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都江堰的本土故事包括具有都江堰地方特色的幼儿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其中幼儿故事我们主要选材于马及时的儿童文学作品,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主要选材于当地人的口述和网络搜集。科学家大量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育的高峰期,是智能敏感期,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另外,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3-13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年龄,而5-6岁儿童处于形象思维持续发展的时期,头脑储存了许多实物、符号与表象,语言理解能力发展迅速,能够掌握各种样式、节奏、声音、押韵形式。莫言曾说,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由此可见本土故事对于幼儿早期理解力的发展有一定作用,能真正达到升华人性的教育目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今天的孩子是否还能像莫言一样,听着大人们讲述流传的本土故事长大?从现实情况看,很难。从城市到乡村,绘本推广潮一浪高过一浪,现在中国的孩子捧着的故事书多是外国绘本。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孩子的精神花园种满了来自异乡的奇花异草。我们本土的花草种子在哪里?我们的孩子了解自己故乡的故事吗?他们知道本土的山、水、植物、动物、不同民族的趣事吗?我们的父辈、祖辈,他们小时候玩什么、吃什么、有怎样的童年?对于都江堰文化,我们的孩子又知道多少呢?他们对这片哺育他们的地方能产生归属感吗?我们宝贵的都江堰世界遗产又由谁来守护和传承?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而且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本土故事中蕴含了许多丰富的都江堰文化内涵,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而园本课程是在落实国家或地方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符合本园实际。《纲要》在各教育领域都强调了生活价值,强调从生活中发掘教育的内容。由此可见,在《纲要》中,关注生活、利用生活的思想遍及所有的教育领域,不同的教育领域从各自不同的特点出发,来吸收生活、利用生活、服务生活和实践生活。本土故事的选材都是源于生活,因此将本土故事融入园本课程更有利于本土故事的开发与利用,更有利于幼儿接触优秀文化,更有利于孩子知道自己是谁,要做怎样的自己。这个自己,是独特的、唯一的,有着无法更改的民族基因和文化的现实生命。从本土故事中建构出自己的生活,实现取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体验式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索力、创造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p> <p>六月中班的“本土故事”主题是《二郎擒孽龙》在这个故事中蕴含着几个都江堰的文化元素:一是关于治水,其中治水比较著名的人物代表一个是李冰,一个就是李冰的儿子李二郎;二是都江堰的伏龙观,它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引水点宝瓶口的上方,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锥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始以道士掌管香火。根据中班小朋友听故事的特点,喜欢听故事情节丰富而又有一定逻辑性的故事。“二郎擒孽龙”属于传说故事,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再加上故事中的“人物”孽龙是想象的产物,整个故事就显得比较的有趣,情节性丰富。二郎擒孽龙的过程能很好的引发幼儿思考,且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因此我们中班组第一个月选择了传说故事“二郎擒孽龙”作为我们的本土故事题材展开主题活动。</p> <p>这个主题活动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观察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感兴趣的点,然后衍生出一系列的其他领域的活动。中一班的小朋友在进行语言活动《二郎擒孽龙》之后,对于故事中的龙非常的感兴趣,根据这条龙能够有许多想要表达的东西。因此根据幼儿的这种表现,我们班及时开展了一次美术活动《我心中的孽龙》充分的引导幼儿想象与创造。</p> <p>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毕加索说:“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但我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地像一个儿童。”儿童的画,没有惟妙惟肖的表情、没有比例均衡的体型、没有太多的艺术性可言。然而,却是所有成年人都模仿不来的。他们的画里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有他们最好的理想,有他们对社会的憧憬,也有他们的心情及喜好。他们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大胆的在纸上绘制出内心的想法。因此幼儿的艺术并不强调技巧而是关注想象与创造。</p> <p>为了延续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我首先通过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带领幼儿回到二郎与孽龙战斗的场景中,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想象孽龙的样子。首先通过问题:如果世界上有龙的存在,你觉得孽龙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想象龙的大概的模样。幼儿的回答也各不相同:有的说是长长的它会飞;有的说像蛇一样…其次通过带领幼儿回忆二郎与孽龙战斗的情景,引导幼儿思考孽龙想要与二郎对抗必须要有什么?有的幼儿说要有武器、有的说要有剑、有的说要有锋利的爪子、有的说要有尖尖的角、有的说有胡须可以用来攻击二郎、有的说可以喷水……孩子们越说越起劲,趁着孩子们处于兴奋的状态,我立马抛出问题你们想不想画一画孽龙。他们大部分都说想,但部分幼儿虽然想却说我不知道该怎么画。为了帮助这部分幼儿重构想象,我提供了许多关于龙的图片,供小朋友欣赏,为他们的创作注入了一些新的灵感。</p> <p>在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后,幼儿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如果单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们的画作,我们只会以“像与不像”来评判,但是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我们应该去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画的是什么,更加关注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p> <p>当然在创作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是不自信的,拿着画笔就对老师说我不会,通常对于这种缺乏自信的幼儿应该告诉他没关系,你是怎么想的你就怎样画。当他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开始绘画的时候要及时给予他肯定,对他表示他的画真的很好,帮他建立自信心,这样他的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在今天的活动中,曹书源、吕镇涛、周宗耀等幼儿就是这样的。还有一种幼儿是会勇敢地动笔但却对自己的创作还存在怀疑,认为同伴和老师会说他画的不好,每次经过他旁边的时候他总会用很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这时我则是看着他画面指着画面中的某一个部分问他这画的是什么。当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我会肯定的对他说你的想法不错,给他自信,让他相信自己。在今天的活动中林熠峰、周思圆、赵莞橦等小朋友就是这样的表现。</p> <p>绘画完成后,最重要的是评价作品。这是整个美术活动的升华部分,这也是幼儿表达自己进一步建立信心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更能体现幼儿绘画的价值,让我们发现幼儿想象的闪光点。评价又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自我评价,也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一个评价他人,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可以取长补短。通常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都不会以好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一般都是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绘画思想,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传输正面积极的思想。</p> <p>比如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我几乎请了每一位想要表达的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在最后用星星奖励的形式奖励了这部分幼儿,一方面激励了这部分幼儿在以后能再次勇敢表达,另一方面也告诉了不敢表达的幼儿一定要勇敢表达,能勇敢表达你就很棒了,不会有人嘲笑和错怪你。</p> <p>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李晨若熙第一个举手,于是我优先请她来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她说:这是她画的龙,龙的身体上有一个小圆点是它的心脏,旁边的蓝色线条是它喷的水。通常我们在画有生命的物体时,我们时常不会关注身体内在的结构,只会关注身体的外部特征,而李晨若熙能关注到身体内在的结构这样的细节,并与自己想象的孽龙结合,真的很有创造力。</p> <p>然而张语研在描述自己的作品时又与李晨若熙不同,她说:这是她画的龙,龙的周围有云,龙在天上飞。龙的周围有很多的彩色圆圈,这是她用来装饰这幅画的。她更关注的是画的整体性。</p> <p>饶歆也是如此,对于图画的描述她更多的是描述自己画的整体。更关注画面的饱满度,她用彩色边框做画的装饰。</p> <p>杨宇轩小朋友的画有更多的想象色彩,他说:他画的龙喷出了两个火球。把自己心中的龙想象成一个会喷火的龙,想象力真的很丰富。</p> <p>张苗淼的想象力也很丰富,她说自己画的是一个“女孩子”龙,因为它戴了一顶皇冠。能将自己笔下的龙赋予性别,可见这个孩子很细腻,比较注重细节。</p> <p>周思圆说他画的是一条水龙,在海里,海里还有许多的鱼。他能联想到故事中用水害人的龙是居住在海里的,而且海里又有很多的鱼,可见他的发散思维真的不错。</p> <p>赵莞橦说她的龙会喷水,旁边的鸭子是它的食物。她能联系故事中的情节龙用水害人将人们养的动物吃掉为龙画出食物,可见她很会联想。</p> <p>杨晨馨说她画的是一条彩虹龙,天上有彩虹还有云。她能联系实际生活,将生活中的见到的现象画进自己的画中。可见她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能发现生活中的一般现象。</p> <p>周宗耀和杨晨馨一组,他们的画面虽然不一样可是他们的想法一样,可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一起交流过的。</p> <p>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评价他人的作品。经过上一次的奖励,这一回有部分之前没有举手的幼儿积极举手了。我问他们你最喜欢谁画的龙,他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龙,但是问到他们为什么时,他们只能回答出因为好看、漂亮。对他人作品的评价还不够客观,描述性语言也比较缺乏,这是这次活动中比较遗憾的地方。在以后的活动中这方面的引导还需要加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