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犍为县在乐山南面55公里,是一个不出名的农业县。我曾多次到犍为,奇怪“犍为”这个名字——因为从字面看,很难理解。犍,是阉割过的公牛。一头母牛怀孕了,谁干的? 犍所为也。这太冷幽默了,肯定不能这样解释。奇怪的名字,意味着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城市, 名字才难解。 </p><p> 犍为是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时,为“开西南夷”而设的郡。建元六年正是司马迁诞生年,犍为与全世界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同生,肯定有不同凡响的历史。当时犍为郡辖区很大,现在的乐山、宜宾都受其管辖。</p><p> </p><p> 听闻犍为有小火车,仍在正常运行的蒸汽机车。很惊奇。</p><p> 今年3月初,接触到一个奇人——罗长安,他是当地派出所所长,特别热心于犍为风光的推广。听他一席话,我立刻决定,到犍为考察一下,看小火车,看古老犍为的风景。</p><p> 在罗长安陪同下,我走了犍为清溪、马庙、巴沟三个古镇,亲身体验了古老的四合院、没落的工业小镇、蒸汽小火车,桫椤峡、桫椤湖。</p><p> 那扑面而来的没有任何修饰的古风古味,那墙上残留的文革标语、大跃进标语,加上陡峭山峰峡谷中穿行的惊险,再加上与恐龙同时的远古孑遗植物“桫椤树”,再加上山头残留的古碉楼和山寨,觉得自己已经进入时空隧道之中。</p> <p>这就是桫椤树</p> <p> 一、还是从小火车说起</p><p> 蒸汽机车,这是100多年前世界进入工业化新时代的标志,随着世界走入信息化时代,它已退出并消亡。</p><p> 抗日战争时期,犍为嘉阳煤矿为运送煤炭,建成这条铁道,从1938年开始,一直运行到1988年。嘉阳煤矿是为了抗日,中国和英国合资建设的最早的合资企业,当时的国务院总理翁文灏先生是大股东。</p><p> 到八十年代末,嘉阳煤矿开采结束,不再运煤了,这条铁路就成为山里农民进城的交通工具。煤矿方面曾希望将它撤除。罗长安,这个派出所所长,却站出来呼吁,“小火车是犍为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一旦撤除就不能再生,应该将它保留成为犍为最有力的旅游资源。”</p><p> 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过时的蒸汽小火车有什么意思?但没想到的事发生了,越来越多的人专程到犍为,就为了能亲身体验一下蒸汽小火车。 </p><p> 犍为的小火车终于保留下来了。勇敢的罗长安们,经过十来年的奔走,鼓动了如郑永贵等许多人的参与,捍卫了犍为的历史。而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城市的独特历史累积起来的。</p><p><br></p><p> 我们坐上了小火车,晃晃荡荡、轰轰隆隆,拉响汽笛、吐着白烟,小火车不紧不慢的在开满了金色油菜花的田野山间穿行,不时又钻进一个个黑黑的隧道中。车这么小,开得这么慢,还这样摇晃,轨道又是这样弯曲狭窄,真有点童话里的感觉。</p><p> 同车的有英国人、日本人,更多的是本地农民。</p><p> 日本人说,东京电视台播送了20分钟犍为小火车的视频,日本还有一个专为小火车成立的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人前来体验。</p><p> 对于英国人、日本人来说,坐上小火车,回顾自己先辈创造了现代工业文明,乘着晃悠悠的列车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一种怀旧感油然而生。</p><p> 对于我们来说,经历了鸦片战争、国共战争、抗日战争,又经历了建国后数不清的运动,我们终于告别动荡的时代,来到与西方竞争的地平线上,刚淘汰了蒸汽机车,马上开始建设令世界震惊的高铁网。现在坐上小火车,情感非常复杂。</p><p> 火车上纯朴的农民们,竹背兜里装着菜蔬、瓜果、鸡鸭,抽着叶子烟,邻座的老外们新奇的看着这一切,旅游者们身上挂满了拍摄用的长枪短炮。火车上的他们共同组成了一道诡异的风景,上演一出时空配置错落的电视剧。</p> <p> 二、没落的工业小镇芭沟</p><p> 小火车的终点站是芭沟镇。这是一个山沟里的小镇,清一色黑色的瓦屋顶,灰砖或红砖墙体,使这个小镇有着统一的色调。它与四川一般小镇建筑的杂乱不同。芭沟镇既不是古代的,也不是现代的,它是一个刚刚没落的煤矿工业遗址。如同一颗流星,短暂的划过天空,留下了一段令人唏嘘的痕迹。</p><p> 芭沟镇唯一的旅馆,旅馆女老板自愿做我们的导游,因为她是芭沟人,熟悉这里的一切。</p><p> 我们在小巷中穿行,一边走一边看。砖墙上留有文革初期主席的头像和语录,已经色彩斑驳。小街一角有一道遮雨棚,十来个老年人坐在下面打牌。</p><p> 这个镇没有真正的街道,街道两旁也没有商店。只是临山修建的工人宿舍楼而已。女老板说,这个镇,最高峰时期有三万人,都是煤矿工人或为之服务的人员。现在仅几百人,都是老年人,是煤矿的退休人员。</p><p> 她指着几排两层楼房说,这是英式的楼房,是30——40年代英国人的设计;又指着几栋更高一点的建筑说,这是苏式建筑,50年代苏联人援华时的设计;还有不少同样破败的建筑,是70年代建筑。</p><p> 小镇历史进程在八十年代止步,而八十年代以后,却正是中国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代。</p><p> 我们走上一个小楼,楼板嘎几作响,门窗已非常破旧。一个坐在门口的老婆婆漠然地看着我们的相机。“你一个人?”我问。她微微笑了一笑,没回答。女导游说:年轻人受不了这里,都出去了,许多老人也出去了。这个镇没有镇政府,有一个煤矿留守处,代为管理。</p><p> 在破旧的老楼之间巡游,偶尔可以看见一个老人,步履蹒跚的走在狭窄的巷道中,与房屋一样上了年代。</p><p> 隔着一道小溪有一栋独立的房屋,美女说,那是厕所,镇上每一家人都没有厕所,只能到公共厕所。</p><p> 同我们一起晃荡在败落的痕迹中的,还有一位广东来的肖峻,这个年轻人本准备坐过小火车就走,但进入芭沟镇以后,清晰而浓郁的工业遗址痕迹吸引了他,他住进了女老板的旅店,要亲身感受父辈曾经的辉煌与艰辛。</p><p> 有许多古镇宣传很不错,但却没有一个如芭沟古镇这样原汁原味,让人真正又走进过去的岁月,惆怅感叹。</p> <p> 三、与恐龙同行在远古</p><p> 从芭沟镇步行到马庙,要穿过一条6公里长峡谷——芭马峡。</p><p> 这条峡谷属于马边河流域,在犍为县北部。犍为整体属于丘陵地区,但这里的丘陵景色奇异,沟深坡陡,形成一个个半封闭的峡谷。陡峭的岩壁,高高地耸立峡谷两边,异常险峻。</p><p> 桫椤树是古老的孑遗植物,在岩壁下生长茂盛。桫椤树形状独特,树干似棕树,树叶与蕨类相同,如一把高高撑起的大伞,非常美丽。</p><p> 桫椤又名树蕨,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是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p><p> 桫椤树与恐龙同时代,是恐龙的主要食物。恐龙灭绝前后,四川也许是它们最后的根据地,因为四川封闭的地形,能够常年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现在仍在川南峡谷中保存的桫椤树,都是生长在沟深潮湿气候较温暖的地方。</p><p> 看着这些生长茂盛的桫椤树,似乎隐约看见恐龙们不慌不忙的在树丛中生活,饿就吃一点树叶,乐就发一声长啸。庞大的身躯在峡窄的山谷中也许太局促,让这些曾经的世界霸主们郁闷难受,最后在川南自贡集体自杀,为1.5亿年前的时代划上了一个令人怅惘的句号。</p><p> 度过艰难岁月而残留下的桫椤树,依然保留着原始的风貌,没有花,也不结果,全靠微小的孢子传宗接代。</p><p> 在公路和铁路都缺乏的年代,这条通向马边河的峡谷,就成为煤炭运送的通道,一条窄窄的铁路,人工推动带轮的竹筐,沿铁轨将煤运到马边河以后上船,从马边河到岷江,再到长江,就可以直到重庆,重庆的炼钢厂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命根。</p><p> 罗长安指着岩壁上的一排小坑说:这是著名的手爬岩,必须手脚并用,才能上下。山上的村民为了进城或做事,经常从这些近似直立的陡峭岩壁上攀登上下,前不久还有一个记者用摄像机录下了两个村民的攀岩壮举。看着高数十米的岩壁,我没有试一下的胆量,只能叹服。</p><p> 芭马峡的桫椤树多,还有一个桫椤峡更多,看了以后就不用看其他任何地方的桫椤了。桫椤峡比芭马峡更加窄,更加幽深。峡谷两面绝壁最多相距20几米,高却有100米左右。桫椤峡因为很少人迹 ,道路很差,刚下了雨,我们在泥泞中前行,满腿都是泥。</p><p> 这里的马庙乡党委宣传温委员,也是一个奇人,十几年间不停的述说,要保护桫椤峡,今后这里将成为旅游热土。温委员在峡谷口迎接我们,然后带着我们向峡谷内前进。在他的呼吁下,县上已经拨出款项,开始修缮道路。</p><p> 我们走到一个大岩凹,稀疏的瀑布从岩上洒下,密密生长的桫椤形成了一小片树林,清澈的小溪在树丛中流过,溪中的石头长满青苔,真是一个幽静的好地方。与温委员讨论应该在这儿设一个旅客接待站,让游客们在这里惬意的休息,把欣赏的目光洒在远近高低各个地方。</p><p><br></p><p> 四、荡舟马边河</p><p> 马庙是马边河畔的小镇,扼守着巴马峡谷口。一个热情的中年人邀请我们到他家房顶上观察</p><p> 马庙是一个极小的乡镇,处于这样偏僻的地方,其落寞可想而知。马边河从四川西部山区发源,可能是因为始终在山区流淌,河水非常清澈。</p><p> 租了一条快艇,迎着早春的风,我们沿江而上。</p><p> 马边河非常美丽,河水清澈,绿中透蓝,河道曲折,两岸山峰茂林修竹,掩隐许多峡谷,远远望去,神秘而又幽深,恨不得都去探一探。 </p><p> 马边河两岸山峰皆高峻,植被覆盖很好,一派清幽。山坡靠河的地方大部分密密长满了竹林。罗长安解释说:以前河边都是桫椤树林,但农民种了竹以后,桫椤树就逐渐死了,现在只有稀稀拉拉的几颗。可见桫椤树完全不能与竹竞争。</p><p> 小舟在河中荡漾,两岸青山相对而出。这是一个小三峡啊,如此之美,可惜养在深闺人未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