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邸北川联小】关注概念的意义和本质

刘美宏゛

<p>  今天我们很荣幸再次聆听徐老师的讲座,徐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做了分析:小学数学概念编排特点、概念形成中的教学策略、概念同化中的教学策略。</p> <p>  小学数学概念的内容: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数的整除的概念、量的计算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简易方程的概念、应用题的概念、统计的概念、概率的概念。</p> <p>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中描述法、定义法和列举法是最主要的三种表示方式。</p> <p>  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用原有的概念说明要定义的新概念。这些定义式的概念抓住了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揭示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样的概念,是在对大量的探究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中,使之从直观到表象、继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如”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等等。这样定义的概念,条件和结论十分明显, 便于学生一下子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p> <p>  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叫做描述法。这种方法与定义式不同,描述式概念,一般借助于学生通过感知所建 立的表象,选取有代表性的特例做参 照物而建立。如:“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4、...自然数”;“像1.25、0.726、 0.005等都是小数”等。 </p> <p>  解决问题时,根据解题的需要,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并加以分析、解决,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列举法也叫枚举法。用列举法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表格列举,画图列举和分类列举。</p> <p>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单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为着眼点,揭示概念形成的规律,对小学数学概念形成提出以下教学策略。</p> <p>  以人教版“面积的认识”一课为例,如何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让概念教学“动”起来。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其他物体表面积,举例面积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感受面积的大小,接下来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建立正确的面积表象,通过涂颜色等活动让学生知道不封闭图形是没有大小的,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p> <p>  概念同化: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来理解新概念。我们要使学生上位结构清晰、相互作用要积极、认知结构要刷新。</p> <p>  以人教版“梯形的认识”为例,梯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而且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梯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感知,而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图形的基本方法。本教学环节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认识图形的方法自己独立探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p> <p>  两种概念获得方式的融合:如果仅用概念形成方式,不符合学校学习的经济原则;如果仅用概念同化方式,不符合儿童学习中的认知规律。</p> <p>  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起重要作用。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更谈不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是一个判断。在这个判断中,学生必须对“未知数”、“等式”这几个概念十分清楚,才能形成这个判断,并以此来推断出哪些题目是方程。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常常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最后再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推理使概念得到巩固和运用。从而使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p>

概念

学生

列举

数学

定义

图形

梯形

教学

教学策略

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