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文学社的青春宣言 ——临沂市高三二模考试作文(2020年6月9日)

Tina Ding

<h3>一、原题回顾<br>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br>2016年5月25日,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病逝,享年105岁。以下是她送给青年人的话:<br>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br>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br>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br> 实验高中“奋斗文学社”拟于近期举办纪念杨绛先生座谈会,特邀请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你参加。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br>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h3> 二、审题<br>1.作文材料的构成<br>①材料部分:材料是杨绛送给青年人的三段话。第一段话,讲锻炼获得修养和效益,锻炼越多,修养越高,收益越多。即越磨炼,越成长;越磨砺,越光芒。第二段话,讲世界是自己的,要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但又不是固守自己个人的小圈子,而是坚守本心,坚定信仰,心有情怀,奋斗担当,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三段话,体现杨绛“精神高于物质,精神追求带来享受”奋斗向上的人生哲学。因此要主动接受生活的淬炼,奋斗出彩。<br><b> 材料可以总体理解为:锻炼的过程就是奋斗的过程,“我们”通过奋斗实现“命运的波澜”,奋斗成就人生,实现人生价值;人能自我完善;积极奋斗能够实现目标,能够把艰辛过程转化为精神享受。</b><br>②驱动任务部分:任务驱动部分规定学生的写作内容。“实验高中‘奋斗文学社’拟于近期举办纪念杨绛先生座谈会,特邀请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你参加。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奋斗文学社”中的“奋斗”和杨绛的话语相结合是作文立意的基础。 2.各材料的作用<br>材料——写作论证的基点,立意的基础和出发点;<br>驱动任务——作文的情景载体和具体要求(强指令、强任务)。<br>3.命题意图<br> 本次写作和时代意义紧密结合。民族复兴之路上,一代代人前赴后继,涉险滩、越激流,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风景,也都面临不同的挑战。“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变动不居中,奋斗本身就是意义、就是价值,就是生命。此外,作文命题又进一步设置了具体情境,明确写作身份是“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你”;写作指令是写一篇“纪念杨绛先生座谈会”发言稿,阐述观点和思考。<br> 所以,要结合即将迈入大学的身份,结合杨绛的话语,作文要展现“锻炼”的精神,体现“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意义,展现“精神”力量的价值。<br> 具体来说,结合“奋斗是时代主题”“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最亮丽的底色”“主动接受生活的挑战,做最美奋斗者” “艰苦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密钥,用奋斗为时代增色”等人生观点 ,把材料中杨绛的“锻炼”“奋斗”“精神享受”等人生哲学深刻表达出来。 三、阅卷问题<br>(一)优点:<br>1.对于作文兼顾材料和任务的基本要求,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能够做到,并且能够围绕“磨炼”、“活出自我”、“精神追求”、“青春奋斗”这几个关键词来写,偏离题意现象较少。一部分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能够阐发三则材料之间的内涵关联,进行了深入论证并且能够做到材料典型丰富,事例和引述材料运用有个性特征。<br>2.大部分学生内容能够扣住中心,层次清晰。<br>3.部分学生语言精炼,善引用古诗文、名言名句等,让人眼前一亮。<br>(二)不足:<br>1.审题不细,格式不规范或者不对。有部分同学写成了书信格式。有部分同学写成了演讲稿,有的还写成了给杨绛的一封信。<br>2.一部分同学没有在文章开始引入“座谈会”情景,通篇没有提到“座谈会”。<br>3.绝大部分同学,只是就三段材料的表面内容展开写作,对节选的杨绛的人生哲学理解较浅,浮在表面谈“磨练”“淡定”“精神”,导致文章不深刻。<br>4.一部分同学,没有注意到材料隐含的信息和任务,大谈特谈“奋斗”,偏离作文驱动任务要求,“即将迈入大学”的青年身份特征体现不够鲜明。<br>5. 部分学生写作思路不明确,段落间联系不紧密,层次混乱。<br>6.书写优秀的卷面较少,书写还要进一步提高。<br><br><br> 四、优秀标题<br>《以磨砺为基石,铸就青年精神》《丰盈精神世界,磨砺现实自我》<br>《修身守心,浴火涅槃》《经千锤百炼,筑不朽精神》<br>《人间箴言流传,哲人虽逝永存》《经千锤百炼,达忘我之境》<br>《锻炼自身修素养,从容淡定踏人生》《磨练筑精神,青春永芳华》<br>《求七分砺炼,守三分从容》《铭记先贤之言,以就奋斗青年》<br>《发扬先生遗风,锤炼个人修养》《以磨砺之笔,书青春华章》<br>《提升人生修养,悟得人生哲学》《经外在之锻炼,化内心之淡泊》<br>《历经烈火锻炼,回归精神原野》 五、优秀例文<div> <b> 甘于磨砺,优雅一生</b><br>亲爱的同学们:<br> 大家好!很荣幸参加本次关于杨绛先生的座谈会。杨绛先生虽逝,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悠然传于后世。今日我们集于此,共同聆听来自杨绛先生的谆谆教诲:甘于磨砺,优雅一生。<br> “优雅一生”或许是对杨绛先生一生最好的概括,然而这份优雅从何而来?来自于甘于磨砺,来自于化忍受为享受的能力。生活对于杨绛先生或许是苛刻的,但无论是经历文革的苦难岁月,还是经历亲人离逝后的孤独悲痛,先生都不曾抱怨,而是以优雅的姿态直面苦难,体面地活着,优雅地活着。“好比香料,捣得愈细,磨得愈碎,香得愈浓烈”,人如香料,历经锤炼,芬芳自现。<br> 我们这些即将进入大学青年来说,人生亦如香料,需接受捣磨。我们要甘于磨砺,于列火中淬炼真金,才能于浮世喧扰中闲庭信步,优雅前进。记得任正非在给员工的信中写道:“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面对生活的锤炼,任正非迎难而上,当华为帝国于世界一隅屹立,方感慨一切不过是“春水向东”,曾经的磨砺,化作如今的优雅。未来已来,我们亦要在成长过程中锤炼自己,做建设祖国的时代脊梁。<br> 甘于磨砺,需要我们以梦想为指引,从容前行。梦想是我们忍受苦难的全部意义,是化忍受为享受的直接动力。《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决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才会永远保持动力。追求梦想,是甘于磨砺的底气和动力。在磨砺中拉近梦想的距离,内心是无比充实,无比快乐的。<br> 甘于磨砺,需要我们独具慧眼,于生活的琐碎中体味人生的趣味。王尔德说:“生活就是你的艺术,你把自己谱成乐曲,你的光阴就是十四行诗。”纵使有苦难压迫,亦能为路边绽放的雏菊而欣喜,为路人不经意的微笑而感动。这时,你便筑就了精神高地,任何苦难都是打不垮你的,因为你的快乐源源不断地输入,你的精神原野始终郁郁葱葱,万事皆从容应对。<br> 鲁迅先生曾说:“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我们青年既有生力,何惧磨砺!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我们,何不甘于磨砺,笑对人生,优雅地走在人生道路上!<br>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让我们吸纳杨绛先生的人生哲学,浸润到我们的生活中,甘于磨砺,淡定应对,成长自我。<br>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于磨炼参悟内心,从容中享受奋斗</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亲爱的同学们:</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你们好!</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很高兴能在纪念杨绛先生的座谈会上发言,今天我想说的是:于磨炼参悟内心,从容中享受奋斗。</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杨绛先生曾言:“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效益与收获。”她用一生的奋丰,跨越了坎坷,绽放出人世间绝美之花。从她从容理性的性格与坚韧刚强的人生态度中,我明自:奋斗是青春的底色,奋斗,方可寻得内心幸福的坐标。</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磨炼,是青年最好的“成人礼”“墩苗田”。杨绛先生曾作过一个精妙比喻:“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看新时代青年,耶鲁村官秦玥飞奋战脱贫战场,啃扶贫硬骨头;清华学生程正雨投身乡村建筑,立除积弊;温家星发起“天格计划”勇做追光少年…… 更无须说那些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不计安危舍生忘死。磨炼,打不垮青年的意志,反而淬炼青年的信念!</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参内心,是寻找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何为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命运的波澜吗?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是杨绛先生给青年人的答案,你可曾看到巫漪丽一生只守一架琴,守得内心从容;你可曾看到恒均潜心研究十数载,成为钢轨土专家;你可曾看到王津用十年修复古钟光华,也修出了内心宁静淡定……耿耿星河欲曙天,英雄前辈如星辰,他们在奋斗中坚守,在坚守中收获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他们奋斗,但并不是为求外界的认可,而是像杨绛先生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他们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以奋斗之名,在广袤时空中寻一方内心的坐标,收获人生的淡定与从容。</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享受奋斗,是勇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境界。杨绛先生曾寄语:“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便是人生哲学。”最美逆行者驰援武汉,四川大凉山消防员英勇献身,北斗卫星研究团队平均年龄只38岁,却成就斐然。他们是奋斗者,奋斗是他们的人生姿态,他们变苦酒为甘醪,变忍受为享受,变吃苦为快乐,以精神胜物质,以小我写国家,以奋斗为幸福。新时代青年当以国家需要标注个人志向,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梦想,用奋斗书写新时代的注脚,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吗?</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前哲之言,常记于心;朝乾夕惕,前途似海。作为新时代青年,让我们于磨炼参悟内心,从容中享受奋斗!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结束。</span></div></h3> 六、教学建议:<br>1.加强学生作文写作审题训练,注重整体理解、综合分析,以求立意准确、深刻。<br>2.注重学生写作思路和逻辑思维的训练,以求论证过程清晰、条理,有层次。<br>3. 加强亮点意识,对标题和开头、结尾的针对性训练,力求提升作文档次。<br>4. 强化学生文体意识和格式规范,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做到文体明确,应用文体的格式要准确。<br>5. 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引用古诗文、名言名句时,做到与观点相吻合,语言精练、有文采。<br>6. 继续加强学生卷面规范,书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