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坨庄的故事–吴俊泉书场/制作老景

文海一粟

<h3>著名作家-吴俊泉</h3> <h3><br><br> 吴俊泉书场<br> 《钱坨庄的故事》<br> 钱坨庄,原名叫前坨庄。土改时,在一家地主的院子里挖出一大堆铜钱。地下的潮气,让铜钱们都出了一身汗。时间长了,这汗让它们产生了亲蜜感,就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大钱坨子。一位很有头脑的村民拍拍脑门儿,向围观的人们说道:”在咱们前坨庄挖出了这么一个大钱坨子,这预示着咱们前坨庄日后一定会发达起来,家家粮囤冒尖儿,人人钱口袋里满满,富得嘴里流油,屁股里冒烟儿!我看,咱前坨庄就叫钱坨庄吧!”话音刚落,人们就都拍起了巴掌。于是,农会主席一拍板儿,就把前坨庄改名为钱坨庄了!当晚就请了教书先生写了几百张告示。第二天由公安员带队,把”告示”贴满了县城的大街小巷和周围四邻八乡。就这样,钱坨庄的名字就叫响了。但是,实践证明,钱坨庄所以能出名,还不完全因为钱坨庄这个村名,而是多少年来在钱坨庄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因作者年老记忆严重衰退,这些故事不能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讲述,只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就请诸位多多谅解了。<br> 笫一场 取 经<br> 这些年来,眼瞅着不少村子富起来了,村支书和村主任很是着急。于是,就召开了村两委班子会议,商量怎样让钱坨庄也富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钱坨庄。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由村支书外出取经。 村支书不负众望,半个月走了十个地方。凯旋归来的当天晚上就召开了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会。会上,村支书向大家汇报他取来的致富经验。他说:”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你们猜我取经的这些地方是怎么富起来的?”说到这里他停住了,打火机”叭”一响,他眯起两眼吸起烟来了。这下子大伙急了。这个说:”支书呀,你又不是说评书的,卖什么关子呀!快说说人家是怎么致富的吧!”那个道:”我们盼星星盼月亮把你盼回来了,就快说人家是怎么富起来的吧,我们都急死了!” 村支书眨眨眼不加理采,直到把那支烟吸到过滤嘴儿处,他才把它扔到地上,用脚掌捻捻,说道:”我取的这个经是什么呢?你们猜猜是什么?”说到这里又停住了。 这时大家更着急了。一个小伙子猛地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支书,你再卖关子,我们可走了!”大家积极响应:你再不说,俺们可都走了!”这时,大家呼地站了起来:”走!他再不说,咱们都走!!”这时村支书才说道:”就是在我们种粮食种菜的耕地上盖大楼!”在坐的一阵嘘声,顿时瞪大了眼睛。村支书接着说:”浠烂贱的地皮,盖上大楼就赚海钱啦!一平米就好几千块!人家说,往后会涨到上万块或几万块!你们想想,咱钱坨庄在城边子上,听说这个城还要发展,到时不是几十万人了,听说要几百万上千万呢!外地人要来,四周围村上的人也要来,来这么多人住什么?住大楼呗!到那时,咱们钱坨庄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钱坨庄了吗!” 听到这里,人们惊喜得哗下子站了起来,挥着握紧的拳头一致高喊:”盖大楼!盖大楼!盖大楼!” 于是,钱坨庄呼下子就富起来了!成为名副其实的钱坨庄了! 这正是:万丈高楼耕地上起,一万多块卖一米。一座大楼上亿的赚,此法生财真容易。<br>诸位:欲知下边还有什么故事?咱下回书里接着交待。<br><br> 书接上回上回说到钱坨庄暴富起来了。 为了庆贺第一战役旗开得胜,钱坨庄要搭戏台唱大戏!让周围村子看看,如今的钱坨庄真的富起来了!而且,富得嘴里流油,富得屁股眼儿里冒烟儿! 戏台搭好了,托人请来省里一家有名的京剧团。村支书又让治安员带队,把写好的几百张邀请喜帖贴到城里大街小巷和周围四十八个村子里。 这天,和风习习,阳光普照,少有的好天气!钱坨庄中央广场上,一阵喜庆的锣鼓之后,大戏开场了! 这正是:红旗飘飘东风劲吹,好一派钱坨庄风光。赞歌阵阵警天动地,满把票子大抒豪情。<br> 开戏不久,不知为什么,台下的数百观众放着台上的京剧不看,一拨拨地往场外走去。一支烟功夫,戏台前只剩下十几个人了!台上唱戏的不知究竟,慢了锣鼓,低了唱腔。这时,坐在最前边的村支书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向人们纷纷涌去的地方望去。只见在戏台的东南方向的一块空地上拥挤着很多人。支书甚感奇怪:那里有什么好景致,竟让这些人放着台上的大戏不看,涌到那里去呢?于是,他匆匆赶了过去。 诸位想知道那里有什么夺人眼球儿的景致吗?卑人不说了!卑人这半天说得口干舌噪,也没人送一杯水,更没人掏一分钱!何苦呢!不说了!那位说了,俺掏钱还不行吗?我说,行。等明天吧!明天这个时间咱接着说!不过,你们每人要带一分钱来! 但是,这一分钱必须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好了,大家明天見!<br>  </h3> <h3>吴俊泉书场 第二场大家晚上好!书接上回:上回第一场开书,还真的有些听众。有几位朋友还鼓了掌。令我感到欣慰。谢谢诸位了! 上回书说到村支书匆匆赶到中央广场东南方向的一块空地上,走近一看,只见里三层,外三层,几百号人围了个水泄不通。有的跐着脚儿,有的伸着脖儿,瞪着一双双铃铛大的眼珠子,往里瞅。 村支书更纳闷儿了:里边究竟是怎样的好景致,竞让人们这般不要命地挤着看呀?这越发增强了要进去看个究竟的决心。但是,决心归决心,眼前的这几道城墙厚的人圈子,他怎么也挤不进去呀! 正在为难之际,村治安员赶来了。他看看那厚厚的人墙,再瞅瞅急得火烧火燎的村支书,举起手中的大枪,朝天就是一枪!人们顿时停住了拥挤,一双双惊恐的目光投向响枪的地方。说时迟那时快,治安员趁机拉着村支书就向人群里挤去。惊慌的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呼啦啦为他二人让开了一条道。村支书和治安员很顺利地进到圈儿内。 挤进圈儿内的二人定睛一瞅呀,哎!是这景致呀!原来是:一边两只狗在拼命地撕咬,一边一男一女撕打在一起。那个激烈劲儿呀,简直就甭提啦!一边狗在叫,一边人在骂,火爆热闹,令人大开眼界! 这正是:狗咬得天灰地暗,人打得四海翻腾。 诸位:欲知这狗咬狗,人打人会弄出怎样的故事? 下回书接着交待。</h3> <h3>吴俊泉书场 第三场 上回收场时,”寻梦成真”给我送上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茶。真好喝,谢谢你了!张荣华嫌我说的太慢。你知道吗,说书是个累活儿,把我累趴下了,谁还给你们接着说呀?你真傻! 闲篇儿过后,书归正传。 村支书看到这一幕,顿时怒了。心里话:哪来的这对狗男女,搅了我钱坨庄的一台好戏!于是,一挥胳膊喊道:”停下,停下,给我停下!” 那撕咬的两只狗似乎没有听见,咬得更淑烈]。那一男一女瞅他一眼,不加理采。 这时,治安员急了,举起手中大枪,朝天”叭”的又是一枪。这枪声震住了撕咬的两只狗,也让那一男一女停住了手脚。 村支书指着那一男一女:”你们是哪里来的,这么好的戏不看,在这里交起战来了!还有那两只狗,是你俩的吧?” 一男一女瞪着村支书,女的说:”我们是城里来的,那狗是我们帶来的!怎么?犯法了?”男的接道:”我们要是犯了法,由法院来管,也用不着你们响枪鸣炮的!”说着挺直了腰杆儿。 村支书一听更急了,大声道:”你们城里来的怎么样?搅得这戏唱不下去了!这成何体统!你们给我滚!滚出我们钱坨庄!”女的跳起脚儿来,指着村支书吼道:”你让我滚,我就滚呀?我偏不滚!这姑奶奶上你们破钱坨庄来,是看得起你们!再说了,你们不是把邀请帖子贴到我们城里去了吗,要不,这姑奶奶还不来呢!” 村支书气得浑身哆嗦起来,上前一步,手指着那女人:”你,你……” 女人一步蹿到村支书跟前,手指着村支书的脸,喷着涶味星子:”你什么呀你呀!你想打这姑奶奶呀?你打,你打!”说着还往村支书这里凑。治安员一步跨到村支书身前,挡住了那女人。女人一看,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立在眼前,顿时傻眼了。愣了一会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两手”叭叭”地拍着地连哭帶叫地闹了起来。刚才和他打仗的男士,一看不好,牵了自己的狗,悄悄溜一边儿去了。 女人突然停住喊叫,站起来打开了手机:”哥呀,不好了!你妹子叫人家欺负了!你快来吧!来晚了你妹子就没命啦!什么?我在什么地方?我在……我在破钱坨庄!什么?没有破钱坨庄这个地方?哦!不是破钱坨庄,是钱坨庄!破字儿是我给加上的!哥呀,你快来吧!”说完,把身边的狗抱在了怀里,十分亲妮地说道:”我的宝贝儿,你别怕,咱哥一会儿就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眨眼功夫,一辆越野奔驰就来到眼前。车上下来一人,40多岁,身穿警服,对着人们喊道:”什么事呀?什么事呀?”女人立刻奔过去,拉住那人的胳膊,娇声娇气地:”哥呀……”穿警服的马上抽回胳膊,瞪了她一眼:”去!这是什么场合儿,叫所长!”然后对着人们大声说:”是谁呀?光天化日之下,欺负这弱小女人?” 村支书和治安员一下子愣住了。心里暗道:坏了!大所长来了,这可大祸临头了! 这正是: 狗咬架人打仗声势不小, 大所长开越野亲自驾到。 诸位:欲知后事如何,下回书里交待。</h3> <h3>吴俊泉书场 第四场所长见村支书和治安员愣着不说话,大声问道:”我问你们了,是谁欺负这弱小女子?! 村支书这才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所长点点头:”是这么回事呀!”他转身问那女人:”他说的可是事实?”女人点点头:”是事实。不过……”她指指村支书,提高了声音:”他让我滚出钱坨庄!”所长又转身问村支书:”你是这样说的?”村支书点点头:”是这样说的。”所长道:”今天这事儿呢,要说大,也不大。不就是狗咬架人打仗的事儿吗!可要说小呢,也不算小!你让人家滚,这是对人家人格的污辱!也可以说,是侵犯了人家人权!这可就不是小事儿了!” 听到这话,女人来劲了:”对!他们侵犯了我人权!法办他们!让他们坐监狱去!”所长道:”要真的按法律条文儿,今天这事儿还真不是小事儿!”说到这里,他仰脸望了望天,说道:”不过么,我还是采取双方调解的办法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么!尽量不走法律程序!你们双方当事人觉得怎样?” 以为大祸临头的村支书和治安员如释重负,马上说:”我们同意!” 那女人虽消了些火儿,但还是说:”不过,他们说我滚。我有胳膊有腿儿的,怎么滚呀?我又不是一个球!”所长瞪她一眼,然后说道:”好了,好了!既然你们双方同意调解,双方就得有所让步!你们不让步,叫我怎么调解呀!好了,咱就调解吧!” 说到这里,他打开了手机:”县电视台吗?我是县局特一乡派出所所长回执法呀!今天我在钱坨庄现场办公,你们来一下儿行吗?” 对方说:”回所长,太好了!市里正布置了让我们采访报道这方面的典型呢!我们正愁着没有素材呢!好了,我们马上去!” 回所长关了手机,对村支书和治安员说:”我要在你们钱坨庄现场办公,调解民事纠纷,县电视台采访报道,你们快去布置办公地点。注意,弄得要像个样子!” 这正是:所长基层遇民案,现场办公一手鲜。媒体报道快又好,典型经验天下传。 诸位:欲知详情如何, 明天接着交待。</h3> <h3>吴俊泉书场 第五场 上回书说到,回所长让村支书和治安员布置现场办公地点。 村支书和治安员按照回所长的安求,很快就把现场办公地点布置好了,就在戏台上。 说时迟,那时快。眨眼功夫县电视台的记者就赶来了。于是,现场办公就开始了。 回执法所长端坐在办公桌后,庄严地问道:”双方当事人都来了?”村支书,治安员,一男一女齐声道:”都来了。”回所长定睛瞅瞅,问道:”那两只狗呢?”男人和女人一愣:”狗也算当事人呀?”回所长回道:”刚才你二人打仗,那两只狗不也打仗了吗!怎么不算当事人呢?!”男女二人没再说话,乖乖地把两只狗牵来了。 回所长向村支书问道:”刚才是怎么回事儿呀?”村支书只好又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回所长又问一男一女:”他说的可是事实?”一男一女答道:”是事实。”回所长接着问:”你二人说,放着省京剧团的京剧不看,为什么跑到那边打起仗来了呢?” 女人说道:”看着看着戏,他的狗想跟我配对儿……”回所长立刻打断了她的话:”怎么,他的狗想跟你配对儿?!”女人马上纠正道:”不!不是他的狗想跟我配对儿!是他的狗想跟我的狗配对儿!”回所长又问:”下边儿怎样了?配了吗?”女人道:”我的狗不让配,他的狗非要配不可,就这样,两只狗就打起来了!我们怕影响人们看戏,就弄着两只狗到场子外边去了。”回所长指指男的问道:”她说的可是事实?”男的道:”是事实。”回所长又一指女人:”你接着说。” 女人指指男的说道:”到了刚才打仗的地方,我叫他管管他的狗。他说,那是狗的权利,狗的自由,他不能管,一管就侵犯了狗权,是犯法的……”回所长截住她的话,向男的问道:”她说的可是事实?”男的说:”是事实。”回所长一拍桌子:”你胡说八道!什么狗权?哪条儿法律上写着狗权了?!你真是个法盲!”男的吓了一跳,马上说:”我是法盲,我是法盲!” 回所长指指那女人:”你接着说。”女人道:”于是,我们就吵起来了。接着就动起手来了。趁这空儿,那两只狗在那边儿就……谁知是配对儿了?还是打仗了,我就不知道了。”回所长瞪了那女的一眼问男的:”她说的可是事实?”男的道:”是事实。” 回所长急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看!就为这点儿狗配对儿的屁事儿,你们闹了个天翻地覆慨而慷!把人家的大戏都给搅了!” 听到这里,男的有些不服气,辩道:”来看热闹的那些人是自动跑来的。”女的接道:”是呀,是他们自动跑来的,我们谁也没去召唤他们呀!” 回所长向他摆摆手:”好了,好了!你们都别说了!”他喘口大气,面向大家说道:”这事儿呢,闹的挺热闹。其实呢,也不是什么大事儿。钱坨庄搭台唱戏,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儿,这是好事儿!大家跑来看戏呢,也不是坏事儿!至少是捧场吧!”他转身对村支书说道:”要是你们村唱大戏,台下一个人也没有,那不就晾台了吗!所差的是,这中间出了个情况。这情况呢,也不算什么大情况,不就是因为两只狗配对儿的事儿吗!这算什么?现在双方都说清楚了,也就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么!今天这现场办公呀,就到此打住了!” 事情要是真的到此打住了,也就没事儿了。可这位回执法回所长办事很周全,他想到了远道而来的省京剧团。事到如今,不能不和人家打个招呼!于是他对治安员说道:”你去,把省京剧团的团长请来。” 这一句话不要紧,又引出了不少故事。 诸位:欲知又引出什么故事?咱明天接着交待。</h3> <h3>吴俊泉书场 第六场 书接上回:上回书说到回执法所长让治安员去请省京剧团团长。 不一会儿,团长跟着治安员来了。回所长很礼貌地跟他握握手说道:”你看,这事儿闹的!你们辛辛苦苦地跑到这里为乡亲们唱戏……你看这事儿闹的,真不好意思!不过呢,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因为两只狗配对儿的事儿!好的是,双方态度还不错。我来了个现场办公,调解好了!没事儿了!我看,这戏你们就接着往下唱吧!” 团长说:”所长呀,这戏我们不唱了!”回所长,村支书,治安员都愣了:”不唱了?!”团长语气重重地说:”不唱了!!” 所长问道:”为什么?”团长道:”他们钱坨庄的人不爱看京剧,他们爱看狗打仗!就叫他们看狗打仗唄!还不花钱呢!”说完转身就走。 回所长不高兴了,大声道:”你回来!”团长停住脚步转过身。回所长说:”听说你们是有合同的,你单方撕毁合同可要赔偿的!”团长一扬手:”赔偿就赔偿!我们听着啦!”说完转身就走了。走了几步又停住脚,转回身大声说:”就是把整个剧团都赔上,我们也不在钱坨庄唱戏了!” 县电视台的记者一看这情况,立刻关了机停了笔。 诸位:说到这里,这场书可以打住了,可有几件事儿不能不向大家做以补充交待。 第一件:电视台的记者回到县里,立刻把材料进行了加工整理,精心制作了一个专题。题目是:公安所长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化解矛盾。副题是:XX县特一乡派出所所长回执法现场办公,化解民间纠纷,受到群众高度好评。 台长看过甚喜,不仅当晚就进行了播放,第二天还亲自把这个专题送到市里省里。后来听说,这个专题在市里省里获得了一等奖。两位记者也因专题,获得了县台,市台,省台年终最佳专题采访制作奖。 第二件事:省京剧团团长的那句话:钱坨庄的人不爱看京剧,爱看狗打仗。被人们传说的成了一个歇后语:钱坨庄的人不爱看京剧——爱看狗打仗。 第三件事: 吴俊泉书场到此打住。说书人感谢大家捧场!感谢”文学作品交流专刊”主编书森的支持! 那位说了,什么时候再开场呀?这可说不好。开场时说书人已经说了,他年老记忆力严重衰退,本来记的很清楚的事儿,说忘,咔嚓一下儿,就忘得干干净净了!谁知道他几时能再想起来呀! 那位又说了,什么想起来想不起来呀!谁信呀!《钱坨庄的故事》都是他瞎编的!如今他编不出来了,就说想不起来了,瞎找理由呗! 我说,这话可不太恰当,什么瞎编呀!搞文学的都知道,文学艺术(作品),源于生活,没有这样的现实生活,谁能编的出来呀!别管怎么说,打住就打住了。真若是时间长了他还不开场,他再开场,咱还不听了呢! 好了。该说的说了,该交待的交待了。 吴俊泉书场在此打住!深躹一躬——谢谢关注书场的朋友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