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已经过了半年的时间了,这期间心里产生的孤独、压抑、烦操是前所没有的,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就在疫情好转后的今天,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自己在十二年前第一次走出国门的经历整理出来,留下一个完整的回忆呢,2008年我头一次去欧洲,也是第一次坐飞机,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内还没有那么发达,手机也是只有年轻人才玩的东西,记得最好的也就是“诺基亚”了,买一个好的“诺基亚”手机都要将近一万元,其次是“摩托罗拉”,那时候我也没有,拍照也只是用傻瓜相机,不过我们这次全程的拍照是用女儿当年的在我看属于高级的“诺基亚”手机和相机。现在看当年的照片感觉自己又傻又土。回来以后照片已经都转载多次收到优盘入库了,电脑操作多年不使用了,都生疏了,再次把这些捡起来实属不易,也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就算是为自己达到一个心愿,给自己找点事做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篇也只记录在2008年那次的欧洲之行,我是根据我当时旅游时所写的游记整理的,按照顺序还原十二年前的场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为是在旅游间隙写游记,有了这个游记才能做出今天的美篇文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那个游记文本是我当年旅行回来后,自己经过整理,编写、排版,拿到打印社给打印成册的,在当时那个年代也算是自己的得意之作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8年的9月3号,我和姐姐出发了。那时候虽然早已退休了,但一直还在外面兼职做会计工作。这次假期只有一个月,我还不能影响公司月底的税务申报工作,时间是比较紧的,我们和女儿约定了大家都在慕尼黑汇合,先在那周边玩,再一起回到女儿所在的地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午的飞机,在北京机场候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就是我们将要乘坐的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十个小时的飞行,在不断的吃吃喝喝睡睡中,倒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熬,德国时间比国内时间往后差6小时,到达德国的时间是当地的17:30,女儿早已等在机场的接机口等着我们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片是汉莎航空飞机上盒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女儿接上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欢迎来到德国”然后给了我和姐姐每人一块心形❤️的巧克力,女儿为我们的这次行程做足了功课,提前预订了各地的住宿和火车票,飞机票,我们就是睁眼瞎什么也不懂。在去酒店的途中,走在路上,女儿问我激动吗?虽然是第一次出国,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真没有那么激动,唯一让我激动的是去台湾,飞机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的一霎那,我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眼眶里突然就充满了泪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张照片-身后就是在慕尼黑住的酒店。</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慕尼黑是一个旅游热点城市,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无论是周边著名的景点还是许多的风景小镇距离都不远,作为短期旅途周转非常适合。甚至还有到奥地利的公交车。我们所定的酒店离火车站很近,从机场坐地铁到火车站步行10分钟左右就到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玛丽亚广场(Marienplatz)既是今天慕尼黑的城市中心,也是整个慕尼黑历史的起点。玛丽亚广场的西北面,则是著名的圣母主教座堂,从500多年前建成至今,它一直是当地最高的建筑,无论在风景还是文化上,都是慕尼黑的象征,它的形象出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纪念品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玛利亚广场上最显眼的建筑就是占满整个广场北面的新市政厅,很多人会惊叹于这座新哥特式建筑极其复杂的立面,而整栋建筑的设计者在当年只是一个24岁的建筑系的学生。慕尼黑新市政厅最吸引游人的就是每天11点,12点和下午5点的钟琴表演。分别展现了1568年威廉五世婚礼的场面还有慕尼黑特色的箍桶匠舞,虽然钟琴重达7吨,但是乐声却十分轻盈且层次丰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理石圆柱顶端,是怀抱婴孩的圣母玛利亚。作为慕尼黑的保护神,几百年来,她一直俯视着慕尼黑的发展与变迁。基座上的四组青铜雕像,是四个小天使斩杀四个妖怪,狮子代表战争、蜥蜴代表瘟疫、龙代表饥饿、蛇代表无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慕尼黑街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慕尼黑著名的烤猪肘店品尝德国美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餐馆里伴奏的乐队,里面欢声笑语好不热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奥林匹克体育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1972年第20届夏季奥运举办的场地,也是慕尼黑市民最佳的运动场去处。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近距离的奥运会”。政府则提出要配合城市规划环境发行环境改造。慕尼黑像东京一样,是一个非常拥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的城市,挤出地方修建场馆是相当困难的。当局选中了距市中心4千米的一处报废机场。体育建筑体量庞大,形象独特,对环境影响很大,环境和谐是完美体育建筑创作的重要环节。国内外优秀体育建筑无不依托环境特点展开创作。慕尼黑奥运公署正是由于在这方面的成功,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和喜爱。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造型和核心建筑是由慕尼黑的建筑师贝尼斯(G.Benisch)及其伙伴奥托(F.otto)设计的.1968年开始施工,到1972年陆续建成.整个公园由33个体育场馆组成..包括85000平方米可容纳80000名(47000个座位,33000个站位观众的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可容纳9000名观众的游泳池,14000座席的综合体育馆、5000个座席的自行车场,10200个座席的冰球场以及7200个座席的拳击馆等。此外还有大型的水上运动湖、可住12000名运动员的奥林匹克村和新闻中心、高达290米的电视塔等。这个综合性体育场馆占地总面积3平方千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奥林匹克公园有许多名人手印,我们发现了朗朗和世界四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的手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德国宝马公司总部是一座22层的现代银灰色高楼,雄伟壮观。总部大厦主体是由4个圆柱型塔楼组成,像发动机的四个气缸,顶部瞄着蓝白相间的BMW宝马圆形徽记,BMW是德文Bayerische Motoren Werke巴伐利亚发动机厂的缩写,蓝色象征天空;白色象征螺旋桨。这一标志性建筑,形象地反映了德国宝马汽车公司的实力和现代化科技技术水平,不失为一个具有震撼力的立体广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宝马公司总部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宝马公司总部陈设的各年代的汽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宝马公司总部回到市区已经是下午了,按照行程安排我们要去德国小镇: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小镇所有的美景从这座木制小桥开始。走上木桥,享受两边的风景。一座如梦似幻的雪山,近在眼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小镇,住在一个德国老太太开的家庭民宿里,老太太人很热情,房间干净整洁,是一个三层小别墅,非常漂亮,每天早上给我们做丰富的早餐,吃了早餐我们就出去玩,在这作为根据地,去美丽的国王湖、后湖、魔法森林、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参加“音乐之声”之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早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是2014年和女儿一家再次来到慕尼黑,再次游览了国王湖,还是住在这个德国老太太的家,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给大家看看,对比一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在小镇的路上,你会发现她坐落在一个山谷里,一条清澈的河流与公路平行向北流去,一栋栋由鲜花装饰的房屋点缀在绿色的草地之中,森林脚下不远处,一座教堂的尖顶在午后刺目的阳光中威严的耸立着,几座山峰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银光,一开始我以为那是雪山的山顶,女儿告诉我其实是石灰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镇上我们居住的地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镇街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小镇吃了早餐出来,我们先去了后湖,充分的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景,原始山脉和清澈的湖水,湖水清澈的能见到湖底,湖里成群的鸭子自由自在的追逐着游人抛来的面包,也有人在那里游泳,虽然9月的天气已经有些凉了,但身强力壮的德国人来说,那都不是事,后湖被高耸的群山所环抱,像一颗明珠,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一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女儿当时多年轻啊,曾经也是一个美少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魔法森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后湖去魔法森林,听名字多少有些恐怖,总觉得要有巫婆出现,实际上一路的景色都让人心旷神怡,空气清新,许多老人都那个代步的拐杖在徒步行走,高耸云天的绿树,路边的小木屋,形状各异的石头块都体现出了一种在城市感受不到的精神享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萨尔茨堡亮泉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奥地利当年的皇宫,里面有当年皇室的展览,最主要的乐趣是一些让游人感到出其不意的戏水游戏,走着走着不知道你遇到了哪个机关会喷出水来,在惊吓的同时也会有意外的惊喜。当然戏水宫里还有很多很值得留意一下的小雕塑,小机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0分钟的戏水宫玩水活动结束,我们顺便逛了逛皇宫花园。另外插一句,戏水宫虽然很多水机关,但是工作人员也主要是为了气氛或者引导人流才会让大家撒到一点小水,倒不是真的弄得满身湿透,基本很快就干了。如果是夏季去的话,5分钟一定干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一个很大的音乐盒,会让大家听完整首曲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萨尔茨堡市区最有名的景点-莫扎特故居,还有他的出生地,故居门前手拉门铃的小铜把手,依旧灵巧地挂在墙上,它至少在一百年前就不使用了,但谁也不会去把它取下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萨尔茨堡的景点基本都集中在老城区,而且相聚都很近,最有名的是:粮食胡同、犹太巷、黄金巷、码头巷、石头巷、林茨街…穿行在那些数不胜数的狭窄小街上,你会发现几乎没有哪个时代没有在萨尔茨堡留下印记。萨尔茨堡的老街不是规划出来的;它是人们随意走出来的,弯弯曲曲,幽深而诱惑。走在粮食街上,狭窄又曲折,布满阴影,没有道边;街道两边的建筑又高又陡,墙壁上千疮万孔,到处是岁月沧桑的印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各有特色的萨尔茨堡商铺装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各种旅游纪念品商店,这里是印有莫扎特头像的巧克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店铺买的印有莫扎特音乐曲谱的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各种独特风格的橱窗设计,和国内差别很大,对我们初来乍到的人来说感到无比新鲜,大开眼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萨尔茨堡处处充满莫扎特和音乐的气息,走在大街小巷,随处都能感受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萨尔茨堡的建筑艺术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很相像,有北方“罗马”之称。</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城如画般被橧侣山环抱,山上的城堡就如同给老城带上了一顶皇冠,好几公里都能看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城堡历经900年风雨,仍巍峨挺立,充满魅力,是中欧地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纪城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萨尔茨堡的一幅油画作品</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欧洲的许多城市与国家,我想我再也找不到像萨尔茨堡这样一座城市,仿佛呼吸之间也是一缕清明水晶,它犹如一首缠绵的老歌在暮色中低吟着往日的旧事,同时又像一幅精美的旧画,轻描淡写,便写尽人间风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就是萨尔茨堡,一个蕴含着诗魂画魄的欧洲古城,萨尔茨堡给我留下无限的回忆1回忆中尽是温静柔美的色彩,只要闭上眼睛,仿佛就漫步在碧波荡漾的莱阳河边;仿佛就踩在幽幽长巷的石板路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莫扎特广场上的莫扎特雕塑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音乐之声之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参加“音乐之声”之旅是姐姐这次来欧洲的主要目标,多年来,她一直执着的梦想着能亲临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看一看那些孩子们玩耍的小山坡,目睹一下上校大女儿和她男朋友小聚的玻璃屋,行走在孩子们骑车玩耍的河边小道上…这天我们来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惜天下雨了,我们都躲起来了,女儿在拍摄地照了几张照片,我们在雨停下来的一霎那也拍了一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身为《音乐之声》的忠粉,到奥地利就像一场朝圣之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校结婚的教堂外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校一家居住地-米拉贝尔花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音乐之声”中,上校的孩子们骑车玩耍的河边小道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外景拍摄地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参加“音乐之声”之旅的大巴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5年美国福克斯公司拍摄的电影“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成为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品味的艺术佳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部经典的电影风靡世界,而他的拍摄地萨尔茨堡在当时却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更看不到这部影片了。因为这是一部反映德国纳粹占领奥地利时让奥地利的年轻优秀海军上校为德国服务,上校不愿意为纳粹工作,他们全家在迈克斯叔叔和麽麽们的帮助下,利用一次公开歌唱比赛的机会逃出了多难的祖国,留下了绕梁不绝、回肠荡气的对祖国眷恋的爱情之歌,逃到了自由国度-瑞士。当时影片没有被翻译成德语(德国的统治者当然不能让这部反映纳粹的影片在德国上映)而奥地利也是使用德语的,当然也不知道这部影片的故事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是“音乐之声”中上校举行婚礼的教堂内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音乐之声”中,上校一家居住地-米拉贝尔花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王湖是德国在我国最有名的旅游打卡地,风景如画,如果你去过了,一定会被列入经典再游的名单,我们就在2014年又一次来到了这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去国王湖主要是去看那个红顶小教堂,是要乘船过去的,在船上看到远处的小红点似的小教堂出现时,大家都非常兴奋,随着红点越来越大,大家反而安静下来了,因为眼前的景色太迷人了,红色的小教堂,绿色的牧场,黄色的秋叶,白色的雪山,而且所有的这一切都倒映在青色的湖水中,美的像油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船开到了湖中央,每艘船都会停下,船长拿起小号,对着山峦吹奏一段旋律,而我们只要静静聆听山的回音即可。三个回合下来,演奏结束,船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船客可以根据情况给船长小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湖Obersee湖边风景如画,彩林倒影在明澈翠绿的湖水中,瀑布一泻而下,静谧如世外桃源,不少人到了这里赏赏湖景就返程了。少数人会沿着Obersee湖边走一条徒步路线,终点是湖另一端的一个小牧场,往返需要一个多小时。刚到上湖的湖边有个小码头,不知道旺季时是否可以乘船进去。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计划沿湖向前走一点就返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4年我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去了下湖,很美的地方。</span></p><p><br></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王湖在巴伐利亚州南部群山环绕之中,是一个因冰河侵蚀而成的湖泊,湖水清澈水平如镜,碧胜美玉,四面环山,山势险峻,感觉像是哪位巨人在这山间横劈一斧,乘船行于期间,犹如仙境一般,被誉为德国最美的湖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说国王湖的名字就是来源于这四围的高山,一个像国王,一个像王后,中间的小山则是他们的孩子,远处还有一座躺下的巫婆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个游客都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印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明信片角度的时候,久违的兴奋很好的诠释着“经典永远是经典”的道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油画般的国王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天鹅堡----飞过千山万水,就是为了看真实的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天鹅堡是这次旅行中的重点,因为这是一个德国最著名的的景点,凡到德国的游客都会到此一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每天来参观新天鹅堡的人们络绎不绝,所以参观必须提前预约。进入天鹅堡,每人发一个解说器,有各种语言,包括中文讲解,每到一个房间,就用遥控器激活,就可以自己听讲解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迪士尼睡美人城堡,就是新天鹅堡的原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充满浪漫气质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根据自己构想中的白雪公主居住地所建造的一座童话城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邀请了剧院画家和舞台布置者绘制了建筑草图,整个建筑的梦幻气氛,无数的天鹅装饰和图画,加上围绕城堡的湖泊,沉沉的湖水,宛如人间仙境。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王在去世的前二年里,他在这个新天鹅堡里度过了大约6个月的时光,从国王去世以后,一切建筑工程就停止了,而此时的二楼和整个骑士建筑还停留在很粗躁的阶段,只在1890年按照原来的规划,但是却是以简化的形式建造了裙房,而原先计划中的一个90米的城堡最高的主楼,直到现在也没有建成。可以说,直到今天,新天鹅堡也是一个没有完工的,而且永远也不会完工的一个历史性、纪念性的建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宫殿游览过程中是严禁拍照的。所以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只有你自己走进去看看究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路德维希二世的照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路德维希建造新天鹅堡并没有动用国家财政,而是个人的积蓄和他作为国家元首的俸禄。只是这些资金入不敷出,于是路德维希二世开始靠借贷修建城堡,直到他死后,他的巨额贷款(1400万马克)才由他的家族还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路德维希二世被迫离开他的城堡的时候,曾经对他的仆人说“好好为我照顾这些房子,不要让它们被好奇的参观者弄脏了,我在这里度过了一生最痛苦的时刻,我不会再回到这里了”几天以后,他被人发现死在古堡不远的湖边,而他心爱的城堡,在他死后仅仅几个星期,就对外开放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这里每年有百万人到此游览,这可能是国王当初既没有想到,也是不愿意看到的吧。</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天鹅堡最好拍照打卡地,也就是我女儿拍照的这座玛利亚桥,它位于两座悬崖中,是直观城堡的最佳视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新天鹅堡,回头再次观望这座举世闻名的童话宫殿,路德维希二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花费17年的时间和巨额资金,于十九世纪后期完成,在美丽行宫精美绝伦的外表下边,国王孤独狂傲的性格和神秘短暂的一生,一直让世人究探不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旧天鹅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天鹅堡下来经过的小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登上海拔1800米的阿尔卑斯山—耶纳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阿尔卑斯山脉贯穿欧洲6个国家的部分地区: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德国位于他的西南部,延伸为亚平宁山脉,从国王湖回来,我们就到了这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山必须要乘索道,望着高耸入云的山脉还真让我感到胆怯,我们分别乘坐了两辆缆车,当车慢慢上升时,腿有些发软,车越升越高,我从车窗往下望,见到一片片的绿地,成群的奶牛懒洋洋的人躺在草地上。</span></p> <p>缆车足足行走了30多分钟,好容易到达了目的地,天上的云就在眼前,好像伸手就能勾到。</p><p>山上还有小卖部,出售一些纪念品和食品饮料,还有餐厅,许多外国人在太阳伞下喝着啤酒,和朋友闲聊,享受着日光浴。外国人看见太阳比见了亲爹还亲,在国外就是晒脱皮你也别打伞,他们会像看外星人一样看你,这点我是深有体会。</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慕尼黑的行程结束了,我们离开了这里将要回到我女儿所在城市-吕贝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再见了,慕尼黑,再见了和蔼可亲的德国民宿老太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离开时在她家门口拍的照片。</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儿在当年还是一个留学生,她就读的吕贝克大学是一所国立大学,其教学与研究以医学为特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她的生活怎样?我这次才能真正了解,以前孩子们都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自己独立能力到底如何了?也是我所关心的问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达了她的住处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个类似我国独单的房型,屋里的面积挺大,其中一角算是厨房,有灶台和厨柜,自己还置办了冰箱,卫生间的面积也不小,比我国内的还大些,洗浴很方便,尤其是淋浴器的喷头,开始还真不习惯,水冲的砸在身上生疼,国内还真没有这种享受。最让我欣慰的是屋里收拾的干净整洁,后来她说怕我说她懒,收拾了好几天呢。多年的独立生活练就了她的自立能力,一切都做的很好。</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图是吕贝克火车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儿当年的住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我们就去逛了吕贝克的市容,看到这个城门的确感到挺震撼的。</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城门建于1464年,门上有两座庄重的,圆锥型的塔,它是吕贝克的象征。在欧盟没有成立的时候,德国使用马克,50元的钞票上就印着这座城门的雄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城门完工于1478年,红色的城墙经过600多年岁月的洗礼,已经没有了光鲜,但仍能体现着它当年的宏伟、庄重及朴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7年,德国城市吕贝克老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欧洲北部第一个选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建于公元12世纪的吕贝克,曾作为汉萨同盟的前首都和皇后城,直到公元16世纪一直是北欧重要的商业中心。如今,吕贝克仍是北欧国家海上贸易重地。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到一定的损毁,但这座老城的大部分结构还是保存完整如初,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的贵族宅邸,历史古迹,城内教堂和盐场建筑等,都是吕贝克历史发展的见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是吕贝克的市政厅</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吕贝克最著名的巧克力专卖店,就在市政厅的对面,店铺有二层楼,下面是卖各式巧克力的,其造型新颖别致、颜色五彩斑斓、各种口味那叫一个全,在整个德国都小有名气,里面的糖果造型都是用巧克力制作的,有各种水果造型的,还有为现在的世界杯足球赛特制的足球造型的和足球鞋造型的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楼是本市最有名的蛋糕店,我们在那品尝了吕贝克的特产,被誉为最好吃的杏仁蛋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海边漫步</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吕贝克的海边,在那里品尝了当地有名的冰淇凌,坐在海边的圆桌椅上眺望大海,天空海蓝,阳光灿烂。看着一座座高大华丽的轮船,听着海浪的节拍,品尝着小点心和冰淇凌,享受着阳光,那叫一个爽。国外的湖边、海边都有成群的鸭子和鹅,从不怕人,颜色都非常漂亮,光用语言真是形容不出当时情景的。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片涂鸦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德国的公交车虽然坐车的人并不多,但却都是那种加长的大车,每一个公交站台都有电子显示屏,显示着各路车到达本站的时间,差距以秒计算,精确度准确的表达着德国人的严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故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吕贝克市的情况我已经介绍了很多次了,在此不再多说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堡是号称德国最绿色的城市,汉堡的火车站很壮观,无处不透露着欧洲国家的华丽与富有。车站里就像一个大百货店,你可以买到任何你想买到的东西,欧洲国家的火车站没有候车室,因为人家没有那么多要上火车的人,车站里边就是站台,从不担心人员拥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堡阿尔斯特湖畔。宏伟壮观的岸边大楼是仿造意大利威尼斯的马可波罗广场建筑,长排的圆形拱门显示着他的气魄,岸边都是喝酒和品咖啡的露天餐馆,在这里歇息可以让你心情放松,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汉堡巧遇中国民族手工艺展在汉堡开的展会,在异国他乡看中国展览,感觉格外亲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汉堡品尝中国的粤菜,不大的店面很有中国特色,在这里我们遇见了来汉堡开会的中国团体,异国相见虽然互不相识但也感到很亲切。我们点了很代表粤菜的小点心:萝卜糕、虾饺、河粉、牛肉饭……都很好吃,汉堡是中国在德国开餐馆最多的城市,有些中国菜已改变了他原有的口味,而迎合了老外的餐饮习惯,但这家确实还保留了正宗的中国口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堡我已经在朋友圈发过好几次了,就不再多说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莱梅是德国最小的州,早期历史中被称为“北方的罗马”,因为当时是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基督教化的主要基地。后来也是汉萨同盟中的重要城市,作为“自由的汉萨同盟城市”,如今依然自由着,其地位相当于国内的直辖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为不来梅市政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市政厅正对面的有个雕像就是罗兰骑士雕像。</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莱梅:格林兄弟童话故事的发生地,街头音乐家就是这座小城的标志也是这座城市的品牌形象,在市政厅旁边隐藏着驴、狗、猫、鸡四个动物的铜像,按照童话故事里大声吓退强盗的著名造型,它们勇敢地一个站在一个的头顶,迎接着来参观它们的大人和孩子们,这里成了不来梅最受欢迎的景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音乐家的故事被做成各种独特风格的设计,做成各种卡通图案,出现在不来梅的纪念品商店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来梅是个充满童趣活力四射的地方,走出火车站就看到右手河边高低起伏的树丛中转动着的大风车,过了桥就是瑟格街,这是一条步行街,两边开满时尚商店。这条街上最抢眼的还是街口的一群小猪雕像,大猪小猪东奔西跑着觅食,老猪倌吹起回家的集合号,在热闹的现代城市中呈现出农耕时代威悉河畔的田园风光,让人心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市场广场东北边缘的不莱梅最大的教堂,拥有两座对称的塔楼,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该教堂汇集了各种建筑风格,包括源自于13世纪上半页的哥特式风格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市场广场上紧邻大教堂和市政厅的另一个很有特色的建筑:不来梅邦议会大厦,建于1966年,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建筑表面上的铁质构建,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和几何之美,玻璃镜面的反射与周边古老建筑的花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新旧交替,相互融合。</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场边,有一条不起眼的窄窄小街,叫扎桶匠街。要不是入口处上方有一幅天使刺龙的金色大浮雕吸引了你的眼球,你也许就轻易地错过了它。扎桶匠街更像是一条小巷,全长只有100米,是20世纪初由咖啡商人用个人资金打造的,为的是重现中世纪时街道的景象。短短的小街功能齐全,电影院、剧院、咖啡馆、赌场、美术馆、服装店、工艺品店、餐馆,甚至比邻的希尔顿酒店也插上一脚,在这条小街上设了一个入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街充满了表现主义风格的建筑,墙面上到处是用砖头堆砌出来的图腾图案。最奇妙的就是在两栋小楼的屋顶之间悬挂了一排瓷器组钟,一到特定时间就会奏起清脆的音乐,弥漫在中世纪古朴凝重的味道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见墙上的七个小矮人了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人意大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月16号在吕贝克乘飞机经过4小时的飞行,先行到达意大利的比萨。</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早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比萨斜塔的故事了,想不到半个世纪以后,我竟然站在了它的面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远远看见比萨斜塔像一支巨大的石笔,直刺蓝天。朝着斜塔的方向,穿过一条售卖旅游纪品的小街,眼前突然一亮,只见一组华丽精美的白色大理石建筑群矗立在宽阔的草坪上,有教堂、洗礼堂和墓园,斜塔原来是大教堂的钟楼。 我们走近比萨斜塔,细细欣赏。这座高58.4米的8层斜塔,全部以白色大理石砌成,每层被12—31根圆柱环绕,每根柱的顶部都装饰着兽头像;顶层更是精雕细刻,如同一顶皇冠盖在塔顶上,使斜塔更加显得古朴而隽秀,成为罗马式建筑艺术之典范。但是,走近斜塔的南面底层向上仰望,则感到好像一座巨大的石塔,将向你倒来似的,令人胆战心惊,不敢久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2年10月,比萨发生地震,斜塔大幅度摇摆达22分钟之久,但仍巍然屹立。可是已从之前的偏离2.1米增加至5.2米,而且还以每年倾斜1厘米的速度继续增加,岌岌可危的世界奇迹比萨斜塔有倒塌之虞!为了游客的安全和延长斜塔的寿命,意大利有关当局宣布,1990年1月起关闭斜塔,进行维修纠偏。当今科学昌明,要把斜塔变为直塔并非难事,但是若把“斜而不倒”的奇塔,完全变成了直塔,那么它的“世界奇迹”的桂冠也要被摘除了。因此,如何抢救斜塔,使它继续“斜”但却“不倒”便成为众多科学家和广大游客关心的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负责给斜塔维修纠偏的科技人员,首先在该塔第二层,用两条钢缆缠绕,加固塔身;在斜塔的底座加上水泥套,其中,还使用了670吨铅,希望以此来抑制该塔继续倾斜。后来,意大利政府邀请英国理工学院教授约翰·比兰负责斜塔的矫正工程。比兰教授提出的方案是用特殊设计的大型钻头,在斜塔基础的北面打下每个6米深的洞,让周围的淤泥把空洞填满,使斜塔的北面基础“人工沉降”,减少该塔向南面倾斜。去年初,这个矫正方案实施以来,斜塔中心线逐渐朝正确的方向移动,目前,斜塔已恢复到100多年前的位置,但是却刻意不让它完全垂直。这就是今日比萨斜塔仍然“斜而不倒”的“谜底”。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斜塔旁边的教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米开朗基罗广场Piazzale Michelangelo位于佛罗伦萨市区南端的高地上,可以眺望佛罗伦萨市的全景。广场上布置了许多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著名作品的复制品。米开朗基罗广场建成时,广场的中心,摆放了米开朗基罗所雕刻的大理石雕像——《大卫》。上世纪,佛罗伦萨市政府从保护雕塑的角度出发,将雕塑移进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而广场上则立了一座青铜制的大卫复制品。米开朗基罗广场是由朱塞佩·波吉设计,始建于1868年。他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佛罗伦萨的阳台,因此修建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凉廊。如今,这里被改成了观景餐厅。从广场向佛罗伦萨城内望去,红色砖瓦、古式建筑、阿尔诺河、圣母白花大教堂的圆屋顶等等都看得清清楚楚,全景的佛罗伦萨更显古老和典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场上米开朗基罗所雕刻的大理石雕像——“大卫”(复制品)</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佛罗伦萨 乔托钟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乔托钟楼,它是意大利天才艺术家、欧洲绘画之父、著名建筑师及画家乔托设计,因而得名。乔托的艺术正如但丁在《神曲》中提到的那样,当时被称为是“比过去的艺术更完美”,谁看到这座塔的设计及其色彩之美妙以及那精致的浮雕都会理解这句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乔托钟楼高84.7米,由红白绿大理石砌成,里面有许多精致的让人窒息的雕塑,整个外形细长而优雅,它的色调和对面的洗礼堂相得益彰,是和谐完美的统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售票处红色字体强调,这里没有电梯,只有414级台阶。太恐怖了,我们没爬上去。</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佛罗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佛罗伦萨大教堂为意大利著名教堂,也叫“花之圣母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瑰宝,世界第四大教堂,建于1296-1436年。教堂用托斯卡那白、绿、粉色花岗石贴面,整个教堂装饰华丽。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登上穹顶可领略佛罗伦萨城市及其周围乡村的美丽全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佛罗伦萨大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型制很有独创性,虽然大体还是拉丁十字式的,但突破了教会的禁制,把东部歌坛设计成近似集中式的,预计用拱形顶。15世纪初,布鲁内列斯基着手设计拱形顶。为突出拱形顶,他特意在拱形顶之下修建一个12米高的鼓座。为减少拱形顶的侧推动,构架拱形面分为内外两层,中间呈空心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米开朗基罗曾经对这个拱形顶佩服得五体投地。八角形的拱形顶是世界上最大的拱形顶之一,内径为43米,高30多米,在其正中央有希腊式圆柱的尖顶塔亭,连亭总计高达107米。巨大的拱形顶依托在交错复杂的构架上,下半部分由石块构筑,上半部分用砖砌成。但是岁月无情,拱形顶外侧已经有裂缝了。佛罗伦萨大教堂其实是一组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和洗礼堂组成,位于今天佛罗伦萨市的杜阿莫广场和相邻的圣·日奥瓦妮广场上。教堂的边上还有一座八角型的洗礼堂,青铜大门上雕有著名的“天堂之门”是基贝尔蒂花费21年的杰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堂之门</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佛罗伦萨 韦奇奥旧桥 (也叫金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佛罗伦萨最古老的一座桥,建于1345年,设计者则是乔托的弟子哥第负责的,桥上原本一间间的商店是铁匠、屠夫和皮革商,他们在1593年被费迪南度公爵赶走,改由珠宝店及金匠来承租,使这座桥的气质整个改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是这里最有名的其实是但丁的初恋故事,但丁与贝德丽采的相遇,一生之中总共也就两次而已,而且两次都没有发生过当事人之间的直接交谈,可以说是一见钟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次,是在1274年5月1日但丁刚近九岁,贝德丽采刚满八岁。九年之后(1283年),两人再次相遇,地点就是这阿尔诺河畔的旧桥边。 但丁自己是这样记述这两次见面的: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丁在他的诗集《新生》中曾描写他九岁时见到贝德丽采时的感情: “这个时候,藏在生命中最深处的生命之精灵,开始激烈地颤动起来,就连很微弱的脉搏里也感觉了震动。” 但丁还写过这样的诗句: 自从初次在凡间一睹她的芳颜,直到最后一次在天堂与她相见, 我对她的歌唱从来也没有间断。(《神曲·天堂篇》第30章28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次是在那位最高贵的圣女第一次现身之后,时间一晃就过了九年...她又在我眼前现身了。这一次她身裹雪白的服饰,走在两个比她稍微年长一点的女人中间..当她走过一条街的时候,她把目光转向了我所站立之处。我顿时忸怩失措,万分心慌。她竟然向我点头示意,把她那不可言传的款款深情传递给了我。这对我来说,可以视为一种天恩。我感到我获得了无以复加的天恩...那是这一天的九点整。(《新生》第3篇)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但丁再一次回到Florence的时候,再一次经过旧桥。他已经结婚了,而贝德丽采已经去世两年。1290年贝德丽采去世,1300年但丁开始写《神曲》,他把她写进《神曲》升华成为最圣洁的女神,然后他们终于永远在一起了。原来一个人在9岁的时候的事情,也能这样引导一个人的一生。一个9岁孩子开始的爱情, 两次看似虚无的相遇,一段漫长的时间,一次令人无奈的错过,他们一生,有的只是擦肩而过,一生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可是他爱着她,用了他的一生的时间去爱着她。 也许一场擦肩而过,也是动人的,也是美丽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没有近距离的走进这座桥,只是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上远望,图片女儿的身后,和我下来后在路上行走的后面就是这座桥。</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皮货市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佛罗伦萨的皮货市场是许多人来这里必须要去的地方,那里可以以最低的价格买来高档的皮革手提包A货,可以算是皮革制品加工最精细的王国,如果来佛罗伦萨 想带些意大利制造的东西来作为纪念, 皮货市场是必须光顾之地。现在的佛罗伦萨皮革制品非常著名,是典型的购物天堂,但低劣品也很多,尤其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来自我国温州人生产的皮革制品,大多是低档货。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皮货市场,也离开了佛罗伦萨。晚上乘火车到达威尼斯,住在中国的朝鲜族人朴大姐开的家庭旅馆,这家旅馆也是我们在网上提前预订的,此馆是专门接待来意大利旅游的中国人及留学生的。在这里可以吃到地道的中国饭,住宿也相对的便宜一些,条件还是不错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向往已久的人水城-威尼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威尼斯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缀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丰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一种被称作贡多拉的游船。几百年前贡多拉是五颜六色的,当时的威尼斯贵族们,为了斗富,用大量的绫罗绸缎来装饰贡多拉,极尽奢华。后来威尼斯政府为了遏制这种奢靡的风气,立法禁止将贡多拉漆成彩色,于是曾经争奇斗艳的贡多拉都变成了如今的黑色小船。虽然船体是黑色,然而我们看到不少船内的装饰还是非常豪华精美的。但是想坐一次体验一下还是前思后想的没有狠下心来,因为要想坐一次贡多拉每人要花上人民币1000多元呢,(顺便说一下,我们当年去德国的时候,欧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是最高的阶段1:10,后来欧元逐步低下来了)太奢侈了吧,还是坐大游轮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后悔了,以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去体验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叹息桥:连结着总督府和旁边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叹息桥,叹息桥是威尼斯的必访景点之一。因死囚被押赴刑场时经过这里,常常会发出叹息声而得名。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有一个传说:有个男人被判了刑,走过这座桥。“看最后一眼吧!”狱卒说,让那男人在窗前停下。窗棂雕得很精致,是由许多八瓣菊花组合的。男人攀着窗棂俯视,见到一条窄窄长长的贡多拉,正驶过桥下,船上坐着一男一女,在拥吻。那女子竟是他的爱人。男人疯狂地撞向花窗,窗子是用厚厚的大理石造的,没有撞坏,只留下一摊血、一个愤怒的尸体。血没有滴下桥,吼声也不曾传出,就算传出去,那拥吻的女人,也不可能听见。所以只能一声叹息了!不过不知道这么悲惨的故事怎么在就接吻就天长地久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去的时候叹息桥正在维修,这张照片是在网上下载的。</span></p><p><br></p> <p>除了宽阔的水域,更多的是这种像蛛网一样密布其间的狭窄水道,这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大多数的建筑开门就朝向这样的蛛网水道,通过房东或预约的船将乘客运送至威尼斯的各地</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圣马可广场曾经被拿破仑称之为“欧洲最美的会客厅”,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圣马可图书馆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有两根高大的圆柱,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正对码头有着拱形长廊和标志性四叶草钥匙形状窗格的建筑就是总督府,是以前威尼斯最高行政官总督的官邸。宫殿最早建于公元九世纪,通过多年的改扩建形成现在的容貌。一楼的开放式拱形长廊可以提供座椅休息,可以惬意的在此躲避阳光并欣赏世界上最美丽的自然建筑风景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圣马可时钟塔位于圣马可教堂的右侧,是中世纪威尼斯的另一种象征,钟塔顶端有两个摩尔人于整点敲钟,刻着一行拉丁文“我只计算快乐的时光”,表盘上是欧洲的黄道十二宫,整个钟塔和《圣斗士星矢》里圣域的十二宫钟塔是不是特别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圣马可大教堂 Basilica San Marco</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里亚托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罗马众多的桥中,最著名的是里亚托桥,建于1180年,它又名商业桥,原为一座木桥,1580~1592年改建为石桥,是威尼斯的象征。造型为单孔拱桥,用大理石砌成,建于桥长48米,宽22米。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威尼斯最上镜的教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安康圣母教堂”是威尼斯艺术大师巴洛克的杰作,在1687年的时候就建成,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位于威尼斯大运河的入口处,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到此游玩,到教堂的外部楼顶有很多个雕像,看上去很有气派很宏伟,每年当地人都在这里庆祝圣母玛利亚节,场面很是热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东西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但却是用金子打造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玻璃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慕拉诺(玻璃岛)是威尼斯的玻璃工业中心,这里所生产的玻璃制品就称为“慕拉诺玻璃”。它以优美繁荣的古典的手工制作工艺闻名于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来到岛上制作玻璃的工厂参观(免费的)。工厂是个很小的工作间,工作区有一位制作者在演示制作的全过程,做了个瓶子,做了匹马,很快,大约只用了10来分钟。走出工作间即是工厂的玻璃商店,其装饰风格精细卓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Torcello 和 Lido岛,所有的岛都有方便的交通设施,就像我们的公交车一样,有专门的线路。</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彩色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彩色岛满眼都是色彩缤纷的房子,每一幢房子都有一种不同的颜色。黄色、蓝色或者粉色和砖红色,远远地看去就像童话世界。 房子的墙壁都搭配着适合它窗户,色彩十分好看,每家的窗台上大多有一盆植物,彩色村落的风情骤然体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彩色岛又叫蕾丝岛,以前以盛产蕾丝出名。蕾丝都以手工钩制,非常精美,曾经为皇室专用的。现在的蕾丝业已不如从前了,但是岛上还是有手工作坊,传承以前的手艺。工匠们手下的蕾丝长裙简直是倾国倾城。但手工蕾丝成品都非常昂贵,而且以纯白为主,即使有钱买回去,也舍不得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利多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利多岛是威尼斯新建的一个岛屿,是当地富人的居住区,许多明星大腕在这里居住,同时也是历届威尼斯电影节的举办地,有着世界电影节之父的美誉。多年以来利多岛已经成为一个度假圣地,被称为:“黄金海岸”集中了威尼斯最高档的酒店和最豪华的私人会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前去电影节的举办地点看了一下,听当地的人说,电影节刚过,岛上异常的安静,象没有人烟一样。岛屿建筑非常现代、大气,刚游览完其他岛屿置身此地犹如来到了又一个国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利多岛海边</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梵蒂冈</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罗马的第一天首先去了著名的号称“全世界最小的国家、最大的教堂”的梵蒂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梵蒂冈是一个国家,其实他就在罗马市里的西北角。参观梵蒂冈的人很多要早早的来排队,我们来的时候排队的人群已经绕着博物馆走了一圈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这些围在梵蒂冈博物馆四周排队等候的人们。这是由几道弯逐渐排到门口,进去了还要接着排。</span></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梵蒂冈城墙的小巷转角,看到两位修女在街角的圣玛利亚像前仰望的那一刻静静的画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梵蒂冈博物馆沿街墙</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梵蒂冈圣彼得广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正中央耸立着一座高插云霄的石碑,这座方尖石碑据说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广场,从远隔重洋的埃及抢来的,距今将近1900多年的历史。后来方尖碑被教皇西斯廷五世移至圣彼得广场,碑尖上是耶稣殉难的十字架造型,因为实在太高,很难看的真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碑的下面围着木搭架,不知道是要修还是保护?广场两侧各有一座造型讲究的巴洛克式喷泉,晶莹闪亮的水花从中间向上喷射,均匀洒落到巨大的托盘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托盘分为二层,上层呈蘑菇状,水柱落下,从四周形成水帘;下层呈钵状,承接泉水成细流外溢,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透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场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石柱廊环抱,这二组柱廊为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整个柱廊由四排柱子组成,一共284根圆柱,88根方柱,柱高19米,石柱顶端平台相连,上面站立着许多巨大的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圣男圣女,造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span></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教堂,首先让你惊叹得喘不过气来的是它那令人惊愕的巨大面积及内部的金碧辉煌,进入能容纳5万人的圣彼得大教堂内部,这个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宗教的影响使得梵蒂冈弥散着一种圣洁、凝重、却又神秘的美。</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堂内的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米开朗基罗24岁时的雕塑作品《圣殇 Pieta》这是一座很美丽而且特殊的雕像,异常年轻的圣母玛利亚端坐在那里,神态近乎安祥。圣母右臂托着平躺在她膝上的耶稣,除了从她眉心和唇间能捕捉一丝隐哀外, 低垂的眼帘,陷进布纹里的右手和掌心向上的左手,都默默地倾诉了慈母心中悲痛。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 创作这座雕像时的米开朗基罗正值青春年少,艺术表现手法非常独到。他一改其他同类题材浮于表面的悲痛表情,圣母异常年轻的脸庞和长着胡子的耶稣,巨大的悲痛和出奇的平静气氛都形成了强烈对比。据说作品刚展出时,前来参观的人都猜测这座雕像是当时另一位已有影响的艺术家所作。刚刚25岁的米开朗基罗大约是一气之下在圣母胸前的衣带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大师之名自此响誉世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米开朗基罗唯一留下了签名的作品。</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件艺术杰作是贝尼尼雕刻的青铜华盖,这是他为教堂所做的第一件作品,用了9年时间才完工,由4根螺旋型铜柱支撑,足有5层楼高,厚实的青铜华盖置于大祭坛上26米处,据说是为了标出圣彼得陵墓的确切地点。</span></p><p> </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件艺术杰作是教堂尽头的圣彼得宝座,是贝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和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的三重冠。橙色玻璃大窗上有一只圣灵信鸽,翼展达1.5米长。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查理二世赠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梵蒂冈大教堂内部的展品,就不一一的介绍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梵蒂冈博物馆内的旋转楼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认为参观梵蒂冈博物馆也许比其他国家、城市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是一个上帝的国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参观博物馆出来后看到的神圣的卫士</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斗兽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只要罗马大斗兽场还耸立着,罗马就巍然不动。一旦斗兽场颓圮了,罗马也就倒下;一旦罗马倒下,世界也就完了。”这是中世纪历史学家比德(Venerable Bede,)的名言。1818年拜伦在《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中的再次引用使其脍炙人口,成为罗马斗兽场重要性的最形象解读。如果罗马只能有一个地标的话,那一定是斗兽场。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到斗兽场先从右边行一圈,近距离看地下的囚室和兽室,三层外墙装饰现已不复存在,里面分两部份,比赛场地是用木搭建,有暗门往下走,现地下房间像废墟一样。中间有石级通往上层,看整个斗兽场,底层两边各3排房,另有兽笼室。内部分为三部分:竞技场,观众台和指挥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这座四层楼高的圆形建筑,已损毁相当大的部分,不过却反而像一个经过解剖的身躯,让人们清楚地看出该竞技场的层层结构,是罗马最迷人的建筑之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意大利罗斗兽场的西侧,矗立着一座三拱式大门,它是历史上有名的君士坦丁大帝凯旋门。公元306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即位。当时罗马帝国内部七雄争权,斗争激烈,其中马克森提是君士坦丁的强大敌手。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向克森提发起进攻。出兵前夕,君士坦丁大帝作了个梦,梦中一个“神仙”告诉他,如果他能在十字架旗号下作战,定能大获全胜。大帝十分相信梦中的神谕,命令士兵将耶稣名字的头两个希腊文字母写在盾牌上,然后开赴横跨台伯河的米尔维亚大桥战场,交战获得大胜,马克森提掉进河里淹死。这场征战是君士坦丁统一帝国全境过程的一次重大战役。战后,由罗马国会、元老院及罗马市民修建了这座凯旋门。这座凯旋门采取古罗马传统形式,由四根半露圆柱和三个拱门组合而成,中间拱门高大,上下左右刻有歌颂君士坦丁丰功伟绩的各种图案和人物浮雕,还将前罗马三位皇帝的有关文物,如图拉真广场建筑的横饰带,哈德良广场上一系列盾形浮雕,马克·奥勒留纪念碑上的8块镶板等,也都移装在凯旋门上,使之更添富丽的光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家统称它为罗马小凯旋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废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帝国广场废墟,也叫帝国议事广场,罗马废墟原来是一个市集,这是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为了纪念贵族与平民之间修好的和平神庙,只剩下光秃秃的庙墩基座。还有那维纳斯女神庙、米利亚殿堂、罗莫洛神庙、凯撒神庙,也都化作一堆堆的碎石和乱砖。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残破的废墟正是完整历史的映照,而完整的历史也正是因为残破的废墟才得以顽强地展示着。倘若没有废墟,现实就将因失去历史的纵深感而显得平淡呆板。</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威尼斯广场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威尼斯广场号称是全罗马最漂亮的广场,出名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广场上那座高大雄伟的白色大理石建筑(被戏称为婚礼蛋糕或者打字机):埃马努埃莱二世纪念碑碑上刻有4个巨型拉丁字,意为“祖国统一,人民自由”,是意大利独立和统一的象征。威尼斯广场对面是著名的双子教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共和国广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典电影“罗马假日”中公主和记者第一次邂逅的地方-共和国广场,是公主逃出使馆后第一个落脚的地方。</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万神殿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万神殿,这是从古罗马时期至今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最初的寺庙是由奥古斯都大帝的得力战将阿格里帕于公元前27年修建的,为了纪念亚克兴海战的胜利并用于祭拜行星上的众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亚克兴海战就是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埃及艳后)的那场著名战役。但是这座最初的庙宇在公元80年被大火焚毁,直到公元125年才由喜爱建筑的罗马皇帝哈德良,用阿格里巴的设计思路重建万神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经 过几个世纪之后,万神殿不断遭到劫掠和损坏。砖墙上的铆钉和小洞表明原来由大理石和薄板构成的镶板已被移走。镀金的铜屋瓦被一位东方的帝王抢走,教皇乌尔班八世把门廊的铜顶熔掉,做了圣彼得教堂主祭坛上的遮篷,并为圣天使堡造了80门大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 许愿泉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许愿泉也叫特莱维喷泉,传说在许愿池扔入一枚铜板入水:此生会再回罗马;两枚铜板入水:会与喜爱的人结合;三枚铜板入水:会使讨厌的人离开,这是许愿泉相传的三个愿望。这个传说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罗马市政府每年从罗马许愿泉中捞出的硬币有12万欧元。许愿的标准姿势是背对喷泉、右手拿著铜板从左肩上方向后投入水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也和众多游客一样每人往水里投了一个铜板,因为我们希望此生还会回来,至于我许的愿望嘛,当然是希望女儿的一生幸福快乐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电影“罗马假日”中的经典镜头让许多人想往着这个地方,永远的玉女明星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期」,更将这个文明古都的独特魅力,深深植入全球影迷眼底。 </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西班牙广场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班牙广场是著名的美国电影《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买花、吃冰淇淋、看人群的地方,是罗马知名度最高的广场。广场西侧是西班牙大使馆,也是这里地名的由来。距广场不远的马尔他街51号,是当年格里高利.派克扮演的记者的住所。站在破旧的四层小楼下,遥想那间掩着的窗子边,曾经站着一位英俊瘦削的男子,他经历了一场永生难忘的邂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电影中的经典画面,阳光、青春的气息历久弥新。世界各地的姑娘们大都怀有这么一个梦想:坐在这里吃个冰激凌,等待那个白马王子的出现。据说西班牙广场现在已经禁止游客在此饮食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高台阶永远是人山人海的,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拍张照片太难了,除非你清晨早早赶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电影拍摄时肯定是清场了。</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 纳沃那广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长椭圆形(长240米)的纳沃那广场,原址本是罗马皇帝图密善公元86年建造的竞技场(贵族的娱乐场),公元15世纪时被重新铺建。目前这里则是以精致建筑、雄伟喷泉和悠闲气氛闻名的巴洛克式广场,一年到头有各种节庆和表演在此举行,是罗马市民最喜爱的聚会场所之一。</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班牙广场中央的巴卡奇亚喷泉(破船喷泉),贝尼尼的父亲所设计巴洛克式作品,是为了纪念1598年台伯河泛滥造成的水灾。据说当年大水退后,广场中央留下一顺流漂来的木船,为此就做了这个喷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它并不是破船,只不过大家看到船的一半沉到水里,就叫他为破船,“罗马假日”中公主也曾到此玩耍,为广场增加了欢乐和流动感。</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真理之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著名的真理之口,在科斯梅丁·圣玛利亚教堂,这个教堂被认为是罗马最好的中世纪教堂之一,但是这里的出名并不是以圣母, 而是因为那块圆形大理石雕刻,世事有时就是这样让神灵也难以预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真理之口的神奇故事,几百年来传说甚多。但近一个世纪来,真理之口成为世界各地游客争相前往的观光点的最大原因,则是源于电影《罗马假日》这部经典之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影片中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在真理之口前的特写镜头,深深映在了每一个影迷的心中。</span></p><p> </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罗马圣天使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圣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是罗马台伯河右岸一座圆形的古老建筑,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宏伟建筑原本是古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的陵墓,传说是由哈德良皇帝亲自设计。这一浩大的工程始建于公元135年,竣工于公元139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桥的南端走向北端,一共有十座天使的雕像。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贝尼尼策划并与其徒弟塑建的,圣天使桥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这桥在很多电影里也有出现过。电影《罗马假日》的场景之一就在这里拍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美国电影《天使与魔鬼 》(《达芬奇密码》剧情中的圣天使桥场景。影片中罗马的那些镜头也是实地拍摄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冰激凌百年老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意大利的冰激凌世界闻名,罗马的冰激凌百年老店是一定要去尝尝的。我喜欢冰激凌,一路上没少吃,不过专程去寻找的冰激凌店,还是头一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内三大系列的旅游指南都把这家列为罗马第一。我在罗马的三天时间里,吃了许多次,最后一天更是连买了两份,现在仍旧回味无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马 圣乔凡尼教堂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拉特拉诺的圣乔凡尼教堂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是罗马四大教堂中的第二位,位于旧市区东侧,为罗马最令人印像深刻也是最重要的教堂,与圣彼得大教堂(位于梵蒂冈)相比较也不逊色。身为罗马教区主教 (均由教皇兼任) 的驻在教堂,此处是举行各种正式仪式的地方,新当选的教皇第一次离开梵蒂冈时必须到这里来,前来接受他的古代驻地的所有权。</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罗马,你每踏出的一步都踩在历史上。每一块嵌在地面的石砖都历经了不短的岁月。在如此现代的年代,罗马还在尽量保留原貌,将历史重现在世人面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想整个意大利行程,我们经历了经典的罗马、睿智的佛罗伦萨、明快的比萨和纯净多彩的威尼斯,风格迥异却各有风情。希望我们在许愿池许下的心愿能实现,带我们重回罗马,重游意大利,相信到时再次走过曾经熟悉的地方,会有更深的感触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法国文豪司汤达在十九世纪这样说到:只要你懂得感情,你就会倾家荡产来看一看意大利。这就是意大利,她散发的魅力令人浮想联翩,让人欲罢不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结束了罗马三天的经典游,9月23日早上将乘飞机去另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巴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香榭丽舍大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巴黎已经快到晚上了,放下行李就去了向往已久的香榭丽舍大街,看看这个世界瞩目的大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香榭丽舍大街位于卢浮宫与新凯旋门连心中轴线上,又被称为凯旋大道,是世界三大繁华中心大街之一,也被人们称作世界十大魅力步行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全长约1800米的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最为繁华、浪漫的街道。始建于1616年的香榭丽舍大道,是皇后玛丽·德·梅德西斯将卢浮宫外一处沼泽地改造而成的一条绿荫大道,因此香榭丽舍又被称为“王后林荫大道”。“香榭丽舍”这个译名是由徐悲鸿先生在法国留学时所起,既有古典的中国韵味,又充满浪漫的西方气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凯旋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凯旋门位于戴高乐广场中央,高达50米,是巴黎的象征之一。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延伸着12条主要大街。它建成于1836年,是为纪念法国军队的光荣和胜利而建造的,其规模超过了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拱门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内容取材于1792—1815年的法国战争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协和广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场始建于1757年,以当时的国王命名为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时期又被改名为“革命广场”。新的革命政府在革命广场立起了断头台,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革命广场被处决。1795年又将其改称为“协和广场”,后经名建筑师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终于1840年形成了现在的规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场正中心矗立着一座高23米,有3400多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这是1831年由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赠送给法国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场的四周矗立着八座雕像,代表法国八座主要城市(里尔、斯特拉斯堡、里昂、马赛、波尔多、南特、布雷斯特和鲁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黎地标打卡地:埃菲尔铁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著名的爱墙由500多块蓝色的瓷砖组成,上面用300种语言写满了-我爱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爱墙的发起者弗雷德里克 ·巴隆是一位以写爱情歌曲见长的音乐家。这位浪漫的法国人多年收集和记录下了1000多条用 300多种语言写就的“我爱你”的手写体,并于1998年就此撰写了一本书,成功发行5万册。爱墙是他那本书的衍生品;因为蒙马特高地是他早期创作爱情歌曲时的居住地,于是就有了我们眼前的这一幕,很法国,很巴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黎圣母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这一代中有不少人是因为圣母院而知道巴黎。小时候看电影“巴黎圣母院”那是必修课,通常还不止看一遍;爱丝梅拉达的浪漫爱情悲剧震撼着多少年轻的心灵。大教堂门前的广场就是小说里所描写的鞭挞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地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门口的圣母院广场中有一座“原点纪念物”是法国测量全国各地里程的起测点,不仅是真正的法国文化中心所在处更具有相当深远的象征意义,因此巴黎圣母院拥有“巴黎之心”的美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当年去巴黎圣母院里面的花式窗户还在,现在这些美丽都不复存在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黎圣母院里面十字架上的耶稣雕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黎圣母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塞纳河游船及两岸</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卢浮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卢浮宫4万件展品,倾我一生都看不懂看不完。 但是我要去看,我要认真地、尽力地看。因为在我心中,它就是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从来就不是有用的、接地气的,而是大部分人无法到达、甚至无法理解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我国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卢浮宫三宝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胜利女神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著名杰作的原作,被奉为稀世珍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胜利女神是胜利的化身,是提坦帕拉斯和斯堤克斯的女儿。她的罗马名字叫维克托里亚(维多利亚)。她的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像从天徜徉而下,衣袂飘然。她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到来。 她还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在提坦战争中倒戈向奥林帕斯并助其获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尊雕像于1863年发现于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茫茫大海。最早只是碎块,后经多年修复才得以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缺头少臂(1950年仅有一只手臂被找到)。大多数意见认为是创作于公元前200年左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卢浮宫三宝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爱神维纳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其雕像于1820年2月发现于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一座古墓遗址旁,是一尊手臂残缺的大理石雕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法国重金收买后陈列在卢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以其绝世魅力震动了世界,从此,“断臂的维纳斯”就著称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span></p> <p> 卢浮宫三宝之一</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蒙娜丽莎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了蒙娜丽莎面前,卢浮宫所有的珍品都值得你慢慢欣赏,唯独蒙娜丽莎,她离的太远太远,即使站在面前,一层层的保护还是让她那神秘的微笑继续如神话般的存在我心中,到此一游然后华丽的飘过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介绍卢浮宫里较有代表性和有名的几幅画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 “大浴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伦勃朗的自画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贝尼尼的雕塑作品:《沉睡的Her maphroditus》。</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占卜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吉普赛女郎告诉青年运势。画中,年轻人戴着手套的手放在剑柄上,未戴手套的手伸向女郎,女郎拉着他的手,并在他的手上改运。这两位人物的半身像非常写实,证实了画家自己的阐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珍珠女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画作是一幅色彩优美的肖像杰作,它描绘一个戴着用树叶编的“花环”的青年女子。一片树叶在她的前额投下了影子,观众把这个影子误认作珍珠。这虽是一个错觉,却包含着对这幅画的真理性的判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织花边的少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乔纳斯维梅尔的画布油画,创作于1669年-1670年间。这幅画作高24厘米,宽21厘米,是荷兰大画家维梅尔尺寸最小的画作,然而却是大名鼎鼎。画作中的女子正全神贯注于手中绣花边的活计,左边的蓝色缝纫包中露出白色和红色的线,画面的光线温柔而明净,色彩十分和谐,让大师梵高也为之倾心不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皮埃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安东尼华托的画布油画,高1.85米,宽1.50米,创作于1718年-1719年间。画作解析:画中的白衣男子名叫皮埃罗,是十八世纪风行欧洲的意大利即兴喜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小丑人物。画中皮埃罗的手臂自然下垂,裤子过短,而衣袖又过长,一副笨手笨脚的样子。人物表情似乎也是疲惫得不堪重负,反映出这个孤独的丑角内心脆弱的一面。画作中还有四个喜剧人物以半身像的形象出现在树叶的后面,他们是皮埃罗平时的四个伙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路易十五的首席画师,皇家美术学院院长,洛可可大师布歇的“雷那多和亚美达”。那对神仙如此放肆地调情,把周围几个小天使搞得既害羞又好奇,心里别提有多痒了!唐朝诗人卢照邻曾经如此歌颂爱情:“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看了布歇的画才知道,原来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看佛朗索瓦·布歇的名作“浴后的狄安娜”和“掠夺欧罗巴”。在他的画笔下,猎神狄安娜不再是背着弓箭,一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野女孩,而是一个从肌肤到身材都完美无缺,等待爱情降临的含羞美女;欧罗巴也不再是那个被劫持的那个惶恐不安的少女,俨然准备与那还没从牛变回人的宙斯谈恋爱了。 以布歇等人为代表的洛可可艺术风格能够在巴黎大行其道,是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帕杜夫人的鼎力支持;也就是说,那份巴黎浪漫是有顶层设计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拿破仑三世套房,极尽奢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卢浮宫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凡尔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凡尔赛大门口金色的栏杆显示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凡尔赛宫原本是一片沼泽地,在路易十三的时候还是一个僻静的狩猎场,直到遇上法国鼎鼎大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路易十四动员了著名的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园艺家,耗费数十年建造了这座宫殿,然后将数百名王公贵族邀入宫殿居住,他带领着贵族穿着华美的服饰,享用精美的器具,他将自己成功打造成为当时欧洲贵族时尚潮流的象征。一切都是为了证明他的君权神授,为了防止封建制度贵族对王室的威胁,能够hold的住这样场子的也只有他。这也就是在他过世没多久,法国就走向了大革命,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被送上了断头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花园最先看到的喷泉花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凡尔赛皇宫外花园的美令人惊叹,它的设计典雅而精致,是凡尔赛宫的有机组成部分。园中拥有众多的花圃、林木、雕像及美丽的喷泉,风景如画,十分迷人,堪称法国式园林的典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凡尔赛皇宫花园里的部分雕塑作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凡尔赛位于巴黎西南郊外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1682-1789)。</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凡尔赛宫主体长707米,中间是正宫,两翼为南宫、北宫,共有700多间大、小厅室。厅室内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四壁装饰有十分珍贵的雕塑和油画作品,室内配有珍稀家具,陈设着各种名贵古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凡尔赛宫里,大致是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的住处。解说员简单说了一下这三位国王的特征,大致如下: 路易十四(1638-1715)是一个事必躬亲、亲力亲为的国王。他一天工作八小时以上,以无比的热诚与精神治理国家,很快就成为全欧洲最优秀的英明君王,创立有史以来无与伦比的绝对君主制。他是世界史上执政最长久的君主之一,与康熙同时代的西方大帝,时人尊称"太阳王"。由于为了稳固统治,近亲通婚,因此有血液病遗传,路易十四比他的儿子和最大的孙子活的都长,他的曾孙路易十五继了他的位。路易十四是个矮子,身高大约154cm,因此他发明了高跟鞋。还有他痴迷舞蹈,先后出演21部芭蕾舞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路易十四的太阳王标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路易十四官方版画像。据说路易十四本来是画来作为给儿孙的礼物,因为太满意了,所以自己留存了起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路易十五(1710-1774),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统治软弱而无效,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与大他七岁的玛丽公主结婚,生了十个孩子。孙子继位,路易十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为他的王后与婚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路易十六(1754-1793)喜爱机械,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革命广场(今协和广场)被自己设计的断头台处决。本身软弱的性格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他不像好大喜功的路易十四,亦不像荒唐无能的路易十五,他甚至没有情妇,他爱他的国民,但最终他们却杀死了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凡尔赛宫,最令人感到惊叹的是镜厅,一走进里面便感受到了皇家的奢侈作风。巨大而又精致的水晶吊灯,镶着金边的精致的天花板壁画,以及左边一整面墙的镜子,右面墙的光线极好,光线投射在镜面上使整个大厅看起来闪闪发光。在几个世纪以前,镜子是十分昂贵的物品,这座大厅的出现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轰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参观凡尔赛各室展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凡尔赛与卢浮宫和艾菲尔铁塔一样,是各国旅游者必到之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出凡尔赛,在纪念品商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黎爱神桥上挂满了形状各异的情人锁,由于负担太重,桥上的部分地方不堪重负而垮塌,每年,巴黎要从爱神桥上拆除45吨,70万个锁,以致后来巴黎政府禁止在桥上挂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塞纳河两岸,有着许多游船码头;河上从早到晚都是游船如织。每个来巴黎的游客,如果没有在塞纳河上泛过舟,即使不能说是白来一趟,至少也算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短短一个小时的游河观光,能让你目不暇接。圣母院、卢浮宫、司法宫、埃菲尔铁塔,每一座雄伟的建筑都包含着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漫步巴黎街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什么是巴黎的浪漫,是白天街头时尚女郎的回眸一笑,还是深夜酒吧学子后生们的尽情喧闹?是国际时装节上那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肤色美女身上的奇装异服,还是大街小巷转角处红色凉棚下飘过来的咖啡幽香?是这些,可又不止是这些;巴黎的浪漫不仅有眩晕,也有宁静;不仅有时尚,也有传统;巴黎的浪漫是一种全方位的博大精深的气息,渗透在巴黎人的血液里,弥漫在巴黎的空气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黎是什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黎是巴尔扎克笔下拉丁区寄居者的地方、是酿造“人间喜剧”的地方;是大、小仲马笔下名流名媛出入风月情场、上流社会的地方;是雨果笔下的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革命党” 相互攻诘、煽动造反的地方、是“我们视线所不及的地下”世界;巴黎是王尔德、巴尔扎克 、大卫、德拉克洛瓦、肖邦 、席里柯、乔治·比才、拉封丹、莫里哀、都德、圣西门、毕沙罗们长眠的地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黎曾经冒着攻陷巴士底狱的浓烟、巴黎曾经聚集着最有才华的艺术家,巴黎曾经是法国大革命的发源地、巴黎是拿破仑、戴高乐凯旋之都,巴黎是贝当的耻辱之地,巴黎更是自由、平等、博爱唱响的地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狂欢的巴黎、浪漫的巴黎、艺术的巴黎、纸醉金迷的巴黎、梦幻的巴黎、时尚的巴黎......巴黎是无法形容的。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见-巴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黎回来后,在吕贝克休息了几天,又去了这次德国之行的最后一个城市-柏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柏林以后,安排好住宿先去看了柏林最著名的打卡地-勃兰登堡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勃兰登堡门上有一尊和平女神的四马两轮战车的铜制雕像。普法战争时,拿破仑攻破普鲁士后,将这尊驷马女神铜像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巴黎,直至滑铁卢战役失败之后,普鲁士才将女神铜像索回,重新安放在勃兰登堡门上,和平女神也改名为胜利女神。</span></p> <p> 德国联邦议会</p><p> 现在的议会大厦只留下一个古典式的外壳,内部进行了全部的改造,设计了一个透明的玻璃圆形大屋顶。一条环形的人行道沿着弯曲的墙壁盘旋而上,是专门给参观的人们提供的走道。</p><p> 在国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下面大厅里的政治家。这样的设计思想是为了增加政治的透明度,并且还含有让百姓监督国政的象征意义。 玻璃圆顶下面的大厅当中有一个喇叭形的柱子直达屋顶,它的主要作用是给楼下的大厅通风和照明。柱面由镜子拼接起来,反射着天光和人影,为整个大厅营造出一种超脱凡尘的气氛。在圆顶环形道的最高处,人们则可以尽情饱览柏林的全方位景观。</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身后是总理府,就在离议会大厦不远处,总理府由中间九层的主楼和较低的向两侧延伸的两翼组成。柏林人称它为洗衣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年这里也会有几天开放日,普通市民凭借有效证件就可以入内参观,甚至你可以透过玻璃看见正在办公的总理,不过,今天我们没有赶上这个日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柏林大教堂。它建于1894-1905年间,是座新教教堂,有典型的文化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它曾是统治普鲁士地区500多年的霍亨索伦王朝的纪念堂,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它毫不为过。</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柏林大教堂的穹顶虽然算不上最顶级的设计,却让人直观的感受很舒服,这一圈透亮的窗户使得教堂内部变得明亮而不压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奢华的祭坛后面是三扇彩绘玻璃花窗,分别记录了耶稣诞生、耶稣受难和耶稣复活的三个经典时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纪念教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在柏林建造一座教堂,以纪念他的祖父、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威廉一世,并命名为“威廉皇帝纪念教堂”。 二战中,盟军轰炸机向柏林投下无数炸弹,作为政治军事目标的柏林,没有一个建筑因为属于历史文化遗产之列而得以幸免。1941年11月22日晚,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被撒下的炸弹击中,地地道道的灭顶之灾,高耸的教堂尖顶被削掉,象缺了嘴的破瓶口一样仰着,地面教堂大厅部分整个被掀了顶了,以至于原本高113m的塔只剩下68米了,而教堂外的时钟至今还停留在被炸时的时刻,警示着后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海王喷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德国洪堡大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洪堡大学在菩提树下大街尽处的一侧,这是一所在德国、在世界上都很知名的大学,最开始是叫做柏林大学,后来为了纪念它的创始人威廉·冯·洪堡而改名为洪堡大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世界上第一所新式大学,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这里,教授和学生的名人一堆堆,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马克思的题词,听旁边一个会德语的人介绍大概是“哲学也可以改变世界”的意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洪堡大学大门口的雕像——赫尔姆霍兹(Helmholtz,1821-1894),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主要著作有《生理光学纲要》,简单的说就是“三原色定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洪堡大学门口有两个座像,他们就是著名的洪堡兄弟。左侧是哥哥,哲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威廉·洪堡,他是洪堡大学的创始人;右侧是弟弟,自然科学家、地理学家,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亚历山大·洪堡,他是洪堡大学第一任地理系主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威廉·冯·洪堡和亚历山大·冯·洪堡是知名的两兄弟,在他们还是孩童的时候,他们的母亲曾经向歌德请教应该如何引领教育孩子,更适于朝什么方向发展。到后来哥哥威廉走向了教育事业,创办了这所大学,弟弟亚历山大则走向了自己喜欢的地理学,博物学,用自己的足迹丈量着世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空书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纪念1933年5月10日纳粹烧书” 纪念馆。 这是以色列艺术家设计的艺术品,这个艺术品称为“空书架”。将地面向下挖出一个空间,放进什么书都没有的书架,纪念纳粹于1933年5月的一次焚书行动。这次焚书行动烧毁了20000多册关于犹太人、共产主义以及宣扬自由、民主的图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柏林墙是柏林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东火车站长约1公里的柏林墙遗址是柏林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从东火车站下车,沿着这段被称为东边画廊的柏林最大的“涂鸦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就有那副最著名的“兄弟之吻”。“兄弟之吻”是由莫斯科艺术家迪米特里·弗鲁贝尔创作的,是柏林墙上最著名的涂鸦之一,内容是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亲吻前东德最高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它象征着前苏联和东德的战略合作关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一幅“翻阅柏林墙”据统计,在柏林墙没有被拆除之前,有上千人在翻越柏林墙过程中被击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柏林有一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这些形似犹太人棺木的混凝土板代表着对二战期间殒命的六百万犹太人的祭奠。对于历史的描述与记载,人们总是难免有意无意人为化的去篡改一些东西,而德国人对于二战期间的历史基本上属于毫不回避的态度,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历史终究是无法掩盖的,让后来的人们知道原本发生的事情,这才是讲述、研究它的最基本的原则,而更多的时候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化的原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彩玻璃幕墙大楼,这是德国CG 集团大楼——德国房地产开发商巨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克思、恩克斯的铜像雕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柏林过路口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的红绿灯与众不同,路灯里面闪烁的是红绿两个小人的形象。这种设计是东柏林人的发明,当时的人们觉得普通的红绿灯实在是过于单调乏味了,无法引起行人的注意,于是就改变了红绿灯的形象。两德统一后,这项发明依然在柏林保留了下来,并逐渐成为了柏林的一项标志,还衍生出了纪念品、服饰品牌等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看着新奇,现在我们国家的各地路口红绿灯,已经都完全做成这样子的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柏林的吉祥物是柏林熊,究竟为什么是熊,我没有查出来确切的说法。柏林人对于熊的喜爱充斥着他们的生活,街头巷尾满是熊举着双手的造型,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柏林熊被冠以了各种色彩。除此之外,代表着电影极高水平的柏林国际电影节,所设置的奖项也是金熊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柏林火车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索尼中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日本人投资开发的商场,中庭设计成渐渐升高并有灯光变化的热气球。这一椭圆形的彩色天幕惊喜到我,还有时尚感十足的餐厅和咖啡馆,全城的柏林人好像都来到了这里。当然也少不了旁边锐角形状的德铁大厦,灯光交相辉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辫子面包虽然不是德国人的发明,但在德国地区却是非常的受欢迎。曾经在欧洲,有将女子的辫子陪葬的习俗,久而久之就用形似辫子的这种面包代替了。这种面包硬硬的,上面布有大盐粒,作为主食口感滋味比较不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柏林吃“必胜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返回吕贝克的汽车站看到了雨后的彩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柏林旅行结束了,相比德国其他城市的本份和朴实,柏林繁华绚烂得多。你能看出它背负沉重历史的沧桑,也会发现它作为统一后的德国首都的充沛活力。这是一个具有双重中心的都市,从地图上看,柏林的市区就像两个部分重合的圆,繁华就从各自的圆心扩展开来,一边源自从前的西柏林,另一边源自东柏林。来柏林的旅游,给我的感触是:历史赋予了一个城市太多,但总是太过厚重!现代的气息,给了柏林极大的活力。年轻而古老,这就是柏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城市只要有了历史,就有了风骨与耐人寻味的魅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德国旅行结束了, 我很庆幸我在有生之年能亲身经历这些美丽的地方脑海中留下的都是精彩的瞬间,在欧洲的这40天我度过了我人生最轻松最惬意的时光,可以没有任何压力和烦恼的在流淌着音乐的街道行走,可以肆意的享受跳跃的阳光,可以随性的任自自的脚步走走停停。我时常想起那些热情的大巴司机,那样认真详细的给你画出你问询的路线图 ;想起那些虽然互不相识,但见面却总是微笑着向你点头的普通市民们;想起那些在地铁上、红绿灯下、人行道上……尊规守纪的人们。德国人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让我感到惊讶,也许我们中国人长期积累的陋习还不能理解人家的文明。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2008年,我们的改革开放还不像今天这么飞速的发展,当年的旅行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差距,也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正在崛起,但比起物质的现代化,精神的现代化还需要更大的努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片为回国途中,在汉堡机场,看到这个挺有意义的,留下了印记。</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