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垃圾分类成了当今社会聚焦的一个话题。为了响应垃圾分类的方针,为了切实引导师生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营造校园内人人环保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学校组织各班开展了“垃圾分类”的教育活动。</span></p> 吉祥物-冀小分 <p> 🍃 “冀小分”设计原型为松鼠,形象乖巧可爱,又寓意深刻。松鼠在河北省太行山区分布广泛,其灵活可爱的形象颇受大众喜爱,希望能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松鼠具有捡拾散落的果实和种子的习性,与分拣垃圾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其动作敏捷的特点象征着河北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快速开展。</p><p> 以“冀小分”为基础,对应四种类型的垃圾,设计了四种颜色和表情的松鼠型。“冀小分”头上的四色“刘海儿”,分别对应了蓝色可回收物、红色有害垃圾、绿色厨余垃圾、黑色其他垃圾。背后的小背篓与人们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的行为相呼应。叶子状的领结与胸前绿色循环标志,体现了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深刻内涵。</p><p> </p> 垃圾分类小知识 <p> 🔖垃圾分类小知识🔖</p><p> 🚮1.垃圾分类的概念</p><p>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不同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要求,将垃圾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通俗地讲,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p><p> 🚮2.垃圾分类的类别</p><p> (一)可回收物📃</p><p> 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织物和瓶罐等。</p><p> (二)厨余垃圾🍅</p><p> 指居民在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垃圾。</p><p>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和骨头等。</p><p> (三)有害垃圾🔋</p><p> 指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p><p> (四)其他垃圾🚬</p><p> 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废弃物。包括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与其他纺织品、破旧陶瓷品、难以自然降解的肉食骨骼、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烟头、灰土等。</p> 学生线上活动 <p> 虽然还没有开学,但是我们利用线上活动的形式和家长学生互动,让大家一起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 孩子们画笔下的垃圾分类</b></p> <p> 🌎🌍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减少垃圾污染开始。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考验个人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素养。垃圾分类作为一种可教、可学的素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做起”,养成孩子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