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雨惊春清谷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满芒夏暑相连,</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处露秋寒霜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冬雪雪冬小大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品读农耕节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聆听春来秋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悟四时之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承经典文化。</p><p>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本期的主讲老师:董欣琦</p> 知诗人 <p>(音频)1《采莲曲》诗歌解读:知诗人</p><p> “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每年的6月6 日就进入到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芒种。在这一天,意味着孟夏结束,仲夏来临。夏分三月,四月为孟夏,夏气初生;五月为仲夏,万物华实;六月为季夏,酷暑难耐。</p> <p> “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中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其中“芒”指的是在阳光照耀下如波浪般摇摆的麦芒,表明此时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而“种”则代表稻谷,这时候是种稻谷的最后时机,倘若错过便再不能种植了。这一日后,北国秋麦已至,小麦成熟忙收获,南国黄梅雨临,水稻幼苗插秧忙。所以,芒种又取其谐音“忙种”忙着播种、忙着收获,“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宋人虞似良曾写了这样一首诗: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当真是人间美景。随着气候日渐炎热,深秋产下的螳螂卵逐渐孵化,伯劳鸟开始鸣唱,而聒噪数月的反舌鸟则变得静默无声。</p> 古人自然也有许多顺应节气的习俗,芒种习俗里名气最大的便要属至今尚存的“青梅煮酒”。在江南地区,每逢初夏时节,梅子次第成熟,但酸涩滋味却令人难以入口。于是妇孺孩童先采摘青梅进行清洗,再加水烹煮至酸味尽除。煮熟的青梅或是入缸加糖腌渍,或是投入黄酒中煮制。比如在《三国演义》之中,刘备与曹操“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仲夏时节,诗人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途径东溪的荷花池,池中一朵朵荷花次第开放,一群少女划着船,伴着悠扬的歌声采着荷花......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就描绘着这样一幅别样的美景。 <p>王昌龄 ,字少伯,今山西太原人。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出身寒门,小时候一边放牛,一边读书,20岁左右离开家乡闯荡世界,先是中了进士,又博学宏词科登第,是那个时候的双料博士呢!虽一生官途坎坷,但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以短小的绝句形式,抒写征人的种种情思,既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和“已报生擒吐谷浑”的胜利喜悦,也有沙漠风前、长城月下怀念亲人的离愁,都写得含蓄深沉、情景交融,配以格调的舒缓自然、音节的宛转嘹亮,成为传唱不衰的名作。</p><p>这首《采莲曲》就是王昌龄在唐天宝七年夏,任龙标尉时所作,</p><p>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采莲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唐]王昌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p> 明诗意 <p>(音频)2《采莲曲》诗歌解读:明诗意</p><p>我们了解了芒种这个节气、认识了唐朝诗人王昌龄,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诗人,一起来到龙标城外的荷池边与采莲少女来一次美丽的邂逅吧!</p> 诗题《采莲曲》是古曲名,内容多为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的画面。细读整首诗歌,第一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罗裙:用细软而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裁剪的。芙蓉,指荷花。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第二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乱入:杂入,混入。闻歌:听到歌声。始觉:才知道。 碧落群,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知道池中有人来采莲。<br>连起来诗歌整体的意思是:田田的荷叶和采莲少女们的罗裙仿佛是用同一种颜色的丝绸裁出来了,少女们娇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里,教人根本分辨不清哪是莲花哪是采莲人。少女们混入池塘里,外边什么也没看见,直到听见歌声从荷花深处袅袅传来才知道原来里边早就来了采莲的人。<br>诗歌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诗人运用比喻,将女子的罗裙比喻成荷叶,两者仿佛融为一色,采莲少女美丽的脸庞映在荷花丛间,看上去好像荷花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引人遐想,采莲女仿佛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承接上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采莲女与荷花丛恍若融为一体,令人难以辨认,诗人正驻足凝望,采莲女子却忽然不见了踪影,仿佛是和诗人玩起了躲猫猫,只有“闻歌”才觉有人来。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采莲女充满青春活力的样子跃然纸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采莲女,在荷塘中唱着歌,少女的脸庞和荷花相互照映,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分不清到底是荷花还是美丽的女子,或许她们早已融为一体了吧! 悟诗情 <p>(音频)3《采莲曲》诗歌解读:悟诗情</p><p>我们走进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女》,了解了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p><p>“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p><p> 第三小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p><p>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p> 品诗韵 <p>我们通过品读诗歌,体会到诗人笔下虽在写美丽娇艳动人的采莲女,可是却终究不见采莲女出场,而是让读者从田田的荷叶之中去体会姑娘们服饰的鲜亮、曼妙与灵动,从荷花中感受姑娘们的娇艳、靓丽与活泼动人,从歌声里感受姑娘们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的美与大自然的美浑然一体,令人心驰神往,易发难收。</p><p>王昌龄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后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在他众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名作之中,《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p><p>王昌龄的诗歌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边塞诗中: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p><p>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专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属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p><p>虽然王昌龄豪情万丈,能写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样气势磅礴的诗句。但是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大将,有时也会有自己的浪漫。《采莲曲》就为我们展现了王昌龄侠骨柔情的一面,这首富有浪漫、饱含柔情的诗歌,丝毫不逊色于他的边塞诗,这无疑是王昌龄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意外”之作。</p> 同学们,在一首描写仲夏荷池美人美景的《采莲曲》中,我们一起度过了四天的美好时光,愿我们也能和诗人王昌龄一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一期的故事分享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