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采桑子

<p>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文本的一种类型,它既具备文本的基本共性,但在语言和结构的组合上又区别于其他文本形式。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相较于具有叙事性、文学性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由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段落层次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一般包括图表、图解文字、目录、说明书、广告、地图、索引等。</p> <p>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在结构和语言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它比叙事性文本具有概括性强、醒目、简洁等特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果以叙述性文本形式来表现,结构会比较枯燥,表现形式单一。于是我让孩子们以手抄报的形式来表现,更直观的表达小作者传递的基本信息,具有“短、简、快”的特点,增加了孩子们收集整理资料的兴趣,也能够大大缩减读者的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p><p> 本次习作,孩子们积极开展课外资料收集活动,收集的面比较广,收集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有长城、故宫、秦兵马俑、西湖、黄山、武当山、大足石刻、布达拉宫、红河哈尼梯田、西递宏村等等,孩子们在互相学习中,了解了许多知识,拓展了视野,同时也提高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学生的手抄报作品还积极开展评比活动,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