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就美好生活

小雨点

<p> 连续的阴雨带来浓浓的秋意,虽然枝头绿荫留恋,还不曾看到叶子飘落,可是瑟瑟的寒风却已宣告严寒在逼近,难得一见的阳光带着慵懒的暖意却不炽热,街边的路人裹起大衣步履匆匆,随机播放的音乐很应景,正是2016年诺奖得主鲍勃·迪伦(Bob Dylan)的经典曲目《Blowing' in the Wind》(在风中飘荡)。作为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的鲍勃·迪伦,严格说并不是作家,却一不小心就拿到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跨行业摘诺奖,这早有先例,比如上世纪的英国人伯特兰·罗素。我们熟知的罗素是一个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实,除却这些耀眼的光环,罗素还有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身份——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与美好生活》《教育和社会秩序》,不管是对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p> <p>  记得初为人师,走上三尺讲台时,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崇拜、渴望的眼睛,我曾经手足无措,我担心我的稚嫩和肤浅不能引领这些像一张张洁白无瑕的画纸一样求知若渴的孩子们达成梦想。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仅仅是教做人、教知识、教技能吗?学习这些的目的又是什么?我曾深深地忧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阅读了很多教育名著,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罗素的《教育与美好生活》(Education And-heGoodLife)。它像一个导师,一直陪伴着我的教育生涯;更像一座灯塔,为我照亮漫漫前路</p> <p>今天,再读罗素也便深深体会到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我慢慢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一份神圣的事业。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得一个高分、考一所“名”校,不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拿到高薪酬,��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拥有美好的生活!盘桓在内心的焦虑瞬间烟消云散,拨云见日般清明通透,我对教育有了信念,有了热情和执著。今天家长把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就承载着每一个孩子和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承载着教育兴国的重任,每个孩子都是我们教育生涯的一件艺术品,需要我们每位教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敬畏和热爱去精雕细刻,同时尽量保持其天然的本性,力争每件作品都别具一格又独放异彩。</p> <p> 罗素认为,要将学生自身的发展作为接受教育的目的,通过培养优秀的个人组成美好的社会。教育要肩负培养人的理想品性。</p> <p> 理想品性有四种根基:活力、勇敢、敏感、智慧。活力是一种生理素质,更是一种心理素质,它能使人快乐而明智,增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勇敢对于克服种种阻力,树立人的独立性,成就美好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敏感对于匹夫之勇有补偏求弊之功,但是必须适度。敏感的理想发展形式是同情。理想品性的最后一项是智力。没有智力,我们这个复杂的现代世界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更不用说产生进步了。智力能使好奇心得到充分发展,但好奇心要转变为真正的智慧,要富有成效,就必须与正确的求知方法相结合,需要养成观察的习惯、相信知识的可能性、耐心、勤勉以及虚心、勇敢等品质。</p> <p>要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教师的教育观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罗素认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的发展。所以罗素认为教师必须有思想,同时要有三种品质。</p> <p> 首先是善良包容。和善的老师易于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学生进步。宽容有助于学生个体自主的发展。说到教师应有的善良包容的心态李镇西老师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借鉴和牢记。他说:教育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教育者需要一种宽阔的胸襟,要有苏东坡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闲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恬淡,这种宽容平和的心态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常态。</p><p><br></p><p> 其次,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罗素用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儿童天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本非善亦非恶,全在于他所生长的环境和受到的影响。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所以罗素认为最好的教育不是强加于人的,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明白,良好的教育不仅丰富人的知识,更可以塑造人的品性,陶冶人的情趣,深深地影响着人一生。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情、每一堂课,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受到熏陶,才能让教育和生活达到完美的结合。</p><p> 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有坚持不懈的勇气。反对错误的观念需要勇气,力排众议、坚持真理需要勇气,成学生之美需要勇气,在低谷里坚持不懈更需要勇气。</p><p><br></p> <p>  《教育与美好生活》发表于1926年,正是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激烈交锋的20世纪初,作为举世瞩目的哲学家、逻辑数学家的罗素始终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审视教育,他从不盲目的肯定或者否定某一派的观点,而是抽丝剥茧般的细致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此书历经百余载经久不衰,已成为世界教育理论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今天读来毫无隔世之感,只觉一股清新的晨风扑面而来。作者所针砭的教育弊病,仿佛正是针对我们时代亦随处可见的弊端而发,让人振奋、引人思索、可资借鉴,他的远见卓识,值得我们悉心体会。作为诺奖得主,他的文字读来正如作家陈之藩所言“清澈如水,在人类迷惑的丛林一角,闪着一片幽光。” </p><p> </p><p> 2016.11发表于《教师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