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血液是在了解了《人体的营养》和《人体的呼吸》之后,对人体内物质运输的深入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依靠血液来完成,本节课是学习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血液形成一个形象而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学习血液的循环和物质的运输奠定基础。它不仅在教材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探索人体运行机制奥秘的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p><p> 2020年6月11日上午第三节课,生物组魏莉红老师带领我们初步认识人体内的血液。</p><p> 首先通过血液分层实验了解血液的成分。</p><p><br></p> <p> 之后是通过检验报告单,让学生认识血细胞的项目英文简称。</p> <p> 然后是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涂片。</p> <p> 结合实例,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活动。</p> <p> 最后进行课堂小结。</p> <p> 通过达标训练,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p> <p> 整节课注重了新课的导入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上课后,教师先让学生针对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自由发言,交流各自对血液的认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一张医院的血液化验单,让学生回忆血液化验的主要内容,利用好奇心引出课题。</p><p> 生物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再完善的多媒体课件也替代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显微镜来观察血涂片,认识三种血细胞。</p><p> 本节课的收尾老师进行了精心安排,比如将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成顺口溜,不仅朗朗上口,还便于记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活动二“我是小医生”的角色扮演活动,分小组讨论诊断病症,将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