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月11日,我有幸聆听了徐斌老师《概念教学专题研究系列课程》的第二讲:《关注概念的意义和本质》,让我对数学概念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p>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客观事物的颜色、材料、气味等方面的属性都被看作非本质属性而被舍弃,只保留它们在形状、大小、位置及数量关系等方面的共同属性。在数学科学中,数学概念的含义都要给出精确的规定,因而数学概念比一般概念更准确。</p> <p>徐斌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p><p>1.小学数学概念编排特点</p><p>2.概念形成中的教学策略</p><p>3.概念同化中的教学策略</p> <p>小学数学概念的基本内容有:</p><p>1.数的概念</p><p>2.运算的概念</p><p>3.数的整除的概念</p><p>4.量的计量的概念</p><p>5.几何形体的概念</p><p>6.比和比例的概念</p><p>7.简易方程的概念</p><p>8.应用题的概念</p><p>9.统计的概念</p><p>10.概率的概念</p> <p>小学数学概念的形式:</p><p>1.定义法</p><p>2.描述法</p><p>3.列举法</p> <p>概念形成中的教学策略:</p><p>概念形成:从大量具体例子中抽象出某一类对象的共同特征。</p><p>感知要充分</p><p>归纳要分化</p><p>概括要及时</p> <p>概念同化中的教学策略:</p><p>概念同化: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来理解新概念。</p><p>上位结构要清晰</p><p>相互作用要积极</p><p>认知结构要刷新</p> <p>两种概念获得方式的融合:</p><p>如果仅用概念形成方式,不符合学校学习的经济原则;</p><p>如果仅用概念同化方式,不符合儿童学习中的认知规律。</p><p>感知实例后要加强概念抽象概括</p><p>揭示概念定义后要寻找实例事例</p> <p>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对概念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运用,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