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直以来,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 一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但是课文信息又是丰富的,要想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一直在反思,如何让语文课堂充盈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对生本课堂的学习,我知道了答案。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的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p><p>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勇敢地抛弃旧有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收获知识,也能够不断地提高个人能力和素养。</p><p> 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事半功倍。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p><p> (一)明确分工人人参与</p><p>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分工,包括“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和“汇报员”等。人人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绝不是“配角”或“听众”,使学生产生责任感,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组内分工还必须是轮流交换,从而促使小组成员间的角色互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p><p> (二)把握时机精心设计</p><p> 教师要吃透教材,预知学生可能提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把握好讨论的契机,及时导入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探讨问题,从而取得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p><p> </p> <p>(三)杜绝锦上添花注重合作学习效度</p><p> 合作学习并非只是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因为热烈的课堂气氛并非都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能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是否能学到知识,培养应有的能力。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必须考虑某篇课文是否有讨论的必要,某一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适合学生学习和能力现状,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p><p> </p> <p>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解决学习中的诸多问题,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