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牡丹

常想一二

<p>  每年的仲春,地里的农活还没有完全上来,这时,一部分花儿已经开过,人们复苏过来的精力还没有太多的地方发泄,于是,便喜欢到有花有草的地方转转,看花开花落,品味如水的人生。 牡丹,开放的恰逢其时,以其富贵之气、娇艳之色深得人们的喜欢。逢此时节,能身处牡丹丛中,观其色、嗅其香,沉醉其中,是众多人心中一个美丽的心思!</p><p> ——题记</p> <p> 一</p><p> 出菏泽城往北,大约十几里的路程,便是牡丹的所在了。凡到过菏泽的人,这里是必须要到的,特别是在谷雨时节,在一场不大的雨之后,漫步在娇艳的花海之中,看带露的花瓣,嗅浓郁成阵的香气,你才知世间还有如此的去处。</p><p> 大部分的人不相信菏泽有这样的去处,以这里的地气,应该只适合一些有棱角的东西,如男人的骠悍、女性的泼辣以及烈日下扬尘中那浓烈的气息……牡丹这样的尤物应该生在那些细腻的地方,由人细细地把玩。</p> <p>  然而,富贵的种子毕竟落在了这朴实的土地上,而且根植的那么深。你可以任意走进一户庭院,庭前、篱边恣意地开着的尽是这富贵之花。</p> <p>  这里的牡丹最特别,仿佛与当地人的性格合得来,它不是那么一簇两簇或者一片两片,而是成方连片,阡陌相接,有一种夺人的气势,看过这里的牡丹,再与别处的相比较,你会这样认为:牡丹就应该像这样开放!而不是精心地呵护在花圃中,或在花庭里寂寞地开放,她喜欢把自己的丰腴、自己的雍容、自己的姿色毫不保留地展示给众人,任人痴迷、陶醉、评说。她就是这样的性格,难怪当初就是则天皇帝也不能改变她的秉性。</p> <p>  菏泽的牡丹有自己的渊源,无论牡丹园、古今园,还是百花园,牡丹的主人都能滔滔不绝地对你说出其中令人荡气回肠的典故来。上千年来,其中美丽的传说不断滋养着这儿的一方水土,让人可以慢慢咀嚼内里的深厚底蕴。这儿的人们习惯了在微露的清晨,把锄花间,与上百年的牡丹对话,共同感知世事的变迁。他们已经融入棵棵牡丹,连同牡丹故事成了文人墨客笔下流淌的诗篇。</p> <p>  菏泽别无他物,只有牡丹每年光灿灿的那么几日。所以,这里的花农爱花如命,特别是一些珍贵的品种,花农更是百般呵护,唯恐丝毫的怠慢。名贵的牡丹难育、难养,所以她的价格就出奇地昂贵,在南方的花市,价格更是出乎人的想象。于是,一些有经验的花农便去到一僻静处,扩地种花,牡丹也就这样散落在了菏泽的村村落落,但依然透着她的高贵、透着她的浓香。所以,要想和牡丹静静的对话,随意引领你到一个地方,就足可以令你流连忘返。外来的人不知此等区情,也就只好在园内远远地观望,而不得亲近。只是菏泽的人们好福气,可以醉卧花阴,消受别样的幸福。</p> <p> 二</p><p> 爱花的人大都希望花期长些,以便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静静的欣赏、细细的把玩。可是,偏偏好花不常开,愈是名贵的花,你想一睹的她的风采却是这般的不易。当你风尘仆仆、满怀希望地来到她的面前时,往往不是为时尚早,就是错过了花期。</p> <p>  牡丹的花期极短。足足算来,也不过一二十天的光景。倘若遇上不测的天气,则花期会更短。农谚说的好:谷雨三朝看牡丹。懂得道理的人往往会循着节气的变更,及时赶到这里,伴着细细的春雨,徜徉在花海中,领略娇艳的牡丹花带给自己的那份惊喜和感动。可是,如今的牡丹往往带给人们一种意想不到的意外,由于气候的复杂多变,牡丹的盛花期要么提前几天、要么推迟几日,总是那么难以把握,所以,身处异地的你倘能赶上花期,倒是大大的运气了。每年的花期,在牡丹园里你都能充分感受到赏花人情绪上的跌宕起伏。来的过早,一天天等着含苞的牡丹开放,除非有充裕的时间,一般人是耐不住的;来的迟了,看到的是满地落英,枝头仅剩几瓣残红,那种惆怅的感觉自不待言。于是,能够在牡丹盛开的佳期一睹她的芳容,成了众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p> <p>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一些伤感的诗人总是喜欢通过一种残缺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无奈,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冲淡郁积在他们心头的一种复杂的感情。这仿佛是诗人的惯性。当然,对牡丹花的盛赞又是另一种态度:“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妖万态破朝霞。”;“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忆昔长安看花时,牡丹独有醉西施。”……多情的诗人们在花间流连,于她的瑰丽轻盈、摇曳多姿中,尽情感受着牡丹花带来的那种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悦,并由此演化成美的诗文,任其自由的流淌。</p> <p>  无论是何种情况,这时候的牡丹带有了更多感情的色彩,她们不只是开在诗人的眼里,更重要的是开在了诗人的心里,融入了他们的骨子里,成了他们对生命、对社会理解的一种寄托。</p><p> 然而,终日和牡丹厮守的花农的眼里,牡丹就是牡丹,她没有承载这多复杂的感情因素。花农们对牡丹花的感情,一直都源于对她的付出和期望。不因花开而喜,不因花落而泣,在这一点上花农们表现的落落大方、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倒是远远胜过了那些诗人们。花农们始终是生活在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里!</p> <p> 三</p><p> 提及牡丹花,芍药是不能不提的。牡丹是花王,芍药是花相,二者一前一后,相生相伴,引领、惊艳了春天大部分的时光。如今,芍药在花农的培育下,其美已经堪比牡丹。然而,真正关注到芍药的人却寥寥无几。毕竟,牡丹花娇艳地开放的时候,它只是一个柔弱的身影,就那么不起眼的存在着,甚至让人分不清是芍药还是牡丹。它悄无声息,不与牡丹争半分的春光,把所有的光鲜亮丽毫不吝啬地让了出去,就那么看着它、伴着它,独守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寂寞。直至牡丹花残红落尽,赏花人匆匆离去,她才循着时令的安排默默的开放。而此时,已是暮春,多数的花已经开过,于是,人们的印象里,自己只是生活在牡丹花的光影中、生活在浓香四溢的牡丹花丛中。至于芍药,仿佛成了可以忽略的存在,实在是命运对它的一次调笑。</p> <p>  牡丹就是一种花,一种有着太多故事是花,爱它,是心理上的需要,更是情理中的事。所谓的“看花就是看世界”,看的不仅是一种花,更是一种生命的过程,一个微缩了的世界。然而,牡丹乡的人未必都爱牡丹,就如冲天大将军黄巢,想必他是见过牡丹的,但他却喜欢菊花,喜欢它那傲视一切的精神,“我花开后百花煞”是何等的骄傲,肃杀之中透出一种凛然之气。虽然他的塑像就在成片的牡丹花前,但那威武的形象仿佛是对牡丹的一种挑战,当然,他挑战的只是那个牡丹花恣意开放背后的那个朝代。他不喜欢那个已经颓废了朝代,当然也就不会喜欢那个朝代的牡丹花。他喜欢菊花,就如周敦颐之喜欢荷花,他们喜欢的都是花所表现出一种特质。</p> <p>  花之于人,是生命里的一种点缀,是一种别样的过客;同样人之于花,也是一种过客。她不会因为人的喜欢就恣意的开,更不会因人的厌恶而悄无声息。站在花前,看牡丹、看芍药、看菊花,那都是人的一种喜好,是一种态度而已。</p> <p>  牡丹要静静地看,淡淡的看,其他的花也是如此!守护也好,把玩也罢,或醉卧花阴,或另眼相看……那都是一种生命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