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马厂街有马厂吗?据说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来福州剿灭日本倭寇时,率军驻扎在桃花山脚一带,开辟了军营驻地和马厂,马厂街因此得名。桃花山从此陆续有了人家,不再寂寞,也不再是佳人绝世独立了。桃花山最热闹的时期是在清朝五口通商以后。</p><p> 马厂街自嘉靖四十二年(西元1563)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文革期间马厂街曾改名文革二支路,1979年恢复原名。马厂街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街,窄路矮墙遍布,有着老福州居民的生活气息。马场街长约450米。附近有学生街,校园、文化站等等。</p><p> 交通🚴♀️:距上藤地铁站(A口)约1公里,如乘坐公交则可在对湖站、程埔头站、师大站等下车步行。</p><p> 今日我们穿行在矮墙窄巷中,一起探寻可园、梦园、硕园、爱庐、忠庐等民国时期的老洋房,细细体会近代历史的沧桑和现代生活的无奈……</p> <p> 意园,今为福建师大教师宿舍楼。</p><p><br></p> <p> 梦园,主人叶见元,出身基督教世家,与孙中山关系非常好,不但是革命同志,还有很深的私交,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在最危险的时候,把梦园作为革命同志的联络据点,孙中山来福州的时候据说就住在梦园。</p> <p> 梦园现状。</p> <p> 现在的住户是位美术老师,正精心打造着自己的家园,让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爱人在旁默默的帮助打理花草,孩子则懂事的在旁观看,好奇地问着,有爱的地方充满了温馨。</p> <p> 爱庐,康山里1号,梦园对面,建于民国三十年代初期,是一座三层三开间砖木结构、每层都设有拱廊、具有典型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近代建筑。顶部做法较为独特,拱廊部分做双坡顶,主体建筑部分做歇山顶。</p><p> 建造者刘道岸(又名刘谦兴),原为温州海关职员,后曾任马厂街基督教礼拜堂牧师。爱庐系刘道岸听取其子刘祁端(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中国红十字会会员)的建议设计,原拟作为诊所使用,故爱庐每个房间都辟有三个门,方便病人走动。但建筑尚未完工,刘祁端就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因救护伤员惨遭日军射杀。建筑现为刘氏家族住宅使用。(大门紧闭无法参观)</p><p> </p> <p> 可园,位于烟台山康山里5号,创建时间约在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左右,创建者钟景竹曾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盐务系统的官员。可园走出的名人甚多,一度成为一代才女林微因和中国当代大建筑家梁思成的蜜月喜房。福州基督教家庭聚会的创办人王连俊,在可园亦有住处,并曾经在此传道。</p><p> 可园由两座建筑组成,均为红砖砌筑的三层砖木结构公寓,底层有券廊,院落呈哑铃形,大门为石库门式。从绿色大门进来,就闻到这种砖木结构房子特有的味道。 </p><p> </p><p><br></p> <p> 以园,始建于民国二十年左右,占地面积390平方米,高7.6米,长23米,宽19米,二层砖木结构,具有朴素英式风格的近代建筑。以园为叶氏家族私宅,主人叶氏为梦园主人叶见元之弟。</p> <p> 出门拐弯,一间小咖啡店出现在我们眼前。本想进去品杯咖啡,无赖店主只夜间营业。门口的小猫此时显得格外慵懒!据说这是只明星猫🐱,圈了无数粉!🤭</p> <p> 拓庐,为金景松家族私宅,位于马厂街4号,为三层砖木结构,具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近代建筑。值得一提的是,建筑一层的外廊采用的是木质仿铁艺工艺,且保存完好,在仓山地区也不多见。</p> <p> 忠庐,位于马厂街,建造于1932年,西洋建筑艺术风格突出的典型建筑。文革前,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英文秘书吴淑贞女士在此住过10年。从外面看到的部分建筑,忠庐里面应该是很漂亮的,大门紧闭,只能隔着高墙望望。</p><p> 忠庐的院子内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其中龙眼树、杧果树较多,但最惹人注目的还是翠筱。一年四季没有枯黄过的竹叶令人怀疑福州是否有过冬天。不论何时从忠庐外墙经过,都会让人产生庭院深深的感觉。</p> <p> 建园,位于马厂街17号,曾名“玉庐”,为二层砖木结构的殖民地柱廊式建筑。建于1919年前后,原主人林璞臣先生原为民国邮政系统(大东电报局)的高级职员。现为林氏后裔居住。</p><p> 建园为二层砖木结构、红砖砌筑、带有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近代建筑。建筑西立面、南立面的一层、二层均做拱廊;东、北立面一层、二层做拱窗;两层之间、拱廊发券处以砖砌出叠涩线脚,檐口也有类似的线脚装饰。西侧立面还附有二层木结构外廊,早期系木柱仿铸铁做法,后期可能因木柱朽烂,改用砖砌柱子支撑;二层柴栏厝部分现仍存。</p> <p> 硕园,在建园的左边。窄门进入,豁然开朗。</p><p> 硕园是三层砖木结构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窗上方有半圆形叠涩线脚遮雨檐口,不开窗的部分则做成凹入式的窄券假窗,每层间也设置了复杂的叠涩线脚,造型复杂,为整个仓山近代建筑之最。硕园的主人当年是通过赌钱赢来的这幢房子。</p> <p> 细雨沥沥,热情的主人招呼我们坐下躲雨喝茶。我们赶时间婉言谢绝…</p> <p> 生活是一种态度。热爱园艺的主人在他的假山上花了不少心思。</p> <p> 经主人同意我们上楼参观,感慨着岁月的痕迹,年轻人已基本不住在这了,留守的都是退休的老人...</p> <p> 细心的朋友应该发现了,马场街是家家有井。可惜现在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饮了,只能作为生活用水。</p> <p> 永安里、鼎庐、亦庐已荒废...</p> <p> 宜园,位于马场街22号,是一幢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共四开间,一楼券廊二楼拱窗,装饰朴素。门关着无法进入。</p> <p> 宜园门口装饰可见主人不一般的心思。</p> <p> 巷子末端的老榕树下,有几间连着的柴埕厝,这是已做了近四十年裁缝的潘师傅的家,是家亦是店。 一进门就可见一层层各种布匹垒在二壁之间,做好的旗袍高高挂起! </p><p> 潘师傅手艺高超,用料讲究,旗袍唐装等着做起来得心应手。虽居深巷但不愁没客人,年轻人到老年人,国内到国外,年头忙到年尾!旗袍的边都是手工缝制,根据不同的客人加入不同元素,让旗袍穿起来更灵动更能体现东方女性的柔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