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关漫道黄云山 ------初冬探访窟龙古道,秘境寻迹摩崖石刻

车爱平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奇关漫道黄云山 ------初冬探访窟龙古道,秘境寻迹摩崖石刻</span></p> <p>[黄云山窟龙关古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奇关漫道黄云山 </p><p class="ql-block">------初冬探访窟龙古道,秘境寻迹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车爱平</p><p class="ql-block"> 在黄河东岸吕梁段的最南端,就是石楼县。清•雍正《石楼县志》载:“石楼左砺黄云,右带黄河,万山拱峙,二水交流”(注:二水即黄河水和屈产水)。又载:“黄云山,县东六十里,天开石洞,生成关隘,往来必由,钦崎危峻,风气寒冽,虽暑炎,犹有荫森。雪后穿岗,若登瑶台,邑中旧八景之一”。石洞之处称为窟龙关,明洪武初年设置巡检司。窟龙古道是石楼东接孝义汾阳,南连交口隰县,北通中阳离石的必经官道。黄云山上林海苍茫,石奇峰秀,不仅有被称为“黄云霁雪”的旧八景之一的窟龙关石洞,还有传说中的古黄云寺遗址、土王墓(一说烽火台)、及秘境罕见的明代摩崖石刻等。</p><p class="ql-block"> 为了一睹黄云山的风采,我与户外驴友相约,于己亥年初冬时节,前往黄云山探秘寻古。</p><p class="ql-block"> 去黄云山的大路小路有许多条,其中最快捷、最好走的公路有两条。一是从石楼龙交上山,一是从交口大道峪上山。经棋盘山向北不远,即是黄云山。由于一些资料表述不一致或不明确的原故,不少人对石楼山(古称通天山)、棋盘山(原称棋砣山)、黄云山(别称凤尾山)、窟龙神山的关系还搞不清楚。《山西山河志》载,“石楼山,在石楼县城东24公里,东石羊乡及罗村镇东边,与交口县交界处。以其高绝,古名通天山。因山势雄伟,岩石层叠如楼,唐时改名石楼山。山体南北走向,北接黄云山,南连云梦山,主峰棋盘山,海拔1956米”(注:也有记述1957.5米)。又载,“黄云山,别名凤尾山。在石楼县东北部龙交乡东边,与中阳县交界处。山体南北走向,北接八道军山,南连石楼山,主峰窟龙神山,海拔2046米。”(注:也有记述2051米)</p><p class="ql-block"> 从大道峪上山后,向北沿山脊前行不到3公里,旁边有个小山头。爬上山顶,竖立着一块三棱体界碑,界碑的三个面分别刻有石楼、交口、中阳,表明此处为三县交界处。然而,石楼和交口的最高峰都是黄云山同一高峰,但这个位置显然不是黄云山最高峰。估计是埋设界碑的人搞错了位置或不负责任所致。如果严格按照现在界碑的位置划界,黄云山主峰窟龙神应该归中阳地界了。</p><p class="ql-block"> 在三县界碑数十米处,地上倒着一通古老的石碑,因年久风化严重,加之有一层冰雪看不清碑上的字迹。这应该就是传说中黄云祖师修真处的黄云寺遗址所在位置吧。志载:“”黄云寺,县东六十里,黄云祖师修真处”。</p><p class="ql-block"> 那么,传说中的明代摩崖石刻和土王墓又在哪里呢?尽管事先查阅了大量资料联系了好几个人了解摩崖石刻和土王墓的位置,并详细咨询了交口县原后水头村老支书景文郁和石楼县龙交乡书记郭永东,但具体位置只是大概。按照事先规划的徒步轨迹,找了许久,沿着旧时的一条古道跑了不少路,仍未发现其踪影。</p><p class="ql-block"> 山上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待再次反复与郭永东电话上核对位置后,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密林峭壁处发现了期待己久的大型摩崖石刻。石壁上竖刻着传说中的“黄云景绣”。由于年代久远,石壁风化剥落,只看到“黄云景 X ”三字,第四字难以辨别。那这个“景绣”的绣是如何识别的呢?说来也神奇,据说是郭永东思谋此字数月不得其解,一日竟然在梦中与沈浚穿越时空梦里相会,告知是“黄云景绣”。由于没有史料记载,也难以确认“黄云景绣”是否准确。也有人说“黄云景胜”应该更好、更贴切、更符合词汇组合。当然,<span style="color:rgb(68, 68, 68);">景字的本义是日照高山,有高大、光明的意思。也许,就是“黄云景”三个字,也正是沈浚的本意。</span>这些也都是猜测而已,没有定论。</p><p class="ql-block"> 经过反复寻觅,在距“黄云景X”石刻百米左右峭壁的下部,终于找到了第二处摩崖石刻。一排横刻在石壁上字比斗大的“黄云耸秀”----会稽沈浚书的巨大摩崖石刻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处石刻保存完好,字迹清晰,苍劲有力,字体古朴,有人说这可能是吕梁最大的明代文字摩崖石刻吧。“黄云耸秀”与“黄云景绣(或黄云景胜)”,正是对黄云山美景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因时间关系,本来对寻找土王墓(一说烽火台)不报太大希望了,但在折返的路边南侧低洼于道路地上,忽然发现一处类似烽火台的砖土建筑物。大家喜出望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也许是被我们的诚意所感动,老天有意神助攻吧哈哈。</p><p class="ql-block"> 走近细看,建筑物高约五六米,底宽也有五六米,下宽上窄,用砖包砌。南侧己经垮塌,底部有盗挖的洞坑。如果说这是一处烽火台,应该建在山梁或山脊视野开阔并便于观察或传递信号的高处才对。这也不符合烽火台选址的要求呀。在此上方约两百米处,又发现一处高一米左右,宽两米多的石砌堆。据景文郁老人讲,这个石堆应该叫墓标,距墓标不远有被盗挖过的土王墓,土王墓下来一点才是这个类似烽火台的建筑。古代石楼曾叫土军或吐京,山上这个位置叫土湾垴子。石楼人口”音“王”与“湾”不分,土湾垴子极可能就是土军或吐京时期当地原土著族群的大王死后葬在黄云山上这个山圪垴子上了。而类似烽火台的建筑物,分析应该是用于祭祀用的祭祀台。</p><p class="ql-block"> 返回山脊,向北前行不一会儿,山顶变的宽阔平坦。有人说这里就是古称大马坪的地方,是历代养马放牧的绝佳之地,也有人说这里是吕梁六大亚高山草原之一。只是时值冬季,看不到遍地青草和牛马成群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昔日石楼称为屈地,屈地产宝马,古籍均有记载。书载“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马也。”晋献公借此二宝,留下了“假道灭虢”的故事。“屈产之乘”,就是石楼的宝马。大马坪碧草如茵,水草茂胜,是产宝马的好地方。柳宗元在《晋问》中就有对屈地(石楼)宝马的精采描述,形容宝马“乍进乍止,乍伏乍起,乍奔乍踬,若江汉之水,疾风驱涛,击山荡壑,云沸而不止,若海神驾雪而来下”。遥想当年之屈地,围山狩猎,骏马嘶鸣,万马奔腾,那是什么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距大马坪不远,就是窟龙神山顶,山顶北侧是窟龙关和黄云洞(施雨洞)。只见山顶之下有一高约四五米、宽约十四五米、深约三十米左右的天然石洞。古道穿洞而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窟龙关石洞的奇绝景观。《山西通志》载:“黄云山,有奇天辟石洞,炎暑阴森,雪后似瑶台。”没见过不需要修建关门洞的关隘,但窟龙关就可以。窟龙关称不上是“雄关”,但绝对称得上是“奇关”!</p><p class="ql-block"> 正值前一天山上下了小雪,正好吻合了“黄云霁雪”的意境。只是雪下的不够大,加上山顶天冷风急,树枝上形成的雾凇被风一次就渐渐散落了。当年窟龙关巡检司早已不复存在,百米之外的黄云洞(施雨洞),高约两米多,深约二十米左右,洞内洞外散落几通石碑。穿窟龙洞而过的漫漫古道还隐约可见,只是多了许多杂草与尘埃。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黄云山窟龙古道人迹罕至,早己失去了曾经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站在高山之巅,默默感受历史的沧桑巨变,也许黄云山可以见证大禹治水,黄河奔流,高原悬湖一泻千里的变迁;也许可以见证石楼人在夏代为鬼方、商代叫沚国、春秋称屈邑、西汉名土军等时期创造的古代文明;也许可以见证姜太公、鬼谷子留存在石楼的传奇故事;也许可以见证从窟龙关下走过窟龙古道,东去省府京城闯荡社会的志士仁人;也许可以见证经过此地西去辛关、转角黄河古渡口跨河而过或顺河而下讨生活的倔强汉子;也许可以见证红军东征时毛泽东激情写下《沁园春.雪》的豪迈情怀;也许还可以见证石楼的现在和未来!</p><p class="ql-block"> 行走一座大山,收获一份心情。夕阳照在黄云山窟龙关上,显得格外亮丽,感觉更为神奇。</p><p class="ql-block"> 是啊,你去与不去,见与不见,黄云山就在那里。</p> <p>[黄云山与棋盘山位置图]</p> <p>[徒步穿越行进中]</p> <p>[石楼、交口、中阳三县界碑]</p> <p>[古黄云寺遗址的石碑]</p> <p>[古道]</p> <p>[密林深处的悬崖峭壁]</p> <p>[明代摩崖石刻:黄云景X。(有说“黄云景绣”,也有人认为“黄云景胜”更贴切)。当然,<span style="color: rgb(68, 68, 68);">景字的本义是日照高山,有高大、光明的意思。也许,就是“黄云景”三个字,也正是沈峻的本意。</span>]</p> <p>[明代摩崖石刻:黄云耸秀----会稽沈峻书]</p> <p>[摩崖石刻所在的山崖位置]</p> <p>[土王墓祭祀台,也有人俗称烽火台]</p> <p>[土王墓祭祀台下的盗坑]</p> <p>[土王墓标]</p> <p>[黄云山窟龙关]</p> <p>[黄云山窟龙关]</p> <p>[黄云洞,亦称施雨洞]</p> <p>[黄云洞石碑。“荣”应为“云”]</p> <p>[施雨洞石刻]</p> <p>[徒步穿越黄云山轨迹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