美术工作者,在我们中间有的担任美编编审,还有的成为美协会员,以及副巡视员。其中的佼佼者还有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些都是我们的骄傲与自豪,转眼60年已过,2020年的今天,我们收获满满,在家颐养天年,我们虽然两鬓斑白青春已逝,但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又相聚在一起,探讨艺术,回忆人生,相互鼓励,永葆童心。蔡桂珍 黄德莉</h3> <h3>蔡桂珍。同学中我算小的,今年也75岁了,37年一直耕耘在小学美术教学第一线,胜任各年级的美术教学,创办报纸,举办展览,接待外宾,尤其是在美育与德育的结合上,颇下心思并小有成果。60岁应聘一培训机构,6年半为成人资格认证作出了努力。如今女儿接我来澳洲悉尼生活,逍遥自在。几十年工作尽心尽力,画画儿却时时搁笔,与同学相比实在汗颜,但良心无愧于奉献。</h3> <h3>北京艺术学院附中美三2班同学黄德莉,63年毕业后进入小学校,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其中25年担任育民美校校长工作副教授职称,由于工作繁忙始终未能作画。如今退休在家想提笔作画,不觉千舟已过万重山,现在只能从头学起,虽有些进展,但相差甚远,现已76岁有余,依旧只争朝夕不断进取。</h3> <h3>正在练习油画静物,花卉,风景,人物的临摹。</h3> <p>附加三张斗方小品。扁舟一叶归何处,桃花林内是我家。杜宏祺题</p> <h3>鹿角枝繁枝昼暖,巨斧劈石雪尚寒,荒村蛰居时静寂,正好躬读过冬闲。杜宏祺题黄丽女士冬韵图。</h3> <h3>始终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图为工作留影。</h3> <h3>李芬如,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在附中的三年学习生活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纯真,快乐,友谊,终生难忘。毕业后被分配到小学做美术老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1975年调到图书馆工作,直到1998年退休,本人崇尚自然对大自然满怀敬畏,崇拜和热爱,喜画风景。能有时间画画别无所求,因为画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多年来精神压力过大,画画对于我可以说是对无奈的一种解脱方式,我愿意画画,我这辈子庆幸自己选择了画画,所以近80岁还能画画,知足了。</h3> <h3>抬头仰望,憧憬美好的未来,保持童心永远快乐。</h3> <h3>王悦伯,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在北京手帕厂设计室工作,84年调到国家专利局,做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工作,专利书审查副研究员职称。在手帕厂工作期间设计手帕及曾去云南写生,在专利局工作期间,因单位展览需要偶尔画一两张画外,因工作繁忙一直没有作画。退休后因各种原因拖至年近70岁,才拾起画笔从头学起。虽眼高手低,画起来费劲,但欣赏所有美的画作,学习并实践各种绘画风格,获得生活的充实及精神上美的享受,足矣!向所有老同学学习。</h3> <h3>康丽星生于1942年7月,于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美术科,分配在石景山文化馆工作,因70年支援三线建设,一起随爱人去甘肃嘉峪关,酒钢总厂工会工作。因工作关系没有从事绘画工作,在西北工作17年后又得了重病,二十多年没有提笔作画,退休后想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谈何容易,通过10多年的努力才画成这个结果,总想画好和提高,可是水平在那儿也只好如此了,请同学们多多批评指正,向老同学们学习,学习。</h3> <h3>貂蝉拜月图</h3> <h3>贵妃醉酒图。</h3> <h3>昭君出塞图。</h3> <h3>西施洗沙图。</h3> <h3>杜宏祺,生于1944年7月 ,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自幼酷爱绘画,励志以画画为业,由于悟性不高,对绘画的本质和终极目的不明确,故多年在基本功上花了很多时间,以再现物象为能事,做了不少无用功。当稍微明白之后,人生已过去大半,再想有所建树已无可能,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绘画的兴趣,和对艺术拥有自己看法的权利。我虽然年届70有6,老年多病仍然笔耕不辍,总想画的好看一点,不枉一世爱好。以上就教于相识相知60年的老同学。</h3> <h3>丁榕:从小学,少年宫,中学,到教育研修学院,无论做教师还是当干部,我始终没离开当班主任,从特级教师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每一项荣誉对我来说都很淡薄,但我珍惜学生对我的称赞和夸奖,我觉得这才是当老师最高的荣誉和奖赏。退休之后我给我带过的八个班每个班编了一部班书,把幸福的青少年时代还给了我的学生,当听到学生的赞美和看到他们兴奋的笑脸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h3> <h3>说起绘画,我确实是个小玩闹,几十年虽然没有动画笔可每日贯穿始终,艺术就是创造,是我工作的灵魂。大家的每一幅精美作品都饱含着辛勤付出和对艺术的追求,令我羡慕,惊叹,感动,佩服!一句话向你们好好学习,让老年生活由此而丰富多彩。</h3> <h3>萧艳玲:1945年1月出生于北京,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先后在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从事染织图案设计,在中国印刷工业出版社,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退休后画画,读书,旅游。</h3> <h3>75岁的萧燕玲风采依旧。</h3> <p class="ql-block">郭景云。出生于1943年10月。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设计工作。上班期间是个好员工,尽职尽责。退休后,画油画,旅游,合唱团,写了十多篇回忆录……。生活还算比较丰富充实。艺术学院附中是我最快乐最美好的三年时光,我会永远珍藏在心里,永远!</p> <h3>王玉磊1944年2月18日出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196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校教师,从事平面设计教学与绘画创作,退休后游山玩水,即兴涂鸦。</h3> <h3>贾玉斌:1968年中央工艺美院毕业,1969~1981在北京手帕厂和北京市染织工业公司工作,1981~2004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和中国广告协会工作,退休时担任副巡视员,在职期间和退休后有机会就参加一些画展,退休后很高兴有更多时间画画。不觉已到暮年,身体已不支持我有什么成就,只求晚年过得充实和快活。</h3> <h3>刘德臣:1945年8月8日生于北京,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后在小学中学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任职。84年到人民体育出版社,任美术编辑,副编审至退休。70年代初开始有作品出版,恢复稿费后为多挣点钱加倍努力。八十九十年代为各类报纸书籍期刊,画了大量的插图,连环画略得温饱。懒散本性既显如今打牌下棋,山野寻闲。自得其乐。</h3> <h3>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后一直从事出版社工作。经常画连环画和期刊插图和刘德臣同学,联手驰骋在画坛,人称四手连画,堪称一霸。</h3> <h3>从上初中一直到工作,我和德臣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他始终是我的楷模,而且真心实意,在业务上给我很大的帮助,现在年龄大了我始终没有忘记。</h3> <p>恭贺夕阳红,祝贺北京艺术学院附中美三2班群友画展成功举办</p><p> 青梅时代是同窗, </p><p> 互帮互学情谊长, </p><p> 风霜不掩童心热, </p><p> 暮年挥毫写沧桑。 </p><p> 群里晒出好作品, </p><p> 就像鲜花开满墙, </p><p> 明年还来会画友, </p><p> 更多惊喜在前方。 </p><p> 贾玉斌</p> <h3>张张照片让我们感慨岁月无情,幅幅绘画让我们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为此,我们大家一定有了一个共同的感悟,绘画,净化心灵,绘画带来快乐,绘画伴我人生。2020年6月1日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几天我们好像返老还童,我们翻箱倒柜儿找到自己珍藏多年的绘画作品,我们找到了儿时的那些青涩的照片,我们互相点赞,我们互相吹捧,许久没有这么放松。我们这些老顽童,还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快乐前行。同学们,明年的六一我们再相见。蔡桂珍 黄德莉</h3> <p>花絮:杜宏祺:非常欣赏老同学的艺术作品,附中三年播下的种子,在大家身上鲜花盛开,硕果累累,虽然时光流逝,但初心未变,始终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行,创造了美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丁蓉的彩塑让我耳目一新,极富专业水平,还画了那么多学生和同事的素描头像,其勤奋和执着溢于言表,在下十分钦佩之黄老师举家出游,谨祝旅途愉快,在初夏的阳光下陶冶身心,归来后陆续做品级的编辑工作。</p> <p>六十年前秋意迟, </p><p>正是木槿花开时, </p><p> 四面八方来相聚, </p><p> 放眼前程心已炽。 </p><p> 三年光景不寻常, </p><p>秋月春风伴朝阳,</p><p>精神陶冶开胸臆, </p><p>丹青艺事启长航。</p><p>今年六一思往事, </p><p>初衷无忘当年志。 </p><p>人人献出拿手技,</p><p> 琳琅光耀晚晴时。</p><p> 杜宏祺</p> <p>黄德莉活的真潇洒,让人羡慕!今天发了两本连环画,是我最早的出版物,很幼稚,多少有点纪念意义,昨天发的三幅彩色的画,临时拍的颜色有点失真,现重发两副,看了同学们那么多好作品令我汗颜,尤其是玉蕊的作品,丁榕的泥塑让人耳目一新,和大家的大作相比,我只能发点小儿科的东西凑凑数,请各位指正,让豆粒儿费心了。刘德臣</p> <h3>过去我们年轻那是常理,现在我们年轻那是心理,明天还想年轻那是梦里,让我们放飞梦想,永远年轻,祝老儿童们六一儿童节快乐,王玉蕊。</h3> <h3>黄德莉,你真的辛苦了,谢谢,为我们创建这么精彩的平台,我从各位同学的画中获得了无限的精神食粮,太棒了!丁榕。</h3> <p>黄德莉圆了我们大家的梦想,所以这次我们一定要努力配合。蔡桂珍</p><p>你女儿建议很好,你可以在每个人之间加一个生肖图案,既能分开,也表明属性还增加趣味感。 蔡桂珍。</p> <h3>大家所言极是。看到你们的感言,我也万分激动,本想让大家在儿童节晒出三张作品,以回味当年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结果受到群里所有同学的支持和参与,此项活动比预想的还要热烈。大家鼎力捧场,积极参与,热表衷肠,不减当年儿时的真情实感,在当今这可是弥足珍贵。今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儿童节,过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独一无二的儿童节!我的心里无比兴奋!在这里,我祝群里所有的老同学身体健康,永远年轻,永远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