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自制一碗“孟婆汤”,忘记烦恼,愉快生活】</p><p>上古奇书,孟婆汤的真正配方, 原来是为了卸下前尘的种种包袱</p><p><br></p><p> 前言:</p><p>最近网上有个扮相孟婆、卖孟婆汤的小姑娘火了!小姑娘她人火了,生意火了,孟婆的故事,重新被人为激活。于是乎,孟婆也火了!</p><p>孟婆汤,之所以火,迎合了当下人们对紧张、烦忧生活的无奈和厌烦,喝一碗“孟婆汤”,从此忘却烦忧,愉快生活,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孟婆的故事,至真想到了佛家道家所讲的不生不灭;</p><p>有的人觉得活着真太痛苦了,即使喝了孟婆汤,如果有轮回岂不是还要到下一世?痛苦也要很长很长。</p><p>那我们活着究竟使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受苦吗?曾经感受到的那一些幸福,难道都是幻像吗?幸福来自哪儿?痛苦又来自哪儿?我们有没有一条现世即看清实相、解脱自在、放下的路呢?</p><p>那是2005年,国庆节刚过,至真被尊兄加师长的王哥相邀,有幸从重庆下江,一路乘船至武汉,游览了倍受毛主席喜爱的最宏伟壮观的“重~武”段长江。长江一游,除了三峡大坝冲击了我的灵魂之外,印象最深的当属重庆丰都鬼城。</p><p>丰都鬼城旧名酆都鬼城,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位于重庆市下游丰都县的长江北岸,是长江游轮旅客的一个观光胜地。丰都鬼城又称为“幽都”、“鬼国京都”、“中国神曲之乡”。鬼城以各种阴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内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桥、黄泉路、望乡台、药王殿等多座表现阴间的建筑。 </p><p>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妇人叫孟婆,河边的三生石上记载着走过灵魂的前世今生。人死后经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人间最后一眼,喝碗忘川河水煮的孟婆汤,那些爱过的人,无法放下的事,那些滚滚红尘中数不清的悲欢离合,都会随着孟婆汤的缓缓入喉,永远凝固于奈何桥上。黄泉路边彼岸花,奈何桥上孟婆汤,阎罗殿生回生草我们熟悉孟婆的传说,很多人却不知道她的来历。历史上关于孟婆的真实身份,出现最多的通常有三种说法。</p><p>第一种说法是:孟婆是鸿蒙初开时的一个天界散官,她不忍看到世人死后还受恩怨情仇所累,就去了奈何桥边支起了一口大锅,给他们喝下能够忘却前生的孟婆汤,然后进入下一个轮回。 </p><p>第二种说法是:孟婆为西汉时期的一孟姓女子,她不念过去未来,只是一心劝人向善,后来她入山修行,直至后汉,她死后天帝命她为幽冥之神,让她主管消除鬼魂的记忆。后人不知其名,只知她姓孟,就唤她为孟婆。</p><p>第三种说法是:孟婆即是孟姜女,她在长城下没有找到丈夫的尸骨,为了忘却记忆,她就特意熬制了孟婆汤,希望以此来忘却前世的一切。后来她的故事感动了天帝,就免去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边熬制孟婆汤供鬼魂忘却前世记忆。</p><p>但是在《山海经》中,人们却有了意外的发现。“帝尧之二女,游于江中,出入必风雨自随,故曰孟婆”。据《山海经》记载,孟婆其实是尧帝的第二个女儿。孟婆长得非常好看,尧帝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女儿。孟婆非常喜欢游泳,但孟婆最终就是在一次游泳的时候,死在了江水中。后来,孟婆成为了呼风唤雨的一个神,每次出现,都会伴随着狂风骤雨,这应该是最早的关于孟婆的记载。</p><p>通过考究《史记·五帝本纪》《尚书·尧典》,进一步发现孟婆更为精准的身份揭示。据载四千多年前,尧有两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可见孟婆的真正名字叫女英。帝尧年老时,将娥皇女英同时嫁给舜,后娥成了妃嫔。舜南巡,意外死在苍梧,两姐妹被唤去找他。可悲的是,他们跳进滚滚湘江,把它变成了河中的女神。这一记录正好解释了《山海经》中的“游河”。</p><p>随着时代的变迁,孟婆的形象在后世的传说中也发生了变化,最终由风雨神变成了世人皆知的掌管转世的冥神。</p><p><br></p><p>在民间传说中,孟婆和月老还有一段爱情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男一女被玉帝选中为天神和冥神,也就是月老和孟婆,然后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人竟然相爱了,被玉帝知道后,玉帝十分愤怒,便下令给了两人重重的惩罚,这月老无论脚踏到哪里,地下都会生出荆棘刺破他的双脚,而孟婆被惩罚变得丑陋不堪,脸上的皱纹如菊花盛开,形同老妇。月老知道孟婆十分在乎自己容貌,便打破了了世上所有的镜子,为了能和孟婆在一起,他们两人一起到了阴间的忘川水,因为只有在水中生活,月老所踏之处才不会生满荆棘。可是忘川水中的倒影却让孟婆看到了自己的丑陋样子,他无法面对自己,更无法用这样的容貌,面对自己心爱的男人。便默默走掉后四处逃避月老,而月老却一直在追逐她,脚下生出的荆棘,刺的脚底流出了鲜血,在冥府之中开出了一朵朵的红花,也就是彼岸花,最后月老追逐无果,便回到了天上,为人们姻缘牵线,成为了月老。而孟婆就索性在忘川河边制作孟婆汤,成为了孟婆,据说喝了孟婆汤的人就可以忘记恩怨,重新找回自己的爱人。一个在天上掌管姻缘,一个在阴间斩断情丝,两人从此阴阳两隔,永不相见。</p><p>这些说法众说纷纭,给孟婆这个人物赋予了更多的神秘感。如果有关注过《灵魂摆渡·黄泉》的话,你可能也喜欢下面这种说法:这世间有一处,彼有死境,魂之归路,足八百里,无花无叶,黄沙遍地,延绵流潋,此处便是黄泉。黄泉里除了遍地黄沙外,还有一间孟婆庄,庄里住着孟婆氏,皆为女身,多智善谋,具殊色,好食鬼,善烹汤。孟婆汤,以八泪为引,历久方成,异香可通九霄,凡鬼饮之,前事皆不复记。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小说中的设定,孟婆都属于冥界之神。她的任务就是在那个可以忘却前世的桥边,给路过的鬼魂递上一碗汤。</p><p>关于孟婆汤,一种说法是,孟婆汤是取人的鬼魂和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而成。这种说法并不广为流传。</p><p><br></p><p>在《灵魂摆渡·黄泉》里,说孟婆汤是由八味药引熬成,分别是:</p><p>“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别离泪,第八味是孟婆的一滴伤心泪”。</p><p>单是看这些药引,我们下意识地就会给孟婆汤打上“不简单”的标签。</p><p>然而,据说真正的孟婆汤,原料很简单,就是一碗奈何桥下的河水、两颗忘忧草加三朵玫瑰。</p><p>孟婆,这个角色,属于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弥补了现实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p><p>生老病死,七情六欲,是每个人一生都必然经历的。人死之后,这一生的牵绊和不舍都会化为乌有,随着尸体一起深深埋葬。将一辈子的酸甜苦辣慢慢煎熬,将能成就真正完整的一生。这其中也是寄托着人们的一种希望。人们希望在死后可以不带走生前的种种烦恼和痛苦,当然也蕴含了对逝者的祝福,祝福他们以更纯净的灵魂投胎,不被前世的种种所累,喝下孟婆汤,卸下前尘的种种包袱,走向下一个轮回。</p><p>人生亦是如此,懂得放下,方能快乐前行。</p><p>至真送给你一剂忘忧汤的处方:</p><p>用感恩、博爱、舍与、勤奋、和谐等五味心绪熬制而成,每天早晚饮用,生活定会愉快幸福!</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