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年一度的师德情景剧筹备工作开始了。今年的情景剧主题是一—老师们在疫情中坚持教学。校长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说实在话,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情景剧。可校长不这么认为,在他心目中,我就是那个会写剧本又会排剧的人。</p><p> 看情况,我真的推脱不掉,我只好硬着头皮说:“校长,剧本我可以写,但是排练我不一定中。”校长坚定地说:“服装、道具……学校全力支持。”我很无语。说实话,说自己能写剧本,也是吹牛的,我只接触过语文教材上的剧本,知道剧本是什么而已。</p><p> 答应过了,自然要行动起来。我上百度搜“抗疫情景剧”,结果一无所获,这个从未让我失望过的百度,这次也显示出无能为力的样子。这时,我开始搜刮我脑海中的种种细节。学校一次开会的情景浮现在我脑海中。校长让每个人总结一下,上网课的情况,每个老师都谈了自己从开始上网课以来的坚守及困惑,一个个典型的事有了原型。我又回忆了在钉钉培训课上,老师们所问的问题。刚上课时,老师们互相打电话探讨的情景,也让我从中挖掘了不少素材。就这样现实原型加入适当虚构,剧本真的被我写出来了。</p><p> 剧本生成的过程也让我悟出一个真理——留心生活,素材无处不在。</p><p> </p> <p> 有了剧本,我松了口气,我把稿子往校长微信里一发,心想:我吹出去的牛,我已兑现。接下来,我可不会了。第二天,校长安排:每个老师找个学生扮演自己的角色,每天上午第四节课排练。紧接着补充了一句:秦小英、刘元元负责。说实在话,我真不会排练。每天第四节,老师们都带着自己的角色,坐在那里背台词,很认真地指导。</p><p> 这些小角色们很快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谁来把内容串起来呢?我又推不掉了。我只好把剧本发给了一个朋友孙老师——我只知道,她曾经排过课本剧。我想请她支支招。我本以为她会取笑我,没想到,她说,我写的中。于是,我把她接到学校,在她的指导下,这些小角色们终于不用再坐那背台词了。他们“站”起来了,也“串”起来了。这真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发展。</p><p> 一周后,我又一次请来了孙老师,她看了看,告诉我,哪里需改,哪里需添……</p><p> 明白了意思,我对节目进行了加工,终于成情景剧了。这真是一个质的飞跃。</p><p> 从纸上到台上的过程,也让明白了一个真理——学会借力,前行之路不再困难。</p> <p> 为了让演出效果更好,一直和我一起看着学生排练的刘元元老师,星期天冒着烈日跑到老城为每个小演员租来了演出服装。校长制作了道具,租来了舞台。为了用好大屏幕,元元老师又制作了PPT,插入了音乐,让每个场景,有了图画背景和音乐背景。</p><p> 演出前一天下午,我们到现场试演,发现话筒太少,演员的声音根本出不来。张金良主任二话不说,骑上摩托去借了六个耳麦,蒋雪霞老师赶快开车回学校拿来了话筒。有了这些设备,表演效果一下子全出来了。</p><p> 第二天演出,全校师生都捏着一把汗。元元老师和金良主任提着劲儿在幕后播放幻灯和音乐。雪霞老师管着学生的上下台。李朋信老师和卫银霞老师招呼着非演员的学生按步就班。校长统筹安排,全面把控。</p><p> 上午9:30演出圆满结束了,效果非常好。我也深深地感慨——干活抱团儿,成功的路不再遥远。</p> <p> 其实,节目步步完善也是多个人的智慧组合的结果。在排练的过程中,李朋信老师和卫银霞老师也多次到现场观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表演前一天,在姚青松校长的建议下加了一段旁白,在张东亮和张便利两位领导的建议下加入了献花的环节。临比赛前几分钟,又在张红霞主任的建议下,又加了“老师”回鞠躬礼的环节。这样一路走来,节目逐渐生成。这也让我深深领悟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p><p> </p> <p><br></p><p> 留心生活,学会借力,抱团干活,善于请教。我们一起,向着明亮的远方——前行。</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