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砂工匠》2018年7月20日拍摄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

苏志广

制砂是从选料开始的。工匠们独具慧眼,把最适合做砂锅的料材筛选出来。 和泥也是技术活,他(她)们把一堆松散的沙土加上水,活成黏糊糊的泥巴团。 一块泥巴团在她(他)们的手里迅速成型,变成一个有模有样的砂锅坯子。 坯子做好后,还要在干之前对细微的瑕疵进行修补。 坯子晾干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打磨,使其更加完美。 装窑是个力气活,一般都是由男人完成的。 烧窑看似简单,其实技术含量最高,因为时间、温湿度和火候直接影响成品率。 开窑就是把已经烧好的窑盖子打开,为出窑做准备。 开窑后工匠们用铁质的长钩工具把烧好的砂锅从窑里挑出来。面对几千度的高温,他们只能用帆布挡住身子,用草帽挡住脸,闭眼操作。 由于刚出窑的砂锅温度太高,直接拿出来迅速降温容易变形,因此又放进降温窑里,让它慢慢冷却。 成品出来还要经过严格把关,逐个检验。 这里制作的有各种锅、壶、盆、缸、罐等等。制砂成型全靠一双手,他(她)们心灵手巧,可也蛮费体力的。 每次成品出来都会看到他(她)们发自内心的微笑,因为他(她)们知道又添收入啦。 砂锅制作从陶器演变而来,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现在这种作坊在全国已不多见。荥经这里的人们保留着古老的制砂工艺很是难得,应当受到政府的保护。制砂艺人们的工作、卫生和生活环境实在太差,应当引起政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