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南第一名刹:正定大佛寺

逍客

<p>一道灰瓦红墙隔开了繁华喧嚣。寺内苍松翠柏,层楼耸峙,时有钟磬悠扬,时有云雾弥漫。都说深山藏古寺,这里却处在繁华都市中,这就是正定隆兴寺。</p> <p>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在苑内改建寺院。</p> <p>隋朝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p> <p>琉璃照壁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壁心是由三十六块高浮雕琉璃砖拼砌而成的二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颇为壮观。照壁建于大门之外,在环境氛围上起到了庄重和森严的效果。</p> <p>隆兴寺没有山门,绕过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迎面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筑天王殿。</p> <p>天王殿门上部横嵌着康熙皇帝亲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大肚弥勒佛尊奉在天王殿正中,护法的四大天王位于天王殿两侧。</p> <p>大肚藏世界,一笑吐乾坤。大肚弥勒佛形象来源于五代后梁时期的契此和尚,又称布袋和尚。门外繁华纷扰在这里化为淡然一笑,计较和喧嚣在这里熨帖为达观从容。</p> <p>东方持国天王,住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他负责守护东胜神洲。</p> <p>南方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青云宝剑,他负责守护南赡部洲。</p> <p>西方广目天王,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红色,穿甲胄,右手缠一条龙或是蛇,左手拿着宝珠。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p> <p>北方多闻天王,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左手握银鼠,右手持混元宝伞,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p> <p>穿过天王殿向北,迎面是大觉六师殿遗址。此殿修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是寺院的主殿,相当于寺庙的大雄宝殿,可惜因年久失修在民国初年坍塌,只留下硕大的台基。</p> <p>大觉六师殿遗址之北是摩尼殿。此殿建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与天王殿、慈氏阁、转轮藏阁同为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风格殿宇。</p> <p>此殿将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在宋代被形象地称作“龟头屋”。这种建筑结构是隆兴寺中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建筑,堪称一绝。</p> <p>宋代石香炉由炉身和炉座两部分摞置而成,通高1.4米,炉身正面浮雕东方净玻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四周侍立药师十二神将,手持宝杵、宝剑、宝棒等兵器。</p> <p>摩尼殿内供释迦牟尼,摩尼是梵语,意为如意宝珠,摩尼殿的名字,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p> <p>檐墙及围绕佛坛的扇面墙上,均绘有明代成化年间绘制的壁画,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槃等整个过程,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流畅。</p> <p>摩尼殿北壁为宋代的泥塑五彩悬山,山石突兀起伏,祥云缭绕,泉水喷涌,碧波粼粼;山中静修的罗汉和威武的天神各具风姿,色彩鲜艳,光彩照人,共有塑像30余身。</p> <p>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端坐于中间的五彩观音像,俗称“倒坐观音”。观音头戴宝冠,肩披璎珞飘带,胸臂裸露圆润,一足踏莲,一足踞起,双手抚膝,这佛像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p> <p>连接摩尼殿与戒坛之间甬道上有一座木牌楼,门额上有描金大字“妙庄严域”。隆兴寺南北纵深广大,重门叠户,此处应当是寺院前后的分界了。</p> <p>穿过“妙庄严域”木牌楼,甬道两侧各有一株寿龄一千六百余年的槐树,一为龙槐,一为凤槐,被无数祈愿红布条簇拥着。正面的就是高大庄重的戒坛。</p> <p>摩尼殿和木牌楼之间是一处红墙环抱的宽敞院落,寺院内各处分布着隋、宋、金、元、明、清代碑刻数十块,岁月的风雨留下了沧桑的痕迹。</p> <p>在“妙庄严域”牌楼的东侧有清康熙十年石碑,上面阴刻:从此须登彼岸,也算是与戒坛的作用相呼应。</p> <p>戒坛是一座亭台式建筑,戒坛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有六根廊柱,支撑着整个戒坛的大屋檐,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说明戒坛的等级还是很高的。</p> <p>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隆兴寺自宋代奉敕扩建后,成为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因此设有戒坛,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p> <p>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p> <p>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其弟子优婆离。而隆兴寺戒坛上供奉阿弥陀佛及教主药师佛,这在中国也不多见。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朝宫廷造像的风格,在民间也极为罕见。</p> <p>经过戒坛,便看到北侧宽广的院落中坐落着两两相对的转轮藏和慈氏阁、康熙御碑亭和乾隆御碑亭,以大悲阁为中心,构成了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的建筑群,显得浑然一体,蔚为壮观。</p> <p>嘉庆御碑,1811年嘉庆皇帝驾幸隆兴寺。</p> <p>中轴线东侧的是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因阁内正中安置的“转轮藏”而得名。此阁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柱网布局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我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p> <p>转轮藏阁的屋顶用的是绿琉璃瓦构件,屋脊上装饰着一排5只吻兽,除最前端的骑凤仙人和最后端的垂兽之外,中间有3只蹲兽,分别是龙、凤、天马,屋檐下挂着金属风铃。</p> <p>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p> <p>慈氏阁位于中轴线西侧,与转轮藏阁相对,也是一座宋代楼阁。慈氏阁内部梁架结构采用减柱造法,简洁明朗;檐柱采用永定柱造法,是国内保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p> <p>慈氏阁内两米高的须弥座上,供奉着一尊宋代独木雕刻的慈氏菩萨像,高7.3米,右手上屈于胸前,掌心向外,左手下垂,其形为诸天说法状,双足开立于两朵青莲之上。</p> <p>经过转轮藏阁和慈氏阁,再往前紧挨着阁的是两座御碑亭,东侧是康熙碑亭,西侧为乾隆碑亭,同样的规格形制,红墙黄琉璃瓦显出尊贵的皇家地位。</p> <p>康熙帝在位期间,曾经六次巡幸正定,其中三次驾临隆兴寺,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中旬,康熙帝御书《隆兴寺碑文》,记述了隆兴寺“前临滹水,后睇恒山”等事宜。</p> <p>乾隆帝曾七次驾幸正定,其中六次游览隆兴寺,每次都赋诗抒怀。乾隆四十五年隆兴寺重修工程竣工,乾隆帝御笔书写了《重修正定隆兴大佛寺记》。</p> <p>除了这两通清代御碑,还有两方乾隆御碑和一方嘉庆御碑。但是最珍贵的碑刻并不是皇帝御笔,却要数寺院六绝之一的隋代龙藏寺碑,此碑碑亭就在康熙御碑亭东侧。</p> <p>青砖黛瓦的简朴碑亭内,安放着我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碑刻之一的龙藏寺碑。此碑刻于隋开皇六年,有“楷书鼻祖、隋碑第一”之美称,是隆兴寺的六最之一。</p> <p>青砖黛瓦的简朴碑亭内,安放着我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碑刻之一的龙藏寺碑。此碑刻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是我国仅存的三块隋碑之中最完整的一块,记载了隆兴寺的始建,不仅具有很高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p> <p>龙藏寺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碑文记述了恒州刺史王孝仙奉敕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建龙藏寺的情况,其书体方整有致,被历代书法家推崇。</p> <p>系福条、挂福牌。在隆兴寺请得福条、福牌,系在寺院或带福回家,祈求一生平安、和谐圆满。</p> <p>隆兴寺有六大国宝:一是摩尼殿的房屋构造;二是摩尼殿背面的翘腿观音;三是转轮藏阁中的转法轮;四是慈氏殿中的立式印度服装的弥勒佛;五是隋代龙藏寺碑刻;六是毗卢殿中的明代铜铸毗卢佛像。</p> <p>隆兴寺中轴线的后端,坐落着主体建筑大悲阁。阁前古柏参天,周围草木环绕,环境清幽宜人。因器材和取景角度所限,不能拍到一张大悲阁的全景照片。</p> <p>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后部。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p> <p>大悲阁两侧配殿分别为御书楼和集庆阁,为三檐四层歇山顶建筑,以虹桥与之相连,三阁并立,气势恢宏。隆兴寺御书楼奉祀的是十八罗汉、土地神、观音等神像。</p> <p>集庆阁,亦名西耳阁、舍利阁,始建于北宋。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前带副阶,重檐歇山顶。阁内上层供普贤菩萨,下层供地藏菩萨、十八罗汉及五彩鄂国公像。</p> <p>大悲阁两侧为御书楼和集庆阁,阁内有楼梯直达顶层,三阁以虹桥相通,可凭栏纵观正定古城风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此阁,吟诗咏赋,留下了许多美好诗篇。</p> <p>历代对大悲阁吟咏甚多,元代诗人萨都剌诗云:“眼中楼阁见应稀,铁凤楼檐势欲飞,天半宝花飘关道,月中桂子落僧衣。高擎玉露仙人掌,上碍银河织女机,全赵堂堂遗物在,山川良是昔人非。”</p> <p>大悲阁前方的千手观音表演,若仙若灵、美轮美奂。真正的千手观音供奉在大悲阁内,所以,您只有来到隆兴寺,才能即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的魅力,又一睹真正千手观音的风采。</p> <p>站在大悲阁上南眺,院中的御碑亭、转轮藏阁、慈氏阁和戒坛,以及高大的松柏槐树历历在目,远处的城市景象若隐若现。</p> <p>在大悲阁上往东眺望,视野开阔,可以看到远处逶迤苍黄似巨龙的土城墙。寺内除了红墙黛瓦或红墙琉璃瓦的殿阁,就是众多苍翠蓊郁的松柏。</p> <p>在大悲阁之东耳阁御书廊下悬置一明代铜钟,原为崇因寺毗卢殿的铜钟,通高146厘米,系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御马监太监何朝造。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悠扬。</p> <p>观音菩萨像是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大悲菩萨像上悬挂“三摩妙地”匾额。</p> <p>观音铜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其形体之巨、雕工之细实为罕见,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p> <p>巨雕下的小佛,石质须弥座。</p> <p>石台底座雕塑宫乐</p> <p>巨雕石台下的大力士</p> <p>大悲阁后门:香刹清华。楹联:慧日普圆通下禅枝而返照,灵台凝正觉浮定水以涵光!</p> <p>在弥陀殿与大悲阁的周围,种植有不少古槐、松柏、丁香、杏树以及紫藤等古树,树龄最长的是这棵已有1300多岁的槐树,被称为“寿槐”。</p> <p>出大悲阁后继续向北前行,便来到了弥陀殿。弥陀殿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内正中供奉明代泥塑金装阿弥陀佛,西侧供石雕十八罗汉。</p> <p>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是佛教重要宗派净土宗的信奉对象,据说佛教信徒相信只要一心一意地念诵“阿弥陀佛”的法号,阿弥陀佛就会接引念佛者往生极乐世界。</p> <p>毗卢殿位于隆兴寺中轴线最末端,殿内的毗卢佛堪称国宝,毗卢佛设计独特,精美绝伦,为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p> <p>这尊毗卢佛为青铜铸造,高6.72米,由三层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圆鼓形莲座层置而成。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这尊皇家御制的毗卢佛堪称海内孤例,被称之为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p> <p>弥陀殿西侧的明代梦堂和尚经幢,是为纪念隆兴寺住持僧梦堂和尚而建。刻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为青石质八角七级仿木构塔式建筑,高9.13米。</p> <p>龙腾苑位于寺院东北侧,是一处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明清式园林。园内古迹荟萃、风景优美,让人环游其中,仿佛走入美丽而深邃的历史画卷。</p> <p>龙腾苑内有北朝石造像、金代广惠大师经幢、元代壁画墓、明代龙泉井亭和“三世中丞”石牌坊等文物景观,以及紫虚山、明远亭、龙吟榭、千秋鉴园、春荫亭、延光堂等园林建筑。</p> <p>广惠大师经幢,建于金大定二十年(1180),汉白玉雕制,残高5.02米。是为纪念隆兴寺住持广惠大师而立。广惠大师跏趺而逝于金大定三年(1163),享年78岁。</p> <p>北朝石造像,此像系汉白玉雕刻,主尊为释迦牟尼,北面刻坐式小佛。佛座上饰供养人、双狮、神王,刻工精良,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两侧的二比丘为明代所刻。</p> <p>三世中丞石牌坊,俗称“许家牌坊”,建于明万历十六年。石牌坊为四柱三门式,由真定府知府尹应元为通议大夫、督察院右副都御史许瓒、许金、许守谦三人立的功德坊。</p> <p>龙泉井亭为明代重檐盝顶式建筑,亭内有一口古老的八角琉璃井。亭顶有四方形的天井直对进口,可以直接将雨水落入井中。井亭内的三面墙上佛龛里雕刻着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佛像。</p> <p>据《隆兴寺志》记载,龙泉井为宋代“水漂木、地涌铜”的涌铜之处,且龙潜其中,求雨有应,所以八角井又称“龙泉井”、“灵泉井”。传说修建大佛寺的木料都是从这口井里捞上来的。</p> <p>龙泉井南的“龑止湖”。</p> <p>龑止湖内锦鲤满满,聚集觅食,呼之欲出,让人心情释然,不忍离去。游客可投食其中,博得欢愉。</p> <p>龙腾苑中的龑止湖景</p> <p>龙腾苑中的龑止湖景</p> <p>龙吟榭。在宏阔的千年古寺内,在幽静的寺庙园林中,赏一曲筝声,啜一口清茶,滤去的是浮躁,沉淀的是淡泊与恬静。</p> <p>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题词。</p> <p>历代名人文帖</p> <p>碑廊</p> <p>碑廊</p> <p>春荫亭</p> <p>秋蕴亭</p> <p>龙藏虎伏</p> <p>石拱桥</p> <p>这座假山,名为“紫虚山”,是龙腾苑的最高点,山上建有八角仿古凉亭一座,名为“明远亭”。</p> <p>隆兴寺作为河朔名寺,历经千年,见证了唐宋至民国时期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隆兴寺是中国国内现存宋代建筑、塑像及石刻最多的寺院建筑之一。隆兴寺不仅是一座高等级、大规模的皇家寺院,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座宝库。</p> <p>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p> <p>1988年,开元钟楼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须弥塔与钟楼合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易名开元寺。</p> <p>与其他寺院的布局不同,开元寺并非采用对称布局,而是塔和钟楼并列而立,反映了佛教寺院建筑从早期以塔为中心向晚期以殿为中心的过渡情况。</p> <p>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开元寺内现存钟楼和须弥塔各一座,三门楼石柱一组,均为唐代遗物,弥足珍贵。天王殿、法船殿则仅剩基础。</p> <p>开元寺三门楼是唐代该寺的山门,唐如意元年高僧日宝所建,北宋大观年间重修,清道光年间仅存下层12根八角形石柱和一根横梁。</p> <p>2000年6月在正定城内府前街出土了一巨大赑屃残碑基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p> <p>有关专家初步考证,赑屃为后唐遗物,距今约1200余年,是研究我国后唐至五代时期历史的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国内罕见的艺术珍品,堪称天下第一。</p> <p>赑屃为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因此其形象经常出现在石碑之下。</p> <p>安置在开元寺里的这座赑屃据说是国内最大的一只,鼻孔象猪,昂着脑袋,形象笨拙而可爱。</p> <p>正定开元寺最有名的就是赑屃,其次就是开元寺碑,赑屃旁边还有几块五代的残碑,碑文还非常清晰,字迹飘逸清秀。</p> <p>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p> <p>这是河北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p> <p>须弥塔,又称雁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p> <p>须弥塔是正定古城“四塔”之一,是我国建筑宝库的珍贵遗产。此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p> <p>塔身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共八尊。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塔身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p> <p>经过五年考古发掘工作,开元寺遗址考古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遗迹270余处,出土文物6700余件。</p> <p>开元寺古朴雅致,处处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80年,开元寺进行大规模重修,千年古刹又重放光彩。每天,前来朝拜旅游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不胜其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