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前言】</b>:一路走来,我已在人生的路途中行走了六十余年,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大事小情,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有过坎坷,也有过成功,也许人生就应该这样才精彩,也许体验也是一种享受!我不抱怨人生的不平坦,因为人生不可能都是这样一路顺风,挫折也是一种考验,成功则是对我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可以说人生的酸甜苦辣让我受益终生!</h1><h1> 常言说:喜欢回忆,人就老了。也许是到了暮年!静下心总是回忆起过去的往事,叫人唏嘘不已!留点什么给已逝去的时光做个纪念呢?思来想去还是那些挥之不去的陈年往事值得想一想,写一写,记一记,留下作为永久的回忆!</h1><h1> 由于在文学写作方面是门外汉,只能用最简单的白描方式述写回忆录,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回忆录,只是一篇记实笔录。记录着所经历过的家事、国事、身边事。所以我注重事实的因果!虽然,都是些平凡锁碎事,但在我的脑海里是永远抹不去的回忆。</h1><h1> 《回首往事》也算是对自己几十年人生记忆中的一个总结吧!</h1><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童年时的衣.食.住.行</b></h1><h1><br></h1><h1> 童年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童年时所经历的一件件趣事,也常常把我带入那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的回忆之中!</h1><h1> 一九五八年六月七日(农历四月二十)我出生在陕西.延安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江苏.无锡.扬市镇人。一九五二年,母亲随父亲支援大西北建设来到陕北黄土高原的延安。父亲是银行干部,母亲是家庭主妇,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人,我排行老三。听父亲讲:我们的名字是爷爷起的,我起名叫“剑鸣”有两层含义:一是剑舞动时会发出鸣声:二是出生在大鸣大放、大跃进年代,也铭刻着那个时代的烙印。听老一辈人说:幼年时我比同龄孩子身体壮实,所以他们从小叫我“小胖”至今未改!</h1><h1> 七岁以前的事没有印象了。听父母讲:我说话晚,三岁以前说话基本吐字不清,而且小时候特别爱哭爱闹。在我六岁时,父母回老家无锡探望爷爷奶奶,原打算把我留在老家。就因为我爱哭闹的原因,没敢把我留下,带我又回到了延安。从此,我就成了土生土长的陕北人。</h1><h1> 那些年虽然生活清贫、单调。但是留在我记忆里也有很多的幸福、快乐、温馨、留念、感动!</h1><h1> 忆往昔,那些年、那些事,对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衣、食、住、行,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难!</h1><p><br></p> <h1><b style="font-size: 20px;">【衣】</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穿衣对我们童年时来讲,就是过年有一件新衣服,是最幸福的人。那些年不仅是没钱,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布,因为布票极其有限。</span>我们穿的衣服五花八门,有新有旧,多数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在我的记忆中,大人穿旧的衣服,仍舍不得丢弃。剪去破损部份,东拼西凑又改成我们小孩的服装。</h1><h1> 那些年家家都不富裕,兄弟姐妹又多。衣服都是大的穿小了再给下面弟妹穿,姐姐的花衣服穿小了染色后弟弟们穿,袖子短了接袖子,裤子短了接裤腿。记忆最深刻,曾穿着姐姐的女式裤子去上学,在学校里让我好尴尬啊!<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的年轻人绝对是无法想象和理解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童年时我没有穿过秋衣秋裤。都是冬天穿的棉袄棉裤到了春季天气转暖了,母亲会把棉袄棉裤的棉花去掉缝制成甲袄甲裤穿。春季、秋季都穿它。到了冬季再缝制成棉袄棉裤,年年如此。</span>一件棉袄常常要穿上好几年。棉袄里的棉花已变硬、变薄,保暖效果差了,冬天出门时都是手裹袖筒,冷时缩脖颈。</h1><h1> 那时候流行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小时候母亲给我们做衣服,总是做得大一号,为的是能多穿上几年。我们不管衣服大小新旧,只要有衣服穿就行,全不讲究新旧。<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总是精打细算力争每个人过年有一件新衣服!</span></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那个年代,全民穿的衣服大多是灰兰白三色。男同志一般穿四个兜的中山服、军干服,一件白衬衣。那时穿的白衬衣大多是只有衣领,没有衣身,节省布料。女同志也和男同志的服装差不多。</span></p><h1> 穿的鞋是母亲做的千层布底鞋。记得母亲做鞋特别辛苦,鞋底是用废旧布一层层用浆糊沾在一起,然后用细麻绳一针一针纳制而成。穿着母亲做的新鞋会感到特别自豪,也特别的珍惜。遇到下雨天,都是提着鞋或放在书包里,光着脚丫子走路。当年最流行的是解放牌㬵鞋。如有一双解放牌㬵鞋那是一种荣耀。胶鞋穿久了也会露了脚趾头,就补上一块皮子,破了再补,一双鞋会有好几块补丁。</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些年每个家庭都备有针线篓和修鞋的勾锥子。父母忙时,自己也学着补衣服、补鞋。如果衣服、裤子、鞋破了不补别人会笑话,补上就没人笑话了。这也是看一个家父母会不会过日子,是不是勤快人的标准。</span></p> <h1><b>【食】</b>我出生后,正好摊上“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各地闹饥荒,生活真是衣不裹体,食不填腹。常听老一辈人讲:“六十年代初,出生的是饿死鬼投胎来到世上的”。</h1><h1> 常听母亲讲:那时家里粮食匮乏,又没有副食品,更别说有牛奶、奶粉了。从小我是喝玉米面糊、小米糊长大的,这已经是很幸运了。想想那年代,我们能长大成人,一靠父母的精心呵护,二靠老天爷的关照。</h1><h1> 六十年代每个家庭都缺粮食,谁家能吃上野菜、红薯干、高粱面、麸皮充饥就很不错了。听老辈人说:那时候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是一扫而光,象糜谷糠、豆腐渣、草根、甚至连榆树皮都拿来充饥。那些年父亲跑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粮油加工厂,买一些麸皮和榨过油的油渣饼给我们充饥,就这油渣饼都是限量分着吃。没有新鲜蔬菜和水果。记得大便干燥拉不出,都是父母为我抠。</h1><h1> 那些年一个家庭能吃顿饱饭,就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经历了挨饿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饭,菜也没有油水。能吃点猪油就算是吃肉了,所以买肉都要买肥肉,多炼点油 ,做菜的时候加一点儿,那味道简直让人回味无穷。记得那些年我们吃上一顿肉,那吃相真叫个急不可待、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过后,还要将碗底添得干干净净,都可以不用洗了,意犹未尽啊!那种满足感现在已经再难找到了,那种是儿时的味道。</h1><h1> 父母比我们更惨,看着我们吃不饱饭,从自己的碗里拨出一些给我们,宁肯自己饿着肚子也不让我们挨饿。为的是让我们能健康成长。</h1><p><br></p> <h1><b>【住】</b>从我记事起,我家就住在市场沟叫银行渠山上一孔土窑洞里。据说这些土窑洞是党中央在一九四零年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建成营业,打了这些土窑洞。我们一家人就居住在小土窑洞里生活、学习。土窑洞都是依山而建,最怕就是下大爆雨和秋后连阴雨,总担心山体滑坡。下爆雨我们都不敢在窑洞里呆。每当遇雨雪天气,那真是山上的下不去,山下的上不来,对我们出行和生活极为不方便。</h1><h1> 记不清是哪年,我们搬了家。比原来住的低一点,是一孔土窑洞箍了个石头面,我们叫“接口窑”。再后来,可能是我们都长大的原因吧!父亲单位给我家靠马路边分配两间土木结构的小瓦房,路旁边有一口水井,我们挑水方便了很多。我家水桶是木桶,见水就特别的沉重,从此,我们再也不用挑着沉重的水上山了。</h1><h1> 谈起住就想起我们陕北的土炕。在那个年代,不论是住窑洞还是住瓦房,每家每户都有一盘大土炕,是一家人睡觉、吃饭和学习的地方。我对土炕更是情有独钟,因为我生于土炕,长于土炕。凡是住过土炕的人,都知道它的好处,那份冬暖夏凉、亲情温馨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h1><h1> 那时家里招待客人吃饭,就在土炕上放个小炕桌,将饭菜摆放在炕桌上供客人用餐。所以“上炕吃饭”来客“炕上坐”,也就成了陕北人待客最热情的礼仪了。</h1><h1> 陕北冬季特别冷,寒风刺骨。记得小时候晚上睡觉时,母亲总是把我们的衣服压在褥子下面的热炕上或是放在脚底下的被窝里,第二天早上穿衣服的时候总是暖烘烘的。等我们穿好衣服叠好被褥,母亲做好饭,一家人乐乐呵呵的围坐在小炕桌吃饭。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h1><h1> 一九七六年我家又搬到西沟,住进两孔新石窑洞。一九八四年父亲单位建了住宅楼,虽然只有五十多平米,在当时已经是最好的住房。从此,我们也告别了那温暖而舒适的大土炕!</h1><p><br></p> <h1><b>【行】</b>现在人们愁的是到处没地方停车。那个年代,人们愁的是看不到车,出行靠的是两条腿走路。我上中学后,从家到学校约有六、七公里路程(市场沟一一第四中学)当年没有公交车,没有自行车,我每天都要徒步去上学。那时人们幽默的称之为“11”号车。</h1><h1> 那些年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但是买辆自行车是要凭票购买。能买到或能买起的家庭很少。在我的记忆里,七十年代老百姓出行大多数是靠脚走路,小部分家境较好的有辆自行车则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要是谁家有辆自行车,比现在谁家有辆“宝马”“奔驰”还稀罕。</h1><h1> 父亲那时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单位配的公车。父亲经常骑着到基层下乡。给各乡镇(公社)信用社送款。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父亲带我去麻洞川乡(公社)信用社送款,父亲带着手枪,我就坐在自行车前面的单扛上,后车架上带着一大帆布包钱。父亲和我就这样上路了,在当时这就算是武装押运吧!</h1><h1> 我九岁就学会骑自行车,就是拿父亲自行车学会的。我刚开始学骑自行车,着实吃了不少苦头,一上车就倒,下车也倒,车倒我也倒,腿上被磕的青一块紫一块。几天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学车都是穿档式骑车,人小个矮,坐车座脚够不到车脚蹬,只能从车大梁下的三角空档斜插右腿骑车。这种骑式叫“偏跨脚”。</h1><h1> 记得一九七四年,我家买了一辆28型凤凰牌自行车。对我来说太高兴了!能骑自行车去上学了,那时自行车是重要交通工具,有了它出行方便,探亲访友、捎带货物都用它。</h1><h1> 我那时胆子特别的大,母亲外出打工离家远,小小年纪就敢骑车带着母亲上下班。不过那时马路上车少人也少。到了八十年代,自行车就比较普及了。</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记忆中的小学时光:</b></h1><h1> </h1><h1> 我是一九六五年上的学。那时没有幼儿园、学前班,直接在巿场沟小学上学了。记得学校在半山腰有几间教室,学校非常简陋,老师都在土窑洞里办公,我家离学校不远。</h1><h1> 印象最深刻是上学的那一天,母亲领着穿着新衣裳到学校参加入学报名考试,老师要求默写"毛主席万 岁”。算术从1数到100就通过了。</h1><h1> 还记得语文课本: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是“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主人”……。刚入校老师就教育我们要热爱毛主席、拥护共产党、从小立志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现在,如果我说上学没学过拼音、肯定有人不会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也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缺乏教拼音的老师吧!那时我们上学不用大人接送,小伙伴你呼我唤三五成群去上学,三五成群回家。</h1><h1> 同学们上学背的书包也是各式各样,基本都是父母自己亲手做的,做书包的布料是百货商店买的布头。女孩子是花布做的,男孩子是深色布做的,就像现在的环保袋,俗称兜子的那种,只不过两根带长一些可以背在肩上。在记忆中我的书包,是父亲不知那里找来的象邮递员送信那种包大带长。同学中只有很少数人,才能买得起漂亮的帆布书包。</h1><h1> 我们的学习用具,更是不能再简单了,文具盒是长方形薄铁皮做的,上面印着各种花卉、故事图案,文具盒内印有乘法口诀。从一年级一直用到小学毕业再到初中,最后文具盒的图案都磨光了,要是文具盒用坏了都是我自己修一下,接着再用。铅笔用秃了,都是自己拿铅笔刀削,家长很少帮忙。铅笔使短了套上笔帽又可以握住了,继续使用直到用得没法销时才丢掉。</h1> <h1> 记得上课时同学们都背着手,腰板挺得直直听课、背课文。抢着回答问题时小手举得高高的。我们的作业本也特别缺,都是买的白纸张,自己动手装仃作业本。</h1><h1> 一、二年级时,为了节省纸张,上课时每人带一块小石板和自己做的小沙盘在上面练习写字,写好了才能在作业本上写生字。那时作业本都是有数的,正反面都要写字,写一遍下面要垫上垫板,作业本都是用得一页不剩,就是剩下几页也都是订起来重新利用。</h1><h1> 学写毛笔字时,要自己带上墨盒墨汁,然后在红模格子上描大字。有的同学买不起墨汁,用烟洞里的黑烟煤加水作为墨汁写字。三年级才能在大字本上自己写毛笔字。老师把每个学生写得好的大字,拿红毛笔画上红圈,得红圈多的当然是大字写得好的。上语文课写生字时,老师手中拿一枚方章上面有"整洁"两个字,你写的生字整齐、清洁,老师会在作业本上盖个"整洁"章,越多越好说明学习认真。</h1><h1> 我们上珠算课时,需要自己带上算盘,老师是大算盘可以挂在黑板上。算盘柱上有棕毛,老师演示时算盘珠推上去不会掉下来。那时每个家庭都穷,有很多同学买不起算盘,都是自己动手做的,用杏仁核两面磨平钻开眼做成算盘。珠算口诀我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h1><h1> 我与算盘有缘,它伴随着我走过大半生,从我工作的那一天起,不论是干什么工作,算盘都是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只是有些年不用了,随着科技的发展都用计算器和电脑办公了,算盘也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h1> <h1> 到五、六年级,我们不光要好好学习,还要帮父母干活,减轻他们的生活重担。记得小时候,常早早起床提上筐筐到单位食堂炉灶里捡蓝碳。放学和小伙伴们上山拾柴火、放羊、割兔草。夏天发了洪水到河边捞河柴。下过小雨到山上捡地软,山坡地里挖苦菜,梯田畔上掏小蒜。每当槐树花盛开时!不仅仅是花香醉人,重要的是能当饭吃!上树一串一串的撸下来放进嘴里,槐花特有的香甜让人念念不忘唇齿留香。</h1><h1> 那些年大家都生活困难,我们放学回家后,就先趴在凳子上或灶台上写作业。那时好象是自觉养成良好的普遍现象,不过老师留的课外作业也特别少。晚饭后,我们就在路灯底下砸石子或在家里糊纸盒、火柴盒以补贴家用。辛辛苦苦为自己挣点学杂费,也没有谁觉得委屈过。同学之间没有讲吃、讲穿的,更没有娇生惯养的。放学后都会帮助父母做些家务活。 </h1><h1> 每当到寒暑假,跟着母亲去打工的工地上,替母亲干点活。也跟着母亲一起在延河滩里洗过沙。上初中后,寒暑假就独自出去打点零工,为自己挣点学杂费,也是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h1><h1> 那时我们生活艰苦朴素、辛勤劳动的优良传统,都是父母言传身教传给我们的,在我们童年时已经蔚然成风。那时在我们学生身上完全统一的,只有胸前鲜艳的红领巾。</h1><h1> 童年是用眼睛看不见的影子,却是心灵能够捕捉到的感受。我的小学生活有太多似懂非懂的东西,这些东西积累起来,形成了我人生不可磨灭的经历。</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在快乐中成长:</b></h1><h1> </h1><h1> 虽然童年时代物质匮乏,但在精神世界里我们是无忧无虑的。我刚上小学二年级,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经常停课闹革命,我们休课在家无事可做,每天都和小伙伴们一起享受玩的快乐。</h1><h1> 我的学生时代,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渡过的,那是个生活非常困难时期,物质和文化生活非常贫乏。我们的父母过的都是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可我们却没有感觉到无聊和寂寞,不上学就是疯玩一通。虽然穿的很破,吃糠咽菜,但每天都过着简单而又快乐的童年生活。玩的游戏也名目繁多,五花八门。</h1><h1> 我们玩的那些游戏大都天然有趣,就地取材。或者是流传下来的,或者是自己创造的,都非常吸引我们,玩起来都身心投入,忘掉一切,甚至也上瘾着迷。往往都是玩到疲惫至极或大人喊几次,才怏怏不舍的,满脸泥汗浑身是土的回家。 </h1><h1> 每当到了冬季,自己动手做土冰鞋和冰车。找点细钢筋,两块小木板,比量一下自己鞋的大小,动手做一双土冰鞋,木棍的一头装上钉子,作为动力支撑滑动土冰鞋,就是容易摔绞。自己找点木料木板和钢筋做个冰车,和小伙伴们在市场沟小河冰面上快速滑行,有时候一直滑行到宝塔山下。经常摔得四仰八叉,小屁股老疼了。衣服湿透了,就在河边生堆火烤衣服和鞋子。那时候我们冰车上放个自制小火炉,是用灌头桶冲开眼,放上木碳装在冰车上取䁔。</h1><h1> 下大雪后,小伙伴们在一起打雪仗,有使坏的孩子把雪攥成团儿,一不留神就塞进别的小伙伴们脖颈子里,冰凉冰凉的;有时小伙伴们玩着玩着还打起来,闹个不欢而散。</h1><h1> 堆雪人需要大家同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把院子里的雪扫在一起堆起雪人,大家七手八脚,铲雪的铲雪,找材料的找材料,跪在地上堆得热火朝天。不一会,一个用两个圆圆的石头做眼睛,用玉米棒做鼻子,木棍或者谷草杆做胳膊,再在头上放点家禽或动物的皮毛,一个惟妙惟肖的雪人就堆好了,又是阵阵欢快的掌声。</h1> <h1> 我们那个年代的冬天,寒风好像特别寒,冬天好像特别冷,每天都在昐望,早日过大年,春回大地。</h1><h1> 那时最流行的游戏是“顶拐拐”,它不受场地限制,参与的人可多可少,也不用器材。随时随地说干就干。一般是两个人玩,玩时把一条腿盘到另一条腿的膝盖以上,用一条腿支撑全身,互相对撞。倒地或两脚着地者为败。也可以多人一块玩,更是热闹非凡,顶的人东倒西歪,哈哈大笑。</h1><h1> 放学后,小伙伴们都聚在一起玩扑克,扑克牌是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大都是用红蓝黑墨水,或者彩色蜡笔,找一些较薄的白纸壳“绘制”厚厚的一副扑克。小伙伴们都玩的忘了回家了!</h1><h1> 小伙伴们既是同学又是邻居,天天聚在一起玩“捉迷藏”。记得我们住的土窑洞,不知为什么?每家每户土窑㓊都有地道是相互连通,只是每家洞口都封着。无法考证这些地道是做什么用的?(推断可能是陕甘宁边区银行的金库或是战争年代隐藏人的?)我们放学后,点上自己做的火把,在地道里玩“捉迷藏”。我们也叫抓“特务”,其实就是你藏我找,我藏你找。玩完后,每个人的脸都是黒的。我们玩的真的开心又快乐!</h1><p><br></p> <h1> 我们自制洋火枪(火柴枪)是件很高端刺激的事,所谓的高端就是用八号铁丝弄枪拖造型,用自行车链子做枪膛,刺激的原因是得偷着干,家长知道了是不允许的,一是有危险性,二是火药要用大量的火柴头,当年火柴是凭票供应,三是每盒火柴二分钱,玩洋火枪是很奢侈的。要是父母发现了重着挨打,轻着挨骂嘀。当时谁拥有了洋火枪,好像就等同于拥有了半个天下……</h1><h1> 女孩子们最喜欢跳皮筋,一放学就像脱缰的野马,跳到天黑也不舍得回家。男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是,自己用树枝丫做个弹弓,那个年代的人一定很熟悉吧,有一把自制的弹弓带在身上,又能防身又能打鸟有收获,两全其美。有时也干坏事,拿弹弓打窗户玻璃,路边的路灯。</h1><h1> 打陀螺是我们的最爱。都是自己动手做,找根木头棍用菜刀销个陀螺,再找几条绳子绑在一根棍子上,打起陀螺来“噼噼啪啪”饭都顾不上吃,玩的非常开心。</h1><h1> 滚铁环是我的最爱,找一根钢筋弯成一园圈,点焊接口成了。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滚。一天是铁环不离手,上学路上滚,下课滚,可以说除了睡觉,一天铁环不离手。它也是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h1><h1> 男孩子都爱玩煽香烟盒。用香烟盒纸做成正方形或三角形,先石头剪刀布,谁输谁先放一个在地下,另一个用自己的香烟盒煽打下去,把对方的香烟盒煽翻过来为赢一个,否则就要让对方煽了。现在我还收藏了许多过去的烟盒。</h1><p><br></p> <h1> 少年时代,最快乐的是寒暑假放假后,和小伙伴们每天一起上山放羊、割兔草。闲下来和小伙伴们分成二队,玩打仗的游戏,就是你守我攻,用土坷瘩作为武器,相互攻击。有时也会被打的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但全都不当回事。尤其是大人们,从来不会管孩子们的事情,顺其自然。小伙伴们都特别友善,谁有一颗水果糖,也要放在嘴里咬粹分给大家一起吃,有一把瓜子也要一起分享。</h1><h1> 那个年代,我印象最深刻就是过年时置办年货了!我们特别盼望过年。父母把攒了一年的钱和票券拿出来,大部分都咬着牙豁出去了,辛苦一年到头谁家不想红火、热闹、体面过个年呢?鸡、鱼、肉必须要有,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冬天延安是见不到的,只有储存的大白菜和土豆。母亲总是特别的忙碌,生豆芽、做米酒、蒸年糕。家家户户都是锅勺碗盏叮当作响,煎炒烹炸各显神通,家属院里都弥漫着过年的味道。</h1><h1> 这件事一直珍藏在我的记忆中。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父母与我们之间的想法往往是矛盾的。我们盼过年,父母怕过年,主要是怕花钱。因为过年我们才能吃到肉,穿上新衣服。其实父母也希望过年,也希望给孩子吃饱穿好,可是,就那么点粮,就那么几个钱,总不能吃了上顿没下顿吧!还得留点钱买油盐,过日子还需要精打细算。我们当时可能不理解父母的心思。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h1><h1> 我们少年时代是在身体饥饿与精神富足中成长起来的。少年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尽管少年在人生中非常短暂,但它却承载了最美好的回忆。</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那些年的精神与物质生活:</b></h1><h1> </h1><h1> 在六、七十年代,我们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几个月才有一次露天电影,那时候放电影非常简陋,在空旷的地方支起两根大木棍挂上银幕,就成了一个露天电影院。</h1><h1> 这对我来说,来场电影简直就像过节,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先抢占地方,放场电影能吸引十里八里的群众。往往天一擦黑,男女老少倾巢出动,扛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凳子,涌到大场里等着电影的开演。偌大的场院里常常挤的水泄不通。</h1><h1> 大人孩子夹在一起,有站的,有坐的,吵吵闹闹,像一锅煮沸了的水。电影一开演立即鸦雀无声。在正式放映前,往往先放一段幻灯片,宣传当时有关的政策内容。附近有电影,我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的跑好几里路去看。</h1><h1> 那个年代放的电影都是革命战争题材的片子。而且反反复复就那么几个片子,有的电影片子看了不下七、八遍。连里面的台词都学会了。印象最深的影片有《地道战》《地雷战》《三进山城》《小兵张嘎》《南征北战》……。</h1><h1> 后来又看遍了八个革命样板戏的电影。看完电影就跟着瞎模仿,不是用木头削个手枪别在腰间,就是用木扳子拉个大刀,弄个红缨枪。别说有的还做得有模有样。</h1><h1> 想起那时候到电影院看电影,真的让人觉得有点好笑,伍分钱一张电影票我们也买不起。小伙伴们总是想办法混场:一是入场人多时混在大人群中进场。二是捡拾废票拼接入场。入场后有坐位就坐,没坐位就站着看。遇到查票时,就玩捉迷藏游戏,查票结束,继续接着看!</h1><p><br></p> <h1> 在七十年代初,我家有一台上海牌收音机。听父亲讲是同事工作调动时,送给我家的,在当年家里有收音机的很少,有台收音机真的很幸福,可以听新闻、听革命歌曲、听样板戏。大家还记得“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节目吗?我们是听着孙敬修爷爷讲故事长大,他的“故事”伴随着一代人成长!</h1><h1> 还有小说连播是我的最爱之一。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听过后总是觉得不过瘾,还会感到有许多的落寞,然后一边回味着当天的情节,一边猜想着下回书里的故事。</h1><h1> 七十年代后期,大多数家庭都有一台收音机,或台式,或便携式,收听广播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和生活方式。</h1><h1>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结,承载着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们买回一些小人书。有时我们给父母买东西,剩下一分,二分钱父母就没有收回,攒下钱也买小人书,久而久之积攒了不少。小人书有单册的,有连续成套的。有时会花几分钱,租小人书,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一看就是个把小时。</h1><h1> 现在还记忆犹新,晚饭后洗漱完,上炕看小人书,困了就睡觉。小人书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画面生动而不失风趣,语言简洁而不失幽默,我们在小人书中吸取精神食粮和课本以外的知识!</h1><p><br></p> <h1> 粮本、粮票和各种票证,我印象最深刻。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一切都是按需分配,粮油凭粮本、粮票供应。粮票也是出差必备的票证,如果出外省需要全国通用粮票。所以,家家户户除了必须的户口簿外,还有按人头分配的副食品、日用百货、五金制品等各种票证。每人每年也就那么可怜的几张几两。粮油副食品本子是按月份计划供应的。</h1><h1> 每当快到月底时,我家的粮食就不够吃,那时在二道街有个议价食堂,每天限量供应仪价玉米面窝头,伍分钱一个,必须天不亮就起床,早早的排队买窝头去,去晚了就买不到了。</h1><h1> 到月初推上自行车,拿上粮本和面袋到粮店排队买粮,按粮店当月杂粮和面粉的供应比例,粮食总能买得到。不过要想多吃点小麦面粉,还要找门路托关系凭粮票购到供应以外的粮食,久而久之,人情是很难馈还的,那时候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粮店去卖粮。</h1><h1> 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爸爸妈妈们,整天为家中的生计含辛茹苦、日夜操劳,为了抚养孩子长大成人、为了孩子们的这张嘴,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每年到十月末,秋菜上市的时候,每家每户大人孩子一起出动,往家里运白菜、萝卜、洋芋、腌上几大缸酸菜和咸菜,每家都有一个储存洋芋的地窖,以备漫长的冬天食用,以弥补粮食供应的不足。</h1><p><br></p> <h1> 那时候我们肚子饥饿,上山拾柴火时,口袋里常装这一盒火柴,和小伙伴们到生产队庄稼地里,洋芋下来烤洋芋、豆子熟了燎豆子、玉米棒子熟了烤玉米。玉米杆也是我们的最爱。农民收完玉米后我们就会蜂拥而至,每人砍一大捆扛回家放在门后面等着慢慢享用。不知你们吃过没?那种清甜可以把现在最好吃的水果甩出好几条大街。</h1><h1> 虽然吃这些东西不花钱,但我们得偷偷去,有时候叫看庄稼的农民发现了,给撵个燕飞。有时候从地里回来没有把嘴擦干净,嘴上黑乎乎的。虽然没被抓现行,也会被看庄稼的人骂一顿了事。</h1><h1>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季节,和小伙伴们会偷偷到果园里偷摘水果吃,看果园的人手拿长马鞭,一旦被发现扬鞭“啪啪”便摔,吓得我们四处逃窜。其实看果园的人只吓唬我们赶跑为止。在山上野生果也很多,如酸枣、杜梨、剪子、木瓜等都是最先吃到。现在的孩子可没这个福气。</h1><h1> 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差,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玩具可言。吃的东西也比较简单。但我们业余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学习没有压力,精神上无忧无虑。所以,我们儿时所拥有的种种乐趣,也是现在的小孩所尝试和体会不到的。</h1><h1> 在我一路成长的过程中,首先要感恩我的父母,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在那非常困难时期,是父母省吃简用,抚养我长大成人。让我从小就感受到幸福与甜蜜,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长大成人,走自己的路。</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中学时代的难忘事:</b></h1><h1> </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刚上小学,赶上文化大革命,停课、动乱等等,太多的学习时间在动乱中荒废了。是断断续续读完了小学六年的学习。一九七一年底小学毕业,升入延安第四中学,在“四中”读完了初中和高中课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七二年初,我满怀憧憬与期望步入了初中的门槛。初一有四个班,每个班有四十多人。 那时候的我们还只是一群纯真幼稚的少男少女。女生豆蔻年华,男生天质自然,个个处在人生的妙龄时期。我们互为伙伴共同走过了人生中最珍贵的学生时代!虽然,那时不懂得真善美,但我们却生活得很自在、很快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家离学校很远,去学校上学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走大路远点,一条走山路近点。同学们每天都是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走山路去上学,放学后结伴同行回家。遇到下雨下雪天,我们只有走大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学校食堂,吃饭是要交粮食或粮票。我们午餐都是自带干粮(玉米面窝头)。有时父母给二两粮票一角钱,中午在柴油机械厂小买部,买二两桃酥饼就是午餐,也算是改善一下生活了。</span></p><h1> 刚入学时,教室是新建的,还没有完全建好,教室非常简陋,窗户上没有玻璃,糊的麻纸。没有课桌和凳子,我们就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土台上放块木板是课桌,砖块上放根木棒是凳子。有时外面下大雨教室里面下小雨。冬天教室里边特别的冷,手脚经常被冻伤。</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校虽然简陋,但我们比现在的孩子幸运的是学校有一个很大操场,有足球场、蓝球场、排球场和各种体育运动器材,可以尽情的运动、健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初中时期,男生和女生虽然是学习在一个教室里,但却隔离在各自的精神空间里。男女授受不亲,男生女生界限分明,在课桌中间画一条线互不相容。在我印象中男女之间都很少说话,更不用说拉过女生的手啦。大家都保持着一种最纯洁的友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校条件虽然差点,但学校的师资力量特别雄厚,老师大部分是老牌大学生。他们有的可能是因家庭出身问题?或是文化大革命犯"错"的?而被从大城市下放下来的知识分子,其中这些老师不乏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我们班主任王治法老师,也是我们语文课老师,就是一位北大毕业的老文科生。还有物理老师苗庆泽、数学老师敬学让、化学老师惠旗、政治老师刘向东、体育老师田加富、外语老师潘宏建。已记不清楚他们是那个大学毕业的,但他们确实知识渊博,精心育人。让我们永生难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只可惜在那个年代,口诛笔伐是我们学生参与政治运动的基本方式,除了大会小会"声讨"之外,就是以大字报的形式进行革命大批判,为了配合"运动",我们通常下午不上课,写批判发言稿或抄大字报,赶在天黑或次日一大早贴出去。说实话,当年我们对政治运动什么都不懂,为完成这些“作业",我们都是抄袭各种报刊杂志文章。那时候是开卷考试,学习没有压力,我们就这么糊里糊涂度过了初中三年的学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七五年初,我们没有通过升学考试,在学校集体安排下,就成了高中生。当我们开学,走进学校看到校门口张贴的告示,才知道我们分班了。我没调班级还是(高)三班,其实在初中就是四个班,高中仍然是四个班。同学们除了增加了几个新面孔以外,人基本都是初中的那些同学,所不同的是班上的同学作了调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办学的方针就是"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厂校挂钩的教改,任军训、学工,学农、政治学习、大批判冲击了我们专业知识学习。高中我们有几个月时间是在学工、学农、学军当中度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培养红色接班人劳动不可少。学校有校办工厂,培养我们对柴油发动机的维修和组装。实验田种有玉米、谷类、豆类,从播种、除草、收割都是我们自己完成。按照正常教学秩序学校每周有六天的学习日。可是学校教学不正常,学生经常下去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帮农民耕田种地、抢收庄稼,参加水库建设的大会战,到工厂学习车床加工、翻沙铸造,机械维修。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寒假还要捡粪,学校有任务,每个学生根据年级高低要往学校交几百斤的粪,叫积肥,作为校办农场实验田的肥料。学生的好与坏不是看你的学习成绩,而是看你的政治表现和劳动表现,而你劳动是否积极就是衡量你政治好坏的一个标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们学生时代,除劳动和学习之外,学校还组织过学军拉练活动。我们学着当兵的那样,每人打一个背包,带着干粮,头戴柳条帽,唱着革命歌曲。一走走一天的路,主要是沿着公路走。培养我们“战时”演练,就是为防御敌人侵略我国做准备,或许也是为“解放全人类”而准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我们要参加各种政治运动。所以,课程设置也加重政治课、削减文化课,忽视基础性教育而片面强调实用性,把物理和化学合并为工业基础知识课,用毛泽东著作、大批判文章代替政治、语文、历史教材,用简单化的实用知识代替细密、科学的文化知识体系,让大批判贯穿教学,实行师生互教、工农兵上讲台,用实际操作、开卷考试代替规范考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短暂的高中学习就在那种特殊环境下,一边学习,一边劳动中结束了。匆匆的一年半,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在每个同学脸上去端详。更别说收获了多少文化知识。想想真是悲摧呀。高中毕业之时,伴随我们整个学生生涯的“文革”也结束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生时期留下的实物很少,只保留下来初74级、高76级毕业照片和同学毕业时的合影。尤其是两张全班同学毕业照最为珍贵,照片上留存着“三班”所有同学那个时期稚嫩的容颜。比对照片看今昔,怎能不让人产生“昔日少年已不见,人生岁月不饶人”的感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生时代,在我们人生中留下了永远忘不掉的记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生时代,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政治运动,无法确定对与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生时代,有过快乐,有过梦想,也有过坎坷,无论是喜是忧都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回忆。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生时代,是走向人生路的起步阶段,心中隐藏的都是那些最纯洁最真实的故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生时代,要特别感恩我们的老师们,四年多的中学生活里,老师们心诚竭虑的为我们授课解惑、传授知识、苦口婆心教育我们成长。他们的师德,永远是我们的楷模!师恩,一直伴随我左右,今生今世难忘!</span></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难忘的知青岁月:</b></h1><h1> </h1><h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一段永远忘不了的记忆。一九七六年,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进入第八个年头。</h1><h1> 我是高七六届毕业生,那时所有毕业生除了独生子女,身体有病痛,或家中有极其特殊情况之外,其他人必须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最广阔天地练红心。</h1><h1> 当年在延安除本地插队知青外,还有北京知青。按照当时安排知青下乡的规定:知青插队按父母工作单位指定点安置。我父亲单位的知青点在姚店公社谭家湾生产队。按规定我应在此插队,但我姐高中毕业后就插队在这里,父母考虑我们姐弟俩同在一个队插队对今后不利。</h1><h1> 最后,父亲托人帮我联系到万花山人民公社花园屯生产队(现为花源头村)。当时该生产队特别的穷,许多知青都不愿意去,队里就我一名知青。那时怀揣着最美好的梦想,开始了我的知青生活。那年我十八岁,从此开始了我的又一人生旅程!那就是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知青岁月。</h1><h1> 一九七六年七月十五日,我与全国各地知青一样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带着纯真与激情,带着理想与希望,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最广阔的农村,共同揭开了成为知青人的序幕。</h1><h1> 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让我至今难忘。那一天,是我们高七六届下乡知青奔赴农村的日子。在市体育场举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欢送仪式。</h1><h1> 全市插队知青早早就集中在一起。整个体育场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十多辆解放牌大卡车集中在一起,汽车两边挂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红横幅。知青们忙上忙下搬运铺盖和行李,激情振奋,喜悦洋溢在脸上。</h1><h1> 在一旁的父母们却是心事重重,沉默寡言,有的小声叮嘱,他们是在为儿女们深深的担忧。在欢乐的锣鼓声中,满载着知青的汽车缓缓地驶出体育场,开往他们下乡插队的公社。</h1><h1> 由于生产队暂时没有把窑洞修好,我没有跟着知青大部队一起走。望着远去的昔日同学,那种心情是难以言表,我们只能相互的默默祝福。</h1><p><br></p> <h1> 我是一九七六年八月中旬,父亲推着自行车把我送到生产队报到的。当我和父亲分别的那一刻,想着要离开父母独自一个人生活、劳动时,心情是无法形容的,心里在默默地流泪。</h1><h1> 送走父亲后,我简单的整理了住房,第三天就扛起铁锨和锄头,和社员们下地干农活,白天上山劳动,晚上收工后自己做饭。还好队里就我一名知青,不用出早工,吃完早饭和妇女们一道出工,晚上一起收工。</h1><h1> 真的想不到,万事开头难啊!人生第一次背井离乡,第一次面临独立生活的艰辛,第一次置身偏僻乡野的陌生环境,短暂的新鲜感、好奇心、兴奋劲,就被种种的不适应、诸多的想不到,颠覆成度日如年了!</h1><h1> 十月份是粮食成熟季节,是秋收最忙的时节。也是收获一年劳动果实的最佳时间。全队男女老少齐出动,我也不例外,这是我到农村二个多月后,第一次和社员们一起参加秋收。每天天不亮就出工收割庄稼,晚上收工后人人都要背庄稼集中到打谷场。随后还要经过晒、打、扬,最后粮食归仓,这样整个秋收才算结束。</h1><h1> 秋收是辛苦的,秋收也是喜悦的。在那个年代粮食十分宝贵,颗粒归仓,绝不容许丝毫浪费。在收割完后,还要捡拾庒稼,小孩老人提着筐筐在空旷的田地里捡拾遗漏的粮食。一块地一块地里穿行,每发现一颗粮食都非常兴奋,就像捡到宝一样的。秋收是一年中最忙最累的时节,也是对我这个新农民最大的考验。秋收扛过来了,其他的艰辛都算不了什么了。</h1> <h1>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征兵工作开始了,我从小就梦想着要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最喜欢军人的天职!积极报名参军去。经过登记、推荐、体检全部通过。最后政审没有通过,理由很简单,是我插队的时间太短了。就这样彻底摧毁了我当兵的梦想!</h1><h1> 十二月份是最冷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没有煤,过冬就必须要进大山里拾树枝和砍死掉的树木取暖做饭。农民农闲时天天进山砍柴火,要备上一年用的柴火。我从来没有砍过柴火,一个人也不敢进山,这冬天怎么过?</h1><h1> 队长知道后,安排了四个回乡青年兄弟,是他们带着我拉着架子车走三.四里地,爬到山上面,那里柴火多。我跟着他们开始学砍柴,那时什么都不会,特别是不会捆柴,跟着他们学了几次,慢慢就会了。当时力气又小,背上几十斤柴火,从山上走到山下,几里的山路,然后装到架子车上运回,累得想哭!我很坚强,咬咬牙坚持下来了!我们用了三天时间就备齐一年的柴火。当时让我非常的感动,为乡亲们那朴实善良的行为所敬佩,让我永记心间!</h1><h1> 第二年开春后,队长看我一个人,又要劳动又要做饭,实在是太辛苦了。决定把我安排在大队机房加工粮食。加工房总共有三台加工机,磨面机、粉碎机、碾米机,并兼小队电工。要特别感谢队长的关爱与呵护!</h1><p><br></p> <h1> 我们知青下乡第一年吃公家粮,记得是三十几斤粮食。那时别说肉,简直没有一滴油。记得刚到生产队没有油吃,是乡亲们给我了一些羊油。正在长身体的我饿得撑不住,吃着乡亲们的糠窝窝那叫香。</h1><h1> 日子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慢慢走着,每天的劳累、生活的艰辛、夜晚的寂寞,让思家的情绪与日俱增。有时想家了,实在熬不住了。也会找了个借口,向队长请假,回家住上两天,改善一下生活!</h1><h1> 插过队的人一定知道什么是全套春耕,就是犁地、拿粪、点种、打土坷瘩。因为耕牛少,往往是人扶着犁,人的腰上系绳子拉耙抹平埋住刚撒的种子。这活儿一干就一天,送饭的来了,刚抓过粪的手用土搓搓,衣服上蹭两下,拿起干粮就吃。</h1><h1> 每年七月份收麦子后,打麦场上,古老的梿𣕧竟然还是脱粒的主要工具。扬场是个技术活儿,特别是风小的时候。这时有个鼓风机就好了。场上妇女们将散落的庄稼扫拢,用簸箕簸净完成颗粒回仓的任务。</h1><h1> 在农村每家每户院子里都有储藏粮食的木框架,秋收后分到的玉米先上架,晒干后再槌打脱粒。社员家的土炕上,炕的全是糜子、谷子,炕干后有人上碾子,有人上机加工。还会有些凉干的玉米棒子,没事时老婆婆们就盘腿坐炕上用椎子捅出沟后手拨粒。</h1><h1>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缺粮食,流行一句话叫"闲时吃稀,忙时吃干”。其实社员吃那干的也是半麸半糠。晚上九点收工回来喝上一碗"钱钱饭"已经是很不错了。把黑豆压扁和少许小米一起兑水熬成粥,因豆饼像铜钱吧,故叫"钱钱饭"。真是缺什么想什么。</h1><p><br></p> <h1> 在我插队三年中,劳动关好过,年轻力壮,不怕吃苦。最让我难过的有三关:蚊子关、虱子关、跳蚤关。</h1><h1> 蚊子关还好过点,出外时穿长袖衣服,晚上睡觉有蚊帐,能好一点。</h1><h1> 那时在农村可以说人人都有虱子。因为我常年不洗澡,到夏天也只能在小河里洗洗。加上换洗的衣服少,衣服脏了也是得过且过很少换衣服,所以身上的虱子就从来没断过,临睡前抓虱子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每天晚上在灯下捉虱子,两个手指甲盖对准虱子一挤会发出轻微的啪啪声。</h1><h1> 还有那些社员们,夏天在地里干活休息的时候,男社员们都会脱下上衣来逮虱子,那可是一道民俗文化靓丽的风景线。俗话说虱子多了不痒人,习惯了也就不当回事了。消灭虱子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开水烫。</h1><h1> 可是跳蚤就完全不一样了。对我个人来说,它是我下乡期间深恶痛绝的寄生虫。我的皮肤比较敏感,一个跳蚤上身,东咬一口,西叮一下,不一会儿就浑身起红疙瘩,痒的经常要挠到破皮出血。必须找个僻静地方,脱个精光,把衣裤反过来使劲摔打才能甩掉。平时割破手或者是摔伤,我根本就不在乎,可这种痒却是挥之不去,搅得人心烦意乱。</h1><h1> 消灭跳蚤真没好办法,那时我不懂,也不知道农药的危害,常把"六六六"粉(那个年代的除虫药)撒在窑洞的各各角落和褥子下面,宁可顶着刺鼻的气味也不愿意让跳蚤咬。</h1><p><br></p> <h1> 在我们队的中心地段,有个木架挂着一个汽车轮毂,无论是出工还是开会,用铁棍一敲,全村人就知道了,这是村子里传递信息的唯一手段。</h1><h1> 那个年代农村是集体经济,生产队的一切都归全体社员共同所有,集体劳动,按工分计酬。我们队是比较贫穷的一个队,每年都要向邻村借粮食。队里没有其它副业,只有一片果园。那时全劳力每天挣10工分,也只能分红0.20元左右。我每天挣9工分即每个工0.18元左右,我算是高工分的人。除过开支外,我二年才分到了100多元。记得我120元买了一块上海产的海狮牌手表。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靠自己辛勤劳动付出得到的最珍贵礼物,当时我非常高兴。</h1><h1> 生产队给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划分了两块自留地,一块是口粮地,我主要种玉米带豆角、红薯、土豆、南瓜。一块是菜地靠河边。春天播种、施肥,学习除草等种菜的技能。在小小的菜园里,我种了西红柿、茄子,黄瓜、小白菜、葱等。一轮又一轮的花开,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兴奋与期盼,一轮又一轮的收获,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喜悦与满足。</h1><h1> 每年到冬季农闲时,我围着灶台烤红薯、土豆吃是我最大的乐趣。大红薯烤不透,选小一点的红薯、土豆洗净放入炉膛里,一边烤火一边用火钳翻动。大约半个小时后,就可以享用香喷喷的烤红薯、土豆了。后来也曾买过不少烤红薯吃,可感觉怎么也没有那些年我自己烤的香。现在想想,不知是当时可以吃的东西比较少的缘故还是因为是自己亲自种出来的原因。反正让我回味至今。</h1><p><br></p> <h1> 在我一生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九七七年七月机房粉碎机齿轮盘损坏严重需要更换,此配件只有邻县安塞县有,生产队长指派我去购买。</h1><h1> 第二天当我买好配件准备返回时,不料天下大暴雨,公路被冲毁,汽车无法通行。第三天公路还没有修好,可我身上带的钱已付不起旅社房费了,还要吃饭。在这里我人生地不熟和谁借钱?想想走着回去吧?有四十几公里路程,还带有七、八公斤重的配件。怎么办?考虑许久最后下定决心走着回去。早上八点钟天下着小雨,供销合作社买了一块塑料布披在身上就上路了。</h1><h1> 一路上都不敢放松,总想天黑之前到不了家怎么办?路上都不敢休息一下。只有咬牙坚持,下午五点左右终于到了河庄坪公社,离家不远了。我彻底的放松了,在供销合作社买点饼干吃休息一下,没想到累的站不起来了,还有几公里路程。最后硬撑着坚持走回家。这次经历是我人生中徒步走的最长的一次路程,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记经历。</h1><p><br></p> <h1> 在插队三年中,我们经历了许多事件和社会变迁……!</h1><h1> 一九七六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非同寻常的一年。我们经历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元帅相继去世。全国一片悲痛,也令人们陷入了一片的茫然之中。同年十月,是华国锋主席打倒了四人帮,邓小平复出工作。</h1><h1> 一九七七年,全国第一次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十年的考生积累,那真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我和全国迎考的知青一样,一边劳动一边夜战备考。但最终因文化基础知识差而名落孙山。参加高考的知青中有基础好,有基础差的,更多的是没有念过高中,许多人连初中也没念完,且又荒废了那么多年。所以,当年能考上本科的那是万里挑一,考上大专的那是千里挑一,考上中专的那也是百里挑一。也是在那年我国教育事业步入了一个健康发展的正规渠道。</h1><h1> 一九七八年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逐步走上改革开放的征程。</h1><h1> 一九七九年开始,插队知青陆续返城工作。我于同年十月招工回城工作,结束了知青生涯,这也是我人生中又一个转折点。</h1><h1> 一九七九年八月,要回城市工作了。在插队三年里,因为我没有储存粮食的地方。所以每年分口粮我都没领过,我的口粮都在生产队粮仓储存着,我记不清楚有多少斤?要回城了,会计结算了我三年的口粮,让我没有想到三年的辛苦劳作,换来了丰硕成果。</h1><p><br></p> <h1> 当时农村是以石、斗、升为计量,我清楚地记得总共装了二十八袋,每袋大约有一百多斤。有黄豆、玉米、谷子、糜子、小麦等粮食。在那个年代有这么多粮食令人羡慕,到粮食局按比例全部兑换成粮票,当年确实解决了我家粮食不够吃的问题。我三年的辛勤付出没有白受,一份耕耘,一分收获!</h1><h1> 我永远不会忘记,要离开生产队的那一天。回想着我在这里劳动生活、苦熬了三年的地方,就要离开了,真的有种说不出情感。真舍不得离开曾经帮助和照顾过我的乡亲们,感谢知青岁月中给予我关怀和厚爱的爷爷奶奶、大叔大婶、农民兄弟姐妹们,是你们教会了我许多做人和做事的品格。感谢你们向亲人一样的爱护我,是你们让我度过了三年艰辛而快乐时光。</h1><h1>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如今退休在家的我,每当回忆起在花园屯队的那段知青岁月,昔日间的快乐与痛苦,希望与美好都会随记忆的闸门的打开而历历在目,知青生活更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大的财富。</h1><h1> 感谢知青的那段不平凡的经历,是它锤炼出我强健的肌体,磨练出我坚强的意志,锻造出我无畏的灵魂,铸就出我时代的品格,与农民兄弟结下了纯洁的友谊。历史会永远地记得,从那个时代走来的我们,将无愧于整个时代。</h1><h1> 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文化基础知识差点。但确实培养了我们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精神。直到现在我们巳然保持着几十年前,养成的那种能吃苦、讲奉献的精神和不变的人生价值观。</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七、艰辛的工作生涯:</b></h1><h1> </h1><h1>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我还在插队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中国开始逐步走上改革开放的征程。一九七九年插队知青也开始陆续返城工作。</h1><h1> 一九七九年八月,我结束了三年的知青生活,也是我人生中又一个转折点。我以大集体工的身份,招工到延安李渠皮革厂,由于离家远我不愿去,最后父亲找人重新分配到食品公司核算店,开始了我的卖肉生涯。</h1><h1> 当年我很庆幸能有这份工作,因为,在八十年代初物质匮乏。普通中国人几乎所有的消费品都由国家,按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标准定量供应,票券就是供应凭证,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每个月可以吃多少粮、多少肉、多少油,可以用多少肥皂,甚至抽什么烟、喝多少酒,换句话说,在当时可以用钱买到的东西几乎都要票券,有钱没有票券,很多主要的生活必需品就无法获得,在某种意义上,人民币甚至可以说是票券的一种补充。</h1><h1> 那时候是计划经济体制,市场上买东西都是定量供应的。当时卖肉是商业系统最热门的行业,首先能解决自己家的吃肉吃油问题。虽然肉是凭票供应,但我们可以卖到猪骨头、肥肉、提炼猪油,能解决家里吃油难的问题。时不时的能卖到猪下水。</h1><p><br></p> <h1> 单位报到后,经短期培训,我被分配到延安食品公司肉食四门市当学徒,跟着老师傅学卖肉。那时候没有鲜猪肉,都是冷冻猪肉,我每天都抡起大砍刀砍肉,平时每天卖几百斤大肉,如果要是节假日,买肉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一天要卖几千斤的大肉,说实话很累人的。</h1><h1> 我刚上班是学徒工,记得第一年工资:每月十六元,第二年工资:每月十七元。我每月向父母交十元生活费,自己留六元零花钱,那时也没有感觉生活有多么困难。</h1><h1> 当年工资低,物价也低。我记得猪肉价格,一等肉:0.73元/斤,二等肉:0.64元/斤,三等肉:0.52元/斤。其他如牛肉:0.83元/斤,羊肉:0.68元/斤,带鱼:0.52元/斤,鸡蛋:0.64元/斤,猪板油:1.44元/斤(可能记忆有误)</h1><h1> 当年买肉都是凭票供应,那时候缺食用油,所以,大家买肉都喜欢要肥肉不要廋肉,买肥肉好炼油。其实,一年到头也难得吃上几斤肉。市民每人每月凭票供应1斤肉、3两油、27.5斤粮食。粮食供应标准是:干体力活的人粮食标准会高一点。我们属于干体力活的每月粮食标准是31斤。</h1><h1> 一九八零年四月,公司安排我和另一个同事到麻洞川公社收鸡蛋,在供销合作社住了三个多月。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有序推进,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养鸡养猪的积极性!</h1><h1> 我们每逢赶集才会收鸡蛋,记得农民一到赶集日,大人小孩提着一筐一筐的鸡蛋,从几公里外赶来卖鸡蛋,当时鸡蛋收购价格0.41元/斤。</h1><p><br></p> <h1> 那场面让我记忆犹新,排着长长的队,我们从早上开始收购,到下午五点还没收完,蛋箱全部收满巳没有存放处了,还有很多农民恳求我们收下鸡蛋。他们更需要钱,购买正常的生活日用品,这让我们也很为难。望着农民那可望的眼神,最后,我们在供销合作社搞了几个箱子全部收下。一天就收了几千斤鸡蛋。现在想起来,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给农民带来好运,市场商品供应也开始慢慢丰富充足了。 </h1><h1> 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些事情,让人想不通,也让人无法理解。</h1><h1> 一九七八年以前,还是属于计划经济时代,基本没有什么私营企业,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私营商店。只有很少的街道集体企业。从城市的百货、副食、肉食、蔬菜、饮食店到农村的供销合作社,城乡一概都是国营商店。</h1><h1> 一九七九年后,也就是我们招工时候,除了国营工,出现了大集体工,其实当时我们也搞不清楚有什么区别。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真正体会到国营工与集体工差别有多大。</h1><h1> 我在国营肉店实习时,国营肉店的营业员都是高人一等,一副很牛逼的样子。顾客上门,营业员总是爱理不理,和顾客吵架也是常有的事情。有的商店还有一条响当当的店规:“不得打骂顾客”。现在的年轻人看到这样的店规,只怕要内心奔溃了。可是,当年就是这样,计划经济时代商品匮乏,营业员牛逼得很!</h1><h1> 那时候在国营工厂、商店工作的人员,都是了不得的。男的娶美女做老婆,女的嫁好老公。如果你是集体工,淡对象时就会受到歧视。真是两种身份两重天(开玩笑只是个别现象)。只可惜后来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而来,这些国营工厂、商店大多破产关门了,员工也基本都下岗自谋职业了。</h1><p><br></p> <h1> 一九八零年以前,延安食品公司肉食门市部共有五个。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上商品供应慢慢也丰富充足了,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彻底取消了凭票供应制。国营肉食门市部的职工也面临着下岗再就业。</h1><h1> 我们这些大集体工,属于集体性质,独立核算,自负营亏。肉店网点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大部分在郊区,店铺都比较简易,顾客又少。每个店铺配一辆三轮车,自己进货、销售。我与两位女同事,在马家湾承包了小肉铺,营业面积大约有六平方米,房子非常的简陋,地段还不错。我负责进货送肉,两位女同事负责店铺销售,三人配合默契,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心情舒畅、干劲十足!也让我渡过了一段最愉快时光。</h1><h1> 那时大肉价格是统一定价,我们卖一斤只挣三分钱。虽然挣不了大钱,但也能拿到当时社会的平均工资,我们已经很满足了。我们和国营肉店不同,国营肉店卖多卖少工资照发,而我们不一样,卖的越多工资越高。这就是当时调动大家积极性的最好的办法。</h1><h1> 后来我们三人又承包了食品公司的养鸡场。由于我们缺乏技术,又对养鸡一巧不通,虽然我们精心照料,但还是天天死鸡,让我们费心、费神,费力,又辛苦、又痛心。无奈三人坚持了一年后,我们主动退出,这可能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小插曲,让我终身难忘!</h1><p><br></p> <h1> 一九八五年以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鼓励全民下海经商,允许个人承包经营。打破国营企业"铁饭碗"制,所有行业按市场经济模式运作。市场放开以后,个体工商户迅速崛起。大集体和国营企业,尤其商业系统几乎都是名存实亡,职工面临着下岗和再就业。</h1><h1> 为了养家糊口,我焊一间简易铁皮房,开了自己的小肉铺。开业后生意特别的好,因服务态度好,还有很多老客户和回头客,一天忙的不可开交。我去过吴起、志丹卖过肉,一次拉二千多斤肉,一天就售完。因为,刚取消票证供应,县城肉少一抢而空。我也到延长县收过鸡蛋,收购价0.61元/斤,卖0.84元/斤。利润相当不错!去过甘泉县卖过猪油。虽然很辛苦,但心情舒畅、干劲十足!</h1><h1> 记得在我小肉铺开业后,曾经有一个月我挣了伍佰多元。当时干部、职工的工资也就是六.七十元。非常高兴,我付出的汗水和辛劳没有白费,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当时,万元户是个什么概念?代表的是富有!在我独立开肉店后的二年内,我一万元买了三孔属于自己的石窑洞。</h1><h1> 在食品核算店工作十二年,这段时间里是我人生从辉煌走向失望时期。好景不长,到了一九八七年由于猪肉供应量充足,个体工商户迅速增长,开始卖鲜猪肉了,由于不懂生猪收购,所以,我又面临着下岗和再就业。</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八、命运多舛好运来:</b></h1><h1> </h1><h1> 在我面临下岗再就业时,一九八八年人民银行筹建成立,延安城区城市信用社,我有幸到城市信用社工作。刚进信用社什么都不懂,对我来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习。</h1><h1> 刚入城市信用社,接受了短暂的业务培训,使我对城市信用社有了初步的了解。城市信用社是一个集体金融组织。为城市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城市居民服务的金融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主要设在大、中城市,不设立分支机构,受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管理、协调、监督和稽核。</h1><h1> 城市信用社主要业务范围:办理城市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实行承包租赁的小型国营企业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办理城市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办理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业务。通过学习对城市信用社的业务平台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即将面临的新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h1><h1> 城市信用社刚开始筹建时,营业场所设在二道街风凰办事处门面房,房子非常的小而简陋。我初到城市信用社时,总共只有四个人。人民银行抽出人员参与城市信用社的组建,主要制定城市信用社章程,各种规章制度和财务管理条例。学习金融业务知识,跑客户吸收存款。经过几个月紧张筹备,信用社正式对外营业。</h1><p><br></p> <h1> 我在城市信用社主要工作岗位是出纳员、信贷员。当初干出纳时,什么都不懂。每天都和钱打交道,我觉的自己肩膀上的担子重了很多。许多工作需要我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些都是令人感到很疲倦的工作,可是我还是喜欢这份工作。虽然出纳工作对我来说太陌生,但我还是多看业务书多学习,多向师傅们学习请教。</h1><h1> 在我担任出纳工作时,坚持“钱帐分管、双人临柜、双人管库”的要求,做到“自觉、自律、自制”。在那个年代没有计算机,所有的业务都是手工操作完成的。每天下班后,我都认真轧计现金收入、付出登记簿发生额,并与现金库存核对一致,确保现金库存簿与实际库存现金、总帐余额相符,做到帐实相符,账款相符。 </h1><h1> 一年后由于业务、人员的增长,城市信用社搬迁到十字路口药材公司楼下门面房,营业场所相对宽松了些,我也由出纳员转岗到信贷员。</h1><h1> 信贷员工作很辛苦,没有上下班时间,责任也更大。放贷前除了为客户审核申请贷款资料外,还需要亲自上门调查核实,借款人收入情况、用途、还款来源、还款能力及还款方式;走访担保人意愿、担保能力或抵(质)押物价值及变现能力。并写出调查报告,交社领导审核决定。贷后追踪是我们每个信贷员必须要做的工作。如发现不良借贷、信用恶化等情况应极时采取措施。对长期逾期不还的借贷人,采取法律手段解决。作为信贷员要具备一定的社交沟通能力。</h1><p><br></p> <h1> 我为了能按时收回贷款,经常是早出晚归,晚上要值夜班守金库。三年的城市信用社工作,确实也接触了许多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交往过程中,让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基本原则和不能触碰的道德底线。 </h1><h1> 一九九零年八月二十一日,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上,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h1><h1> 父亲去世后,人民银行领导前来看望母亲,并征求母亲有什么要求?母亲只提了一个要求,把我调入人民银行工作。当时行领导答应并承诺一定办理。由于当时我是集体工身份,原则上不能调入人民银行工作的。很幸运在原人民银行老行长的关照下,尽管在办理过程中,曾发生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在许多贵人的相助下,一九九一年底,我正式调入人民银行工作。</h1><h1> 一九九四年参加全省人民银行转干考试顺利通过,我成为一名真正的国家干部。从此工作稳定,轻松愉快,不再为生活难而奔波。我非常感恩父母、感谢老行长和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没有您们的大力相助,我是很难进入人民银行工作的!</h1><h1> 进入人行后,在人行融资中心和证券公司工作。融资中心主要业务是银行业之间同业拆借。证券公司主要业务是代理国有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其实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我是出纳岗位。干了九年时间。</h1><p><br></p> <h1> 二零零零年,人民银行证券公司、融资中心撤并后,我主动要求到保卫科工作。换上经警服成了一名人行保卫干部,这一干就是十八个春夏秋冬。保卫工作在人民银行各项业务工作中脏、累、险、是出了名的,加之单调、寂寞枯燥和乏味,很多人不愿意去干这项工作。而我则认为,只有工作岗位的不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干则已,干就要把它干好。</h1><h1> 当时我到保卫科工作,没有任何想法,只是想都四十多岁的人了,不求进步,只图安静、轻闲。进了人行保卫科后,才深感保卫工作太辛苦了,二十四小时三班到,每天都守着金库,实行坐班制,值班室的设备及条件又差,连电视都没有。执行押运任务风险又大。最让人难熬的是没有节假日,只有无情地单调、寂寞枯燥和乏味。</h1><h1> 后来经过几次值班室改造和设备更新换代,值班环境和设备更新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实现了全部电脑自动监控录像。大大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工作量。更换了押钞车辆和装备,执行押钞任务更加安全,也大大降低了途中风险。也稳定了我们值班人员的心,工作也不那么辛苦了,也轻松了很多,我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好了。由于人行保卫科涉及金融安全保密制度,只能写到为止了。</h1><h1> 二零一八年六月光荣退休,在人民银行一干就是二十八年。回顾往昔,不知不觉从童年、青年到中年,六十岁就这样在一路匆忙中走过!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蓦然回首青春足迹依然是那么的清晰!一路回望,曾经的许多事我是那么的青涩,又那么的懵懂,天真里透露着许多无知与轻狂。</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九、风雨同舟.牵手走一生:</b></h1><h1> </h1><h1> 一九七九年八月,我插队返城工作了,却没有自己的住房,只能在父母窑洞前四、五平方米简易的杂物间居住。当年住房除了私有房,其它都是公租房。要申请公租房那太困难了。要想有房住,只有自己解决。为了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我下定决心要为自己建造一所房子。</h1><h1> 决心已定,说干就干,每天下班后拉着架子车到处捡拾砖块。节假日挑土和泥、砌墙都是我一个人干。干多干少每天坚持都干。经过自己几个月辛勤汗水的付出,房子的墙体全部砌好完工。该上房梁了,请了插队时生产队木匠为我上的房梁。记得在上房梁那天,我的邻居、同学们都来帮忙,高兴地看到房子就要建好了,心里特别的兴奋!</h1><h1> 房子的内部粉刷,也是我一个人完成。先将白石灰用水浸泡多日加入麻絮后,就可以粉刷墙面。最难的是糊顶棚,因为是第一次什么都不懂,就边学边干。首先要扎好架子,先糊上报纸,白麻纸要糊三层,最后糊上彩色纸就算大功告成。没有水泥打不了地坪,地面是用砖块铺设的。房门没木料做,是用三角铁、铁皮焊的,坚固耐用,防火防盗,当年是很好的防盗门。虽然,房子简单面积也只有十四平方米,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h1><p><br></p> <h1> 房子简单装修好后,还缺家俱。那时也没有卖成品家俱的。只能请木匠师傅到家里来做,可又没有木料。记得当时托熟人到物资公司买包装箱,到朋友、同学家挨家逐户,在柴朵里找能使用的木料,有单位拆迁房时买点木料。就这样木匠师傅一边做,我一边的找木料。</h1><h1> 当时三合板、纤维板特别紧张,需要找人批条才能买到。记得一张三合板六块钱,一张纤维板四块钱。就这样东拼西凑做了大衣柜、五斗厨、写字台、一对单人沙发。钢管双人床,是医院买的报废单人床自己改装的。当我住在自己亲手盖的房子和新做的家俱房子里,非常的有成就感,也深感自豪和骄傲!</h1><h1> 一九八一年我结婚了,就在自己亲手建造的房子里举行的婚礼。那时候婚礼非常简单 。我俩是邻居,从相识、相恋、大家都互相了解。我们结婚时没有婚戒,没有婚照,没有婚纱,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结婚时九十元买一块女式手表。结婚后我们自己买了一台当年最流行的单卡录音机。这是我家最时尚最贵重的电器。</h1><h1> 我们结婚时,婚宴就设在我家院子里,记得买了二十多元钱的猪肉、猪肚、猪肝等。厨师是好朋友帮忙烧饭,在院子里垒起炉灶,灶具、桌子、凳子是食堂借的。说是婚宴其实就是亲戚、好友、邻居在一起吃了个饭。记得摆了三桌酒席。当年随礼多数是二元,最高随礼十二元(是亲戚随礼)客人们送的礼物,大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洗脸盆、䁔水壶、枕巾等。礼品不重但挺温馨实用。</h1> <h1> 一九八七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营和集体企业,尤其商业系统几乎都是名存实亡。我们俩双双下岗待业。为了养家糊口,我们养过鸡,开过肉店。到县城收过鸡蛋卖过肉。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心情舒畅。妻子和我一起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的艰辛与汗水。在我们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不怕吃苦,齐心协力,共渡难关。</h1><h1> 结婚三十九年来,我俩不像其他夫妻那样恩恩爱爱,没有那么多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那么多海誓山盟的表白,有的只是诸多相互习惯。因为,我们都是普通家庭平凡的人,过着艰苦而又平淡的生活。</h1><h1> 有时候也会争争吵吵,为家务锁碎事,磕磕碰碰也是常有的事。在有些事情上,我要对妻子说一声,对不起!我这人性格急躁,说话直爽,做人做事不会圆滑,不会甜言蜜语。往往是好心也得不到理解,会伤了人的心。我敬佩妻子有一颗善良的心。双方父母健在时,对双方老人一视同仁,不敢说孝顺有佳,但在衣食住行也都给于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使老人们安慰的走完一生!</h1><h1> 一眨眼三十九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不经意间我和妻子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难忘的三十九年,岁月的年轮无情地在我们的脸上刻下了抹不去的皱纹。岁月也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与甜蜜、伤心与痛苦。经历了太多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犹如那五味杂陈。更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回忆。</h1><p><br></p> <h1> 三十九年来,我和妻子看尽了世态炎凉,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共同建造了温馨美好的家,有了一个能辟风的港湾。最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我们唯一的儿子从小到大一直学习优秀,以全市英语状元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后又进外研社工作,事业有成。对我们关心倍至,孝顺体贴。现在我们都已进入老年行列,让我们共同撑起家的这一片蓝天,希望全家人幸福地享受着人世间的美好与甘甜。</h1><h1>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我和妻子一起走过了风雨三十九年,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今后的路途中还会有许多艰难与痛苦,也许会很遥远,我们将携手并肩,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直到永远……。</h1><h1><br></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愿所有的夫妻平淡之中见真情!</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愿所有的夫妻都能牵手走一生!</b></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人生经历磨砺感言:</b></h1><h1> </h1><h1> 时光冉冉,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的人生已走过了六十二年,弹指间我已过了大半百的年龄,一个已知晓“天命”的年龄。</h1><h1> 此时,我静静的思索,慢慢的沉淀,回想自己走过的六十二年人生,曾充满着欢笑,也曾流过泪水,我苦过、笑过、爱过、痛过、悔过、恨过......。过去的一切一切都已离我远去,如今留在记忆里是只有那些让我难以忘怀的或遗失的美好。 </h1><h1> 思考六十二年岁月里程,回眸自己走过的人生轨迹,我感激生活中给予我的美丽、甜蜜、幸福、辉煌,感激人世间的给予我的每一份美好、快乐、真诚、友情,更感激大自然的给予我的阳光雨露、日月星辰。</h1><h1> 六十二个春夏秋冬,我曾经的梦想、追求、奢望,失落,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变得平淡。我有过事业的失落与得志,也有过生活的辛苦与满足。这些也都随着光阴的飞逝慢慢成为过去。</h1><h1> 六十二年的经历积累,磨砺熏陶,已让我用切身的感悟诠释了自己六十二年人生的内涵与价值。如今事过万千,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再是觉得那么盲目和复杂,我懂得了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才能致远,力求的是一份淡定,一份平和,一份从容,一份品质。 </h1> <h1> 六十二年,我才活明白,不想再和不懂感恩、昧良心说瞎话的人争来斗去了,也不想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了。</h1><h1> 六十二年,我终于发现,人和人最好的关系,就是相处不累。不用伪装、不必勉强,更不用为一点利益不念亲情。可以按自己的心情去畅快的活着。</h1><h1> 六十二年,我彻底醒悟,什么才是真情?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简单。朋友也好,家人也罢,喜欢就在一起,累了就躲远点,谁也不要勉强谁。各自去寻找那些相处不累的人吧!相处生活起来心情愉悦,幸福快乐!</h1><h1> 人这一辈子,最难是相处,人心永远最难懂。一路走来的我们,总有遇人不淑,错把鱼目当珍珠;总有交友不慎,错把套路当深情。不怕真敌人,就怕假君子。</h1><h1> 人这一辈子,遇人无数,有时我们用善良,惯坏了多少不知感恩的人;我们用容忍,纵容了多少拿咱当傻子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用得着你时,称兄道弟,花言巧语。用不着你时,卸磨杀驴,翻脸无情。永远记住:宁交一帮抬杠鬼,不交一个甜嘴贼。</h1><h1> 人这一辈子,最怕的是你对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付出,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只会索取,没有回馈。对得寸进尺的人付出,是百次帮助不记恩,半次不帮就记恨。这个世界上,你不一定真心就会换回真心,没良心的人只会让你寒心。</h1> <h1> 人这一辈子,做人难、做个善良人更难!都知道做人善良是好的,但要记住,善良只配给那些对你真心好的人。有时我们对别人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心软给对了人,那是两生欢喜;心软给错了人,那是万劫不复。</h1><h1> 现在这世道,心肠太软的话,是会被人当成软柿子捏。很多时候,你自以为是重感情,在对方眼里,只是理所当然要挟你的理由。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h1><h1> 有时候我们心软,是会遭报应的。你一次次牺牲自己换来的委屈求全,都是在为你当初的心软错误买单。为什么我们一生做那么多好事,最后却变成了人人欺负的烂好人?因为,我们那无处安放的同情心,时时刻刻都在要挟着你。</h1><h1> 老祖宗们总是教育我们从善如流,嫉恶如仇,但他们没告诉我们一点:要学会明哲保身,如果把善良喂了狼,我们的骨头会被啃得尸骨无存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同情,因为蛇注定暖不热,狼注定喂不熟。</h1><h1> 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骗过我的人,绝不会再信,相信我的人,绝不会去骗!伤过我的人,绝不会再爱,爱着我的人,绝不会去伤!</h1><h1> 从今往后,对我来说酸甜苦辣都是一种滋味,善待自己、珍爱身体。善待亲情、珍爱家庭。善待朋友、珍爱友情是我开心生活的新征程。因此,我要开心的面对每一天,开心的生活,开心的过好每一天。</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结束语】</b>时光如梭,难以阻挡。一眨眼,便没了踪影;一回头,便不知去向;谁也找不回已逝去的光阴,谁也留不住岁月的脚步,谁也挽不住昨天的辉煌。人生的每一刻,都是在为自己的明天铺路。驻足今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h1><h1> 通过对自己六十多年人生的简单回忆和总结,让我对生活又增加了一份情趣,我从自己迈出的每一步脚印中都看到了遗憾和不足,也看到人生知足,从而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有限的人生。</h1><h1> 写到这里,我的回忆录结束了,我写下了我人生至今的十个片段。我把这十个片段看做我人生的十个路标,连缀起我不到几十年的生命脉络。回首这一生,还是努力地把我这串小事,尽可能详细地连同回忆起的细节留下来,不为别的,只为了给自己的一生有个交待! </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首往事】是从我记事写起,亲身经历过的、印象较深的、大脑有记忆的都写下来。因为是几十年前的事,记忆不清了,少头无尾、差二落三都是可能的,但都是真实的,不存在虚构成分。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希望大家看后对我的拙笔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分享我的人生经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全文27470字,谢谢您的耐心阅读)</span></p><p><br></p><p> 2020年5月8日收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