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离宁波市西南40公里的一块风水宝地,因地处奉化江支流剡溪之口故名溪口。</p><p> 溪口系千年山乡古镇,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东靠武岭,南濒剡溪,北靠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非常秀丽。</p><p> 这里不但环境优美,又是蒋介石、蒋经国 父子的故里,而引起世人的目光和高度的关注程度。</p><p> 武岭门是进入溪口7镇的必经之路,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关于这个名字有两种阐释:一说溪口武岭周遭,山川景貌堪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类,且两者为谐音,里人素以武陵自诩,意即世外桃源之地。另一说此名取“武德”之义,蒋介石在《武岭乐亭记》中解“其独以武岭名者,殆取义于武德,即其地以况其所居之人耶。”</p><p> 1929年前,武岭门还是个小庵堂,蒋介石的母亲笃信佛教,常到这里念经拜佛。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三间两层的武关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为示尊重,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镌于正面,蒋介石自己亲笔手书则刻于城门之背。</p><p> 入武岭城门,便见烟霞古镇,只见三里长街与蜿蜒剡溪相依相伴,宛若世外桃源,真仿佛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武陵”景象。武岭路三里长街就是蒋氏父子从小生活的地方。</p> <p> 溪口镇有个叫剡溪源头的地方,主流出于剡界岭,由新昌入奉化境,称“剡源”。剡溪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东端有武岭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来。</p> <p> 从这里走进去就是蒋氏故居文昌阁。</p> <p> 文昌阁,在武山南端潭墩山顶,俗称武岭头,1731年(清雍正九年)建,原系小阁,内设文昌帝座,为溪口文昌会、文武会和锦溪书斋等祭祀和会文处。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p><p> 1924年春,蒋介石从广州回乡,见其行将倾圮,乃托蒋介卿重建,次年9月竣工。系两层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块石台垒,青砖砌墙,飞檐翘角,梁架雕人物花鸟,四周围廊饰花窗,阁顶悬挂宫灯。蒋介石取名“乐亭”,作《武岭乐亭记》,内云:“余以其位在山水之间,凡远方同志来游者,莫不徘徊依恋而不忍舍,盖无间乎仁与智,皆有乐于此也,乃取其义而名之曰:乐亭。”当地人仍习称“文昌阁”,蒋先生与宋美龄曾下榻于此,作藏书处。</p><p> 1939年12月,遭日机炸毁。1987年4月,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p> <p> 小洋房在武岭头东侧,濒剡溪。原名"涵斋"俗称"小洋房",1930年建造。</p><p> 小洋房是西式建筑,三开间,两层平顶楼房。背靠武山,与文昌阁有露天走廊相通。右侧溪岸设水泥平台,供游泳跳水用,称"跳水台"。此处碧波荡漾,隆冬不冰,称"武潴浪暖"。</p><p> 1937年初夏,蒋经国从苏联归来,偕夫人方良与长子爱伦(孝文)居此,课读古文。</p> <p> 在丰镐房西中街簟场弄口,1871年(清同治十年)系蒋介石祖父蒋玉表开设。店面3间,后置作坊,楼上居家。以售盐为主,也酿酒,兼营大米、菜饼、石灰、杂货等。以后传给儿子蒋肃庵经营。1887年(光绪十三年)夏历九月十五日午时,蒋介石出生于楼上。肃庵去世,由长子介卿经管。1919年前后,因蒋介卿外出谋事遂歇业。曾二次失火,1948年拆建,改建为石库墙门院落。蒋介石书"玉泰盐铺原址",六个大字。刻石置西首墙脚。</p> <p> 丰镐房,在武岭路下街,东距武岭门200米,为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故居。名称出典西周时以丰邑、镐京为国都。借"丰"、"镐"两字作为蒋介石及其胞弟瑞青的房号。瑞清早亡,蒋介石兼祧承袭,故合称丰镐房。原有祖屋6间,1935年经改造扩建,有房49间,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前厅后堂,两厢四廊,楼下作帐房、接待室,楼上为蒋母王采玉、蒋介石前妻毛馥梅诵经处。后堂为家祠,名“报本堂”。堂内供奉蒋氏曾祖以下四代神主灵位。西厢房为毛氏(蒋经国生母)居处,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归来,补办婚礼,曾作新房。东厢房曾作宋美龄住所。西侧有独立小楼,二间一弄,为蒋母王采玉旧居,楼上过道与西厢房相连,楼梯狭窄,仅通一人,据说便于蒋母脚小双手扶栏上下。东小楼,原作佣人住处或堆放杂物。西平房供接待亲友用。毛氏晚年疾患,不便上楼,亦居此。楼轩相接,廊庑回环,朱柱赭壁,青瓦鱼脊。前庭与左右有圆洞门相通,周栽银杏7株。素居门内植紫玉兰2株,院中挂花老枝横逸,浓荫笼郁。庭内精雕细绘,富丽堂皇。1949年5月溪口解放后,人民政府妥加保护,1980年拨款整修一新。</p> <p> 1939年12月12日,侵华日军对溪口镇丰镐房、文昌阁等目标进行了疯狂的轰炸。蒋介石原配蒋经国之母毛福梅出门躲避时,炸弹在后弄邻宅爆炸,不幸遇难。</p><p> 这是毛福梅遇难之处。</p> <p> 蒋母墓道,蒋母王采玉的坟墓做在青山丛林之中,蒋母墓道构建很宏大。包括“石牌坊”、“下轿亭”、“墓庐”、“八角亭”、“坟墓”和“卵石路”等群体建筑。“石牌坊”有三个门洞,中门上面刻着“蒋母墓道”。左右两道边门。从这里直到坟墓,统称“蒋母墓道。</p><p> 二十多年前,我曾经来拜谒过“蒋母墓道”。当年沿着上山台阶的两边均有当地百姓挎着竹篮售卖当地的土特产。我买了一个溪口芋艿,权当午饭,边走边吃,真的吃饱了。这次重游墓道,天空不作美,雨哗哗下个不停。我穿过“石牌坊”就往回走了,雨太大了。</p> <p> 这是二十多年前,在蒋母墓道石牌坊前拍的照片,仔细看,上山的台阶,两边都有摆小摊,卖土特产的当地乡民。还有抬轿子的乡民。当年蒋先生,上山祭拜母亲,就是坐当地乡民,抬的轿子上山的。</p> <p> 妙高台位于雪窦山千丈岩西侧,有奇峰凸起,称妙高台。自古为雪窦登高揽胜之地和避暑胜地。</p><p> 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归故里时,在此修筑了一幢中西合璧的别墅。总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楼上洋灰走廊与晒台相连,芳草绿树环回萦绕,青山碧水拥来眼前,赏心悦目不足言其妙。</p><p> 1949年1月蒋介石引退,回到老家溪口,妙高台成为他幕后指挥中心。</p> <p> 这是二十多年前游览妙高台的留影。</p> <p> 从武岭门出来,在镇上看到了“真人秀”,民国时期的风貌!你别说这家照相馆的“蒋介石”,真的有点像老蒋。他说,他姓蒋和蒋先生是一个宗祠的。也就是说,他也是溪口蒋氏后人。</p><p> 这个假的蒋介石,对真的蒋介石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他说镇上的老人都说,蒋介石是个孝子,为溪口镇的乡亲做了许多好事。</p> <p> 溪口镇上,这样的照相馆有好几家。</p> <p> 这家照相馆的“蒋介石”更年轻,我没有和他交谈,估计也是蒋氏后人吧。</p><p> 游客穿上国军的制服,穿上靴子,别着手枪和“蒋介石”在一起照相留影,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假的“蒋介石”劝我也照一张。我想想还是免了吧,我这个共军,穿国军的衣服照相,还和“老蒋”平起平坐,这不是出洋相嘛。</p> <p> 溪口武山庙。</p> <p> 武岭学校是蒋介石当年在溪口办的学校。蒋氏后人上学,免学费。</p> <p> 老邻居饼店是镇上的老字号,游客们都喜欢带上一点土特产回去给家人尝尝鲜。</p> <p> 溪口镇上的街景。</p> <p> 这是二十多年前参观蒋氏故里留影。现在的溪口镇变化挺大的。</p><p> 对于蒋介石这个人,我想历史会给予一定的评价。就目前来说,蒋先生比台独分子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蒋介石对中华民族还是有感情的。他不搞分裂,不卖国,不搞台独。蒋介石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有功绩的。</p><p> 其一 ,结束了北洋军阀混战局面,形成一统。1926年蒋介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指挥对北洋军阀各方势力开战,历经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等等战斗,消灭当时两股最强大军阀,孙传芳与吴佩孚。后又历经中原大战收服了西北军冯玉祥,阎锡山,也使得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蒋介石领导。至此,中国基本形式上统一了,结束了十几年的军阀混战。</p><p> 其二,领导抗战。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号召全民抗战,不分男女老少,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包括在后来抗战最危险时刻,蒋介石依然坚持抗战,誓死不降。他不像汪精卫投向了日本鬼子,做了汉奸,遗臭万年。</p><p> 其三,自始至终坚持一个国家原则,包括败退台湾后,始终都说台湾是中国的。据说当时国民党有人提出重新建立一个国家,被蒋介石一顿臭骂。可见在民族利益上,蒋先生是一位爱国者。</p><p> 国民党败给共产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原因很简单,因为:国民党代表了少数地主资本家的利益,而共产党则代表了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p><p> 写于2020年6月11日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