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告诉我你懂“文化”

杨世全!

<h3>  看到这题目,估计很多修养高深的朋友会跳起来,接着又压住怒火往下看个究竟。<br>  当我们要探究一个词的本意,最好拆开单个字来思考,比如“消化”拆成“消”和“化”。再不行就放放到字的本源——“字理”中去推敲,还原其本意,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br>  那么,为了懂“文化”,我们就试着把“文化”拆成“文”、“化”。<br>  先说“文”。<br>  </h3> <h3>  古文字中“文”像人站立,突出躯干部分,中间有个圆点,表示身体上有花纹。所以“文”的本意就是“纹”。<br>  花纹也可以搞城十字架的形状。</h3> <h3>  也可以画和小圆圈,或一个竖杠杠,随各人喜好。</h3> <h3>  想复杂点就画个“心”形,不高兴的时候干脆完全留空白,什么都懒得画——须知空白也是一种形式。总之,想“纹”成怎样随喜好。<br><br>  《论语》有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br>  大多翻译为 “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浮华。文采和质朴相辅相成,配合恰当,这才是君子。”<br>  实话实说,我一点都不满意,尤其是把“史”当“浮华”解。<br>  我推测,很可能是抄书人抄走眼,其本意应该是:<br>  “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br>  且容我慢慢道来:<br><br></h3> <h3>  这段话,“文、野、质、史”四个子极为关键。“文”已如上文。“野”最早是上面的形状:左右是“木”,合起来是“林”;中间一横杠一竖杠是竖起的“蘑菇”,意为“在林子里野合”。</h3> <h3>  不知道从哪时起,“野”字演变成接近今天这个样,从“田”,从“土”、从“予”。田就是野外啦,土嘛,“蘑菇”的变形,“予”形似男女合欢,就是“野合”的意思。<br>  清代文字学家、金石家吴大澂写成上面右边的形状。从“林”不从“田”,也都离不开那个意思。<br>  综合二字,“文”有“随意”、“修饰”、“华彩”、“主观”等思。因此,“文学”作品中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任由夸张。而“野”有“自由”、“开放”、“灵活”、“不正经”等意。<br>  “文”≈“野”。<br></h3> <h3>  “质”的繁体是質,古文字上边两个“斤”是斧头,所谓“运斤如风”。下边是“贝”,古时以贝为钱。合起来是两把斧换一个钱,有“物物交换”的意思,所谓“人质”。右边是侯马盟书的写法,一个“斤”弱化成两斜线。</h3> <h3>  “史”的甲骨文底下是“又”,“手持”之意;上边是“中”,合起来是“持中”。发展到金文后笔画变粗变圆,形意基本一致。<br> 两个字的本源都有“公正”、“客观”、“固定”、“死板”等意思。<br>  “质”≈“史”。<br>  意思和“文”、“野”相反。<br>  这样看来,“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就好理解了,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br>  a-b≈a';b-a≈b'。自此引申出来的意思就任由各人发挥了,比如由这个公式我可以演绎:“教授上课幽默胜过严谨就可能容易松散;学术的严谨有余而生动活泼不足就容易死板”等等。</h3> <h3>  再说“化”。<br>  甲骨文“化”字上面是正站人形,下面是头朝下幻化了的人形,意谓“人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羽化登仙)。发展到右边的金文和今天规范字差不多了。<br><br><br><br></h3> <h3>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br>大篆,37cm*90cm,粉腊纸,红星墨</h3> <h3>  “化”的反义是“物”,比如吃黄豆把豆嚼碎吞进肚子,这是“消”,这时候“物”还是“物”,后来变成营养和力气,这就是“化”了。如果吃黄豆拉黄豆稀,就是“消”而不“化”。<br>  所以我们经常听说“有知识不代表有文化”,知识能转“化”为自己实际应用的部分才成为所谓的文化。<br>  </h3> <h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br>大篆,33cm*90cm,粉腊纸,红星墨</h3> <h3>  谢谢您耐心地读完!觉得有收获请帮点个赞,以后我还将继续推出类似美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