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尊敬的尚应明老师:</p><p> 您好!</p><p> 恍惚间,告别当初的149班已有七八年了。作为您的学生,很抱歉如今才给您写信。敬爱的尚老师,您现在还是在担任班主任吗?在这特殊的疫情期间,您和家人身体是否安康?</p><p> 您作为班主任,在一届届学生身上付出了那么多年的心血,作为您的学生,我看在眼里,也一直铭记在心。因为高中毕业后很少很少回老家,很多时候,不知道是由于时间太久产生的距离感,还是出于普通学生对老师天生的那种距离感,让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的教诲之恩,只能把您和那些默默奉献的各科老师们一直牢牢地记在我的脑海里。</p> <p> 如今,我即将研究生毕业了,在学位论文和毕业答辩都忙完后,闲了下来,这才想起来给您写信。这封信,想表达对您和其他科目老师们的感激之情,想感谢母校上石桥高中的培育之情,同时,也很感激当初丁校长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承诺。另外,我还想写一些给上石桥高中学弟学妹们的话,希望您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把我的这些话或者意思传递给他们,特别是那些平时成绩一般的人。告诉他们,<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高考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大学也不是自由自在的天堂,只要你肯努力,自己不放弃自己,你一定可以从你所处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迈向人生更高的阶段。</b></p> <p> 回首我的求学之路,也是充满坎坷曲折。当初成绩平庸的我,高考失利也毫不意外,只比二本线高出二十几分;然后又复读了一年的我,也只考进了一所沿海二本院校。这让我自己和我的家人,都失落了很久很久,也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我真的很羡慕那些班里的尖子生,他们在跟我同一个教室,同一个老师的条件下,却能比我多考一两百分,以我的能力或者说是智力,就是再复读两年,也很难考上他们考上的大学。</p> <p> 所以,从大学开学的那一刻起,我就立下目标,以后一定要通过考研,进名牌大学!但随后一盆冷水又把我浇的透心凉……开学第一个星期,学院老师在给我们做就业报告时说到,我们全校的考研率约为2%,而我们专业的考研率只有1.6%。那就意味着我必须得考到系里第一名,才有可能考上研究生,而且还不一定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当时,我真的犹豫了很久,要不要踏上考研这个独木桥,但理性告诉我,即使不考研,我也应该认真完成我的大学学业,我不想也不愿意就这么把我的大学荒废过去。</p><p> 二本院校的学习氛围着实比较差,或许是高中时期压抑了许久,我身边的很多人在整个大学期间完全是一直自由放纵的状态。拿我宿舍的舍友来说,他们宅在宿舍睡觉,通宵玩游戏,看小说,这些都比上课来得重要。我深知,我在这个氛围下很容易随波逐流,逐渐堕落。所以,在我整个大学生涯里,我从来没有在宿舍宅过一天,我要么在自习室,要么在图书馆,要么参加社团活动,当志愿者,或者出去旅游,总归比宅在宿舍有意义的多。这也让我在这个宿舍群体里,常常感到格格不入。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在大学期间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在别人都在担心期末考会不会挂科的时候,我在担心能否考到班里第一名。</p><p> 后来大三下学期时,我离开了学校宿舍,一个人在校外租了房子,加入了考研大军。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成为当初入学时老师说的那个1.6%,我只是想去拼搏一把,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对于考研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律。高中的时候,大家都几乎是一样的作息,都是一样的课程表,有各科老师监督陪伴着,感觉那时候的学习更多的是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了。而考研时,这些条件都没有了,没有人告诉你该买什么资料,看什么书;没有人去监督你,你赖床或在学习时刷刷手机都没有任何人责备你;甚至遇到不懂的题,想问问题都找不到人,因为大家报考的方向或者大学跟你不一样。在从3月到12月这将近10个月的日子里,我每天清晨7点多起床,夜里12点回去,中午午休一个小时,其他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在9月份秋招开始的时候,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找到了工作,而我,除了考研,其他几乎无路可走了,错过了秋招,如果再考不上,那我就很难再找到工作了。那时候的我,压力真的很大很大,身心俱疲,感觉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每天只有麻木机械地学习。由于一直一个人,没有人陪我聊天解闷,除了跟食堂打饭的阿姨聊了几句今天的菜的样式怎么变少了,我经常处于连续很多天都没有说过话的状态,而我原本又是那种性格比较开朗的人。在那段时间,甚至患上了轻度抑郁症,那种万念俱灰,生活没有什么希望,再晴朗的天在我看来都是没有一丝色彩的感觉,一直徘徊在我的脑海里......所幸,那么多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我以初试第三,总成绩第四的成绩,成功考上了曾经对我来说遥不可及的厦门大学。现在回首那段艰难的岁月,感觉比我高中三年付出的心血还要多。</p> <p> 在这所著名的985院校里,像我这种二本出生的双非学生很少,这里优秀的人很多很多,常常让我感觉自己很渺小。起初,我自卑,我害怕自己能力不行,害怕自己与那些重点大学的学生有很大的差距,会被导师歧视,所以每次导师交代的事情,我都尽力做到最好,上课也仍然坐在最前排,回答问题也都是最积极的那一个,这些都给导师留下了好印象。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导师由于项目需求,需要派一个学生去深圳大学做学术交流。因为听说深大那边课题组的科研设备条件比厦大这边还好,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就主动跟老师毛遂自荐,并成功被老师派往了深大。在深大那边,我也受到了那边导师的重用,把那边教育部直属重点实验室里最贵的一套设备交给了一个博士和我来负责。最后,我也不负众望,利用这台价值上千万的设备,在整个研究生期间,一共发表了6篇SCI一区论文,还有2篇在审,这些成果都够我博士毕业三次了,成为了这一届我们院毕业生发表的文章,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最高的人。</p><p> 虽然985工科硕士毕业已经能找到薪资不错的工作了,身边的同学也大都去了华为、腾讯、百度、甚至阿里达摩院这些高薪企业,但是对于我来说,有这么多的论文不去读博,很是可惜。于是,我广泛搜索我这个领域的国内大牛导师,疯狂的去套磁,投简历,联系了好多个目标院校。在经过一轮轮的初试筛选和紧张的复试后,我成功地被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虽然北航和复旦大学也有导师明确只要我愿意去,就录取我,但是复试环节我没有去参加,被我婉言谢绝了,最终选择了北大。因为我被录取的是有着北大“四大疯人院”之称的物理学院,物理学排名全国第一,竞争异常激烈;而我报考的导师,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属于院士团队。我相信以后在这里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这个平台也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p> <p> 说来感觉命运像是在给我开玩笑,当初高中物理很普通的我,现在却即将就读于物理学方向的博士。但此时的我,不再那么自卑和害怕了,我能考进来也已经证明了我的能力不输于别人。我能做的,就是勤能补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点点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继续把我的博士生涯好好读完。</p><p> 人们总是乐于歌颂成功者,而失败者和平庸者则无人问津。我从当初的高考“落榜生”,一路走到现在,现在想想“成功的秘诀”,觉得是努力与机遇并存。没有努力,我不可能考上厦大研究生;没有去深大交流的机遇,我也发不了这么多论文,就考不上北大。很多人可能以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个个都是学霸,智商超群,但是经过我接触过那么多名校的学生,以及做过厦大本科生的助教的经历来看,很多的学生曾经确实是学霸;毕竟他们当初高考理科都是至少620分考进来的,但他们很多上了大学后,完全没有高中的那种拼搏精神了,陶醉于享乐安逸的生活中。在给他们批改试卷的时候,满分一百分的试卷,40%的人都是不及格,有的甚至才考了十几分,让我一度纳闷他们当初是怎么考进来的。我在厦大还认识一个母校的师兄,名叫李文松,他和母校名誉校友邰立斌同一届毕业。他当初高考只考上了河南工业大学这所二本院校,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厦大研究生后,获得院长的青睐,硕博连读,还去了美国的西北大学联合培养。学成归来后,留在厦大任教了。可以看出,这些都与一个人的智商高低无关,只与你是否努力,是否认真对待学业有关。</p> <p> 我相信上石桥高中的学弟学妹们比我聪明的人有很多很多,至少不会比我笨多少。所以,你们如果将来想走学术这条路,想去高校当老师,当大学教授,也完全可以“复制”我的道路。当然,高考能考到好学校最好不过了,好的一本学校才有保研名额,努力拿到保研名额就不用像我这么累这么辛苦地考研,还担心复试时本科会被歧视的那种心酸与不安。</p><p> 以上就是我高中毕业后这些年的经历和心得,希望老师借助我的经历,鼓励母校的学弟学妹们。<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只要你们自己不放弃自己,一直努力下去,不被你所处的环境所诱惑,被束缚,你一样可以闪闪发光......</b></p><p> 最后,祝愿老师们都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祝母校的学弟学妹们,金榜题名、前程似锦;祝上石桥高中,我的母校,蒸蒸日上,越办越好。</p><p>敬祝,</p><p> 教安!</p><p> 您149班的学生—王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