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知道,其实不然……

上善若水

<p>  猜猜这是什么植物?有什么功效😃?</p> <p>  潜意识里一直以为自己认识并了解它,在户外看到就给人介绍:这叫野莴笋,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 </p><p> 不知我是依其形命名,还是小时候每年春天,家里的餐桌上都有凉伴野菜在记忆中留下的认知😓😁。 </p> <p>  直到2020年5月25日上午,与同学们相伴去北碚自然世界公园游玩,漫步缙云登山梯,惊叹路边到处都是我以前未曾见过它硕果累累的美丽样,又自以为是地给同学们介绍:这是可以吃的野菜——叫野莴笋。</p><p> 同行的金凤姐听了哈哈大笑地指正道:这叫土大黄,又称野波菜、血三七、金不换等,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春天嫩叶可以汆水凉拌,根可以切片泡水喝,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之功效,尤其对气管炎和肝炎疗效甚好。不过土大黄虽好,但不宜多吃哦😓。</p><p> 三人行必有师👍,学习啦! </p> <p>  惊叹于山野长得茂盛,硕果累累像花儿一样美丽的土大黄,忍不住采摘一株带回与家人分享。遗憾在缙云山中遇见繁茂的它时未能想到给它多拍几张美照。</p><p> 金凤姐对土大黄的赞誉之词,让我想深入了解和正确认知它——真的功效这么多,这么好?</p><p> 以下是万能的“百度”给出的解读:</p> <p>  土大黄是一种生命力非常旺盛与顽强的植物,在农村、深山随处可见,在主城的荒地有时也依稀可见它的身影。可食,味不美,土大黄叶子不建议直接生吃或做菜吃。根或全草入药,一般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叶随用随采。北方通常将其种子塞入枕头,是比荞麦皮更上乘的枕芯填充物。根含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Emodin)、色素、有机酸、草酸钙、鞣质、树脂、糖类、淀粉、黏液质等。</p><p>功效与作用</p><p>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祛瘀消肿;通便;杀虫。主肺痨咳血;肺痛;吐血;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大便秘结;痄腮;痈疮肿毒;烫伤;疥癣;湿疹。一般人每次1~5克比较适宜;脾胃虚弱、虚寒等病症患者忌服;不能超量服用,更不可长期服用。</p><p>常用选方</p><p>1、治肺痈:金不换叶七片。捣汁,酒煎服三次,不论口臭吐秽物者皆效。(《百草镜》)</p><p>2、治春夏跌打疼痛、风气:金不换叶,捣汁冲酒服。渣加毛脚蟹捣烂敷。如风气,只用渣敷。(《慈航活人书》)</p><p>3、治肿毒初起:金不换叶五钱,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p><p>4、治月经不调:土大黄鲜叶五至七枚,水煎,冲甜酒服。(《湖南药物志》)</p> <p>  下面这个视频介绍土大黄还是天然的护发素,早知道,我就采点叶子回来试试了。</p><p> 还有,早知道它的种子做枕芯比荞麦还好,我今天肯定也就不会是只采摘一枝回来分享了。</p><p> 期盼再次遇见,相缝绝不放过😃😄!</p><p> 看过文章的你呢😉!</p> <p>注:视频与部分图片来自“百度”,如有不妥,联系作者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