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p><p> 当前,通讯诈骗犯罪活动猖獗、被骗案件呈高发趋势,受害人被骗案值越来越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通讯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贵财产。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p><p> 目前,通讯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段多样化,以下为当前常见诈骗手法及防范建议:</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刷信誉兼职诈骗</span></p><p> 犯罪嫌疑人通过短信、网页广告等途径散发假的招工广告,诱骗受害人上钩,犯罪嫌疑人会要求受害人垫付一定的启动资金,再购买点卡、充值卡等虚拟商品。为了骗取更多的资金,犯罪嫌疑人还会小额返还部分奖励,诱使受害者重复购买,或增加资金,然后在返还钱款时,骗子就会借口说“卡单”,要求受害人再次购买才能“解套”,骗取更多的钱财,当受害者怀疑或称要报警时,骗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p><p> 特点:只要出现兼职等字眼都可归纳为此类。</p><p> 防范建议:《淘宝规则实施细则》中有详细的规定,刷信用属于违规行为,淘宝网明令禁止通过虚假交易提高信用度的行为。网上宣称可以通过刷钻获得报酬的,绝大部分都是诈骗行为。不要相信打着炒作信用之名行诈骗网店之实的外部网站。</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QQ号类诈骗</span></p><p> 嫌疑人先盗取大量的QQ,查看聊天记录,筛选出适合诈骗的对象,随后做一个与该对象QQ头像、资料都一样的QQ,去骗该对象的好友,如冒充出差在外地的企业老板,以需要资金周转等为由骗取财会给其转钱;冒充在国外出差的好友,以国外支付受限等为由,让其好友帮忙购买机票。</p><p> 特点:QQ诈骗必须是因为QQ、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被盗用后引起的诈骗行为。</p><p> 防范建议:当事主遇有在QQ聊天过程中向自己借钱的情况时,如果对方要求视频通话,一定要实时验证。要注意QQ账户的安全。切勿将证件号、账号、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通过邮箱、QQ网上传递。QQ密码被盗后,要及时通知QQ网友。避免在公共场所使用电子商务服务。国外上学的同学,最好给父母留存紧急联络电话,不要将网络通讯工具作为唯一的联络方式。</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冒充熟人、领导电话诈骗</span></p><p> 嫌疑人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姓名及电话号码,通常以“xx,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我换号码了”等为开场白,通常还能报出受害人个人或家庭信息,骗取受害的信任,顺势把自己变成受害人口中的好友或领导。不久,嫌疑人会再次给受害人打电话,称其出车祸、需要给更大的领导送礼等为由进行诈骗。</p><p> 特点:嫌疑人与受害人第一接触的必须是电话联系。</p><p> 防范建议:市民接到陌生电话要多个心眼,主动旁证核实,同时不要急着乱猜对方身份,多问对方几个和平常工作、日常交往相关的问题,以便及时识别骗局。 </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购买机票诈骗</span></p><p> 嫌疑人利用黑客手段侵入正规订票网站,或通过其他不法手段,获取订票人信息和手机号码,向订票人发送短信,发布预订航班因故取消或延期,旅客需办理退票或改签的假公告,并留下“400”开头的联系电话,诱使订票人拨打咨询,并通过ATM机转账,从而达到诈骗目的。</p><p> 防范建议:购买机票要尽量去大型的、知名的、有信用度和安全保障的网站或是各大航空公司的官方网站进行购买;要仔细核对网站提供的相关信息,对对方要求直接汇款的方式进行认真甄别。</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5、冒充购物客服诈骗</span></p><p> 受害人购物后,个人信息泄露,犯罪嫌疑人获取了受害人的购买信息,通过冒充购物的网站客服人员,利用了受害人对客服人员的信任,加上受害人对支付宝软件操作的不熟悉,在受害人与其通话的时候而未能拨打真正官方客服电话确认此事的情况下,让受害人进行网上操作,输入转款所需的验证码,达到诈骗目的。</p><p> 特点:受害人在网上有正常的购物行为,后因信息泄露,嫌疑人冒充店铺客服进行诈骗。</p><p> 防范建议: 如遇到关于电话、网络、短信等非接触形式的客服要求升级、转账等,千万不要轻信。不随意透露卡号、有效期以及背面三位识别码等信息,把牢验证关,无论骗子编出什么理由诈骗,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诈骗最后一步就是为了套取“验证码”“识别码”,只要把牢这关,引起警惕,就可以避免资金损失。</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6、购物诈骗</span></p><p> 犯罪嫌疑人通过低价销售等方式作为诱饵,在网络论坛、虚假网站、知名购物网站上吸引被害人点击事先制作的虚假链接或QQ信息窗口,诱使受害人购物汇款,骗取钱财。</p><p> 特点:此类诈骗涉及网购服饰、机票、电话卡、网上手机充值、充值虚拟游戏卡、假发票、办假证、代办驾照等多种形式。</p><p> 防范建议:正规购物网站会通过“支付宝”、“财付通”、“安付通”等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来交付款项。如果对方避开网上支付平台,诱使购物者直接通过银行转账或到银行直接打款的,一般为诈骗。网上购物要做到选择正规网站、考查商家诚信、选择货到付款方式。</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7、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span></p><p> 犯罪嫌疑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消息,以代办信用卡或贷款为名,利用受害人身份信息办卡后冒领冒用,恶意透支消费,借手续费、包装费、工本费、中介费、担保金、提额费、快速通道费等各种名目诈骗受害人的钱财。</p><p> 防范建议:正规贷款会对个人信用严格审查,不会在贷款发放之前以任何形式要求您先行支付利息和担保金。凡有以上行为的网站,均涉嫌贷款欺诈行为。 </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8、招工类诈骗</span></p><p> 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急于赚钱补贴生活或急于就业的心理,以招收校园代理或招工,给在校生提供勤工俭学或就业机会为由,采取先付款后发货或者收取就业押金、办理健康证、培训费等方式实施诈骗。</p><p> 防范建议:遇到以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招聘的,一定要通过正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确认是否有招聘信息,不要因小失大。一旦遇到需要交“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的招聘信息,多半是骗局,应及时报警,同时向登记招聘信息的网站进行投诉。 </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9、股票、投资诈骗</span></p><p> 犯罪嫌疑人通过QQ、微信、YY等聊天工具,制造虚假信息,精心设局,引诱投资者把钱投进虚假平台。</p><p> 特点:犯罪分子往往在已经得手或一段时期使用某公司名称之后,随时更换新的QQ、新的电话、新的信用卡、新的公司及人员名称、作案地点等。受害人做投资的网站均为虚假网站,要认证网站的真实性。</p><p> 防范建议:保持理性的投资态度,不贪利、不侥幸、不盲从,做到理性投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选择咨询公司时要了解其是否具备经营资质、诚信程度等,慎重鉴别以后再进行选择。</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教育退费”类诈骗</span></p><p> 这种诈骗一般在开学后,多发于7-10月。冒充教育、财政或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拨打电话,打着“发放助学金”、“返还教育费、补助款”等幌子,以将助学金、教育费转至受害人银行卡为名,诱骗被害人到银行ATM机上按其指令操作,以此实施诈骗。</p><p> 防范建议:接到这样的电话,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挂断,或者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咨询后再作定夺,切勿听信他人的指示随意汇款。</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银行卡类诈骗</span></p><p> 用手机群发“银行卡刷卡消费”、“信用卡透支”等信息,并声称若有疑问建议咨询所谓“银联中心”服务电话。当事人一旦与之联系,对方会设计连环电话,在取得当事人信任后,让其将银行卡内的钱汇入某账号,骗走钱财。防范建议:遇到此类情形,当事人要直接咨询银行对外公布的客服电话。凡要求你通过ATM柜员机去操作所谓“远端保全措施”、“开通网上银行”、“修改磁条”等项目的,即为诈骗。</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冒充公检法诈骗</span></p><p> 冒充公检法、邮、银行、通讯运营商等名义,多人配合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以受害人涉嫌重大案件,需要核查资金为由,诱骗取受害人转账或按嫌疑人指示操作,骗取大量钱财。</p><p> 特点:冒充公检法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的通讯网络诈骗,通常是提前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网络改号软件,伪装成公检法等单位的电话号码拨打用户手机,接着以涉嫌诈骗洗钱、法院传票、信用卡透支、邮包藏毒等方式恐吓受害人,再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对方将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p><p> 防范建议:遇到此类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应及时告诉并与家人、亲友商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应持相关法律手续当面制作相关笔录,绝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目前公、检、法等部门均未以“国家安全账户”为名义设立银行账户。</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中奖类诈骗</span></p><p> 通过邮件、电话、短信群发等途径向当事人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并要求当事人回复某电话。当事人拨通电话后,骗子通过“核实身份确认中奖”的手段,要求当事人缴纳“公证费、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一系列费用进行诈骗。</p><p> 防范建议:正规机构、正规网站组织抽奖活动,不会让中奖者“先交钱,后兑奖”;对方提出必须先支付手续费、税款时,可询问能否从应得奖金中扣除后直接兑奖。若对方不肯,肯定是“中奖诈骗”。</p><p>公安机关再次提醒:</p><p> 1、“接到‘涉嫌违法犯罪’、‘冒充熟人、领导电话’等内容的电话、手机短信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p><p> 2、坚信司法机关不会设置所谓安全账户,更不会电话要求汇款。</p><p> 3、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p><p> 4、加强保密意识,防止个人及家庭信息外泄。</p><p> 5、遇事不要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等相关部门当面核实,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p><p>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各位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p><p>南通市公安局</p><p>2020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