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周铁古镇游记

单平

<p>  江南多古镇,这几年有名的古镇我们基本上都去过。越来越重的商业味,以及越造越假的仿古镇,使古镇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前些日子有朋友在网上晒了周铁镇的照片,觉得还不错,周末可以去一游。</p> <p>驱车去周铁很方便,6月7日一早我们出发了。</p> <p>我们先按高德地图进了周铁,在热闹的农贸市场门口停下车,步行百米来到瘦石文化广场。</p> <p>著名书画艺术家尹瘦石是周铁人,他生前把许多作品捐赠给家乡。</p> <p>在网上查到,周铁是宜兴现存规模最大的古街,宽阔的横塘河直通太湖,在水运发达的时代,周铁是太湖西岸的重镇。</p> <p>这就是昔日热闹的轮船码头,宜兴的山货可从此地通过太湖运往江浙各地,宜兴人也由此地走向全国以及全世界。</p> <p>古镇的几条老街呈十字排列,这里是南面入口。</p> <p>党群服务中心也是旅游咨询点,除周一外,都有志愿者带领游客去游玩。进了石牌坊,就是老街了。</p> <p>这个小伙子是社区志愿者,带着游客到几处景点去参观。</p> <p>所有景点都不买门票,随便进出。九点钟志愿者带着游客,逐一把各处大门打开。</p> <p>这是94岁尚健在的院士旧居</p> <p>程天民院士是防原医学和病理学家,墙上的对联“竺西母校恩,周铁故乡情”是院士所书,独木面板的八仙台很罕见。</p> <p>小天井和二楼的木窗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p> <p>建于光绪年间的竺西书院,出了许多名人。</p> <p>宜兴是教授之乡,院士之乡,周铁就出了许多大学校长。</p> <p>曹梁夏一门有七个博士,现大都在海外。</p> <p>河多桥也多,这是新修的永安桥,如一道长虹跨于河上。</p> <p>长春桥下的竺西医院旧址</p> <p>竺西医院当年曾是共产党的地下交通站。</p> <p>周铁的革命志士也很多</p> <p>这是周铁桥</p> <p>桥下是昔日最热闹的东街</p> <p>街上的老店铺</p> <p>墙头的新壁画</p> <p>垃圾桶很有宜兴特色</p> <p>爱好藏品居民的“半藏阁”</p> <p>鹤鸣楼茶馆,江南镇上的茶馆,就像民间法院。</p> <p>古镇住满了居民,过着悠闲的日子,友好地为外来者指路。他们欢迎外地人来玩,但并不动脑筋想赚外地人的钱,也许是游客不多吧!</p> <p>河边的城隍庙,门口一株1700岁的银杏树,传说是孙权当阳羡令时,他母亲种下的。</p> <p>宜兴城隍老爷居中,边上是黑白判官。</p> <p>两侧大概是青龙、白虎、玄武、朱雀。</p> <p>第二进供着地藏王</p> <p>两边各有五个神像</p> <p>原来阎罗王是这样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p> <p>小伙子带我们穿过小弄堂</p> <p>这是宗教人士故居,要是没人指路是找不到的。</p> <p>这囗大井现在还在用</p> <p>这老牌坊有年头了</p> <p>十字河口的风筝博物馆</p> <p>原来太湖风筝故乡在此</p> <p>风筝在江南又称“鹞子”,鹞笛、鹞灯是这里的特点。</p> <p>周铁有七桥四寺,我们去了太湖边的福善寺,疫情期间寺庙不开,所以其他的寺庙就没去。湖边有个湖鲜市场,天气炎热,又过中午,就没进去。</p> <p>  很庆幸周铁还保持着上世纪古镇的风貌,就像纯朴的村姑一样。听说准备在这一带太湖边造一个大拈花湾,但愿能让周铁保持古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