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六月初,绩溪绿野户外25驴友在群主紫队的带领下,清晨4.50由绩溪钱柜门口出发,过上马石、临溪,在歙县东新管上了杭瑞高速,约行驶一小时多的路程,在黟县口下高速,沿着X03 2县道经凫峰镇转016县道进入休宁流口镇,这儿是从鹤城乡流淌而来的大源河与来自汪村镇田里村的小源河汇合之处,经流口汇合而成新安江的上源——率水。我们在汪村镇,沿着X17县道过连坑,便来到了田里村。</p><p> 我们要在这里徒步休婺平鼻岭古道。</p> <p> 休婺古道平鼻岭是皖浙赣三省通衢的重要通道,是“文公阙里”婺源经平鼻岭古道往来于徽州府的必经之路,通往江西沱川10公里,岭脚2.5公里。</p> <p> 三益桥</p><p> 徽婺平鼻岭古道的原入口:田里村三益桥,这是一座单孔圆拱石桥,古桥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甲辰春月,距今约232年。</p><p> 三益桥位于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水口,据说是婺源人捐资修建,为外迁到此的田里、岭脚、石屋坑三村村民所建,是以前婺源通往徽州府的必经之路,由于田里村、石屋坑和岭脚村都得益于此桥的修建,故得名“三益桥”。</p><p> 史载“三益桥”上游的田里、岭脚、石屋坑三村人都是一山之隔的朱子桑梓之邦婺源县人翻山越岭迁徙而来,婺源先祖筹资兴建此桥并为其取名“三益桥”的初衷,就是劝诫远徙他乡的三村人“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希望他们精诚团结、安乐和美,算是给“出嫁女”备的一份嫁妆吧。</p> <p> 三益桥横跨于小源河上,桥西本是山林,现在已是坦途017县道。桥东侧有茶亭,茶亭处就是通往婺源的古道了。三益桥也是一座红色古桥,桥头那处不起眼的茶亭是皖南红军会议的旧址。 在1935年就是皖浙赣省委开会的地方,在这里决定将石屋坑作为省委常驻地,开辟了皖浙赣游击区。在石屋坑红色纪念馆里记载着这段红色的故事。</p><p> 以下来自度娘:</p><p>《一次美丽的邂逅,让三益桥名垂青史》</p><p> 1935年春,奉命返回皖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皖南红军独立团团长熊刚、政委刘毓标,率领一百余人途经鄣公山、高舍、石屋坑,赴汪村途中在三益桥休息时,见这里山高林密,是理想的游击战场,群众生活清苦,容易接受革命思想,工作影响面大,且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有乡间石板路往来交通。于是他们当天折返石屋坑宿营,群众不明真相,纷纷上山躲避。几天后,独立团在高舍留下一个班,由一名指导员带领在这一带开辟工作,其余继续往太平柯村(今属黟县)苏区寻找宁春生(时任皖南苏维埃政府主席)和张政委。同年秋,闽浙赣省委(后改为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进入皖南,在里广山找到了刘毓标等同志,由刘毓标、熊刚等带领到石屋坑。从此,石屋坑村荣膺皖浙赣省委常驻地,老区人民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可歌可泣的不朽历史功勋。</p><p> 现今因为017县道的修建,桥头茶亭处的古道已经被掩盖在荒草之下,只隐隐约约能搜寻到曾经有过的石板路段。</p> <p> 三益桥下侧石板上镌刻着她的大名“三益桥”。</p><p> 上侧石板雕琢着“晴岚锁翠”四个字。古人用这寥寥四个字精妙地概括出当地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古桥题额“晴岚锁翠”,描绘出六股尖林区“徽杉仓库”林海莽莽苍苍、植被蓊蓊郁郁,有溪流潺潺、山花烂漫、雨后初霁、山岚飘荡之景象。</p> <p> 跨过三益桥,拾阶而下,一座供歇脚的路边亭伴桥而建。</p> <p> 三益桥头和古石亭前有一块大桥石碑。</p> <p> 三益桥是古“徽州六邑”之一婺源县商旅经平鼻岭古道(古徽州、饶州之间重要交通要道之一)来徽州腹地、新安江源头顺流而下(杭州)的必经之地。为单孔石拱步行桥,桥梁长16.26米,宽5.96米,步行台阶分两级共八步,每级宽3.4米,高0.11至0.13米,全部由当地青石砌就,最大石板长2.8米、宽0.7米、高0.13米。</p> <p> 田里村</p><p> 田里村位于休宁汪村镇、皖赣交界的新安江源头,境内风光秀丽、生态绝佳,来过的人都称这里是“绿色走廊”、“天然氧吧”。</p><p> 田里村的旅游资源丰富,有全省有名的红色旅游胜地石屋坑,有全市最集中的石头房和树皮屋,有舌尖上的美食冷水鱼,境内有三益古桥、徽婺古道、三益古桥亭、古树群、瀑布群等,融生态风光、红色旅游和历史文化于一体。</p><p> 公路旁,我们透过梨树的叶片间,看到一间树皮屋沐浴在晨曦里。</p> <p> 公路在田里村外“Y”字形开始分岔。直走过桥1里左右可到岭脚村,右拐沿河进山3公里就可以到达红色石屋坑。</p> <p> 我们的徒步平鼻岭古道从田里村岭脚自然村开始。</p><p> 岭脚村小源河水穿村而过,小桥流水人家,是典型的徽州古村落。</p><p><br></p> <p> 岭脚村,2015年就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p><p> 岭脚,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最小的一个自然村,也是休宁县西南部最偏远的一个小村。</p><p> 岭脚村有“苞芦松产业第一村”的美誉。从明代开始,勤劳的岭脚人就用碾碎的玉米粉制作苞芦松。晒干的玉米粉经过搅拌、装箱、凝固、切片、晾晒等一系列工序,最后将晒干的玉米薄片投入油锅煎炸。等薄片舒展膨胀上浮,一片片金黄的苞芦松就做成了。</p> <p> 岭脚村口,一块写着“岭脚”红色大字的巨石矗立在公路右侧。</p><p> </p> <p> 岭脚村口,猛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木桥,木桥边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子,靠溪的这一侧还有美人靠。</p><p> 望着亭子门上的匾额“石漱枕”,还有亭边潺潺流动的小溪,禁不住想起那个成语:漱石枕流,成语旧时就指隐居生活,这真是一个适宜隐居的世外桃源,禅意浓浓。</p><p> </p> <p> 明 黄瑜 《双槐岁钞·诗歌纯粹》:“悠悠我思,漱石枕流,远行高蹈,虽逸其身,而悖於道。”</p> <p> 亭子门口新立着一块大理石的石碑</p> <p> 走进亭子,才发现小亭子其实是一座古庙。庙里有匾,上面书写着:灵远祠。</p><p> 这是一座新修的灵远祠,是岭脚村民前两年由村民集资、义务出工,大家在原庙址上重建的岭脚历史古迹建筑,里面供奉着胡大海及随从的雕刻彩绘塑像。</p> <p> 庙的另一侧门上有题字:“济者萨也”。萨者济也,原来就是菩萨神祗。</p> <p> 岭脚村口的小溪边,沿溪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塝,上面有一条新修的石板路,从灵远祠一直延伸进村,沿途种满了高低错落的芭蕉叶,岭脚村也是名副其实的“徽州芭蕉第一村”,连同泉水鱼、苞芦松,构成了“岭脚三绝”。</p> <p> 村口有一尊跳跃的金黄鲤鱼雕像。我想估计原因有三:一是全村像条鲤鱼,80多户240多人挤挤挨挨,一条小溪将村庄一分为二。四周全是高山峻岭,山的那边是曾经同属徽州而今隶属江西的婺源。村子附近的最高峰六股尖是新安江源头,海拔1629.8米。古村名似乎反着叫,“平源”,如今平民化,“岭脚”,就是平鼻岭山脚之意。岭脚村仿佛是躲在皖赣交界大山褶皱里的小山村,是避暑写生的好去处。</p><p> 二是山泉水养鱼。活水鱼是村里的金字招牌。</p><p> 三是有鲤鱼跳龙门之意。</p> <p>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p><p> 步入村口,石屋坑泉水鱼——自然生态岭脚养殖基地的牌子赫然印入眼帘,看来眼前岭脚村的泉水鱼养殖已颇具规模,这养鱼系统现已跻身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水池里黑色的草鱼、鲤鱼大都聚集在一起,其中点缀着几条红色的鲤鱼,它们快活自在地游动着,处处透露出大自然的气息,我们中的好多驴友被活水鱼馋得口水都要淌下来了。</p><p> 水是这里的金字招牌。山泉水汩汩,家家户户都有石砌小鱼塘,这里的鱼金贵,以前都是新上门的女婿送给丈母娘的礼物。现在,有了个好听的名字,泉水鱼。</p><p> 泉水鱼是休西婺北的一大特色,即是沿山泉水流经处,截取一段作为养殖池用于养殖鱼类。每一处养殖池都需要搭建保暖、防晒棚,以防止冬天温度太低,夏天温度过高。在这儿,我们所看到的鱼类主要是两大类:鲤鱼和草鱼,本是最普通的鱼类,但由于泉水鱼是冷水鱼,而且是活水养殖,所以味道特别鲜美,有的泉水鱼生长的时间甚至是十年以上,这儿的村民一般是舍不得把这种泉水鱼卖掉的。</p> <p> 我们走进岭脚村这个泉水鱼养殖基地,我们在村里走着,随处都可以看到一个个临溪而筑的小鱼塘,鱼塘据说有数百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心字形的、葫芦形、琵琶形……像是一个个聚宝盆,清凌凌的溪水,从出口入,轻轻地打个转,画出粼粼的涟漪,又从出水口溢出。小鱼塘常年保持在20℃以下水温的溪水中,清澈见底的溪水里可以看到有乌黑发亮的草鱼、红艳透亮的鲤鱼,都在自在欢快地游弋着。</p><p> 每一口鱼塘的标配,几乎都是一簇或几簇芭蕉。有的几株,有的几十株。那一株株硕大的芭蕉叶,就像是一队队列兵仗剑而舞,又像是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吹散了外面的暑气,掩映着村中粉墙黛瓦的房屋,点缀在那些古老的爬满藤蔓的石头屋或树皮屋间。</p> <p> 岭脚活水鱼与芭蕉叶</p><p> 岭脚村人大家都喜欢在房前屋后栽种芭蕉,这是有来头的。这跟养鱼有关。芭蕉生长快,叶面大,一身都是宝,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一是很好的鱼草料,同时有药用价值,一旦鱼儿偶有微恙,胃口不佳,投点芭蕉叶,第二天就活蹦乱跳。另外芭蕉春夏秋三季,因为枝繁叶茂能遮挡烈日,而冬季一夜风霜,叶子便会落却,鱼塘能晒到太阳光,这样就确保了鱼塘水温的恒温,悬殊不大。就这样无意栽蕉蕉成荫,小小村子有数百簇芭蕉,俯仰皆是,成为一大特色。</p> <p> 岭脚村水街</p> <p> 岭脚村里还有一片水口古树林,两株五百年树龄的高大树木就像是一对守护神,为小小的村落遮风挡雨,一棵为樟树,另一棵为红豆杉。这儿是村民的出入口,也是村民主要活动的场所。</p> <p> 树皮房与石头屋</p> <p> 古道经过一个小木桥,过桥可去村尾的人字瀑。</p> <p> 岭脚村尾的人字瀑,走上古道向左一望就可以见到它。</p> <p>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它的气势会吸引踏上古道的你回头穿过小桥慕名来到它的身旁,去倾听它那如万马奔腾般宣泄的声音,去沉思那一条白练在悬崖下崩裂开花,碎成一粒粒的洁白珍珠。</p> <p> 月牙池</p><p> 新安江的源头水赐予岭脚村秀美与清灵,同时也让这里的人们诗意地栖居。</p><p> 古道旁芭蕉树丛里,隐约可以见到“月牙池”三个红红的大字,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一块月牙般巨石如守护神那样地矗立。前山谷里的山泉水又好似一弯月牙🌙从平鼻岭山涧渗出。汩汩清泉,从山的那头一路浅吟低唱,似一条玉带缠绕在古道边。</p><p><br></p> <p> 登平鼻岭古道</p> <p> 平鼻岭古属婺源县,现在是休宁县汪村乡岭脚村与婺源县沱川乡塘窟之间的分水岭。</p><p> “平鼻岭”也叫“糠皮岭”,也是黄山市年纪最大的古道。</p><p> 南宋淳祐甲辰进士、江西常平事许月卿途经平鼻岭,曾作有《登平鼻岭 》一诗:“冉冉晴岚渍客裾,跻攀直上接层虚。落花啼鸟山逾寂,片石长松画不如。绝巘岿然凝晚照,白云深处是吾庐。缅怀当日太行路,今古行人覆几车。”</p><p> 相传,“平鼻岭”因登山台阶高于鼻梁而得名,另有说法则是指山道像削平的鼻梁一般陡峭。虽说法不同,意涵一致,山高路巉也。</p> <p>古道沿途有许多祝福语,看起来十分温馨</p> <p> 古道在走在有机茶园间一直蜿蜒曲折向上延伸。有几棵高大的乌桕树散落地点缀在古道的茶园间,绿意盎然。两旁的茶园地间还种了包菜,辣椒,黄豆等等。</p><p> 紫队说,秋天若再来乌桕叶红,茶树碧绿,那时的风景会更瑰丽奇异。</p><p> </p><p><br></p> <p> 我们走在古道上,好多下地劳作的村民和我们擦肩而过。</p><p> 古道石板保存得十分完好。</p> <p> 观景亭</p> <p> 我们沿着古道石板爬到山脊上。视野顿时开阔了许多。踏上一段平缓的古道石板路,两侧都是大片的油茶园。</p> <p> 油茶树林</p> <p> 平鼻岭古道右手方向有古道通往石屋坑(紫队说我们回来时再走这条路去石屋坑)</p> <p> 古徽州地处“楚头吴尾”,在冷兵器时代,众多垭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留下诸多关隘、古战场遗址,以及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徽州四周环山,连绵起伏的山峦成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活动的天然屏障。其南部白际、五龙山脉,绵延数百里,连接皖浙赣三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活动区域,其中平鼻岭下的石屋坑村曾是当年“皖浙赣省委”驻地,无数革命者的脚印也因此留在这条皖赣交界的青石古道上。</p> <p> 一汪泉水边,见到第一个路亭:冷水亭。山泉水清冽可以洗脸解乏,也可以饮用。</p><p> 路亭面积不大,但整洁完好。</p> <p> 冷水亭和其它休婺古道的路亭一样,亭中供有“南无泗州大圣”佛龛,佛像已不存,碑刻犹在。泗州大圣是南方这边供奉的佛,是男“观音菩萨”的化身。</p><p> 在这条路上,也只有这位“菩萨”才见证了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清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太平军石达开一部从平鼻岭前往婺源,遭沱川民团攻击,双方死伤数十人;1936年10月,红军在小岭头伏击国民党杨自立部,灭敌小分队一个,伤敌十余人;1937年1月,红军独立团在平鼻岭伏击敌四十六旅,生俘敌连副一名,死伤敌军数十人;1935年12月,红军独立团30余人经鄣公山入皖,突遇暴风雪,被活活冻死在六股尖上……</p> <p>冷水亭</p> <p> 远去的刀光剑影、炮火硝烟,早已被历史融化。走在这一块块被磨砺得青亮的石板上,我们踩着历史的烟云继续向山岭深处蜿蜒而上。</p><p> 从刚才的茶窠地、灌木丛再进入到密密匝匝的杉树林,路面石板也宽阔规整了许多,变得陡峭,似乎从“乡道”提升到“国道”。</p> <p> 经过杉树林</p> <p> 古道越来越陡</p> <p> 过了冷水亭,有一段整齐的古道,据说是竹峰庵的山门。竹峰庵建于明朝。</p><p> 这段古道石板十分大气,古道的两侧还嵌有长条形的石条或石块。紫队说这就是为古道护路的路牙石,作为古道路面的横向支承,它们铺装在古道石板路的两侧边缘,就像是给古道路面安上了保护的铠甲,任他雨水冲刷,岁月侵蚀也是安然无恙。</p> <p> 我们一路拔高。沿途的古道石板台阶虽然经过数百年风霜侵蚀,却看起来完整干净。听村民说,每年的农历七月半,岭脚、石屋坑一带村民都会沿袭古老的“路桥会”的好习俗,就是家家主动出工,义务上山拔草修路,修整路亭。如今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村子里留守的妇孺老人也还继承着古徽州这种乐善好施的好民风。我们走在这古道石板路上,不仅享受着这徽州古道的完整无缺和朴实无华的美丽,更是一路汲取着来自古徽州的良好传统文化和习俗,它们将会潜移默化地启迪我们一生。</p> <p> 来到平鼻岭垭口,这里也是休婺分界点。曾有古战壕遗址,据当地村民介绍,战壕里还有先人遗骨和毛发。如今,这里长满了丛林和落叶灌木,丝毫寻不到当年厮杀的痕迹。只有青褐色的古道石板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沧桑。</p> <p> 经过垭口开始下坡,古道渐进变缓</p> <p> 垭口下坡走了一段古道,在一个拐弯处,忽然透过树叶的缝隙看到远处出现一片白色的房子。紫队说那就是婺源沱川,我们要去的第一个村子叫塘窟村。</p> <p>一路下坡</p> <p> 眼前的毛竹林里有一个新修的石茶亭。</p><p> 石茶亭的地势非常开阔,前面和左边都是平地。石茶亭里面的正前方还立着一块长木板,上面密密麻麻的用黑色毛笔字写着的修缮古亭出工出力的人员名单,有休宁岭脚村、石屋坑还有婺源塘窟的,这是休婺两地的古徽州人民一起保护古道和修缮古亭的见证。这块古道石板彰显了满满的正能量,宣扬了古道热肠。</p><p> </p> <p> 石亭外边还立着一块禁碑,碑刻高114厘米,高66厘米,厚7厘米。从斑驳不清的模糊字样里还依稀可以辩认出是的“禁碑”,碑文外面涂了墨汁,经过仔细的辨认,文字基本可辨,内容如下:“禁碑 中川公议平鼻岭 严禁锄种 种山者 上离路一丈 下离路二丈 毋得开种 违者重罚 决不宽究 助银述后 大共洋九十二两 余源庆捐洋三十圆 无名氏捐洋四十圆 经理人捐洋22圆 光绪七年桂月日 中川公立”,大意是道路上下一定范围内严禁锄种。上次我们在右龙也见过类似的禁碑:“误砍荫木,勒石示众”,这八个大字,体现了古徽州右龙古村悠久的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和做法,它们都体现了徽州人自古以来就有保一方绿水青山的生态意识。</p> <p> 石茶亭前面还有一个驿站或是古庙的遗址,规模看起来很大,有100多平方,有几进。残存的石门框在兀自站立着。断垣残壁的石墙上爬满了乱乱的藤蔓和蛛网。</p> <p> 古道两边长满了高大的蕨萝叫里白,绿绿葱葱的,看起来比我们人还要高,它们枝丫错节,柔蔓柔生,引人去触摸它那叶间上的绒毛。</p> <p> 来到五里亭</p> <p> 亭后的山坡上还有一块“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碑注。</p> <p> 接下来的一段路比较陡峭,多弯道,俗称为“三百坎”。林间传来一阵阵雀鸟的啁啾打破了“糠皮岭”古道的沉寂。</p><p> </p> <p> </p> <p> 山高林密,走在这深邃的古道上,同行的驴友听到了林子深处里传出的黑熊吼叫声,这是一片有黑熊出没的地方,感觉像是到了原始森林。</p> <p> 古道下来,过小溪,可见一座古石亭:渡桥头亭。这也是从婺源沱川塘窟出来往徽州府休宁平鼻岭古道上的第一座石亭。石亭边上搁着一块“同治二年”的碑刻,可惜字已风化严重,已辩认不清。亭子前面就是一条欢快的小溪,流淌着凤山水。</p> <p> 望着眼前连接古道的这两块硕大的青石板架成的“两孔”石桥,桥面利用自然巧石搭建,不知古人是怎么将这两块近10吨重的石板架到“桥墩”上的?</p> <p> 五里亭我们古道下来就一直下坡,两边山坳植被非常浓密,忽然我们听见了山脚有震谷的哗哗流水声,虽然不见有银河飞落,但大家也非常兴奋不已,因为闻声判断我们离谷底不远了。</p><p> 沿着十八盘弯曲的古道,我们下到山底,只见陡峭的山崖下,有一条白色的欢快的小溪,听起来很是热闹。紫队说这就是山底五龙山脉的凤山水。听着流动的水声,我们感觉十分地凉爽。</p><p> 大家在古道小溪旁的岩石上嬉戏逗留,望着白花花的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在这里积成一汪碧潭。面对着四溅的水花,有的驴友便诗情爆发,禁不住吟诵起苏东坡的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真是有种站在大海边任浪花冲击岩石的豪迈。</p><p> </p> <p> 经过一片枫树林</p> <p> 古道旁的“擎天一柱”</p><p> 我们走在古道上,老远就会看见有两块擎天巨石兀立在前方。</p><p>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让人惊叹。眼前的擎天石一大一小,如卫士般耸立于古道两边。大的十多米高,五六米宽,巍峨耸立,气势恢弘。小的高三四米,正中刻有一尊观音雕像,传说,当年一位徽商携资回乡,在此遭遇强盗,故将装有钱财的包袱藏匿于附近山中,并在佛像上做一记号,几天后,当他返回拾取时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印记,从而使这尊浮雕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p> <p> 我们在巨石旁停留了少许,我们还细心地查看了古道两边的茶地和草丛,真希望能在石头缝或泥地里找寻出宝藏的踪影。</p> <p> 古道的横培路上,草丛里有几只黄褐色的小山羊。看到我们“咩咩”地叫着,很是温顺,给古道增添了几分情趣。</p> <p> 快到塘窟村的村口,有大怪石凸出来好像是一条船。</p> <p> 婺源塘窟村</p><p> 门牌上的“窟”字为“窟”的异体字,现已弃用,字库里也无此字,但塘窟村的门牌上仍沿用至今,不知有何典故。</p> <p> 塘窟村遇见了一位慈祥善良的老奶奶,非常热情好客,老奶奶今年97岁了,思维敏捷,行动自如。</p> <p> 塘窟村</p> <p> 村口的小石桥。桥头有块石碑,记载了重修事宜。</p> <p> 沿着村外的小河去汪王后村</p> <p> 汪王后村水口的廊桥和观音庙</p> <p> 汪王后村</p> <p> 沿古道返回到石屋坑与岭脚的岔路口,去往石屋坑。</p> <p> 走在平鼻岭到石屋坑的古道上,可以见到古道旁有一棵古树</p> <p> 踏上茶园间的古道下坡去往石屋坑。</p><p> 岭脚村与石屋坑隔着一座山垅,像一只巨大的鼻子横亘在两村间,不知道是不是“平鼻岭”的那只“鼻子”?</p> <p> 红色小村:石屋坑</p><p> 村庄不大,几十户人家,沿着山坡缓缓而建。有“黄山市井冈山”之称。</p> <p> 三友树</p> <p>一溪清水穿村而过,一座石拱桥将村庄与对面的“红军广场”连在一起,走在桥上,油然而生一种重走红军路的神圣感。</p> <p> 红军屋,是当年方志敏带领的皖南红军独立团主要活动场所,2012年10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墓地</p> <p> “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是当年皖浙赣省委办公的小楼,在这里我们了解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现在时已经是国宝单位了。</p> <p> 设在三楼的瞭望口可以清楚地观察村头的一切动静,只要敌人进村,可以立马报告。</p> <p> 村口的流芳亭占地110平方米,亭为三角形,象征皖、浙、赣三省,亭中纪念碑正面碑文记录了在那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反映出军民联合抗日的英雄故事和鱼水之情。</p> <p> 石屋坑红色纪念馆里“不畏艰难 无私奉献”的石屋坑精神。</p><p> 石屋坑红色纪念馆展示了石屋坑的革命历史。</p> <p> 纪念馆内,听石屋坑的老村长讲述那段血雨腥风的故事。当年红军在这一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据记载,1935-1937年间,当年这个仅36户98人的小山村,就有20多人为革命而被捕入狱、7人献出宝贵生命,成为当之无愧的“革命圣地”。</p> <p> 石屋坑的烈士纪念广场</p> <p> 庄严地敬个礼</p> <p> 石屋坑到田里的水泥路</p> <p> 紫队用手机软件记录下的行走轨迹图。</p><p> 谢谢紫队和同行的驴友,沿途拍摄的美图和同驴时的互相帮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