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殷殷期翼满心怀,颗颗素心润幼苗</p><p>——北城中学初中部语文组分层教学纪实</p> <p> </p><p>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和鼓舞。</p><p> 疫情过后,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融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高效复习,学校在经历了“一诊四式”“目标呼应,学帮理测”课堂教学模式后,根据学情,与时俱进,积极推行适应我们学校实际的“合理分层”教学模式。</p> <p> </p><p>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大举措。</p><p> 我们学校实施的分层模式教学,主要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单一教学标准开展的。单一标准的教学模式,导致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度过大、动力不足,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学成效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实施分层模式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客观分析评估学生语文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面,分别赋予相应的学习要求,以及组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与上进心,提高教学成效。</p><p> 为了更好地实施“合理分层”教学模式,高效进行疫情之后的语文复习,备战期末考试,我们语文组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p> <p> </p><p> 毕业班教师郭学进老师第一个闪亮登场,说出了自己在教学中曾经有过的做法:</p><p>1.根据学生实际,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字音、字形、语法、修辞、阅读理解等,教师了然于胸,不同档次学生,规定不同掌握内容,并且,为了达到实效,要有布置有检查,一查到底,不到目的不罢休。</p><p>2.课堂教学抓落实,步步稳打稳扎,抓一点,反复练,练反复,能掌握一个知识点就稳稳地把握住,不贪多。</p> <p> </p><p> 年轻教师卢晓彤老师的发言,有高度有深度,发表了自己对分层教学的看法:</p><p>1. 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想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就要将学生进行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应当尊重学生个体,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选出各组的组长进行管理。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别人带着他学习,那么就应当把这个学生分配到较为勤学的小组;有的学生性格较为沉闷,不善于交流和沟通,那么就应当将这个学生分到氛围活跃的小组当中,使他在其他学生的影响下,慢慢改变沉闷的性格,融入到小组中来。另外,教师要尽量将有管理能力的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中,且一个小组中不要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每个小组应由一个组长进行指导和管理。在小组活动的时候,小组组长要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使组员能够集中学习。</p><p>2. 目标分层: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基本目标,基础较好的中等生,给他们设定发展性目标,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p> <p><br></p><p> 美女教师张建霞老师提出了如何提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p><p> 对课堂提问进行分层。课堂提问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较好地利用这个方式,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以及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都有积极的作用。对此,语文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某些字的读音和简单释义;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总结某段落的中心点,或者背诵和翻译某句文言文;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如让他们回答《岳阳楼记》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是如何逐层表现这种感情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对作者的感慨和想法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这样,教师灵活地运用分层提问方式一气呵成地完成整堂课的教学。</p> <p><br></p><p> 初三老师发言还没有结束,快言快语的王番老师急不可待地说出了自己的做法:</p><p> 课后作业进行分层。普通班与实验班两个班布置不同的作业,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检查内容。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和巩固。教师对课后作业进行一定的分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为其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如语文教材后的习题,或与课文有关的训练和记忆等;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为其布置一些扩充阅读等与发散思维相关的作业。</p> <p><br></p><p> 初二教师张登红老师对郭老师的建议积极补充:</p><p>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进行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层。对此,语文教师应当仔细研究本学期设定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任务。例如,对于较难的内容可以把任务分配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使其尽快地完成学习目标,并在后半学期引导其进行复习巩固和相应的发散学习;而对于简单容易的内容则分配给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教师则应循序渐进为其安排学习任务,切忌贪多求快。</p> <p><br></p><p> 语文老师里面对心理学颇有建树的马莲翠老师提出了自己看法:</p><p> 评价要分层:科学得当的评价无疑能够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对语文学科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相反,不当的评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而使学生对语文学科彻底失去兴趣。得当的评价并不是一味的表扬,而是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表扬不仅要真实具体,更要体现差异性。也就是说,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这样才能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强学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探究热情。而针对学生的不足,教师则要给予适时适度的批评,这同样是一种鞭策。否则一味地表扬,只会助长学生的虚荣心,看不到自己的劣势与不足,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p> <p><br></p><p> 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资深语文老师刚传红老师畅谈自己的做法:</p><p> 对学生的辅导进行分层:在课后的辅导方面我们采取: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具体做法是,分在A层的同学有老师辅导。B层的同学由A层的同学具体辅导,每人辅导2-3个同学。B层中较好的同学再辅导1个C层的同学。尽量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辅导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p> <p><br></p><p> 最后,卢桂枝老师根据前面老师的发言,提出指导性建议:</p><p> 每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都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使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乃至整个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p><p> 1.以学生所处层面要求达到的水平作为标准。学生是教学之本,只有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提升才能说教育是成功的,所以教师在评估教学时要看每个层面学生所得到的进步,以此评价教师所做的工作。</p><p> 2.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针对不同的问题要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法,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切实纠正方法运用中的问题。</p><p> 3.反复循环地进行提高。没有一种方法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情况对初中语文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关注纠正,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p> <p><br></p><p>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是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次创新,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落实途径,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长足发展,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推广意义。</p><p> 暖风拂面,万木争荣。牵着小满的衣襟,芒种快步走来。此时已是“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榴花红似火的芒种时节,我们在勤耕耘,不蹉跎。我们惟愿种下一粒种子,收获整个秋天。我们笃信,努力就一定会收获一路芬芳。我们更愿收获的喜悦沾满你的眼角眉梢,北城中学的每一个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