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古龙说:“如果一个人走投无路,心窄了,就放他去菜市场”。菜市场喧闹的人群和五花八门的美味,刺激着眼球,挑动着味蕾:生活如此多姿,不妨再多吃几日吧。</p> <p>法国印象派画家,维克多·加布里埃尔·吉尔伯特(Victor Gabriel Gilbert,1847-1933),特别喜欢画巴黎的市井街头。</p> <p>吉尔伯特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生活和思想的变革裹挟着人们重新寻找方向和位置。大机器和乡村田园,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欲望向前,灵魂向后。</p> <p>吉尔伯特画的最多的是玩耍的孩子和卖花的摊贩,大概二者最常触动他刹那间的情感。如果人世间有什么事物常常等同于美好,唯有孩子和花朵。</p> <p>卖花的摊贩做着生意,他们的孩子就在旁边玩耍。也有贴心的小可爱,跟妈妈有样学样。生活不易,手里扎着花束,散落的零碎花头给孩子玩耍。一只花篮,撑起生活,也给孩子一个有色彩和香味的童年。</p> <p>摊贩跟警察,看起来相处融洽。</p> <p>买花的人,各式各样。有家庭主妇带着孩子,孩子满心欢喜捧着花。有双双的恋人,小伙在姑娘拿起鲜花的开心一刻,宠溺着一亲芳泽。</p> <p>更多的是单身或者携了女伴的年轻女子,拈花细看,慢慢挑选。每一个人的面庞,都映照出来如花的表情。</p> <p>月色朦胧,路灯昏黄,耐心的鲜花摊贩,陪伴着塞纳河畔的情侣们。</p><p>享受的不仅仅是买花人,卖花的人也是一边工作一边自赏。这,也许是鲜花行业人最大的福利了。从事幸福行业的人,可能会更幸福长寿吧?连画家本人也是那个时代的长寿者呢。</p> <p>这位聪慧的卖花姑娘,用树枝做了支架来插花,自信的神态俨然已有艺术家的风范了。她的支架应该就是现代花艺架构的鼻祖。</p> <p>花儿带回家,收拾插瓶,应该就是主妇们日常家务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乐趣吧。俗世的挣扎与期望,对当下的珍重,对未来的期盼,就这样陪伴她们日复一日的家常。越世俗,越安慰!</p> <p>1926年,有一位年轻人去拜访一位85岁的老作家。告辞的时候,年轻人问老人:“我可不可以有什么纪念品呢?”老人从路边摘了一朵小花送给了这位年轻人。</p><p>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叫徐志摩。</p><p>这位老人的名字叫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他与维克多·加布里埃尔·吉尔伯特(VictorGabriel Gilbert,1847-1933)属于同一个时代里眷恋田园风光的人。</p> <p>他在自己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里,这样描写那个年代的风光:“在他身后,重山莽莽,阳光灿烂地照射在广阔的田野上,使整个景物毫无遮掩的呈现在眼前,一条条小路白晃晃的,一排排树篱低矮地盘结着,大气清澈无色。</p> <p>工业社会以来,潮流一波波地冲刷生活方式。但是,间歇式回望和怀念田园的思绪从未消失。身体已远离,心灵却依然向往。</p> <p>配乐《月亮河》,演绎了那个年代背井离乡去往大都市的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打拼换得在大都市生活的一席之地,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再也回不去童年记忆里那无比眷恋的故乡了。历史总是无情地在轮回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