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目 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节P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世界上最北的共和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初识芬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节P3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颠覆了我对纪念碑的概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如跳动音符的西贝柳斯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节P4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三个教堂,三种气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记赫尔辛基的白教堂、红教堂和石头教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节P5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正面有四个巨人浮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老派绅士般的中央火车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五节P6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芬兰国歌作者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梦幻童话中的波尔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六节P8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乘船从北欧到东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赫尔辛基到塔林的游轮上遐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七节P98</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巨石上镌刻着1991年8月20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中世纪的古城塔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八节P13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波罗的海最特别之处是什么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乘邮轮从塔林到斯德哥尔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九节P15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他们祖先既是开拓者又是征服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十几个小岛组成了斯德哥尔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节P19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名闻遐迩的“蓝厅”为何不见蓝色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诺贝尔颁奖典礼并不在这里举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一节P21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市政厅享誉全球是因为一个人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记褐红色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二节P235</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3桅战船为何首航1,300米后即沉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记仅有一件展品的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三节P25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部瑞典近代历史写在皇后岛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宫殿未完工皇后走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世界上最北的共和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初识芬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上午在上海浦东机场乘坐芬兰航空AY0088航班飞赫尔辛基。这架空客370在飞机机身外面四周安装了摄像头,每一个座位背后有显示屏,我不坐在靠窗座位,也能清楚地看到飞机起飞降落、左舷右舷的云彩和地面河流山脉景色。经过10个小时,飞行了8000千米航程,于当地时间下午到达赫尔辛基万塔机场。</p><p class="ql-block"> 芬兰首都机场建于1952年,为当时即将在赫尔辛基举办夏季奥运会而建造,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机场有三条沥青跑道,每年进出港旅客约2,000万人次。中国上海浦东机场有4根跑道,年接待8,000万旅客。出站一路欣赏一番,万塔机场小而精致,看到候机楼秩序井然,还有雪山、极光、芬兰堡的大幅照片。像是画了一个完整的圆圈,我们北欧之行是从赫尔辛基机场开始的,游览芬兰、爱沙尼亚、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然后从冰岛经过芬兰转机回上海,所以告别北欧也是在赫尔辛基机场。</p><p class="ql-block"> 上海气温摄氏27度,赫尔辛基14度,我们在机场出口处打开行李箱取衣添加,并把表拨慢5个小时,而苹果手机的时间是会自动调整的,走出机场就开始北欧之行第一站芬兰行程。下午我们参观了西贝柳斯纪念碑、岩石教堂、乌斯佩斯基东正教堂、参议院广场(议会广场)等景观,同时也初识芬兰的历史、经济和文化。</p><p class="ql-block"> 游览北欧前做功课时,看到百度上写芬兰是“世界上最北的共和国”,有的游记书上也这么写,因为瑞典、挪威和丹麦皆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就是说这三国像英国一样都有国王,而芬兰没有国王设总统。</p><p class="ql-block"> 其实不尽然,后来我们去了冰岛,知悉冰岛也是共和国,国家有总统和总理,它地处北纬63-67度,而66度以上为北极圈。芬兰地处北纬60-70度,最高纬度超过冰岛,而最低纬度却低于冰岛,平均纬度两国相当。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是北纬64度,赫尔辛基是60度,所以世界上最北的首都应该在冰岛。比较一下,我去过中国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和最北乡村漠河北极村,分别是北纬45度和54度。</p><p class="ql-block"> 这是交响乐《芬兰颂》作者、芬兰音乐家西贝柳斯纪念碑。纪念碑是由管风琴的600多根不锈钢管组成,远远看去,像是跳动的音符,跃动的旋律,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独具的匠心。</p><p class="ql-block"> 芬兰有两个“18万”:18万个湖泊和18万个岛屿,也称“万湖之国”和“万岛之国”。芬兰森林覆盖率70%,人口500万,比上海浦东新区人口少一点,人均林地5公顷,即5万平方米,世界第二,仅次于加拿大,漫步芬兰如同进入氧吧。芬兰三分之一土地位于北纬66度以上北极圈内,是观赏北极光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这是芬兰地理学家和北极探险家诺登斯科德(Nils Adolf Erik Nordenskiöld,1832–1901 )的塑像,他于1878年驾驶维加号蒸汽船实现人类首次穿越北极。</p><p class="ql-block"> 芬兰夹在两个强势邻国之间,俄罗斯位东,瑞典位西。一个弱国备受两个强国欺凌,芬兰首先是受瑞典的殖民统治长达600年,芬兰的名称就是瑞典语“新发现的土地”。俄罗斯与瑞典为了争夺芬兰,发生多次战争,19世纪初俄罗斯战胜瑞典,接着统治芬兰近100年。1917年“十月革命”后芬兰独立,但是被沙皇抢占的领土列宁没有归还,包括圣彼得堡。</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列宁支持芬兰“红军“,要把芬兰变成所谓“社会主义国家”。芬兰参议院求助德国对抗苏联,,1918年德军打败”红军“,想不到引狼入室,德国觊觎芬兰这块肥肉,”遴选“一位德国王子当芬兰国王,还好王子识时务,推迟即位,一战德国战败,芬兰的“君主立宪”便告流产。不过芬兰与苏联结下仇恨,二战中斯大林两次与芬兰交战,芬兰成为二战战败国。沙皇从芬兰夺走圣彼得堡等一大片土地,斯大林不但不予归还,另外还要芬兰割让土地给苏联,芬兰还向苏联支付3亿美元巨额战争赔款。</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前苏联对芬兰影响的点滴痕迹,比如我看到这辆车上印有前苏联国旗的镰刀斧头图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北欧五国的国旗都有十字架图形,为什么呢?原来12世纪前北欧仍是基督与北欧偶像奥丁崇拜并存,这时瑞典国王埃里克九世即位,他极力推广福音,很快国民纷纷放弃奥丁归向上主,他也是5国国旗旗图案的设计者。灵感出自1157年,瑞典国王征伐芬兰,忽然他看见天上的金色阳光在蓝天中呈现出十字光芒,他认为这是上主对他的启示,于是以金黄十字架和蓝底作为瑞典的标志。其他国家纷纷跟进。这五面国旗分别是:挪威、芬兰、冰岛、瑞典和丹麦。</p><p class="ql-block"> 这面白底蓝十字旗子是芬兰国旗,芬兰在历史上被瑞典和沙俄统治700年,1917年独立,1918年被正式定为国旗。白色象征白雪,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p><p class="ql-block"> 芬兰作为北欧唯一的二次大战的战败国,在痛苦中挣扎,芬兰人依靠自力更生,终于还清支付苏联的战争赔款,走出困境,大力发展经济。</p><p class="ql-block"> 芬兰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比如,为全世界制造了一艘又一艘豪华邮轮,赚得大笔外汇,上海吴淞游轮码头的“海洋自由号”、“海洋绿洲号”都是芬兰制造的产品。芬兰现代电子工业发达,记得我二十年年前用的手机就是芬兰的“Nokia诺基亚”。百年诺基亚原是一家木材和造纸企业,这种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的产业必须转型,早在1960年转型生产移动电话。现在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集中研发移动终端定位。2018年诺基亚与中国移动签署了价值10亿欧元的人工智能AI和5G协议。</p><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了保存300年前原貌的波尔沃小城,来到6公里外的一个典雅Haikko Manor 海科庄园。庄园一面对着芬兰湾海滨,三面被森林包围,主建筑是一栋三层的白色楼房,正面有6根白色意大利圆柱,柱子后面是二楼半圆形阳台,柱子前面是一楼长阳台,两边有大理石楼梯通向大草坪,草坪尽头就是海边,儿子带来无人机拍下空中俯瞰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庄园房间墙上挂着许多名人佳丽来庄园的照片,还有一架老式棕色钢琴。庄园有好几个餐厅,大餐厅里好像有公司员工聚餐,还请来乐队。我们一家在小餐厅品尝正宗芬兰餐,尝到了烟熏三文鱼,这是古代因纽特人创造的菜品,学名鲑鱼,omega-3脂肪酸含量丰富。还吃到有一种名为“格瓦里”的“芬兰鱼寿司”的美食,它是用腌制过的生鱼片代替日本寿司中的米饭卷,里面包裹上土豆泥、奶酪、海带,这几种食材几乎是芬兰人日常必不可少的,味道鲜美,口感醇厚。最后上的“蓝莓派”也是芬兰典型的浆果类美味甜品,奶香浓浓。8人消费350多欧元。</p><p class="ql-block"> 如今芬兰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均名列前茅,成为发达的“高收入、高福利、高税收”富国。芬兰的高收入者如医生、律师等,月收入约12,000欧元,必须缴税40%。公司员工、服务员、营业员月收入4,000欧元,缴税8%。我们出发的芬兰航班上有一位空姐是上海人,我到飞机后舱食品准备间喝水聊天时得知,她是在上海应聘加入芬兰航空的,与芬兰空姐享受同等待遇,笑脸上露出满足感。芬兰人收入高,但崇尚生活简约,在赫尔辛基街头看到大多是普通车。总部在德国的、被公认研究反腐权威的非官方非盈利组织“透明国际”,公布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常常名列TOP,为全球最廉洁的国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芬兰加入曾经获得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欧盟,北欧五国中,丹麦和瑞典也是欧盟成员,挪威和冰岛尚未加入。芬兰也是北欧五国中唯一使用欧元国家,其他都使用本国克朗,如丹麦克朗、冰岛克朗。</p><p class="ql-block"> 这是隔海遥望世界文化遗产“芬兰堡”,它是一连串小岛,建于250 多年前,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海防军事要塞,也是芬兰最为著名的景点,芬兰堡有教堂、军营、城门等名胜古迹,有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海上军事遗迹,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时间登堡, 留给下一次补偿吧。</p><p class="ql-block"> “二战”结束后,国际奥委会于1947年就1952年的第15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投票表决,申办城市有9个,如芬兰赫尔辛基、荷兰阿姆斯特丹、瑞典斯德哥尔摩、希腊雅典、美国芝加哥等,与第14届奥运会只有伦敦一家申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结果赫尔辛基赢得了主办权。</p><p class="ql-block"> 喜讯传到芬兰,芬兰人想起了往事,心中却充满错综复杂的感情。为什么呢?原来1940年的第12届奥运会原定在东京举行,但由于日本侵华侵亚洲战争,迫于世界舆论压力,日本放弃主办权。国际奥委会遂决定改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芬兰还为此建造了5万人的体育场。但是1939年苏联向芬兰开战,赫尔辛基遭到狂轰乱炸,苏联向体育场扔了16枚炸弹,体育场居然岿然不动,但奥运会是办不成了。1944年的第13届伦敦奥运会也是由于“二战”被取消,所以历史上第12届和第13届两届奥运会取消停办。</p><p class="ql-block"> 总算12年后芬兰又夺回了举办权。1952年的第15届奥运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参加,但是由于“两个中国”的问题而时间耽搁,后来台湾放弃参加,因此新中国代表团一行40人赶到赫尔辛基时,奥运会已进行了10天,只赶上男子游泳的一项比赛和闭幕式。</p><p class="ql-block">这是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12年前为了奥运会而建造却没有用于奥运会的体育场,现在旧物新用。</p><p class="ql-block"> 芬兰人的设计水平全球顶尖,享誉世界。擅长设计是有历史渊源的,100多年前建造的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是一件十分恢宏而精致的艺术品,那天有幸一睹见证了岁月流逝的中央火车站的“尊容”。虽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依然屹立在繁华的曼纳海姆街上,就像一位老派绅士,历经岁月沧桑,但“着装仪态”仍然精致考究,没有一丝破败之感。</p><p class="ql-block"> 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的设计师是沙里宁,芬兰有两个沙里宁,父亲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和儿子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火车站是父亲设计的。</p><p class="ql-block"> 老沙里宁出生芬兰,1923年移居美国,他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在世界城市规划设计中广泛应用。“有机疏散”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把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二是把不经常的活动,或者偶然活动场所作分散布置。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亦属无妨,因为在日常活动范围外面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高的车速迅速往返。“有机疏散”理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组织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这些理论我们现在看来很适合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规划设计理念。</p><p class="ql-block"> 这是火车站正面的四个巨大的手捧灯球的人像浮雕,从远处看像是整座建筑的巨人卫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r></p><p><br></p><p><br></p><p> 中央火车站设计师老沙里宁的儿子也是一位杰出的美籍芬兰裔建筑设计师,1910年生于芬兰,13岁时随父移居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系。他与中国林徽因的侄女林璎是先后同学,林璎读研期间设计了越战纪念碑,曾得到总统杰出人才奖。小沙里宁代表作品有:杰弗逊国家纪念门、麻省理工礼堂、耶鲁大学冰球馆、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候机楼等。我们在美国旅行期间,曾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乘机前往拉斯维加斯,我对候机楼饱饱地欣赏了一番。</p><p> 芬兰还有一位世界设计界翘楚老前辈阿尔托。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是芬兰现代建筑师、设计大师及艺术家,他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博士学位,芬兰科学院院士,作品有赫尔辛基芬兰大厦、德国埃森歌剧院等。以他名字命名的阿尔托大学,2017年综合排名世界第133位,其中艺术与设计学科排世界第9位,北欧第1位。</p><p> 这是阿尔托大学一隅,也是设计大师阿尔托的作品。阿尔托大学校徽源自于一场设计比赛的获胜作品,由芬兰另一位设计师设计的校徽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校徽的基础版本为由“阿尔托”首字母A及问号组成,传递着一种简单的视觉信息,即“什么是阿尔托大学?”并向全世界抛出一系列简单的问题,“你眼中的阿尔托大学是什么样子?”、“你希望阿尔托变成什么样子?”阿尔托大学校徽并不是单一的设计,是动态变化的,即由字母A组合多种标点符号形成,如A!和“A”。寓意着办学态度并不是完全事先定义好的,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大学。</p><p> 2018年正是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诞辰120周年纪念。巴黎建筑设计博物馆和芬兰阿尔托博物馆,在巴黎举行了阿尔托建筑与设计作品展。比如,他设计的病房,考虑让病人在床上能够欣赏到天花和适宜的室内照明,从脚底能感到天花板传来的暖气。他说,“我们应当为一个在最脆弱状态下的人而设计。” 再比如阿尔托设计的维堡图书馆,设计师的核心想法是基于创造建筑内部的景观,在此阅读处成了太阳下的山顶。</p><p> 非常值得一提的一个源于芬兰的教育理论。出生在赫尔辛基的美国教育家闵奇恩发明了“赫尔辛基公交站理论”,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呢?</p><p> 赫尔辛基公交枢纽站有20个站台,20条线路。比方有一个摄影师跳上一辆公交车,中途的每个站点代表他人生中的一年。他乘了3站下车即花了3年功夫创作,作品被美术馆拒绝。于是他下了公交,打了辆出租车——因为人生苦短——径直回到公交枢纽站寻找另外一个站台,上车乘了4站下车,作品又一次被拒绝。于是,他可能再次跳下公交车回去再找新线路。他反复投入创造力,反复展示新作品,却总不成功。他该怎么办?很简单,他应该留在公交车上,迟早会看到变化。离开枢纽站的公交车,开始可能有几条线路保持相同的站点,一两公里后便会分道扬镳。这一分道扬镳的过程很重要,一旦开始发现自己的工作与自己所崇拜的工作之间的差异,那就是寻求自己的突破了。最后获得了整条公交线路,人们开始重新评价摄影师20年前拍摄的老照片,早期的模仿、后来的突破、顶峰和低谷,都会打上自己独一无二的烙印。</p><p> “赫尔辛基公交站理论”告诉我们:想要成功,就必须始终如一,不要简单地从事更多工作,而是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同一工作。应该乘坐哪辆公交车?希望花费多少年时间重复和提炼哪项技能?没人知道哪辆公交车路线最好,这是人生选择,而一旦做出选择,就请待在自己的车上,切勿换来换去。其实中国古代《礼记》中的“笃行不倦”就有这个意思,即做人做事要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我特地拍了几张赫尔辛基街头的公交车。</p><p> 旅行总会留有遗憾,因时间有限,我们到芬兰没有去参观圣诞老人的故乡。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呢?</p><p> 很多人以为圣诞老人在丹麦,因为每年7月在童话王国丹麦会举办世界圣诞老人大会,已有60年历史。每年100多位来自各国的圣诞老人盛装出席,只有一个国家的圣诞老人是拒绝参加的,那就是芬兰,因为他认为所有的圣诞老人都是“山寨”的,只有自己才是“正宗”的。</p><p> 原来北欧人在争抢子虚乌有的圣诞老人的故乡,就好比中国争抢诸葛亮躬耕是在河南南阳还是在湖北襄阳,不过诸葛亮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历史人物。</p><p> 1995年圣诞前夕,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将一封给圣诞老人的贺卡寄往芬兰北部罗瓦涅米,间接证明罗瓦涅米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才使得争论平复一点。</p><p> 事实上,罗瓦涅米小镇在二战时遭到轰炸,几乎被夷为平地。战后坚强的芬兰人决定重建家园,由前文提到的“阿尔托大学”的著名建筑师阿尔托主持设计。城里有座“耳朵山”,是驯鹿耳朵的地方,1927年芬兰和前苏联通往北冰洋的国界线,正好给阿尔托设计提供了地理依据。罗斯福夫人的到访,激发罗瓦涅米人的想象力,商业味浓浓的。</p><p> 还好我们行程中没有这个景点,因为从赫尔辛基要坐一夜火车和汽车才能到圣诞老人村,小朋友如果写信给圣诞老人请教问题,也许会收到老人的回信。圣诞老人的地址:Santa CIaus,Post Office,SF 96930 Rovaniemi,Finland。</p><p> 我们在旅游景点看到这些芬兰老照片,可以直观芬兰历史,一个不屈民族的前进足迹。1950年当中国人对这个地处北极圈的遥远小国尚鲜为人知时,芬兰就与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是唯一不经过谈判即正式建交的国家。我们还看到中国京剧团1953年首次访问芬兰的老照片,演员们接受芬兰小朋友鲜花。</p><p> 1939年因争夺土地苏芬战争爆发,初期芬兰顽强抵抗,苏军损失惨重,最终苏联获得主动权得胜,芬兰割地赔款。当时苏联有一种大炮叫“铁路炮”,可以在铁路和公路两用,威力巨大,但是转换繁琐复杂,也是最终被芬兰军队缴获的原因。</p><p> 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应德国要求一起进攻苏联,芬兰夺回了一年前丢失的国土,却没有配合德国继续攻打列宁格勒。1944年列宁格勒解围,斯大林无法容忍芬兰站在德国一边,苏联反攻德国也包括芬兰,被芬兰顽强地阻击,苏联红军付出了沉重代价,在盟军的调解下苏芬和解。芬兰作为战败国向苏联赔款3亿美元,不过作为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的抗争却广为人知。这是战火中的赫尔辛基大教堂和大教堂广场上的亚历山大二世的雕像。</p><p> 赫尔辛基大教堂兴建于1830至1852年,历经22年,其外墙是漂亮的乳白色,其结构之精美,其气宇之非凡,被称为“白教堂”,堪称芬兰建筑艺术上的精华。</p><p> 大教堂广场上的亚历山大二世雕塑建于1894年,这位沙皇在俄罗斯历史上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堪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齐名。他执政后废除农奴制,推动资本主义的兴起。他担任俄罗斯的殖民地芬兰的元首,给芬兰许多自主权,也许芬兰人对他有好感,舍不得拆掉,保留至今。能够保留外国侵略者铜像的国家,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实属罕见,可见芬兰人如此宽宏大量的胸怀,对有恩于芬兰的外来统治者予以充分尊重。那天拍照片时,刚好有一只海鸥站在亚历山大二世的头顶上,凭借皇帝威风而目视四方,非常具有动静结合和相映成趣之感。</p><p>总算大教堂和雕像没有遭到炮火破坏,这是我2018年拍的照片。</p><p> 尽管芬兰先是受瑞典的殖民统治长达600年,后来又受到俄罗斯统治近100年,但是,只要芬兰民族在语言和历史文化这两方面站稳脚跟,在19世纪末的最后10年击败了俄罗斯化,把原先几乎自认为是瑞典人的芬兰居民都变成了讲芬兰语的芬兰人。那么从长远看来,俄罗斯人是肯定要输的,政治上的输是表层的,文化上的输才是根本的。斯大林即使是征服了芬兰,把芬兰变成了另一个波罗的海三国,但他也没有办法消灭掉芬兰语言和文化。就算是苏维埃联盟多了一个芬兰成员国,那么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芬兰还是会照样像波罗的海三国一样宣布独立的,苏联人还是赢不了。可以说,语言、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感的胜利才是最根本的胜利。</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颠覆了我对纪念碑的概念</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如跳动音符的西贝柳斯纪念碑</b></p><p><br></p><p><br></p><p><br></p><p> 我们一行到赫尔辛基观光,第一站就来到西贝柳斯公园参观西贝柳斯纪念碑。这座奇葩纪念碑,完全颠覆了我对纪念碑的概念,没有碑石,没有生平介绍,而是一座巨大的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模拟管风琴的600多根不锈钢管组合。远远看去,像是跳动的音符,跃动的旋律。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独具的匠心,把冰冷的纪念碑变成了激情澎湃的音乐,将枯燥的碑文变成了优美的旋律和不朽的赞歌。</p><p> 在芬兰历史上,西贝柳斯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不可以绕过的人物,这位音乐家在芬兰是家喻户晓,他不但把芬兰民族音乐弘扬世界,更是用音乐激发了芬兰人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p><p> 西贝柳斯(1865—1957)从9岁学习音乐,一生谱写了7部交响乐,100多首独唱歌曲,大量的提琴曲和钢琴曲,2部歌剧和1部舞剧。其中最著名的是描写芬兰人爱国热情的交响诗《芬兰颂》。这首乐曲好比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外国人统治芬兰的时候是禁止演出的。西贝柳斯逝世后芬兰举行国葬,其本人被尊为“芬兰音乐之父”。</p><p>不妨看一下多灾多难的芬兰历史,就知道《芬兰颂》为何被称为“第二国歌”。</p><p> 芬兰夹在俄罗斯和瑞典之间,备受欺凌,受瑞典统治600年,受沙皇统治100年。1917年列宁“十月革命”后芬兰独立,成立共和国。在北欧五国中,除了芬兰和冰岛,瑞典、挪威和丹麦三个国家皆为君主立宪制。但是,列宁支持的芬兰“红军“,要把芬兰变成所谓“社会主义国家”。芬兰参议院求助德国对付苏联,消灭芬兰“红军”,1918年德军打败”红军“。可是芬兰人引狼入室,德国人觊觎芬兰这块肥肉,选择一位德国王子当芬兰国王,还好那个德国王子识时务,推迟即位,“一战”德国战败,芬兰的君主立宪便告流产。不过芬兰与苏联结仇,“二战”中斯大林两次与芬兰交战,芬兰成为二战战败国。沙皇从芬兰夺走圣彼得堡等一大片土地,到了斯大林时代不但不予归还,另外还要割让芬兰土地给苏联,一直至今。同时芬兰还要向苏联支付3亿美元巨额战争赔款。</p><p> 《芬兰颂》创作于1899年。当时,由于处在沙俄的重压之下,上演时曾冠以《夜曲》这样的标题,以瞒过当局审查。乐曲由铜管群在低音区的怒吼开始,奠定了全曲不屈而战的基调。随后以木管模仿管风琴,弦乐则作出庄严的应答,表现了芬兰民族抗击外侮,争取解放的决心。小号以一个固定音阶反复演奏,向民众发起了号召,民族的情绪更趋浓烈。最后在小号的召唤下,全曲在赞歌声中结束。</p><p> 由于斯大林反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严禁上演《芬兰颂》以及西贝柳斯的作品,中国听众更是在改革开放后,也就是《芬兰颂》诞生近100后,才渐渐知悉这位音乐家的。</p><p>西贝柳斯另一作品《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界认为堪与贝多芬媲美。该乐曲几经修改最终于1905年出版,同年在柏林首演。作者十分热爱芬兰的自然景色和古代诗人荷马的文学史诗,在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中,也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这种感情。音乐主题热情奔放,富有浓厚的芬兰气息。乐曲充分发挥了独奏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在乐队部分的写作上也发挥了交响诗特色。整个作品如一幅音乐图画,栩栩如生,让人陶醉。这首曲子被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另外三首是: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p><p> 19世纪60年代西贝柳斯出生在芬兰中南部小镇,其父为外科医生,他未成年时即去世。西贝柳斯9岁学习钢琴,15岁学习小提琴,尽管他在中学时已显露音乐天赋,但还是遵从母亲的意愿,考入赫尔辛基大学的法律系。同时又以特别生的身份进入音乐系,师从匈牙利教师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不久他终于放弃法律,转向音乐专业。</p><p>1889年西贝柳斯以两部颇受好评的室内乐结束了在音乐学院的学习,随即获得一笔奖学金,去柏林深造学习作曲理论,后又去维也纳进修,回芬兰后受聘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从事创作。西贝柳斯得到皇家议会给予的年金,使他得以减轻教学负担,用更多时间从事创作。20世纪初他辞去教学工作,除专心创作外,也应邀去过美国、英国进行教学和演出活动。</p><p> 1899年是芬兰人民反对沙俄斗争更加尖锐的一年,西贝柳斯在这一年完成了几部富于爱国热情并给芬兰人民以鼓舞的作品,如童声与男声合唱《雅典人之歌》、乐队组曲《历史场景》和交响诗《芬兰颂》。</p><p> 这些作品中《芬兰颂》是一部具有广泛国际声誉,为世界各国交响乐队经常演奏的名作。该曲曾在巴黎博览会上以《祖国》为名演出过。后因沙俄禁演,不得不改名为《即兴曲》,1917年芬兰独立后才以《芬兰颂》命名。该曲以严峻深沉的引子开始,引出抒情悲叹的主题,随着音乐的发展,情绪趋向高昂,充满战斗的激情,最后以充满信心的辉煌壮丽的尾声结束。这部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把芬兰人民的民族苦难、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念的时代精神熔于一炉,被认为是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p><p> 赫尔辛基有数不清的城市雕塑作品,在赫尔辛基的每条街上随处可见。然而,最使芬兰人引以为自豪的则属西贝柳斯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位于海边西贝柳斯公园青松翠柏环抱之中,由600余根银本色不锈钢管组成,酷似一架巨型管风琴,成为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不朽作品的象征。每当海风吹过,气流穿过钢管发出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风鸣声,仿佛是大自然在无休止地为纪念这位音乐家而演奏着永恒的乐章。一个巨大的西贝柳斯金属头像嵌在一旁的赤色岩石上,生动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英姿勃勃的形象。他那颦眉凝神,栩栩如生的表情,逼真地反映出音乐家当年进行创作时的神态。这座充满浪漫色彩的纪念碑是芬兰著名女雕塑家希尔图宁花费了6年的心血,于1967年作曲家逝世10周年之际完成的杰作。它的小型复制品被作为国礼送到联合国大厦永久展出。继钢管雕塑10年后,女雕塑家又制作了西贝柳斯大师头像。</p><p> 西贝柳斯故居坐落在离赫尔辛基几十公里的一个镇的乡间。它是一座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建于1904年,他的夫人艾诺1969年去世后,这座房屋于1974年改为纪念馆。这里松树参天,桦树挺拔。正屋右边有一个桑拿浴室和一口水井,正屋后有一个小花园,环境十分幽静。底层有书房、客厅、餐厅、厨房和他本人的单身卧室。客厅里放着一架黑色大钢琴,墙上挂着友人赠送的几幅小油画。书房里的桌椅和他本人的专用座椅仍按他生前的习惯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单人卧室里有一张办公桌和一张单人床,这位伟大的芬兰音乐家患脑溢血,1957年就是在这张床上长眠不起的。离居室20余米,便是他的墓地,与夫人合葬,铜质四方形墓碑上面刻着他们夫妇的姓名和生卒日期,墓旁栽有苹果树。</p><p>西贝柳斯最后一部重要作品,是1926年写的交响诗《塔皮奥拉》。之后他的旺盛的创作活动令人不解地中断了,直到他去世的近30年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再创作。对此,他在晚年曾作过这样的解释:“专制和战争使我厌恶,只要想起暴政和压迫、集中营和捕人,就使我心理上和生理上发病。”</p><p> 西贝柳斯是继格里格之后,北欧乐派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受到芬兰人民的极大崇敬,从1950年起,在赫尔辛基每年举行一次“西贝柳斯音乐节”,许多国际著名音乐家都前来参加演出活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也以西贝柳斯命名。</p><p> 西贝柳斯活了九十多岁,他去世的时候,从赫尔辛基到他家,沿途30余公里,站满了送行的民众。</p><p> 我看纪念碑的第一眼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整个纪念碑静静的矗立在那里,似乎不太在意人们来或者不来、关注或者不关注,像一个安静的芬兰人。</p><p> 我仔细看,似乎看到血管膨胀的力量,不锈钢管被撕裂,火焰瞬间升腾。这个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芬兰曾经在瑞典和沙皇俄国的统治下,民众追求独立自由的意识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不锈钢外表冷峻峭拔,但这样的组合却让人觉得安静的表面下,血液的沸腾。</p><p> 排列、排列、排列,你来了、我来了、他来了。钢管表面的液浆或浓烈或稀疏地停滞在这里,形成音符,化成旋律。这种意识一点一点的聚拢、凝结,象征团结、奋斗和抗争。</p><p> 我在纪念碑不太起眼的地方,才找到女雕塑家的签名,以及创作起始和完成的印记年代是1961—1967年。</p><p> 尽管芬兰历史上深受瑞典和沙俄700年的奴役,又是“二战”战败国,但是,芬兰获得独立、自由和民主后,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书写历史新的一页,虽然西贝柳斯没有等到那一天,但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芬兰人依靠自己奋斗,还清了支付苏联的巨大战争赔款,逐步走出困境。芬兰发展自己强势项目,为世界制造了一艘又一艘豪华邮轮,赚得大笔外汇。诺基亚成为全球著名高科技企业。现在芬兰国际竞争力,以及社会发展指数均名列前茅,进入高收入、高福利、高税收的“三高”之列。芬兰人崇尚简约,在赫尔辛基街头,我很少看到有豪华车开过,大多是普通轿车。《芬兰颂》不但鼓舞芬兰人民前进,也是世界人民热爱的颂歌。</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个教堂,三种气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记赫尔辛基的白教堂、红教堂和石头教堂</b></p><p><br></p><p><br></p><p><br></p><p> 就如欧美人到中国旅行要看寺庙一样,中国人到他们那里就要看教堂。教堂是“上帝的家”,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举行弥撒礼拜宗教活动的地方。</p><p>欧洲的教堂主要分为三种建筑风格:一是罗马风格教堂,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的外形像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比萨主教堂;二是哥特风格教堂,有高高尖尖的塔,整个建筑物高耸而富有空间感,并镶嵌彩色玻璃长窗,如米兰大教堂;三是巴洛克风格教堂,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如罗马耶稣会教堂。当然也有取各种风格所长的混合型教堂。</p><p>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有20多座教堂,虽不名震欧洲,但其教堂也各有特点,我们仅参观了白教堂、红教堂和岩石教堂。三个教堂,三个国家的设计师作品,三种风格,三种气质。</p><p> 我们来到赫尔辛基市中心广场——参议院广场,也称议会广场,它是一个几乎呈正方形的广场,7,000平方米,是上海人民广场的二十分之一,小而精致,地面铺着40万块暗红色芬兰花岗石。参议院广场是芬兰的政治中心,东边是参议院;南边是总统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厅;西面是赫尔辛基大学;北面那幢”朝南坐“的通体白色的建筑物,就是赫尔辛基大教堂,简称白教堂。</p><p> 我们去过巴黎蒙马特高地上的圣心教堂,至白至圣,俯视着平坦的首都。赫尔辛基的白教堂,也是在高高的台阶之上,望着蔚蓝的波罗的海和洁白安逸的首都。</p><p> 赫尔辛基大教堂建于19世纪中叶,出自德国人之手,是基督教流派之一的基督新教所属的路德派新教的教堂。路德新教是最早的基督新教教派,以神圣的马丁·路德宗教思想为基础的教派,路德教派的信徒主要分布在北欧和德国北部。白教堂属于改良的罗马风格,她有一个绿色的大圆顶,高出海平面80多米,那怕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也能一眼看见。周围是四个模仿了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圣以撒大教堂小圆顶。此外还有2个单独的钟楼,屋顶上有耶稣十二门徒的镀锌雕像。其外墙是漂亮的乳白色,其结构之精美,其气宇之非凡,堪称芬兰建筑艺术上的精华。</p><p>希腊神殿式的白色廊柱,为大教堂倍添威严,气宇非凡,也无论身处赫尔辛基市区的哪个角落,也都能望到它的身影,它也是这座城市最著名的建筑之一。</p><p> 赫尔辛基大教堂兴建于1830—1852年,历经22年,当时中国是清朝咸丰和同治年间。芬兰历史上深受外国蹂躏,先前是瑞典统治600年,后来沙俄占领100年,白教堂建造时是沙皇尼古拉一世,所以开始时称“尼古拉一世教堂”。</p><p> 人们都觉得乳白色和婚姻的纯洁性是连在一起的,白教堂能容纳1,300人,是芬兰年轻人举行婚礼最佳选择,由于新婚伉俪太多,常常要排队等上一两年。</p><p> 赫尔辛基大教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面前的百步云梯,要看教堂全貌,只能高高仰望,但是要想拍出它完整的照片,因为距离太近所以无法拍。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教堂照片,都是从底下拍摄的。一些人在百步大理石阶梯上休闲聊天。</p><p> 大教堂百步云梯前有一组雕塑也很吸引人,高高的咖啡色大理石基座上,矗立着一座铜像,胸前挂满勋章和斜挎绶带,能够占据中心广场显赫地位的铜像,我以为是总统或者芬兰历史名人,然而看了基座上的铭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ALEXANDER Ⅱ ”,即亚历山大二世。</p><p>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罗斯历史上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堪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齐名。他在俄罗斯执政后废除农奴制,推动资本主义的兴起。他担任俄罗斯殖民地芬兰的元首,给芬兰许多自主权,也许芬兰人对他有好感,舍不得拆掉。亚历山大二世并非亚历山大一世的儿子,一世去世后皇位传给他弟弟尼古拉一世,尼古拉去世传给他儿子亚历山大二世,所以一世和二世是伯侄关系。亚历山大二世抢夺走了中国清朝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成为中国历史上沉重的一页,因此作为中国旅行者看到这座铜像心里是沉甸甸的。</p><p> 这座雕塑建于1894年,从1809年至1917年芬兰成为沙皇俄国的大公国,芬兰先受瑞典统治600年,后又近100年曾经是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这座铜像是沙皇统治时建的,芬兰独立后,被沙俄抢占的包括圣彼得堡一大片土地至今没有归还,此铜像却仍保留至今,能够保留外国侵略者铜像的国家,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属凤毛麟角,可见芬兰人宽宏大量的胸怀,对有恩于芬兰的外来统治者予以充分尊重。</p><p> 最搞笑的是,总是有一只海鸥站在亚历山大二世的头顶上,凭借皇帝威风而目视四方。海鸥有时来个金鸡独立,表示无畏。我隐约看到雕像头上有鸟屎,仿佛雕像就应该有这样满头的白屎,否则就好像没有岁月的沧桑感了。</p><p> 芬兰历史上100年作为俄国殖民地,就会留下许多俄罗斯文化遗迹,从白教堂出发,向西步行不到10分钟即可到达“红教堂”——乌斯佩斯基大教堂。它始建于1862年,经过6年完工,是一座由俄国人设计的东正教堂,因外墙是红砖故有此名。如果在芬兰湾水面上,可以清楚看到高出其他建筑物的、属于不同宗教的白教堂和红教堂,相向辉映,相向“对话”。</p><p> 乌斯佩斯基大教堂肯定是赫尔辛基需要圈点的景观。她是一座东正教堂,尊崇“圣母安息”,由俄国建筑师设计,兴建于1862-1868年。教堂位于一个山坡上,由于其红砖塔尖,被称为“红教堂”。在教堂背面,有纪念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牌匾,这位沙皇是兴建教堂时的芬兰统治者。乌斯佩斯基大教堂是芬兰东正教会的主教座堂,自称是西欧最大的东正教堂,尽管芬兰属于北欧。</p><p>红教堂上面洋葱头型的圆顶和13个镀金的塔尖,象征着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其建筑风格属于拜占庭式,属于罗马式风格的一种。如果到俄罗斯旅行,就会看到许多洋葱头顶形状的建筑物。</p><p>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4世纪末,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即西罗马和东罗马。史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其统治延续到15世纪,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其实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东方建筑要素而发展,特点是圆形屋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方,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最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我在中国哈尔滨也看到一座拜占庭风格的圣索菲亚教堂,建于沙俄统治下的1907年。这是我在哈尔滨拍的圣索菲亚教堂照片,与乌斯佩斯基大教堂对比一下,发现有许多相似的元素。</p><p> 乌斯佩斯基红教堂属于东正教堂,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芬兰东正教徒大约仅占2%,所以红教堂的知名度和人气,远远不如白教堂。红教堂圣坛后方有道纯金圣墙,4根大柱由整块花岗岩琢成,教堂内葬有芬兰民族英雄曼纳海姆元帅,他客死瑞士洛桑后遗体被隆重接回安葬。</p><p> 曼纳海姆是何许人也?赫尔辛基有一条曼纳海姆大街,是全市最长的一条街,就是以民族英雄曼纳海姆元帅的名字命名的。北欧铁路枢纽中央火车站、著名的芬兰国会大厦、国家歌剧院、国家博物馆等都在这条街上。</p><p> 曼纳海姆元帅(1867–1951)在”二战”时任芬兰国防军总司令,1944任总统。1939年因领土问题爆发了“苏芬战争”,72岁的芬军总司令曼纳海姆多次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芬军不到20万,没有坦克,飞机只有100架,而入侵的苏联红军有50万,坦克1,500辆,飞机1,500架。这场“大灰狼欺负小白兔”的战争,似乎没有悬念。事实上,芬军穿着与雪景相似的白色衣装,带着雪橇、狙击枪和燃烧弹,与苏军大玩游击战,红军晕头转向叫苦不迭。曼纳海姆歼灭崔可夫两个整编师,苏军战死27,500人,1,300人被俘,芬军只损失了900人,以弱胜强搞得斯大林颜面尽失。然而芬兰毕竟是个小国,无法与苏联对抗,1940年出生乌克兰的苏军元帅铁木辛哥集中百万兵力,突破了芬军的防线,芬兰被迫签定了割让领土的条约,但也让苏军付出了道义和兵力上的惨重代价。</p><p> 就在曼纳海姆大街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花岗岩雕像,一位身着戎装的威武军人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目光炯炯地望着前方。这就是芬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曼纳海姆。</p><p> 赫尔辛基有奇葩的纪念碑——音乐家西贝柳斯的不锈钢管纪念碑,还有奇葩的教堂——岩石教堂。教堂的芬兰文的中文音译为“坦佩利奥基奥教堂”,其实“坦佩利”是地名,“奥基奥”就是岩石,所以称“岩石教堂”。岩石教堂独具匠心的设计,堪称世上最美妙绝伦和最有艺术震慑力的建筑物。岩石教堂让来过的人们念念不忘、着迷和折服设计师天才想象力和创造力。</p><p> 岩石教堂是在一块完整的岩石中开凿而成的,设计极其巧妙,站在教堂外,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顶和钟楼,只有一个直径20多米的淡蓝色铜制圆形拱顶暴露在岩石的最上面。</p><p> 岩石教堂动工之时,曾经欧洲各界建筑师以及设计师都闻风而来,想要观摩如何在一整块的岩石中开凿出一片教堂,因此这个大教堂在未完工的时候,就已经在欧洲各地闻名遐迩,1969年教堂最后完工。</p><p> 建造岩石教堂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善男信女做礼拜,此前坦佩利这个社区的民众每次做礼拜,都要走过几个街区,苦于路远,高纬度的赫尔辛基冰雪冬季漫长,老人孩子行走不便,希望在自己的社区中有一幢教堂。居民请来芬兰设计师斯欧马拉聂兄弟。</p><p> 兄弟二人为教堂择址,见一石山,忽获灵感。他们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观中的岩石,从上至下,打井一样往下凹掘,将凹处设计成教堂。教堂的中心在石山凹处的底部,四壁是原始的岩石墙体,浑然天成,不着雕饰,即使走到近处也不会意识到前面是座教堂。</p><p>教堂的穹顶是用紫铜条盘卷而成。穹顶与岩石墙壁的连结是100条放射状的梁柱,状如撑开的伞骨,伞骨间镶嵌通透的玻璃,光线从伞骨间流泻到教堂。</p><p> 斗笠状的穹顶直径达24米,高10米,仰面望去,上盘的铜条造成的视觉效果,足以使人产生腾云驾雾升入天宇的幻觉。紫铜是芬兰的特产,教堂穹顶所用的紫铜条长合起来约20多公里。由此可见,这座教堂的设计是就地取材,简朴、粗砺、壮观和现代。</p><p> 两兄弟的设计方案因地制宜,出奇制胜,得到许多人的赞许。当然也有人反对,反对者质疑,那不是教堂,是地狱。奇葩教堂除了是用整块巨大石头雕琢而成以外,还有一个让人感到特别的地方是教堂没有设计钟楼,斯欧马拉聂兄弟担心钟声会打扰附近居民的宁静生活,没有钟楼,没有钟声的教堂确实非常罕见,这是石头教堂第二个与众不同的特点。</p><p> 外部墙壁以铜片镶饰,内壁则完全保持了天然的花岗岩石壁纹理,其余的壁面仍保有原始的岩石风味,教堂入口走廊为隧道状,入口处则涂以混凝土,整座教堂如同着陆的飞碟一般,趣味独具。芬兰人崇尚自然古朴的审美情感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岩石教堂内的中心区域有一个圣坛,与玻璃屋顶所射下的自然光芒相互辉映,尽显圣坛的神圣。</p><p>走进教堂感觉不到欧洲传统教堂的严肃气氛,高大的管风琴安置在教堂的左侧墙上,有4个键盘,40多个音域,3000根发音铜管。</p><p> 教堂没有耶稣像,也没有宗教油画,只有原汁原味的岩石。圆形的穹顶让人心情舒畅,许多游人就坐在椅子上静静的欣赏建筑物,我感觉好像走进了一座高雅的音乐殿堂而非一座传统的教堂。教堂内壁是未经任何修饰的岩石本来面貌,而顶部的墙体则是用炸碎的岩石堆砌而成,看似松散杂乱,好像随时可能掉下来,但实际上每一块石头都是精心选砌,其原始色调给教堂增添了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仔细观察会发现水滴从岩缝中渗出,顺着岩壁流入地下水道,从而更增强了教堂内部的混响效果,难怪这里每周都会举办音乐会了。</p><p> 我转了一圈后也坐下来静静地欣赏着奇葩教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建在岩石中的教堂里,它象一座降落地球的外太空飞碟,静静的藏匿在巨大的岩石里面,而此时的我,就恰恰在这飞碟中,感受一种来自外太空的召唤,也许下一刻就会随着飞碟飞离地球。哈哈,是不是很“科幻”啊,这也许就是芬兰人崇尚神秘自然和特别的审美情趣的充分体现吧。</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四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正面有四个巨人浮雕</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老派绅士般的中央火车站</b></p><p><br></p><p><br></p><p><br></p><p> 游览芬兰前做功课时就晓得,100年多前建造的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是一件十分恢宏而精致的艺术品。那天有幸一睹见证了岁月流逝的中央火车站的“尊容”。虽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依然屹立在繁华的曼纳海姆街上,就像一位老派绅士,历经岁月沧桑,但着装仪态仍然精致考究,没有一丝破败之感。</p><p> 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是世界五大最美丽的火车站之一,还有四个是:英国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美国纽约中央车站、葡萄牙波尔图的圣本图火车站和新西兰但尼丁火车站。我去过美国,参观过始建于1903年的纽约中央车站,果然气度非凡,以后有机会还要去看看另外几个世界著名老火车站。</p><p> 毕竟欧洲是火车的发源地,200多年前,放牛娃出生的英国人斯蒂芬森开始着手制造蒸汽机车,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被称为“旅行者号”,它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同年九月“旅行者号”机车拖着30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车厢载有450名乘客和90吨货物,“旅行者号”火车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跑完了40千米的路程。当斯蒂芬森修建了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并且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从此火车开始奔腾在人类的历史舞台。</p><p> 在赫尔辛基的两天时间,几次坐车路过中央火车站,每每总被它那别具一格的建筑造型和设计优美的外表所吸引,第二天傍晚,特地从下榻的坎普酒店走到火车站,一睹其风采。</p><p> 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位于市中心,是芬兰的铁路中枢,建于20世纪初,是北欧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赫尔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风格独特、气势恢弘,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p><p> 中央火车站的设计师沙里宁有一句名言:“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的确如此,对于优秀的建筑师而言,他们绝不仅仅是在造一座房子,他们在创造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p><p> 火车站面对大马路的正面有四个巨大的人像浮雕,雕像手捧灯球,或说是地球,这是对功能性建筑的又一尝试,让火车站入口照明变得更加严肃庄重,而从远处看来,又像是整座建筑物的巨人卫士。在一个功能性的建筑中加入了这样的元素是很大胆的创新,独树一帜,十分少见,百年前建的火车站如今还照常使用,不能不让人赞叹。</p><p> 前几年有人给这四尊巨人雕像化上了浓妆,深色眼眶,红唇白面,还有胡须,画风清奇,兴趣盎然,吸引行人的眼球。</p><p> 我们从侧面大门进入,就看到了几根粗大的柱子,后面有三扇双开的大门,进入宽敞的大厅,此时也算是高峰时段,来来往往客流川流不息,大厅内设置了许多小商店和各种摊商,出售鲜花水果、书籍报刊和小商品。在大门内的一侧是售票处,墙上硕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着到站和发车的班次、地点和时间,更奇怪的是没有看到候车室,大厅与火车站台是联成一体的,同在一个平面,十分的方便,在钢架支撑并略有点弧形的玻璃棚下,停靠着一列列待发的和刚进站的列车,列车外壳按路线涂上不同的颜色,有青紫色、墨绿色、大红色,乘客不会搞错,熙熙攘攘,有序上车下车,其景感觉十分繁忙。</p><p> 这里也是世界上最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它还是芬兰连接其它欧洲国家的国际列车的始发点。修建于1904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历时13年才完工。全长超过一万公里,几乎跨越了地球赤道周长四分之一。它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连接起来,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俄罗斯的“脊柱”,“二战”时这条铁路为苏联打败法西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p> 值得一提的是,“日俄战争”前的1904年冬,要在一个湖的冰面上铺设铁轨直接穿过湖区,枕木非常密,铁轨比较粗,在零下几十度的恶劣气候下架设铁路并真正运行,真是不可思议。沙俄尽管输掉了日俄战争,仍在沮丧和痛苦中坚持修建完这条大铁路。</p><p>从赫尔辛基出发,跨越8个时区,经过莫斯科,到达终点站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需要9天9夜。这是火车站的行人指路牌,很形象,一看就懂,无需使用各国文字来说明。</p><p> 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在曼纳海姆大街,这是一条首都最长的马路,是以民族英雄曼纳海姆元帅的名字命名的。</p><p> 曼纳海姆元帅是二战”时芬兰国防军总司令,1939年因领土问题爆发了“苏芬战争”,72岁的芬军总司令曼纳海姆多次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芬军不到20万,没有坦克,飞机只有百架,而入侵的苏联红军有50万,坦克几千辆,飞机几千架。这场“大灰狼欺负小白兔”的战争,似乎没有悬念。然而事实上,芬军穿着与雪景相似的白色衣装,带着雪橇、狙击枪和燃烧弹,与苏军大玩游击战,红军晕头转向叫苦不迭。曼纳海姆歼灭崔可夫两个整编师,以弱胜强搞得斯大林颜面尽失。然而芬兰毕竟是个小国,无法与苏联对抗,1940年苏军元帅铁木辛哥集中百万兵力,突破了芬军的防线,芬兰被迫签定了割让领土的条约,但也让苏军付出了道义和兵力上的惨重代价。</p><p> 北欧铁路枢纽中央火车站,还有著名的芬兰国会大厦、国家歌剧院、国家博物馆等都在这条街上。</p><p> 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的设计师是沙里宁,芬兰有两个沙里宁,父亲大沙里宁和儿子小沙里宁,火车站是父亲设计的。父亲大沙里宁出生芬兰,1923年移居美国,他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在世界城市规划中广泛应用。“有机疏散”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把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二是把不经常的活动,或者偶然活动场所作分散布置。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亦属无妨,因为在日常活动范围外面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高的车速迅速往返。“有机疏散”理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组织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这些理论我们现在看来很适合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规划理念。</p><p> 这是火车站出入口的木门,上面安装防止行李撞坏玻璃的装置。</p><p> 大沙里宁在1913年的爱沙尼亚的塔林市和1918年的芬兰赫尔辛基市的规划方案中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他认为城市混乱、拥挤、恶化仅是城市危机的表象。他认为应该从重组城市功能入手,实行有机疏散,才可能实现城市健康、持续发展,保持城市的活力。他说:“让人们看看你的城市,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p><p> 儿子小沙里宁也是一位杰出的美籍芬兰裔建筑设计师,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系。他与中国林徽因的侄女林璎是先后同学,林璎读研期间设计了越战纪念碑,曾得到总统杰出人才奖。小沙里宁代表作品有:杰弗逊国家纪念门、麻省理工礼堂、耶鲁大学冰球馆、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候机楼等,其中我曾在杜勒斯机场乘机前往拉斯维加斯,对候机楼欣赏了一番。</p><p> 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的售票大厅宽敞明亮,带有拱形的天花板和墙壁皆涂着奶黄色,北欧天气寒冷,人们喜欢暖色调,五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窗户顶端连着天花板,给大厅带来一片光明。火车站正门内是通往地下一层地铁的自动扶梯,也有很多餐饮店和购物商店,这一点与上海的3个火车站设计有相似之处,其实也就是全世界火车站、飞机场设计师的共同理念。</p><p> 应该提及,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改造项目已经被政府提到议事日程,其中芬兰一个建筑事务所在设计竞赛中胜出。他们将火车站东面的一处未被充分利用空间改造成为了一个酒店,既重新诠释了老沙里宁的原始建筑意图,同时也加进了一些现代建筑元素。这次改造扩建通过将建筑的门面向后移动,从而形成一个带有弧形立面的新庭院空间,而外墙所采用的材料将会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微妙对话”,来表现出对老沙里宁设计的敬畏之意。这是设计效果图。</p><p> 我看到火车站内有一些长椅,几个乘客静静地坐在上面,有的在认真阅读着书,有的凝神翻阅什么文件,有的则是悠闲地在摆弄手机或者游戏机,与那来去匆匆的乘客又是一种反差。</p><p> 有人喜欢到老火车站静静地坐着,既是浏览社会众生相,似乎也是对历史的一份怀恋。我不知道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的长椅上坐着的这些人中有没有那样的人,但我觉得一个深沉厚重和经历苦难的城市总应该有那样的人,在某个角落里静静地阅读和思考,体味着这个城市走过的痕迹,火车站也许是最好的地方吧。</p><p><br></p><p><br></p><p><br></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五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芬兰国歌作者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梦幻童话中的波尔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土地,芬兰,我们的祖国,</p><p class="ql-block">为无价之名高呼!</p><p class="ql-block">作为北方的故乡,</p><p class="ql-block">如父亲般高贵的国家。</p><p class="ql-block">在寒冷中百花齐放</p><p class="ql-block">你再一次崛起!</p><p class="ql-block">愿我们的爱逐渐升华,</p><p class="ql-block">国家的希望,欢乐与荣耀。</p><p class="ql-block">愿献给祖国的歌声,</p><p class="ql-block">在高处回响。</p><p class="ql-block"> 这是芬兰国歌,由芬兰著名诗人鲁内贝里作词,芬兰作曲家谱曲。芬兰国歌原名《我们的祖国》,首次演奏于1848年一次学生集会上,当时芬兰是沙俄的殖民地。沙俄以前芬兰受瑞典统治600年,鲁内贝里当时是用瑞典文写诗,后来翻译成芬兰语。1917年“十月革命”后芬兰独立,把《我们的祖国》定为国歌。</p><p class="ql-block"> 诗人鲁内贝里出生在波尔沃小镇,那是一座文化古城,虽然只有几万人,不仅有着鲁内贝里这样热情洋溢的诗人,而且还孕育了诸多芬兰作家、音乐家和画家。那天早餐后乘车来到距离赫尔辛基50公里的著名小镇波尔沃Porvoo。</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波尔沃河桥上,这条河直通波罗的海。从桥上远远望去,座落在波尔沃河沿岸的一排排有300多年历史的精致赭红色小木屋,把人们从都市的繁华中拉入一个宛如梦幻的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 天公不作美,下着蒙蒙细雨,静静的清澈的河水,雨滴落在河里,水面泛起涟漪,衬映上一排溜赤红娇小的木屋,令人陶醉。它向人们展示了波尔沃的悠久的航运史,是旅游者争相留影的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这些小屋其实是仓库用房,均为木质结构,曾多次经历战争和火灾的洗礼,但昔日的面貌仍然依稀可见。这些久经沧桑的红木头仓房,是历史的见证,早在中世纪,波尔沃就是一个繁忙的进出口贸易中心,小木屋前停泊着从波罗的海驶入的欧洲各国货船。</p><p class="ql-block"> 当然,如此便利的水运交通条件,也就使得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3世纪中叶,瑞典十字军东征,芬兰被占领长达600年,波尔沃也成为瑞典王室的“后花园”。 16世纪丹麦人越过海洋从波尔沃登陆,并进行大肆破坏。19世纪初,瑞典人在俄瑞战争中落败,波尔沃被割让给沙皇。直到1917年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波尔沃才摆脱了被相邻大国宰割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这块牌子大概是写给游人看的,上面分别用芬兰文和英文写着:“注意,不要向河里扔石块和垃圾。” 还好没有中文,在国外旅行中看到景点有中文“禁止吐痰”、“禁止吸烟”,心里总不是滋味。</p><p class="ql-block"> 几个世纪前的进出口贸易给波尔沃带来的繁华景象早已落幕,不过来到这里的游人依然可以前往波尔沃河沿岸,参观拥有几百年历史的绛红色仓房,去寻找昔日繁华的遗迹。</p><p class="ql-block"> 13世纪,欧洲大陆的商人,千里迢迢带着水果、葡萄酒、烟草和香料等商品,穿过波罗的海的惊涛骇浪,从芬兰湾上岸进入波尔沃,短暂停留之后,再沿着波尔沃河将货物散发到内陆各地,然后带着大把大把的金钱回去。而当地的芬兰商人,也将黄油、木材和亚麻等货物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 当时这些货物来来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歇脚点,那就是河岸上一排排的红仓房。仓房原本并不是红色,18世纪末,为迎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到访,为了使沿途的房子看起来更美丽一些,奉命将木质仓房统一涂成鲜艳的红色,这些颜料也起到了保护原木不被风雨和阳光损坏的作用,因此一直沿用下来。当地人的那些颜料都是农民自己煮制的,原料也是铁、红粉、油、黑面粉等常见天然物质,虽然经过了几百年雨雪的冲刷,但房屋的颜色至今还很鲜艳。当初的仓房全为木板结构,没有使用任何铁钉,其中相当一部分至今仍保存完好。不仅如此,这些红仓房作为住宅或仓库仍在使用,有的改建为小客栈,有的出售小商品,红仓房成为波尔沃的地标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进入老城区,各式各样的木屋映入眼帘,沿着蜿蜒曲折的街道走进曲径通幽的狭窄小巷,漫步在历经岁月洗礼的鹅卵石小道上,欣赏一小栋一小栋的色彩艳丽的房子,让人仿佛走进安徒生童话世界,也让人仿佛回到了中世纪,悠悠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小巷两侧,咖啡馆、餐馆和饰品店鳞次栉比,人们坐在老式餐桌前,或喝咖啡,或打盹,或聊天,悠然自得。透过木栅栏,可以看到古老庭院中的鲜花和草坪,各家窗户前还摆着精美的饰物,斑驳的瓷器和玩偶。</p><p class="ql-block"> 从远处望去,老城区的木屋色彩斑斓,如同积木搭成的玩具小屋。芬兰有保护老建筑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些房屋虽然为私人所有,但是主人只能改变内部的装潢和结构,不能随意改动其外观,而且主人还要定期对这些建筑进行修缮,所以中世纪的模样留存下来。</p><p class="ql-block"> 从红仓房远眺对岸,有一座大教堂格外显眼,它是波尔沃最高的建筑,建于15世纪初,对于波尔沃甚至芬兰来说,这座教堂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世纪初,芬兰四个社会阶层代表齐聚波尔沃教堂,包括牧师、贵族、资产阶级和农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这里举行芬兰第一届议会,归还自治权,确定了芬兰人的信仰、权利和自治,使用新宪法。所以这座教堂是芬兰由瑞典统治,转为俄罗斯帝国的自治大公国的一个历史标志,拥有芬兰自己的法律,这里也被尊崇为“芬兰独立精神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亚历山大一世是主要功绩是打败法国拿破仑一世,他的祖母是明君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825年少数军官阴谋推翻他,亚历山大一世离开圣彼得堡到偏僻小镇疗养,不到两个月,皇宫突然宣布他驾崩。有人说死于疾病,也有人说是看破红尘遁入山林隐居,他的死成了一桩悬案。前苏联曾挖开他的墓室,里面什么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芬兰人还特地在大教堂内为他铸造了一座铜像。同样,我们在赫尔辛基国会广场看到一座百多年前的高大的亚历山大二世的铜像,他并不是亚历山大一世的儿子,一世去世皇位传给他弟弟尼古拉一世,尼古拉去世传给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所以一世和二世是伯侄关系。亚历山大二世对俄罗斯的贡献是废除农奴制,但是他抢夺中国清朝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成为中国历史上沉重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尽管芬兰受外国人统治,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侵略者哪怕做的一点点好事,芬兰人宽广胸襟可见一斑,这在别的国家十分罕见。</p><p class="ql-block">不过这座历史地位如此重要的大教堂,可谓命运多舛。1941年大教堂被德国炮弹击中,耗费了数年时间才得以修复。2006年大教堂遭遇火灾,为了进行修缮,不得不关闭近两年。在不断被损坏又得以修复的过程中,俄罗斯文化的影响逐步渗入,渐渐显露出圣彼得堡式的建筑风格。如今这座大教堂已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场所,人们可在这里进行受洗、婚礼和葬礼。</p><p class="ql-block"> 今天也正是那些漂亮的中世纪建筑装点了波尔沃,这里亦城亦村的格调,给了人们到此一游的理由。许多芬兰文化人选择在此定居,聊发思古之幽情。游客喜欢这里安静的早晨,沿着小碎石台阶路散步,细看铺面门上的各色饰物,倒也别致。穿过空地,走进沙土小径,走入树荫,不经意间,就走入了类似农舍或庭院的乡村场景。在草坪上找把椅子小座一会儿,河水静静的,白云静静的,太阳也不想打破这寂静,躲在云后面久久不肯出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去得早,而且下小雨,游客寥若晨星,后来雨停了,游客慢慢增多,街上的铺面也陆续开门,孩子们在街边玩耍,鸟儿在林间啼叫,波尔沃从仙境回复到人间。有的小工艺品或文具商铺开着门,店内空无一人,货架上摆满商品,小桌上搁着一个大口玻璃瓶,里面散落着几张零钞和硬币。如果有人看上那种商品,就按上面的标价将钱放进玻璃瓶。店主如此信任从未谋面的顾客,有人会辜负店主人吗?我没有注意店内是否有摄像头,但我知道大多数人相信“上帝在看着这一切”。</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觉得波尔沃太过平淡,可能有些审美疲劳。其实,除了唯美的风景,始建于13世纪的波尔沃的人文积淀同样厚重,近700年来,这座古城和芬兰动荡的历史一样,饱受战火洗礼和岁月摧残,但当地人对它的一次次修缮和重建,却又使得它一次次浴火重生,因此,古典的中世纪城市生活,至今依然鲜明地铭记在古城的一砖一瓦之中。</p><p class="ql-block"> 从附近的高处眺望波尔沃,古城的景色尽收眼底。赭红色、淡黄色和浅灰色的木屋高高低低,排列得错落有致,偶有船只在波尔沃河上缓缓经过,游人三三两两,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现实的童话世界。在历史上,许多诗人和艺术家曾在这里流连,或吟唱或描绘,少不了为这座古城增色。</p><p class="ql-block"> 芬兰国歌作者鲁内贝里出生于19世纪初,他早年在图尔库学院攻读文学,从1837年开始,他便来到波尔沃担任中学校长兼教师,在波尔沃他创作了大量诗歌。由于受“星期六学会”爱国思潮的影响,加上他长期融入农民农事之中,因此他的诗作多为田园诗和讽刺诗,如《圣诞节之夜》就描绘了乡村绅士的冬日生活情境;《军旗手斯托尔的故事》则讲述了俄瑞战争给芬兰带来的苦难;《我们的祖国》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首诗被谱曲之后广为流传,激励了无数正处于战火中的芬兰人,芬兰独立之后被正式定为国歌。</p><p class="ql-block"> 1877年鲁内贝里因病去世,他的故居经过修缮成为博物馆,于1882年对公众开放,这也是芬兰首座家庭博物馆。诗人在世时,常有艺术家来访,他们把自己的作品赠送给鲁内贝里,因此,这里也珍藏着各种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鲁内贝里有个特殊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起床之后,都要吃一种比较干的蛋糕,涂上黄油和果酱,后来这种蛋糕被命名为“鲁内贝里蛋糕”。在每年2月5日鲁内贝里生日这一天,波尔沃人都要吃这种蛋糕,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p><p class="ql-block"> 从1月中旬开始,芬兰大大小小的咖啡馆里就摆出了“鲁内贝里小蛋糕”。说起这个蛋糕,还有一段趣话。当年这位诗人一直捉襟见肘,而对于食物的口味又很挑剔,所以他妻子想方设法让家里的菜谱常换常新。这个覆盆子酱蛋糕就是她的创意之一,在日常的早餐蛋糕里加上一种酒,上面又放上家里种的水果,面团里还添了前几天剩下的面包和蛋糕碎块,想不到味道不错,丈夫非常喜欢。后来就变成了“鲁内贝里蛋糕”,当然原材料是非常讲究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看到19世纪芬兰写实主义创始画家艾伯特·埃德尔费尔特(Albert Edelfelt,1854-1905年)故居,门口有他的雕像。2004年纪念他150周年诞辰而发行面值100欧元的纪念金币,头像能印到钱币上的都是一个国家了不起的人物,比如美国一分硬币就是林肯头像,又如10法郎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p><p class="ql-block"> 欣赏一下画家的写实主义作品,比如这幅《赫尔辛基男孩们的工作室》油画,它的创作背景是,贫困青少年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社会各界出资建立的救助站将他们集中收容,并鼓励他们学习谋生技能。在简单整洁的环境中学习缝纫和针线活的男孩们都认认真真的,窗台上放着的小盆花草,充足的阳光,寄托着拥有美好未来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巧克力也是波尔沃的另一大旅游纪念礼物,网上评论说比利时的巧克力非常好吃,但是,相比芬兰,应该排在芬兰的后面,名列第二。波尔沃的Brunberg布隆伯里巧克力工厂出品的高品质巧克力与糕点,均始于19世纪的传统工艺,其中最出名的是松露巧克力,到了波尔沃,我们一定不会错过老镇上的这家店铺。</p><p class="ql-block"> 布隆伯里的竞争对手Petris小巧克力工厂,则位于教堂旁边。这家店名副其实,一次只能够容纳几个人。 芬兰人说巧克力,瑞士的太“苦”,比利时的太“甜”,挪威的太“涩”,德国的太“腻”,总之,就是不及芬兰的可口。</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叫尼娜警笛(Nina Sirén)的巧克力最收受欢迎,可以称之为巧克力界的女王。它采用高质量的巧克力,层层堆砌烘焙而成。如果把它拿来与那些喜欢蛋糕的朋友分享,他们会非常惊艳,毕竟对于爱甜品的人来说,尼娜就是黄金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一档节目叫《边走边看》,讲的都是背包客在世界各地旅行看风景的事。该电台曾不厌其烦地唠叨一句话:“一半在书房,一半在路上。” 这是古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当代语。也许,那就是人生的最佳状态。</p><p class="ql-block"> 风景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管你是否发现她都存在那里,但真正成为风景需要人们的感受。古人称之为“境由心生”。美的感觉往往是不能言传的,正如所谓舒服是一种身心的自我体验,无法用准确的概念加以诠释,更无法复制到每个个体。有个中国文化人以为,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如果想在窗口镶嵌一幅风景画,我或许选择波尔沃河畔,那里有一排排赭红色的让人赏心悦目的小木屋,会让我回忆起这趟旅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六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乘船从北欧到东欧</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赫尔辛基到塔林的游轮上遐想</b></p><p><br></p><p><br></p><p><br></p><p> 按照行程,我们一行9人要乘坐游轮渡过波罗的海,从北欧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到东欧爱沙尼亚首都塔林,80公里。游览塔林后,再乘游轮东西横渡波罗的海,到瑞典斯德哥尔摩,600公里。</p><p> 我从中学地理课上学到,北欧5国是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以及东欧7国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和乌克兰,其中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又称波罗的海三国。</p><p> 在芬兰的最后一天早上,我们在赫尔辛基的KAMP坎普酒店餐厅享用自助早餐。这是一家由坎普家族创办于1887年的五星酒店,从酒店走到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央火车站只要5分钟,它有一项服务,加儿童床免费,每间185欧元。</p><p> 酒店临街窗户上挂着五面北欧国家的国旗,从左到右分别是:芬兰(拍出一只角)、丹麦、冰岛、挪威和瑞典。</p><p> 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北欧五国的国旗都是十字架图形,为什么呢?原来12世纪前北欧仍是基督与北欧偶像奥丁崇拜并存,这时瑞典国王埃里克九世即位,他极力推广福音,很快国民纷纷放弃奥丁皈依上主。他也是5国国旗旗图案的设计者,灵感出自12世纪,瑞典国王征伐芬兰,忽然他看见天上的金色阳光在蓝天中呈现出十字光芒,他认为这是上主对他的启示,于是以金黄十字架和蓝底作为瑞典的标志,其他国家纷纷跟进。</p><p> 早餐后驱车来到赫尔辛基南码头2号航船楼,乘客也可以走长长玻璃通道,在那里乘坐轮渡游船到塔林。从赫尔辛基轮渡港口有多条航线运营,可以前往爱沙尼亚塔林、瑞典斯德哥尔摩、芬兰奥兰群岛首府玛丽港、德国特拉沃明德以及俄罗斯圣彼得堡。赫尔辛基将芬兰与波罗的海沿海国家连接起来。</p><p><br></p><p><br></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赫尔辛基到塔林,最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是乘轮渡。轮渡有两种:一种是大型客轮,航程两小时; 一种是快艇,航程一个半小时。我们选择前者,属于“TALLINK塔林客公司”的”航天飞船号“游轮,也想品尝“网红”的游轮上热蜂蜜苹果派。散座票价45欧元,不对号,最贵的包房是600欧元,10多平米的单间,还拥有自己的“私人”甲板。</p><p class="ql-block"> 塔林客公司(Tallink)成立于1990年代,总部在塔林,6,000多名员工,19艘大型渡轮,每一艘都有一个浪漫的名字——交响曲、欧罗巴、银河号、公主号、维多利亚号等。乘游轮已构成民众生活的一个部分,人们津津乐道于自己都坐着哪艘去过哪里,如果有谁乘坐过“塔林客“所有游轮,那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我们一行到达码头比较早,在候船室看着游轮从远处驶过来接客,所以能够拍到完整游轮照片。</p><p class="ql-block"> 候船大厅里人头济济,大多是欧洲老人。看上去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打扮得体,气质优雅,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芬兰人说:“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 在游轮上老年乘客多多,全世界老年游客是一支旅游消费主力军。2018年首届“世界老年旅游大会”在中国烟台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专家,以及25个国家的老年大学校长参加。世界经济发展与寿命正相关,老龄化成为世界性趋势,欧洲已超过30%,所以老年旅游、休闲及健康产业势必获得巨大的发展契机。</p><p class="ql-block"> 我们座位对面坐着两位老先生,勉强交谈后知道他们两是好朋友,住在芬兰第二大港口城市图尔库,结伴到塔林观光。两位老人不会讲英语,我们也只能讲一点点,简单交流一下。据说爱沙尼亚语相当于芬兰语的“方言”,相当接近,所以他们两位老人到塔林没有语言障碍</p><p class="ql-block"> 芬兰有500万人,夹在两个强势邻国之间,俄罗斯位东,瑞典位西。一个弱国备受两个强国欺凌,芬兰首先是受瑞典的殖民统治长达600年,芬兰的名称就出自瑞典语,意思是“新发现的土地”。俄罗斯与瑞典为了争夺芬兰,发生多次战争,19世纪初俄罗斯战胜瑞典,接着统治芬兰近100年。1917年“十月革命”后芬兰独立,但是被沙皇抢占的领土列宁没有归还,包括圣彼得堡,“十月革命”后的70年期间年改名为“列宁格勒”,俄语“格勒”就是城市。</p><p class="ql-block"> 列宁支持芬兰“红军“,要把芬兰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芬兰参议院求助德国,1918年德军打败”红军“,却觊觎芬兰这块肥肉,”遴选“一位德国王子当芬兰国王,还好王子识时务,推迟即位,一战德国战败,芬兰的君主立宪便告流产。不过芬兰与苏联结仇,二战中斯大林两次与芬兰交战,芬兰成为二战战败国。沙皇从芬兰夺走圣彼得堡等一大片土地,苏联不但不予归还,另外还割让土地,芬兰还向苏联支付3亿美元巨额战争赔款。</p><p class="ql-block"> 芬兰作为北欧唯一的二次大战的战败国,在痛苦中挣扎,芬兰人依靠自力更生,终于还清支付苏联的战争赔款,走出困境,大力发展经济。</p><p class="ql-block"> 芬兰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如为全世界制造了一艘又一艘豪华邮轮,赚得大笔外汇,上海吴淞游轮码头的“海洋自由号”、“海洋绿洲号”都是芬兰产品。芬兰现代电子工业发达,记得我二十年前用的手机就是芬兰的“Nokia诺基亚”。百年诺基亚原是一家木材和造纸企业,这种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的产业必须转型,早在1960年转型生产移动电话。现在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集中研发移动终端定位。2018年诺基亚与中国移动签署了价值10亿欧元的人工智能AI和5G协议。</p><p class="ql-block"> 如今芬兰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均名列前茅,成为发达的“高收入、高福利、高税收”富国。芬兰的高收入者如医生、律师等,月收入约12,000欧元,高收入高税率40%。公司员工、服务员、营业员月收入4,000欧元,缴税8%。我们从上海出发的芬兰航班上有一位空姐是上海人,我到飞机后舱食品准备间喝水聊天时得知,她是在上海应聘加入芬兰航空的,与芬兰空姐享受同等待遇,笑脸上露出满足感。芬兰人收入高,但崇尚生活简约,在赫尔辛基街头看到大多是普通车。总部在德国的、被公认研究反腐权威的非官方非盈利组织“透明国际”,公布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常常名列TOP,为全球最廉洁的国家之一。芬兰加入曾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12年)的欧盟,北欧五国中,丹麦和瑞典也是欧盟成员,挪威和冰岛尚未加入。芬兰也是北欧五国中唯一使用欧元国家,其他都使用本国克朗,如丹麦克朗、瑞典克朗。</p><p class="ql-block"> 这艘“塔林客”公司的“太空飞船”号游轮共有5层,我们来到最高层甲板上欣赏波罗的海海景,远处是赫尔辛基。</p><p class="ql-block"> 我读中学时知道前苏联有个“波罗的海舰队”,原来舰队起源于12世纪俄国的私人武装船队,掠夺肆行。后来改造成国家海军与瑞典、波兰作战。1917年”十月革命”时波罗的海舰队打败德军和英军。二战时在保卫列宁格勒中粉碎纳粹进攻。列宁格勒就是圣彼得堡,原来属于芬兰,沙皇侵占后经过苏联时代,至今没有归还。波罗的海舰队现在是俄罗斯海军的四大舰队之一,还有三个是: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p><p class="ql-block"> 想不到半个世纪后,我真的来到波罗的海。游轮尾部挂着爱沙尼亚蓝黑白三色国旗,站在尾部甲板向下面大海望去,只见大轮船刺破碧波,留下4条闪光水带,激起层层细涛,嵌着银白浪花,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 波罗的海可以用深沉来形容,横跨北欧和东欧,多峡湾,深蓝色。浅蓝色的海水给人一种夏威夷式的恬静,而波罗的海的深蓝色海水,就像北欧人的眼睛,很深,目光很热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波罗的海南北1,600公里,深60米,沿海有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p><p class="ql-block"> 地理知识告诉我们,波罗的海与一般大海最特别之处是:如果尝一下海水,仅仅具有淡淡咸味的。因为她每千克海水含盐量只有7克,而世界海洋平均值是37克。这是因为她形成的时间不长,冰河期结束时还是一片被冰水淹没的汪洋,后来大水向北极退去,最低洼的谷地形成了波罗的海。</p><p class="ql-block"> 地球上海水最淡是波罗的海,那么最咸的海在哪里呢?那就是位于非洲东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红海,含盐浓度42克,几乎达到饱和,世界TOP。我很想尝尝波罗的海海水的味道,到底咸不咸?</p><p class="ql-block"> 这艘游轮属于“塔林客”游轮公司,总部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从跳板上船刚进入船舱就能看到”塔林客“标志牌,上面有塔林到芬兰、瑞典、拉脱维亚和芬兰奥兰群岛首府玛丽港等航线地图。</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中学地理知识中有“波罗的海三国”,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这三个国家多次被俄国、德国、瑞典等占领几百年,“一战”后三国趁俄国“十月革命”,曾取得独立。不料三国只独立了20多年,1939年纳粹外长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署了20世纪最臭名昭著的强盗分赃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现在档案解密,原来条约还有罪恶的附件,苏联替代德国出兵三国,以加盟共和国的名义强行并入苏联版图。不但如此,苏德两国瓜分波兰,所以北京一位“网红”的中学历史老师袁腾飞,他写的四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中写道,苏联也是发动“二战”元凶,苏德战争是狗咬狗。我想,讲授历史课程的袁老师如此认为,也不是没有历史依据。</p><p class="ql-block"> 苏联50年蹂躏激起三国人民极其憎恨,独立呼声不断。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三国进行示威活动,抗议1939年的罪恶深重的秘密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三国的总人口不过700万,居然有200万人手牵手,跨越三国领土,连成长度超过600公里的“人链”,当天工厂停工,学生停课,商店停业,史称“波罗的海之路”。</p><p class="ql-block">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三国拒绝加入“独联体”而宣布独立。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三国毅然加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加入欧盟,彻底融入西方,获得真正独立和坚实的安全保障。“谁要是打波罗的海三国的主意,那他也就是美国的敌人。” 美国总统布什曾经如是说。</p><p class="ql-block"> 游轮上有儿童乐园,有歌手表演,还有咖啡吧、餐厅和自选超市。当然也有“网红”的热蜂蜜苹果派,每个3欧元。</p><p class="ql-block"> 按国际惯例,看船舶的国籍就要看尾部挂的什么国旗,我看到游轮尾部上面挂的是蓝、黑、白三色国旗,标明船籍是爱沙尼亚。国旗三种颜色的诠释是,蓝色象征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黑色象征爱沙尼亚的先人是披黑色斗篷的圣贤者;白色象征覆盖这片国土长达半年之久的皑皑白雪。</p><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在苏联解体的15国中是最富裕的,2018年人均GDP19,000美元,接近上海,是俄罗斯的2倍多。面积是上海的5倍,人口却130万,不到上海2,300万的半个零头。邻国只有东侧的俄罗斯与南侧拉脱维亚两个,北部与芬兰、西部与瑞典隔波罗的海相望。</p><p class="ql-block"> 1991年8月19日苏联解体,第二天即8月20日爱沙尼亚就迫不及待宣布独立,爱沙尼亚“恨苏联盼独立”的民意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网络科技发达,基本实现无纸化,他们网络选总统,网络签合同,网络办公,网络看病,网络教学,号称只有两件事需要当事人到场签名:结婚和离婚。爱沙尼亚的身份证,可当社保卡、医保卡、交通卡、驾照使用,一卡在手路路通。当别的国家小学生在玩电动飞机和玩具汽车时,爱沙尼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电脑程序,设计机器人。爱沙尼亚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其列为高收入国家。爱沙尼亚也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舒适的国家,首都塔林被誉为“洗肺圣地”。</p><p class="ql-block"> 不妨再看看另外两国。拉脱维亚面积相仿中国宁夏,而人口仅200万。“二战”中拉脱维亚是德国入侵最早而撤退最晚的战区,战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达到1:3,现在46%:54%,排世界第一。1991年苏联解体时,本地人下降到45%,比俄罗斯人还少。拉脱维亚立法规定,1940年以前在本国出生的人以及后代,自动成为公民,外来人口要通过考试。这样一来成年俄罗斯人几乎很难通过语言考试,娃娃们从小不得不学习拉脱维亚语,以求未来获取公民资格。当年苏联对拉脱维亚进行民族同化,现在反过来,拉脱维亚对俄罗斯同化,用中国古话形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p><p class="ql-block"> 立陶宛在三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历史上立陶宛君主迎娶波兰公主,她是波兰王位唯一继承人,相当于娶了一位女王,小小立陶宛兼并了较大的波兰,开启了200年之久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序幕。所以现在立陶宛人占84%,第二是波兰人,俄罗斯人排第三。人均GDP17,000美元,中等富裕。</p><p class="ql-block"> 立陶宛有个举世闻名的地理人文奇观,波罗的海海岸线上有一条千万年来由海水泥沙冲击而成的库尔斯沙洲,也称沙嘴,南北长近百公里,最宽4公里,最窄仅几百米,沙洲两国共享,立陶宛占北部52公里,俄罗斯占南面46公里。公元前 3,000年沙洲上就有渔夫和猎人居住,保留了多处历史遗迹,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库尔斯沙洲还是“琥珀王国”,全球琥珀九成来自那里,所以有人若要购买顶级琥珀,应该到立陶宛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当然最好到库尔斯。</p><p class="ql-block"> 游轮上的服务员大概都是爱沙尼亚人吧,这个国家由于苏联长期霸占,俄罗斯族人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p><p class="ql-block"> 这次波罗的海航行我们收获不少,但是也有郁闷——损失一架无人机。原来开航前我们在甲板上放飞无人机,想不到游轮提前20多分钟启航了,无人机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消失在茫茫波罗的海。其实,从法律层面上推敲,提前启航也是违约,大多数人认为交通工具延迟才是违约。还好有备机,在后续游程中必须注意安全。</p><p class="ql-block"> 两个小时的航程就要结束了,我们期待着在塔林的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七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巨石上镌刻着1991年8月20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初识塔林</b></p><p><br></p><p><br></p><p><br></p><p> 在我的中学地理课本中有个知识点是“波罗的海三国”,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不过我仅仅知道这三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纷纷宣布独立,当然这三国独立并不是中学地理课上学的。想不到退休后,我真的来到爱沙尼亚观光。那天,我们一行乘坐游轮渡过波罗的海,从北欧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到东欧爱沙尼亚首都塔林,80公里,航行2小时,散座船票45欧元,上船后知晓最贵的是包房600欧元,因为含有一块连着房间的甲板,旁人不得踏入,可见交通工具划分高低档次,世界惯例也。</p><p> 芬兰与爱沙尼亚隔海相望,11世纪两国都是瑞典王国的一部分,后来又都被沙皇统治几百年,宗教、习俗、法律和语言相似,爱沙尼亚语相当于芬兰语的“方言”,所以有的地理学家把爱沙尼亚划入北欧。这两个国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皆为地球上唯一幸存的乌拉尔民族。爱沙尼亚正在申请成为北欧国家,他们憎恨前苏联,说不定会成功的。</p><p> 这艘游轮属于“TALLINK塔林客”游轮公司,总部在塔林。从跳板上船刚进入船舱就能看到”塔林客“标志牌,上面有塔林到芬兰、瑞典、拉脱维亚和芬兰奥兰群岛首府玛丽港等航线地图。</p><p> “塔林客”公司的“太空飞船”号游轮共有5层,我们来到最高层甲板上欣赏波罗的海海景,远处是赫尔辛基。我头脑储存的地理和历史知识中,有前苏联“波罗的海舰队”这个名称,舰队起源于12世纪俄国的私人武装船队,掠夺肆行。后来改造成国家海军,并与瑞典、波兰作战。1917年”十月革命”时波罗的海舰队打败德军和英军。”二战”时在保卫列宁格勒中粉碎纳粹进攻。列宁格勒就是圣彼得堡,原来属于芬兰,沙皇侵占后经过苏联时代,至今没有归还。波罗的海舰队现在是俄罗斯海军的四大舰队之一,还有三个是: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p><p> 波罗的海可以用深沉来形容,横跨北欧和东欧,多峡湾,深蓝色,淡蓝色的海水给人一种夏威夷式的恬静,而波罗的海的海水,就像北欧人的眼睛,很深,目光很热烈。站在游轮尾部甲板,在象征着自由独立的爱沙尼亚蓝黑白国旗下,只见大轮船刺破碧波,留下4条闪光水带,激起层层细涛,嵌着银白浪花,看着浪花会让我产生遐想。</p><p> 航行2个小时到达塔林,下码头后坐上旅行车来到塔林音乐广场。爱沙尼亚是一个全民爱好歌咏的国度,塔林是座“歌城”,每年夏天举办的“歌唱节”已名扬全球,这个始于1869年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合唱活动盛会。在爱沙尼亚人眼里,唱歌是交流情感和反映民意的最好方式,手拉手,肩并肩,数万人共同歌唱才是最幸福的生活。</p><p> 露天歌咏场造型别具一格,舞台呈抛物线形,背对大海,可以3万人同台演唱,15万听众坐在临海的天然半圆形看坛上。舞台旁边是一个50米高的歌咏光塔,每次典礼都会点亮高塔,可以登上顶层观光台极目远眺和鸟瞰首都,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登顶。</p><p> 有人说:”欧洲是石头做的,俄罗斯是木头做的。” 那么爱沙尼亚是什么做的呢?她是融合了欧洲和俄罗斯双重特征的国家,人们很难形容,只能去理解。</p><p> 历史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个国家多次被俄国、德国、瑞典等占领几百年,“一战”后三国趁俄国“十月革命”,曾取得过独立。不料三国只独立了20多年,1939年纳粹外长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署了20世纪最臭名昭著的强盗分赃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现在档案解密,原来《条约》还有罪恶深深的秘密附件,苏联替代德国出兵三国,以加盟共和国的名义强行并入苏联版图。</p><p> 不但如此,苏德两国瓜分波兰,所以北京一位“网红”的中学历史老师袁腾飞,他撰写的四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中写道,苏联也是发动“二战”元凶,苏德战争是狗咬狗。这个说法颠覆了“德国侵略苏联”的一贯以来的结论,我想,作为讲授历史课程的袁老师如此认为,也不是没有历史依据。</p><p> 有一幅“希特勒和斯大林结婚”的漫画,身穿纳粹服装的希特勒被画成新郎,斯大林被画成披着婚纱的新娘,漫画传遍波罗的海三国。</p><p>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三国拒绝加入“独联体”而宣布独立。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三国毅然加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加入欧盟,彻底融入西方,获得真正独立和坚实的安全保障。“谁要是打波罗的海三国的主意,那他也就是美国的敌人。” 美国总统布什曾经如是说。</p><p> 苏联50年的蹂躏激起三国人民极其憎恨,独立呼声不断。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三国进行示威活动,抗议1939年罪恶深重的秘密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总人口不过700万的三国,居然有200万人手牵手,就是从“歌唱广场”向南出发,跨越三国领土,连成长度超过600公里的“人链”,当天工厂停工,学生停课,商店停业,史称“波罗的海之路”。</p><p> “歌唱广场”矗立着爱沙尼亚首位获得国际声誉的作曲家阿沃·帕特铜像,他创作了许多歌曲,人民用歌声表达 “恨苏联盼独立”的呼声。</p><p> 有一首歌《我们自己的土地》中唱道:“父母的土地,我们自己的土地,我爱的土地。” 1969 年在“第100届歌唱节”上,这首歌被苏联当局明令禁止。但在演唱许多歌曲后,2万多演员不肯离开舞台,在没有指挥情况下,台上台下十几万人,一起唱响《我们自己的土地》,当一句“ One day, no matter what, we will win, 总有一天,不管怎样,我们终究会赢”响起,整个爱沙尼亚民族的梦想昭然若揭,爱憎分明,响彻云霄。</p><p> 我在广场门口看到将于2019年7月举行“歌舞庆典”的宣传画,上面用英文写着:“始于1869年”,就是说在2019年将要举行“第150届歌唱节”庆典活动,也是爱沙尼亚最大的传统节日。我游览塔林是2018年,写本篇游记是2020年,查了百度,2019年夏天为期3天的“第150届歌唱节”开幕,来自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几万人组成了巡游队伍,爱沙尼亚总统身着传统服装参加巡游,歌唱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我们没有机会参与庆典活动,但可以想象的出“歌唱节”一定是人们穿着民族服饰,到处莺歌燕舞,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好在我们后来在市中心市政广场,看到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演员在表演节目,市民在广场上一边喝啤酒一边欣赏,热闹非凡,好像是庆祝什么节日,我们也算体验了一下爱沙尼亚人爱唱歌爱跳舞的民族风情。</p><p> 广场旁边是一块为“第100届歌唱节”而立的纪念碑,碑文是“1869—1969”,1969年爱沙尼亚尚未解放独立,但是,歌声即心声,表达民众反抗被霸占和期盼独立自由的强烈心声。</p><p><br></p><p><br></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首都塔林是一座童话般的城市,也是爱沙尼亚唯一一座保持着中世纪格调的城市。爱沙尼亚被誉为“四周都是海”的美丽国度,森林覆盖率达一半,因其全球独占鳌头的优质空气,是现代人首选的"森林洗肺游"圣地。</p><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12世纪。曾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等占领和统治。从18世纪开始,爱沙尼亚受俄罗斯帝国统治长达200多年。俄国统治时期,沙皇彼得一世修建皇家花园卡德里奥皇宫,作为他和妻子叶卡捷琳娜的夏宫。行宫修好不久彼得一世去世,叶卡捷琳娜就很少来此避暑。 彼得一世就是彼得大帝,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进行西化改革,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两个大帝都是最凶狠的沙皇,皆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彼得大帝还把情妇的首级做成标本。</p><p class="ql-block"> 这是巴洛克风格叶卡捷琳娜的夏宫,源自17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突出富丽装饰和强烈色彩,室内穿插曲面和椭圆形空间。</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俄罗斯仅有两位沙皇可称得上“大帝”,就是俄罗斯首位沙皇伊凡大帝和彼得大帝。“沙皇”一词来自拉丁语中的古罗马凯撒大帝(Caesar)的音译,就是“大皇帝”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伊凡大帝是个暴虐成性的君主,最有名的故事是杀子。16世纪伊凡发现皇太子的妻子穿着不合礼仪,对儿媳暴打致流产。太子想拉开暴怒的父亲,结果被伊凡用手中金属权杖击中头部而死。</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19世纪画家列宾的经典杰作《伊凡雷帝杀子》,就是以这个历史场景为题材创作的。画中伊万从狂躁中清醒过来,头发蓬乱的伊凡跪坐在铺满红色花纹地毯的地上,右手把儿子搂在怀中,左手试图捂住儿子头上血如泉涌的伤口,眼中流露出惊惶恐惧和无助的神色,而王储半躺在父亲怀中,沉重的金属权杖沾满鲜血,被遗弃在一旁。这幅传世杰作收藏在莫斯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第二位大帝是彼得大帝,他引进西方历法,建立了俄国第一座图书馆、医院、剧院、博物馆,还出版了第一份报纸,俄罗斯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一世时代。52岁的彼得病逝在圣彼得堡,身后留下了一个庞大帝国。1725年彼得病逝,妻子加冕成为叶卡捷琳娜一世,她是第一位统治俄罗斯帝国的女性,为女性能够成为俄罗斯帝国霸主长达一个世纪开辟了合法路径,其中她的孙媳叶卡捷琳娜二世,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与彼得一世齐名的一代女皇英主。法国文学家伏尔泰说:“叶卡捷琳娜一世的一生几乎和彼得一世本人的一生一样非同凡响。”</p><p class="ql-block"> 这个皇宫叶卡捷琳娜一世仅住过一次,所以这栋建筑物仅仅是个象征。现在皇宫成为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皇宫前一大块美不胜收的花园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距离皇宫百来米,有个粉墙绿顶的建筑是总统府,大门口两个卫兵一身戎装,屋顶上蓝黑白三色国旗迎风飘扬。爱沙尼亚政体为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但只具有象征意义。现任女总统是60后,毕业于塔尔图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于电信公司、汉莎银行,2016年当选,5年制。</p><p class="ql-block"> 在卡德里奥皇宫花园里有一座爱沙尼亚作家弗雷德里希·莱茵霍尔特·克留茨瓦尔德(Friedrich Reinhold Kreutzwald,1803–1882)的塑像。其父母为农奴,1815年开明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父母送他去读书,塔尔图帝国大学的医学院毕业当医生。他是第一个使用爱沙尼亚文字创作史诗《卡列维波埃格》,也是爱沙尼亚民族意识觉醒的领袖之一。塑像底座下面有反映民族独立奋斗的浮雕。</p><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国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比中国台湾岛大一点, 130万人,而台湾有2,300万人。她仅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就是塔林老城区。</p><p class="ql-block"> 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2世纪,当时的条顿骑士团的十字军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城堡,十字军是罗马帝国中世纪的军队,发动9次共200年针对穆斯林的东征。后来,这里又发展成为”汉萨同盟”的主要中心,汉萨同盟是北欧100多城市商业组织,存在500年,17世纪解体。在后来的几个世纪,这里屡遭战火,但许多建筑还是较为完好地保留了下来,特别是教堂之豪华,以及商店内部装璜之考究充分展示了当时这里的繁荣和富裕。可见塔林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愧。值得一提的是,波罗的海三国的首都皆为“世界文化遗产”,即除了塔林,还有拉脱维亚的里加和立陶宛的维尔纽斯。我期待着她们成为我的下次旅行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这是少女塔城墙,右边方形尖顶少女塔 (Maiden's Tower)建于14世纪,用来囚禁妓女,书写了中世纪历史的黑暗章节。</p><p class="ql-block"> 这是维鲁门(Viru Gates),是塔林老城的南大门,那里游人如织,摊贩如链,门口有两个粗壮圆柱体城堡,顶上是褐红砖砌成圆锥体形状,就像两个威武雄壮的中世纪卫士,守护着这座中世纪古城。</p><p class="ql-block"> 塔林的城墙始建于13世纪,目前保存的城墙体系完成于14世纪,竟然与中国南京明城墙同时代。不过塔林城墙全长不到3公里,高12米,而中国南京城墙长24公里,高20米,绝对小巫见大巫。不过,爱沙尼亚人绝不搞假古董,20多座塔楼和4座城门保存完好,城墙开发节制合理,看上去城墙沧桑感极强。</p><p class="ql-block"> 这是通往被称作“长腿街”的一段老城墙,高高城墙石砖看上去斑斑驳驳,地上铺满鹅卵石,一些老年游客三三两两地沿着城墙根走过来,一个老画师把画挂在老城墙上出售,不过我并没有看见有游客前去挑选购买。</p><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人和丹麦人的情感复杂,曾经是被侵略者和侵略者关系,“丹麦国王的花园”记录着历史上两个国家“相爱相杀”的故事。13世纪丹麦军队攻占塔林,留下“丹麦国王花园”这个古迹。花园在山坡城墙和下城之间的一个开放区域,原是丹麦国王军队的驻扎地。当年丹麦军队眼看要被爱沙尼亚人打垮,突然传奇的一幕发生了:天空突然裂开并飘下一面红底带白色十字架的旗帜,并有一个声音响起:“抓住这面旗帜就是胜利!”丹麦军队认为这是上天传给他们力量的象征而士气大振,越战越勇,战争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丹麦人最终赢得了战争,开始对爱沙尼亚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治,这就是丹麦国旗诞生的故事。以后每年夏天都要在此举行丹麦“国旗日”的庆祝活动。我想,一个国家的人民,庆祝侵略者国家的节日,而且这个节日就是攻打自己的国家而设立的,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爱沙尼亚人的宽阔胸怀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13世纪德国商人定居此地,塔林逐渐发展成为日耳曼人的贸易城镇。这座教堂是德国商人建造的。在城墙建立以前,这座坚固的教堂是作为堡垒而设计的,也就是用来防御作战的。</p><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命运多舛,1558-1583年发生了“立窝尼亚战争”,立窝尼亚位于现在波罗的海三国,是由于俄国沙皇伊凡雷帝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与爱沙尼亚、波兰、立陶宛和瑞典进行的战争。战争以伊凡大帝失败告终,而爱沙尼亚划归瑞典统治达150年。17世纪瑞典统治时期在塔林大兴土木加强城防,除了加固城墙城楼之外,还在城堡周围挖掘了地下通道,战时用来运送士兵和弹药。到了“二战”期间当成防空洞。接下来苏联统治时期,又安装了水电和通信。一物用作三朝,关乎战争,幸乎悲乎?</p><p class="ql-block"> 在立窝尼亚战争中失败的沙皇,18世纪发动了第二次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历史上称“大北方战争”,这次战争沙皇赢了,瑞典退出爱沙尼亚,归沙皇统治达200多年。</p><p class="ql-block">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建于一百多年前,那时俄国的统治逐渐动摇,建造教堂的初衷就是在波罗的海树立沙皇政权的威望。教堂位置显赫,外观绚丽多彩,仿佛要让东正教的光芒笼罩整个塔林。虽然对历史建筑的争议随着时光日渐消弭,留给塔林的确实是一座建筑杰作,但历史的烙印仍在,爱沙尼亚人对大教堂喜欢的和厌恶的大概参半吧。</p><p class="ql-block"> 洋葱头型圆顶教堂的建筑风格属于拜占庭式。“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4世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史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其统治延续到15世纪被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其实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东方建筑要素而发展,特点是圆形屋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方,并把重量落在几个独立的支柱上。最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国哈尔滨也有一座拜占庭风格的圣索菲亚教堂,建于沙俄统治中国东北的1907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林老城区规模虽小,却藏着很多值得一游之处。塔林市政厅是波罗的海国家唯一的一座哥特式建筑,被认为是爱沙尼亚独一无二的建筑瑰宝。“哥特式”意译是“接近上帝的”的意思,中世纪风格,特征是尖顶和肋架拱顶。这座建筑首次见于文字记载是在14世纪, 15世纪时整座建筑完全重建而保存至今。 其尖顶毁于1944年苏联红军的轰炸,后来重建。尖顶立着一个持剑武士作风标,本地人唤他为Old Thomas 老托马斯,临风摇曳,神态威武,是古镇塔林的守卫,已经立在那里500年了。</p><p class="ql-block"> 市政厅前面有一个广场,四周都是商店,广场上经常会举行活动。每年的6月,是老城节日,一般会持续4天。我们看到市政厅的底层和广场上,有很多摊贩,似乎在举办音乐舞蹈活动,有什么节日。市政厅的二楼仍然是该建筑的主要楼层,公民会堂、理事会大厅、附属厨房以及法官厅都位于该层,这里如同中世纪时一样也举办庆典和音乐会。广场上来了许多游客看节目,熙熙攘攘,边上露天咖啡厅坐满了顾客,喝咖啡、聊天、欣赏歌舞、购物,充满欣欣向荣。</p><p class="ql-block"> 早在500年前就开张的古老药房,估计它是欧洲最古老的、从不间断营业的药店,是由匈牙利移民家族经营,已经传了12代,而令药店出名的原因是因为俄国沙皇也从这里订购药品。中世纪时药房售卖的药品包括蛇皮药水、木乃伊汁、独角兽角粉。但它也是一个购买日用品的地方,比如果酱、茶、红葡萄酒、枪火以及杏仁蛋白软糖,这种软糖非常畅销,是15世纪时在这里发明的治疗咳嗽哮喘的良药。如今从阿司匹林到化妆品都卖,除了出售现代药品,还是展示17世纪医学古玩、古代医书、药材标本、制药器具。窗台上一个药水瓶里倒影着市政厅的尖塔,挺有趣。</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路边看到这座一家三口人的雕塑,妈妈举起右手好像在挡住敌人的镇压,爸爸靠着妈妈的大腿坐在地上,右手按住胸口似乎受伤了,幼儿站在妈妈身后哭泣,底座上面刻着“1905”。这座雕塑反映了1905年发生在爱沙尼亚的一件黑暗血腥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18世纪沙俄战胜瑞典后取得爱沙尼亚领土,其后爱沙尼亚抗衡俄罗斯化要求独立意识不断萌发。1905年爱沙尼亚人要求出版自由、集会自由、普选以及国家主权而进行集会游行,沙皇军队前往镇压,在塔林街市向市民开火,300多名爱沙尼亚人被当场枪毙或被捕后绞死。 </p><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是一个既美丽又伤痕累累的国度,也许正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所说的:“美景之美,在其忧伤。” 爱沙尼亚历史上独立过两次,1918年和1989年,两次相隔70年,并且两次都与两个国家有关联,即苏俄和德国。</p><p class="ql-block"> 1918年爱沙尼亚的德裔居民发动暴动,请求德国军队进入爱沙尼亚。根据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苏俄将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地区割让给德国。1918年11月德国工人爆发 “十一月革命”,苏俄借机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试图收回割让给德国的领土。爱沙尼亚抓住时机于1918年11月底宣布独立,国内的德裔居民和军队一起抵抗苏维埃红军。1919年2月1日德国军队前往爱沙尼亚援战,最终令苏俄与爱沙尼亚签署和约,苏维埃承认爱沙尼亚独立。</p><p class="ql-block"> 但是好景不长,21年后的1939年,苏德签订深藏野心的强盗分赃条约,苏联强行把爱沙尼亚纳入自己版图。根据这一罪恶条约的秘密附件,1940年苏联出兵占领了爱沙尼亚,实行“红色恐怖”,逮捕和处决许多政府官员,废除宪法,建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p><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人把这段历史镌刻在大理石上,以昭示后人。我们来到总理府,门前挂着两面旗帜,右边是欧盟盟旗,左边是爱沙尼亚蓝黑白国旗。在罪恶的、恐怖的年代,苏联占领者选中一个爱沙尼亚人当“伪政府总理”,那个人不愿意,就被枪毙。再挑选一人,又不愿意当傀儡,又被枪毙。接连处决了“反苏的”、“不服从的” 、不愿意当爱沙尼亚奸的9名总理和几十名部长,这些人的名字后来被雕刻在大理石纪念碑上,高挂在总理府门前墙壁上。我发现大部分人死于1941—1942年间,我还看见有导游模样的人在众人前面做介绍,人们似乎闻到大理石碑上的“血腥味”。</p><p class="ql-block"> 参观中也让我想起中国抗战时遗臭万年的南京“汪精卫伪政府”,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宁死也不愿意当汉奸的、不愿意当“伪省长、伪市长、伪乡长”的有良心的中国人,就像大理石上面的爱沙尼亚人一样忠于祖国,坚贞不屈。</p><p class="ql-block"> 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进攻苏联,3个星期后德国占领爱沙尼亚全境。爱沙尼亚人视德国军队为“解放者”,并与其展开合作,竟然在党卫军中还成立了一个“爱沙尼亚师”。</p><p class="ql-block"> 由于爱沙尼亚人与德国合作,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遭到苏联的严厉惩罚。1944年苏联红军“无差别”轰炸了塔林等城市,造成大量平民伤亡。1945年苏联重新占领爱沙尼亚后,又一次大搞“红色恐怖”,又进行大规模的逮捕和杀戮。</p><p class="ql-block">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苏军攻入波罗的海三国,三国5万多名民众拿起武器,利用茂密的森林作为掩护打击侵略者,其中 “森林兄弟”游击队闻名世界。“森林兄弟”的成员有反抗农业集体化的农夫,也有党卫军中“爱沙尼亚师”的士兵,甚至在森林中寻找避难所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也成为了“森林兄弟”游击队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斯大林命令苏军在撤退时对三国执行“焦土政策”,“森林兄弟”奋起反抗,消灭苏军第8军4,800人并俘虏14,000人。其中1944—1947年爱沙尼亚“森林兄弟”对苏军发动了700多次袭击。1950年由于混入“森林兄弟”内部的“克格勃”而遭到大屠杀,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发布大赦令,残余“森林兄弟”向苏联投降,最后一些“森林兄弟”战士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一直藏匿到1980年代,如果再晚10年,三个国家独立了,就不用躲躲藏藏了。</p><p class="ql-block"> 在“二战”结束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德国党卫军被判定犯有战争罪并被宣布为犯罪组织,不过审判官擦亮眼睛,审判中明确地公正地将被征入党卫军中的波罗的海三国人员免于起诉。</p><p class="ql-block"> “二战”时期的爱沙尼亚发生了一件奇葩事情,1944年苏军消灭德军“解放”爱沙尼亚,有意思的是,这支苏军部队全部是爱沙尼亚人,即苏军爱沙尼亚师,而对手是德军爱沙尼亚师,事实上就是代表苏联的爱沙尼亚人,攻打代表德国的爱沙尼亚人,双方都有死伤,最后苏军获胜。</p><p class="ql-block"> 丹麦和苏联皆为爱沙尼亚的侵略者,塔林保留几百年前的“丹麦国王花园”,而容不得苏联军人墓地,这是为什么呢?21世纪初塔林拆除市中心的苏军烈士墓,导致其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迅速恶化。爱沙尼亚政府一直认为,这是苏联侵略的标志。然而事实上,这些战士在当时是作为苏联红军爱沙尼亚第8步兵师的官兵同德国作战的,他们到底是解放者,还是侵略者?这成为爱沙尼亚历史学家的一道难题。</p><p class="ql-block"> “二战”使爱沙尼亚损失了22万人,相当于全国的1/5,有8万人流亡到西方。苏联向西伯利亚流放爱沙尼亚人,并把苏联人迁入爱沙尼亚,1952年爱沙尼亚民族的比例从1941年的90%下降至48%。</p><p class="ql-block"> 1991年8月19日苏联解体,“森林兄弟”战士们未能完成的心愿终于变为现实,第二天即8月20日爱沙尼亚就迫不及待宣布独立,是苏联帝国解体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恨苏联盼独立”的民意得到彻底释放。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三国毅然加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加入欧盟,“双保险”融入西方,目的是想获得安全保障,但愿如此。</p><p class="ql-block"> 饱经风霜的古城墙边上有一块巨大石头,旁边刻有一行字:1991年8月20日。这是爱沙尼亚人第二次真正独立的日子,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独立日。</p><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这段1944年的奇葩历史被拍成电影,我在“豆瓣电影”视频观看爱沙尼亚影片《1944》,它讲述了苏军又一次打进这个小国的故事,影片从另外一个视角反映战争的残酷。</p><p class="ql-block"> 影片中身穿纳粹军服的、为德国而战的爱沙尼亚人,机智勇敢地打击苏联红军,而红军的战士也来源于爱沙尼亚。身为党卫军的爱沙尼亚师的士兵,同时喜欢侮辱党魁,在希特勒照片上面画上女人裸体。作为一个生活在两大强国之间的小国士兵,他们只能依附一方打另一方,坚守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为别的国家去战斗。</p><p class="ql-block"> 有一段镜头是德国爱沙尼亚师狙击苏军,打到一半时发现,身穿不同军装相互残杀的人,居然都是爱沙尼亚人,原来是德国爱沙尼亚师与苏军爱沙尼亚师的一场战斗,手足兄弟居然在自己的国家分别为了别的国家在厮杀,战争造成了极大的历史荒谬,也是爱沙尼亚版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p><p class="ql-block">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爱沙尼亚民族历史上深受丹麦、瑞典、波兰、沙俄、德国和苏联的蹂躏,几百年来的屈辱,一切都会过去。但是爱沙尼亚子子孙孙都不会忘记,忘记过去就是背叛,一切都不会过去。</p><p class="ql-block"> 现在爱沙尼亚加入“北约”以阻止俄罗斯侵略,加入“欧盟”扩大朋友圈。人均GDP达2万美元,与上海差不多。她网络科技发达,基本实现无纸化,他们网络选总统,网络签合同,网络办公,网络看病,网络教学,号称只有两件事需要当事人到场签名:结婚和离婚。爱沙尼亚的身份证,可当社保卡、医保卡、交通卡、驾照使用,一卡在手路路通。 早在2001年爱沙尼亚人创造了“卡扎Kazza”,功能与腾讯的“微信”一样,“微信”是9年后的2010年才问世的。卡扎可以在手机上传输照片、视频和免费视频通话,当时这个高科技新宠让世界刮目相看,这是爱沙尼亚人的骄傲。当别的国家小学生在玩电动飞机和玩具汽车时,爱沙尼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电脑程序,设计机器人。爱沙尼亚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其列为“高收入国家”。国家实行“单一所得税率”制度,只有贫富差距极小的国家才会实行这种制度。中国个人所得税是采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制”,因中国还存在贫富差距。</p><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人喜欢唱歌,最喜欢唱这一句:“ One day, no matter what, we will win!总有一天,不管怎样,我们终究会赢。”</p><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也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舒适的国家,首都塔林被誉为“洗肺圣地”。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旧地重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八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波罗的海最特别之处是什么呢?</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乘邮轮从塔林到斯德哥尔摩</b></p><p><br></p><p><br></p><p><br></p><p> 记得21世纪初,我看过一部葛优的贺岁片《手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影片结局,费先生去爱沙尼亚的一所学校教中文。暂且不管有没有这样的学校,也不管中文学校里面有没有电影中的费老先生,单就“爱沙尼亚”这个浪漫的名字,就足以让人无比向往。想不到隔了10多年退休后,我真的来到爱沙尼亚观光。那天傍晚,我们一家游览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后来到码头,乘坐维多利亚号邮轮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p><p> 维多利亚号邮轮属于爱沙尼亚塔林客航运(Tallink)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0年代,总部在塔林,6,000多名员工,19艘大型邮轮和渡轮,每一艘都有一个浪漫的名字——交响曲、欧罗巴、银河号、公主号、维多利亚号等等。乘游轮已构成那里民众生活的一个部分,人们津津乐道于自己都坐着哪艘去过哪里,如果有谁乘坐过“塔林客”公司所有游轮,那是非常值得骄傲的。</p><p> 塔林候船室的指示牌上用爱沙尼亚文、英文、俄文和中文标识。在西方这样一个爱沙尼亚小国的公共交通场所有中文标识,可见中国游客无国不游。</p><p> 维多利亚号邮轮上大多是欧洲老人,看上去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穿着得体,举止优雅,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欧洲人说:“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 全世界老年游客是一支旅游消费主力军,2018年首届“世界老年旅游大会”在中国烟台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专家,以及25个国家的老年大学校长参加。世界经济发展与寿命正相关,老龄化成为世界性趋势,欧洲已接近30%,所以老年旅游、休闲及健康产业势必会获得巨大的发展契机。</p><p> 两个首都塔林与斯德哥尔摩相距500多公里,有航班也可以坐船,飞行只要一个多小时,我们选择乘坐邮轮,要16个小时,傍晚6点开船,第二天早上10点到,普通双人包房,每间220欧元,含自助晚餐和早餐,值得体验一下。</p><p> 塔林到斯德哥尔摩的航线是由东向西横渡波罗的海,约500公里,这艘“塔林客”公司的“维多利亚”号邮轮共有8层,包括水面下3层。上船后趁太阳尚未下山,我们来到最高层甲板上欣赏波罗的海海景,远处就是塔林。波罗的海可以用深沉来形容,横跨北欧和东欧,多峡湾,深蓝色。淡蓝色的海水给人一种夏威夷式的恬静,而波罗的海的海水,就像北欧人的眼睛,很深,很有神,很热烈,也很容易感染别人。</p><p> 我上船前想,如果晚上住的是最便宜的内舱房是否太憋屈? 邮轮客舱通常分为豪华海景套房、海景房和内舱房三个级别,A档房间在最高层中间,房间宽敞,视野开阔,价格昂贵;B档位于邮轮中间层次,能够看到海景,价格一般;C档内舱房位于水下,或者夹在中间,没有窗户,是最为便宜的舱位。还好我们住的是海景房,10平米左右,通过窗户可以观看海景。近年来不少邮轮公司的设计多倾向于“重娱乐”的逻辑,就是大多数人坐邮轮是为了玩,客舱“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多数乘客确实也不会都呆在客舱内睡觉,要看海景尽可以去甲板上、图书馆、音乐厅等公共区域,只要玩得好,10平米左右的内舱房也没啥好计较的。甚至有些喜欢晚睡的游客专挑内舱房,因为早晨海上的光线不会影响睡懒觉。</p><p> 我还想到如果发生海啸,在邮轮上是否很危险?邮轮旅行发生船祸的几率很低,泰坦尼克号毕竟是个案,100多年前船舶质量不如现代化邮轮,概率统计显示邮轮旅行是较为安全的。邮轮最大的潜在灾难是火灾,乘客都必需注意灭火器放的位置,逃生的通道。另外,千万不可忽略上船时的救生演习。反而是海啸发生时,在邮轮上最为安全,即使海啸发生在附近也没有危险,因为海流是在海底运动的,上岸后才成为海啸,邮轮已驶离风口,顶多吃些浪。但是,如果遇到台风巨浪,那么几乎所有船舶皆具有较大风险,所以出航前的天气预报的精准度十分重要。</p><p> 我读中学时知道前苏联有个“波罗的海舰队”,原来舰队起源于12世纪俄国的私人武装船队,掠夺肆行。后来改造成国家海军与瑞典、波兰作战。1917年”十月革命”时波罗的海舰队打败德军和英军。二战时在保卫列宁格勒中粉碎纳粹进攻。列宁格勒就是圣彼得堡,原来属于芬兰,沙皇侵占后经过苏联时代,至今没有归还。波罗的海舰队现在是俄罗斯海军的四大舰队之一,还有三个是: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我真的来到波罗的海,站在邮轮甲板,只见大轮船刺破海波,留下闪光水带,激起层层细涛,嵌着银白浪花,让人心潮澎湃。</p><p> 波罗的海南北1,600公里,深60米,沿海有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p><p> 那天对我们一行来说,真是一个“波罗的海日”。早上我们从芬兰赫尔辛基乘船渡过波罗的海到爱沙尼亚塔林,晚上又从塔林坐船前往瑞典。</p><p> 地理知识告诉我们,波罗的海最特别之处是:海水是淡淡咸味的。因为每千克海水含盐只有7克,而世界海洋平均37克。这是因为它形成的时间不长,冰河期结束时还是一片被冰水淹没的汪洋,后来大水向北极退去,最低洼的谷地形成了大海。</p><p> 地球上海水最淡是波罗的海,那么最咸的海在哪里呢?位于非洲东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红海,含盐浓度42克,几乎达到饱和,世界TOP。我很想尝尝波罗的海海水的味道,到底咸不咸?</p><p> 在我的中学地理知识中有“波罗的海三国”这个知识点,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p><p> 历史上这三个国家多次被俄国、德国、瑞典等占领几百年,“一战”后三国趁俄国“十月革命”,曾取得独立。不料三国只独立了20多年,1939年纳粹外长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署了20世纪最臭名昭著的强盗分赃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现在档案解密,原来条约还有罪恶的附件,苏联替代德国出兵三国,以加盟共和国的名义强行并入苏联版图。不但如此,苏德两国瓜分波兰,所以北京一位“网红”的中学历史老师袁腾飞,他写的四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中写道,苏联也是发动“二战”元凶,苏德战争是狗咬狗。我想,讲授历史课程的袁老师如此认为,也不是没有历史依据。</p><p> 苏联50年蹂躏激起三国人民极其憎恨,独立呼声不断。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三国进行示威活动,抗议1939年的罪恶深重的秘密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三国的总人口不过700万,居然有200万人手牵手,跨越三国领土,连成长度超过600公里的“人链”,当天工厂停工,学生停课,商店停业,史称“波罗的海之路”。</p><p>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三国拒绝加入“独联体”而宣布独立。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三国毅然加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加入欧盟,彻底融入西方,获得真正独立和坚实的安全保障。“谁要是打波罗的海三国的主意,那他也就是美国的敌人。” 美国总统布什曾经如是说。</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 傍晚乘上维多利亚邮轮邮轮,需要航行16小时,第二天上午才能到达目的地,不过在船上不会觉得无聊。我坐邮轮的机会不多,趁机到处走走看看。邮轮上有儿童乐园,有歌手表演,还有咖啡吧、餐厅和自选超市。站在甲板上,一边看波罗的海,一边遐想,也是一种消遣。</p><p> 早就听说邮轮服务是不分等级的,衡量邮轮的豪华程度是要看乘客和服务人员的比率,通常情况是3:1,这个比值越小则说明越豪华,即一个服务人员对应的客人越少,服务越有质量。邮轮上的服务没有等级之分,每位乘客在船上都可以平等地使用所有的设施,都能平等地享受到相同的服务,比如餐食、健身房、舞厅。服务品质绝对不会视舱房的价格而有所区别。</p><p> 这是邮轮超市里的巧克力货架,挂牌上的“TALLINK”表明是邮轮属于爱沙尼亚“塔林客公司”。我有时会把把瑞士和瑞典搞错,瑞士的巧克力出名,瑞典巧克力也不逊色,货架上的Marabou品牌巧克力就是瑞典最出名的一种,有牛奶、榛子、肉桂、奥利奥等多种口味,堪称瑞典国宝巧克力。牌子上面写“购买3块巧克力排有特价,每块250克,6.6欧元或者66瑞典克朗,原价是9.9欧元。关于巧克力有人总结归纳为:瑞士的太“苦”,比利时的太“甜”,挪威的太“涩”,德国的太“腻”,不知道瑞典巧克力用什么词汇形容,我觉得味道不错,不苦、不甜、不涩、不腻。</p><p>按世界惯例,游轮尾部上面挂的是蓝、黑、白三色国旗,标明船籍是爱沙尼亚。</p><p> 爱沙尼亚在苏联解体的15个加盟国中是最富裕的,2018年人均GDP19,000美元,接近上海,是俄罗斯的2倍多。国土面积是上海的5倍,人口却仅130万,不到上海2,300万的半个零头。邻国只有东侧的俄罗斯与南侧拉脱维亚两个,北部与芬兰、西部与瑞典隔波罗的海相望。</p><p> 1991年8月19日苏联解体,第二天即8月20日爱沙尼亚就迫不及待宣布独立,爱沙尼亚“恨苏联盼独立”的民意可见一斑。</p><p> 爱沙尼亚受苏联统治时期,被“分工“发展无线电工业。所以现在爱沙尼亚网络科技发达,基本实现无纸化,他们网络选总统,网络签合同,网络办公,网络看病,网络教学,号称只有两件事需要当事人到场签名:结婚和离婚。爱沙尼亚的身份证,可当社保卡、医保卡、交通卡、驾照使用,一卡在手路路通。当别的国家小学生在玩电动飞机和玩具汽车时,爱沙尼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电脑程序,设计机器人。爱沙尼亚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其列为高收入国家。爱沙尼亚也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舒适的国家,首都塔林被誉为“洗肺圣地”。</p><p> 不妨再看看另外两国。拉脱维亚面积相仿宁夏,人口200万。“二战”中拉脱维亚是德国入侵最早撤退最晚的战区,战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达到1:3,现在46%:54%,排世界第一。</p><p> 1991年苏联解体时,拉脱维亚本地人下降到45%,比俄罗斯人还少。拉脱维亚立法规定,1940年以前在本国出生的人以及后代,自动成为公民,外来人口要通过考试。这样一来成年俄罗斯人几乎很难通过语言考试,娃娃们从小不得不学习拉脱维亚语,以求未来获取公民资格。当年苏联对拉脱维亚进行民族同化,现在反过来同化,用中国话形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p><p> 立陶宛在三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历史上立陶宛君主迎娶波兰公主,她是波兰王位唯一继承人,相当于娶了一位女王,小小立陶宛兼并了较大的波兰,开启了200年之久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序幕。所以现在立陶宛人占84%,第二是波兰人,俄罗斯人排第三。人均GDP17,000美元,中等富裕。</p><p> 立陶宛有个举世闻名的地理人文奇观,波罗的海海岸线上有一条千万年来由海水泥沙冲击而成的库尔斯沙洲,也称沙嘴,南北长98公里,最宽4公里,最窄仅400米,立陶宛占北52公里,俄罗斯占南46公里。公元前 3,000年沙洲上就有渔夫和猎人居住,保留了多处历史遗迹,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库尔斯沙洲还是“琥珀王国”,自然知识告诉人们,煤是古代树木形成的,而琥珀是古代树脂形成的,琥珀的数量当然要比煤的数量少而又少,所以琥珀十分珍贵。全球琥珀九成来自立陶宛,所以有人若要购买顶级琥珀,应该到立陶宛和俄罗斯的一块“飞地”——加里宁,当然最好到库尔斯沙洲。</p><p> 邮轮上Buffet晚餐分两档时间,18点半和20点半,我们购买的是第二档,餐厅里游客并不多,据说第一档比较拥挤。我们进入餐厅,看到服务员正在把新鲜的菜肴端上来,有三文鱼、鲨鱼、北极虾、熏香肠、烤羊排骨、珍贵的蔬菜和水果、各色酱料和乳制品,尽管美食琳琅满目,但是毕竟进餐时间太晚,似乎食欲有所退去,并且晚餐进食太多不易消化和入睡,所以我只能采取“少食量”的策略来对付。</p><p> 日常我们乘坐飞机出行,在起飞和降落时还会有微微的颠簸,那么邮轮是在飘浮不定的大海上航行,到了晚上会不会遇到风浪影响睡眠呢?</p><p> 邮轮相对于火车飞机来说,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交通工具,很多老人们会对邮轮有很多疑问和误解,其实邮轮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而且也非常的平稳,因为目前大部分邮轮船底都配有机翼式的平衡翼,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邮轮对抗风浪的影响,减少晃动,所以乘坐邮轮不会影响睡眠。</p><p> 第二天上午即将到达瑞典,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在我的地理历史知识中,关于瑞典仅仅知道这个国家在北欧,非常寒冷,是维京海盗的故乡。我还知道瑞典有“两个名人加上一辆车”,“两个名人”就是诺贝尔奖的主人诺贝尔和世界乒乓球全满贯得主瓦尔德内尔。“一辆车”就是与“宝马”、“奔驰”、“福特”的鏖战中获得自己市场占有率的闻名全球的沃尔沃Volvo。当然,最近20年我还知道“爱立信”和“宜家家居”。</p><p> 100多年前的一天,寂静的斯德哥尔摩郊外,突然爆发出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滚滚的浓烟霎时间冲上天空,一股股火苗直往上窜,一场惨祸发生了。大火吞没了一切,火场旁边站着一位30多岁的年青人,这个大难不死的青年,就是后来流芳百世的大化学家诺贝尔。</p><p> 诺贝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创建的 油炸药的实验工厂化为灰烬。人们从瓦砾中找出了5具尸体,其中一个是他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另外4人也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亲密的助手。诺贝尔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死的噩耗,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太受刺激引起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p><p> 这次大爆炸仅仅是诺贝尔所经历的100多次的挫折和灾难中的一次,他把挫折踩在了脚下,终于赢得了巨大的成功。诺贝尔一生共获专利发明权300多项,他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科学奖,被科学界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奖项。</p><p> 瓦尔德内尔是世界上第一个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欧锦赛冠军为一身的全满贯得主。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欧锦赛也算厉害吗?中国选手只是不能参加而已,其实不是这样的。上世纪80年代,欧洲乒乒球技术是要领先中国的,中国选手真的去参加了也很难夺冠。瓦尔德内尔获得过无数的冠军,他帮助瑞典队拿到了第一枚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是瑞典的英雄。老瓦的技术特点是灵活多变,并且学习能力很强,他把中国的近台快攻打法和欧洲的中远台两面拉弧圈打法融为一体,为乒乓球“前三板”技术发展作出巨大贡献。</p><p> 瑞典品牌Volvo在我的汽车知识积累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Volvo在瑞典文里是 “滚滚向前”的意思。Volvo这家在瑞典乃至全球最有名的公司,却是在一次非常具有瑞典传统特征龙虾晚宴上诞生的。1924年北欧夏天的素有“水上美人 ”之称的斯德哥尔摩,古斯塔夫·拉森和阿瑟·格不里森两人先后走进了一家餐厅,这两位酷爱汽车的瑞典人要了一盘大龙虾,在就餐的几个小时内,他们畅谈着对汽车的热爱和执著,最终制定出了后来闻名于世的Volvo公司的创建计划。Volvo在与“宝马”、“奔驰”、“福特”的鏖战中获得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依靠一条“黄金法则”:永远不要问顾客想要什么,告诉他们应该拥有什么。</p><p> 有人问邮轮吨位越大越好吗?邮轮吨位越大,相对来说乘客可以获得的活动空间就越大,选择自由度也更高,诸如大型歌剧院、马戏团、商品茂等场所非大船无法容纳。但吨位大必然意味着能容纳的人数更多,如想享受宁静的环境和较优质的服务,中等吨位的邮轮可能更适合。与大型邮轮相比起来,中小邮轮具有以下优势:能航行到更小的地方、登船离船更加方便、乘客更容易了解船舶设施和船上的其他乘客。我们乘坐的这艘邮轮就属于中小型,可以停泊在两个国家首都离开市中心不远的地方,不需要驳运了。</p><p> 晚餐后来到甲板上欣赏波罗的海夜景,夜里大海远处周围一片漆黑,只能看得到邮轮近处海水,船上的灯光映射在海面上,随着波浪起伏,真的是波光粼粼,加上船舶动力机械的隆隆声音,声光交融,让人沉思,也会遐想。</p><p> 回到客房先洗澡,每间房间有一个窄小的盥洗室,里面包括淋浴房,水温很舒服。波罗的海风平浪静,邮轮行驶非常平稳,晚上睡觉几乎感觉不到摇晃,一觉醒来,早已天亮,已经到达瑞典海域。瞭望窗外,只见长满各种颜色植物的一个一个小岛,岛上还有色彩艳丽的木头小房子。原来斯德哥尔摩城市是由十几个岛屿组成的,她的近海还有近百个小岛,船行速度缓慢,在好多个小岛之间穿来穿去,充分体现小型邮轮的灵活性。</p><p> 我们先到自助餐厅吃早餐,有烤肉、培根、烤土豆,烤番茄,还有绿色蔬菜、水果、面包、果酱、奶酪和咖啡。维多利亚号邮轮在波罗的海航行了16个小时后,第二天上午10点钟到达斯德哥尔摩,非常期待在瑞典有所收获。</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九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他们祖先既是开拓者又是征服者</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几个小岛连成了斯德哥尔摩</b></p><p><br></p><p><br></p><p><br></p><p> 我们一家游览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后,傍晚时分来到码头,乘坐维多利亚号邮轮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p><p> 塔林到斯德哥尔摩相距500多公里,有航班也可以坐船,飞行只要一个多小时,我们选择乘坐邮轮,航行16个小时,傍晚6点开船,第二天早上10点到,普通双人包房,每间220欧元,含自助晚餐和早餐。</p><p>乘上维多利亚号邮轮,虽然第二天上午才能到达目的地,不过在船上不会觉得无聊。我坐邮轮的机会不多,喜欢到处走走看看。邮轮上有儿童乐园,有歌手表演,还有咖啡吧、餐厅和自选超市。站在甲板上,一边看着深蓝的波罗的海,一边沉思,权当一种休息消遣。</p><p> 瑞典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在我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中,关于瑞典仅仅知道这个国家在北欧,非常寒冷,是维京海盗的故乡。我还知道瑞典的“两个名人加上一辆车”,“两个名人”就是诺贝尔奖的主人诺贝尔和世界乒乓球全满贯得主瓦尔德内尔,“一辆车”就是与“宝马”、“奔驰”、“福特”的鏖战中获得自己市场占有率的、闻名全球的沃尔沃Volvo。当然,最近20年我还知道“爱立信”和“宜家家居”。</p><p> 我还知道瑞典国旗为蓝底色上面有金黄色十字旗,谓之“蓝旗”,蓝色和黄色是皇徽的颜色。金黄色十字架来源于一个传说:瑞典国王讨伐芬兰前对神灵祈祷之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金色十字的光芒,国王认为这是胜利与好运的征兆。</p><p>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是世界上一个最静谧美好的国家,她的首都斯德哥尔摩位于瑞典的东海岸,濒临波罗的海,梅拉伦湖入海处,城市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如同一座巨大花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她的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余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连成一体,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p><p> 我在旅行中获得了一个新知识点,北欧许多国家被称为“群岛之国”,比如我们前几天游览的芬兰就拥有18万个大小岛屿。斯德哥尔摩和斯德哥尔摩群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后者的一个城市,是小概念,后者是瑞典最大群岛,也是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大型群岛,是个大概念。斯德哥尔摩城市向东伸延约50公里,有2万多座大大小小的岛屿和礁石星罗棋布,构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壮美景观。18世纪群岛上居民不超过3,000人,大部分是渔民,现今已是一个拥有5万多间度假屋的旅游胜地,划艇是极为流行的活动,在冬季甚至可以在结冰的海面上溜冰。</p><p> 当年逃亡欧洲的康有为在瑞典写过一首描述群岛的诗:“瑞典百千十万岛,岛中处处有人家,荡船曲曲屿塞路,穿苇深深鱼上沙。” 沉迷于此的他干脆就在瑞典买下了一座小岛,还造了中国园林,取名“北海草堂”,康有为真有钱啊,那么小岛如今的归属权属于谁呢?可惜这个景点不在行程中。</p><p> 斯德哥尔摩群岛中有一个村子非常出名,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居然有四个元素的名称取自这个村子的名字——伊特比(Ytterby)。18世纪化学家Carl Axel Arrhenius在那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沉重的黑色矿石,从中得到了一种新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氧化钇,这是人类所知道的第一种稀土化合物,钇的命名就来源于伊特比,研究者们又陆续从伊特比的矿石中分离出了3种元素,分别为镱(Ytterbium)、铽(Terbium)和铒(Erbium),皆取自村庄名称,记得高中化学课上老师讲到过这个知识点及相关故事。</p><p> 下船后我们来到斯德哥尔摩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市政厅,她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梅拉伦湖湖畔,是一座高低错落的建筑,因为瑞典没有像意大利一样丰富的大理石,所以以暗红色的墙砖为主色调,与宽阔的湖面和湛蓝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比。类似爬山虎的绿色植物和绛红色的植物覆盖外墙,显得古朴厚重,宏伟壮观。巍然耸立的钟楼塔顶上,三个象征王冠的金色雕塑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为整座大楼平添了夺目的光辉和迷人的色彩,这是瑞典王国传统的象征,也象征当年组成卡尔马联盟的三个成员国——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人民的合作无间。优越的地理位置,精美的艺术风格,醒目的建筑色彩,使其在上世纪20年代建成之初便成为斯德哥尔摩的形象和地标。</p><p> 然而,在全世界的市政厅中,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并不属于特别杰出的建筑,之所以有名,盖源于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诺贝尔颁奖仪式后的晚宴于每年的12月10日,在市政厅最中间的大厅——“蓝厅”举行,大概有1,300多人参加,所以闻名于世。</p><p> 市政厅是市政府办公的机构,主要职能有三:一是办公,二是宴会,三是供人们参观。游客必须由市政厅里专职的导游带领,仅开放三处供参观:晚宴大厅——蓝厅、舞厅——金厅和议会厅。</p><p> “蓝厅”是瑞典举行大型国宴的地方,是诺贝尔晚宴的举办地。这个晚宴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尊重,是由于它展示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崇高敬意,每年全世界的焦点都会集中在这里。除了诺贝尔晚宴外,还举行各种盛大的国宴,比如国外首脑来访,每年6月6号国庆节等也使用这个宴会厅。</p><p> “蓝厅”非常具有设计感,双排的柱子和单排的柱子共存,办公区的窗户,一边是五块,另一边是四块,每个小厅都有当年打造的家具摆设,大厅的管风琴是上世纪20年代打造的,后来上面的风管进行分组排列,共有1万个风管,欧洲最大。</p><p>近几年中国人在这里大放异彩,2015年屠呦呦女士,2012年莫言,都登临过这个大厅,我们今天身临其境,也走了一下科学家、文学家走过的地方。</p><p>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走进蓝厅没有看见蓝色,却是红棕色墙砖,只是大理石地板有浅蓝色花纹,“蓝色”有何玄秘呢?原来“蓝厅”原设计装饰成国旗色蓝色,要在红色的砖墙上面铺设蓝色材料,但是当砖墙砌起来后,设计师觉得砖墙的手工感更加漂亮,决定放弃贴上蓝色马赛克。砖墙每块红砖重7公斤,几十万块非常像石头的砖,是手工打磨一点一点凿出来的。用瑞典传统手工制作的红砖砌成的墙面更能突显传统工艺,阳光透过玻璃照耀在红墙上特别美,不过“蓝厅”名称就一“错”到底了。</p><p> 穿过长廊往右拐来到议会大厅,中间有红色帷帐的位置是议长的,下面一圈是议员的位置,议会厅每一个座位上都有议员的名字,议员的座位是固定的。边上还有旁听席,当地的市民可以自由申请参与议案讨论,议员的一举一动都在众目睽睽监督之下。瑞典大部分议员是兼职的,这是世界惯例,因此议会会议通常在下午5、6点钟以后才能召开,就是要让议员下班后召开,这一点国人不妨借鉴一下。101位议员中,女性议员占到了51位,妇女地位显赫可见一斑。</p><p> 议会大厅最大亮点是船形的屋顶,这个船形的屋顶也有一个与“蓝厅”类似的故事。当初设计师并未想把屋顶建成现在的样子,当看到竖起的支架后,觉得很像斯德哥尔摩最早的居民维京海盗船的船架,这倒很符合北欧维京时代的历史风格。于是设计师又修改了设计,将议会厅屋顶建造成像一艘倒扣着的船。所以议会厅天花板上布满横梁,松木拼嵌,像一个一个船舱,舱壁上面画满传统的花卉图案,因为在天花板底下讨论的是有关国计民生问题,这也象征着瑞典的民主制度,设计师在屋顶上还画出日月星辰,以表示议会所探讨的话题,绝对没有见不得阳光的东西。</p><p>市政厅二楼的金色大厅,是诺贝尔颁奖典礼举行舞会的场所。大厅纵深约25米,整个大厅金碧辉煌,四壁用1,800万块约一厘米见方的金色马赛克镶贴成,还镶嵌有用各种彩色小块玻璃组合成的一幅幅壁画,展示瑞典的历史文化。工艺上采用的是“三明治”方法,即在两片玻璃之间夹上金箔,因此整个金厅的金子用量并不多,只有10多公斤而已,看上去如无数光环笼罩,一片金碧辉煌,真是“小投入大产出”。</p><p> 金厅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正中墙上大幅壁画上方,端坐着一位神采飞扬的梅拉伦湖女神,像中国《红楼梦》里长着瓜子脸的女子,穿着淡蓝色短袖上衣配蓝色长裙,光着双脚,坐在金色宝座上面。女神脚下尚有两组人物,分别从左右两边走近她,右边一组是欧洲人,左边一组则是亚州人。在导游启发下,我们从左边壁画中找到有一个人穿着清代服饰的中国人,头部后面拖着长长的辫子。市政厅建于上世纪20年代,中国已经推翻皇帝10多年了,而瑞典设计者的眼光还停留在大清帝国,我心里感到,作为市政厅的 “镇馆之宝”十分可笑。</p><p> 我们离开市政厅,行车到达一个专门为了一艘沉船而设立的博物馆——瓦萨号沉船博物馆,就是说博物馆里仅仅只有一个展品,那么这艘沉船有什么样的生动故事呢?</p><p> 瓦萨号(The Vasa)是一艘3桅战船,在1625年由当时的瑞典国王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Gustavus Ⅱ Adolphus)下令建造,这艘战船以瑞典瓦萨王朝(1523-1654)创始人Gustavus Vasa古斯塔夫·瓦萨的姓氏命名,装饰华丽,火力强大,使当时欧洲装备最齐全、武装程度最高的战船。</p><p>“瓦萨”号长达70米,最宽处为10多米,高度达40米。排水量达1,200吨,拥有两层炮甲板,装备了64门炮。人员配置供445人,在17世纪的欧洲,拥有这种配置的战船可以算得上是“艟艨巨舰”了。通过“瓦萨”号战船的一系列数据,也可以管窥当时的瑞典国王争霸的雄心壮志。</p><p> 后来发生了什么让人迷惑不解的灾难呢?“瓦萨”号3年后的1628年迅速完工,国王决定在8月10日进行首航。这艘堪称17世纪的“泰坦尼克号”的战船,却有着与后者相同的命运。首航当日,“瓦萨”号在万众期盼下下水,可是不久后一阵风吹过,竟然使得刚刚下水试航,仅仅行驶1公里多的“瓦萨”号发生了船体倾斜,很快海水从炮口涌入船底,最终将“瓦萨”号战船拖入海底。沉船事故造成了至少30人丧生。这艘庞然大物甚至还未驶出斯德哥尔摩港,就被海水无情地吞噬了。</p><p> 沉没的原因是从档案里发现的,原来开工后瓦萨号的建造计划进行了更改。国王想在战舰上装备更多的大炮,于是两层甲板都安装了大炮,这样瓦萨号头重脚轻,原先设计携带压舱石显然不够。</p><p> 1961年在海底沉睡了300多年后,“瓦萨”号战船终于被整体打捞出水面,船体的完好度高达98%,使今人得以一睹17世纪世界顶级战船的风采。</p><p> 我们生活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总感觉北欧的几个国家皆为小巧玲珑。从瓦萨号沉船博物馆出来驱车到了峡湾街,这是斯德哥尔摩市区内一座小山上的街道,在波罗的海海边上的悬崖上。在峡湾街上有个观景台,可以看到部分波罗的海、及部分斯德哥尔摩市区风景,是一个很不错的观景点和拍照点。</p><p> 峡湾街建在近30米高的悬崖上,是个天然的观景台,边上修建了栏杆和座椅。在这里可以近看梅拉伦湖,远眺斯德哥尔摩老城,悬崖下右手边就是名气响当当的维京邮轮码头,峡湾街对面是梅拉伦湖的博物馆岛,岛上有一个大型游乐园,再往右就是梅拉伦湖通向波罗的海的入海口。</p><p>峡湾街保留了许多17世纪木质建筑,住宅、酒吧、咖啡馆等,外墙都涂上鲜艳的色彩。它另一侧面临波罗的海的沙尔特海湾,站在这里居高临下,俯瞰老城、城岛、骑士岛、船岛等美丽的岛屿,湖滨和海湾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街道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公园,平时这里十分幽静,只要旅游团一来,才会热闹一阵子,就像上海的“新天地”,平时可以去那里坐在咖啡馆外面造型别致的椅子上喝咖啡,如果来了一群游客,就会喧嚣替代静谧。</p><p> 这里视野非常开阔,加之斯德哥尔摩的空气质量极好,所以给人舒适宜人的感觉。站在峡湾街上看整个远景,有一种透彻的感觉,左侧是老城区,而右边可以看见游乐场的过山车,海和湖交融的地方,成群的海鸥在这里翱翔。</p><p><br></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 午餐时分我们穿过一条宽阔的大马路,来到奥伦斯大型购物中心,约长100多米的一长排四层建筑,粉红色砖墙,没有窗户,只有排气窗,看上去像仓库。“Ahlens奥伦斯”这个品牌在北欧非常出名,出售的商品当然昂贵,北欧人收入世界前茅,国人看看商品价格就会咋舌。长长的浅色耐火砖外墙上的大钟很引人注目,一辆蓝色的有轨电车慢慢开过来,发现车厢里乘客稀稀落落。我们顺道逛了皇后街,这是一条步行街,地处最繁华的商业区,店肆林立,建筑物并不高,却高度一致,把天空切割成非常平整规则的长方形。街上人头攒动,购销两旺,高档一线品牌商品随处可见,就连明信片都丰富得互相竞争,一张明信片要4欧元。我发现步行街尽头用来挡住车辆的,并不是上海那样的水泥球,而是白色石狮子,与国徽上的两只狮子一样,古斯塔夫国王也称为“狮子王”,象征勇敢和力量。因此在瑞典常常会看到瑞典版“石狮子”,与在中国看到的石狮子造型完全不同,想不到石狮子可以变得矮小光洁,如此温顺可爱,显得憨态可掬,我家小朋友高兴地骑在石狮子上拍照,完全颠覆了我对石狮子必定高大、威武、霸气的印象。</p><p> 斯德哥尔摩中央车站就在附近,与赫尔辛基火车站一样具有100多年历史,是北欧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与地铁中心站联通,可通往全国各地和邻国各城市。火车站对于游客来说,不是离别难过的代表,而是两个美景打卡的链接点,可惜这次瑞典行程中没有安排,下一站挪威我们有安排体验坐火车。</p><p> 我们在“奥伦斯”对面的“唐朝”中餐馆享用自助午餐,听说是中国女人开的。瑞典人相对温和的性格和对女性的保护,使一些中国女人愿意嫁给瑞典人,瑞典人有更好的包容性,种族歧视几乎没有发生,比如瑞典是接受非洲难民最多的国家。来到瑞典的中国人,大部分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近年来移民瑞典的中国人呈急速上升的趋势。</p><p> 自助餐每人115瑞典克朗,按1瑞典克朗兑人民币0.74元,约85元。有猪排条、古老肉、海虾、三文鱼、蔬菜色拉、香肠炒饭、春卷、烧卖和冰淇淋,各取所爱,我觉得椒盐玉米饼竟然比国内还好吃。</p><p> 午餐后浏览老城区和参观皇宫。瑞典皇宫建于公元17世纪,为一座方形小城堡,左右三段式结构,中间外墙是白色大理石,有6根高高罗马柱,两边是淡红色砖墙,高大拱形门前有两只“瑞典版”石狮,皇宫方正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场院,楼房围着场院而建,三个楼层,共有600多个房间,据说比英国的白金汉宫还多4间。对比一下,北京故宫共有9,999个半房间,这是一个奇怪的数字,因为天上玉帝的宫殿共有10,000间房,而人间皇帝就得比玉帝少一点。不过故宫是博物馆,而瑞典皇宫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大的皇家宫殿,如今虽然皇室已经搬出到郊外皇后岛的卓宁霍姆宫,但皇宫仍是瑞典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国王每天开车从郊外到城里老城区皇宫来上班。</p><p> 皇宫大门岗亭有一名哨兵站岗,周围还有流动哨。年轻卫兵头戴深蓝色橄榄军帽,身穿深蓝色中世纪军服,蓝色是瑞典国旗的本色,腰围白色皮带,脚蹬白色军靴,戴着白手套抱着带刺刀的冲锋枪,严肃威武,毫无表情地接受游客的频频拍照,皇宫前三人一组的巡逻兵也是这身打扮,不过领头的士兵面露笑意。</p><p> 我们没有化时间等待观看卫兵换岗仪式,就走进皇宫华丽的大厅,壁上挂着大幅历代国王和皇后的肖像画,穹顶饰有雕刻绚丽的绘画,据说大多出自17世纪德国美术家之手,因为历史上德国的一部分曾是瑞典的领土。有的室内还陈设着古代的战车兵器、珠宝饰物、金银器皿和手持长矛、全身披挂着铜盔铁甲的中世纪骑士的实体模型。</p><p> 我们在皇宫议事厅里,看到左右两边有许多精美人物雕塑,与真人比例相当,天花板上有三幅巨大的油画,围着鎏金画框,反映瑞典荣光历史,头顶上6盏水晶多层大吊灯光芒四射,8扇拱形巨大窗户采光充足,窗框也是鎏金雕刻,整个大厅熠熠生辉,璀璨无比。</p><p> 古斯塔夫国王每天来皇宫上班,那么他和皇后住在哪里呢?原来国王伉俪住在郊外皇后岛,第二天上午我们驱车20公里来到梅拉伦湖上的德罗特霍尔姆岛,也称皇后岛,1537年瑞典国王约翰三世为皇后建造了这座宫殿,但人间天堂未完成,皇后就去天堂了。</p><p> 1991年世界遗产组织是这样赞誉的:皇后岛宫园区,连同宫殿,剧院,中国宫殿和公园,为十八世纪以来瑞典国内保存最完善的皇城典范,该城是取凡尔赛宫为样板并受其风格所启发的建筑。我在下一篇博文中会记叙皇后岛宫的所见所闻。</p><p> 我们在皇宫前面广场上看到有一尊瑞典国王骑马的铜像,他是古斯塔夫二世,由法国雕塑家立于18世纪末。17世纪初的瑞典还只是北欧穷国,100万人,古斯塔夫明白,唯有先进的制度才能扭转瑞典的劣势,他推行了著名的古斯塔夫军事改革改变瑞典。他的改革很快在战争中获得传奇战绩,17世纪先后同丹麦、俄罗斯和波兰进行战争并取胜,后来击败神圣罗马帝国。但在德国吕岑会战中的一个夜晚,国王视察前沿阵地时,被“流弹”击中而身亡,年仅38岁,至今这“流弹”来自何方还是个迷。他是历代瑞典国王中唯一被国会封为“大帝”者,清教徒则称之为“北方雄狮”,我们在街上看到“温和的石狮子”与之有关。</p><p> 如同中国唐朝有个女皇帝武则天一样,历史上瑞典也有个女王,17世纪时,38岁的古斯塔夫二世阵亡后,由于他没有儿子,于是女儿克里斯蒂娜登基,此时才6岁,当然洋人也一样,幼主配有辅政,到18岁亲政,28岁退位,指定表哥卡尔·古斯塔夫为继承人,即她的姑妈的儿子,直到今天瑞典国王就是卡尔16世·古斯塔夫。执政20多年的女王退位,结束了瑞典历史上最为风云激荡的瓦萨王朝。退位后她在边境改穿男人衣服,骑马越过丹麦,最后到达罗马,接受教皇洗礼,皈依天主教。她60多岁去世,安葬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教皇石室,全世界只有三名女性有此殊荣,还有两名是意大利托斯卡纳边疆的伯爵夫人玛蒂尔和英国威尔士亲王王妃玛利亚达。前者拥有巨额财富和权势,支持四任教皇,将家财两次捐给教廷;后者的丈夫威尔士亲王为了信奉天主教而放弃王位。</p><p> 历史上老城区广场发生过一场惨剧,16世纪残暴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攻占斯德哥尔摩京城后,在广场上将近百位瑞典贵族、主教和平民砍头示众。暴行激怒了瑞典人,古斯塔夫·瓦萨率领瑞典人揭竿而起,这是瑞典独立的转折点,后来他成为了瑞典国王,即古斯塔夫一世,从此建立了瓦萨王朝。现在国王是卡尔16世·古斯塔夫,当然时过境迁。1809年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没有实权,只是国家的标记罢了。</p><p> 老城的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当时瑞典的首都在斯德哥尔摩西部的锡格蒂纳。由于遭到武装团伙袭击,人们从首都逃到了梅拉伦湖下游的一个岛,发现小岛的地形利于防御,再加上人们主要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渐渐地岛上就形成了一个较热闹的贸易之地,人们纷纷来此定居。1296年建立斯德哥尔摩城,成为瑞典新的首都。</p><p> 参观瑞典皇宫后,步行到老城,古老的城区内密布着一幢幢楼房,这些楼房呈方形或长方形的状态,色样古老新奇,使人有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老城中建筑色彩斑斓,让人们印象十分深刻,仿佛回到了中世纪的欧洲。房子大多建于17至18世纪,没有平房,至少两层,5、6层的高楼居多,每层间距很高,大概满足北欧人高大的身材吧。建筑物形状多样,各呈特色,有罗马柱式门面,有巴洛克风格的墙面,墙面还装饰有独特线条,门窗或方或圆,屋顶呈现北欧式的梯形状,顶层一排排老虎窗格外耀人,房顶上还竖立着一个个烟囱,排列有序。街道两旁摆满鲜花,几乎每幢房子的墙上都有古老精美的雕塑,狭窄的街巷就是几百年前码头工人运送货物的路线。</p><p> 我们看到一家小店的橱窗里摆满了邮票,非常引人注目,看到这个票夹里有几张中国邮票,如猪票、革命圣地延安、两张一套的第一次政协会议纪念票,具有收藏价值,没料到这些稀罕邮票出现在万里之外的北欧。</p><p> 这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中世纪小城,街道狭窄、弯曲、又有斜坡,两旁小巷横七竖八,交错交融,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使人摸不清东南西北,走着转着,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p><p> 古老的房子各有姿态,高低不一,体现了中世纪北欧风格的古色古香,我在这古朴的北欧小城里徜徉,静静感受到了一种身心的享受。头顶上的一线蓝天曲折变幻,脚下是湿润的花岗石小道,身旁是优雅文静的北欧古风民居,沿街琳琅满目的小小橱窗,满目赏心悦目是花草娇艳,还有溶合在空气中的咖啡香甜。观看小巷风景,幽静有色,细心观察,不时地会发现一些维京时期的遗存,比如马道,干涸的饮水池等,漫步老街,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其实只有9月底,风吹上来有点冷,商铺已经把圣诞老人摆好了。</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 首都由14个岛组成,老城是由斯塔丹岛、圣灵岛和骑士岛三个小岛组成,斯塔丹岛是最大,而呈椭圆形的圣灵岛是最小,它四面环水,国家桥和北桥分别穿过圣灵岛连接着老城和北城,小岛上的主要建筑就是国会大厦。这是建在道路两边的四层楼建筑,谈黄色花岗岩作外墙,道路中间是两座古罗马式的拱形门楼,如同小型版的凯旋门,门楼顶有头戴皇冠的古斯塔夫国王的正面雕像和国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象征。</p><p> 斯塔丹岛的瓦萨桥头两旁,分别是邦德宫和贵族宫。邦德宫是瑞典最高法院所在地,皆建于17世纪,是法国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建筑,中央建筑被一个高陡峭的铜制屋顶所包围,角落凉亭的圆屋顶环绕着铜质屋顶,凉亭间是一个小型巴洛克式花园。贵族宫也叫贵族院,现为瑞典议会上议院。西方国家的议会有一院制议会和两院制议会,在两院制议会中,一般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也有称为上议院和下议院。</p><p> 我们下榻的Lydmar Hotel 利德玛酒店是一家5星酒店,有5层,面对波罗的海,距离老城步行10分钟。周围景观多多,有音乐厅、国王花园、大教堂、市政厅、皇后大街、瓦萨博物馆、中央火车站等,当然不可能都去逛。</p><p> 白色大理石的酒店低调而不失大气,装饰风格经典而不失现代,没有气派的宾馆大门,我们走进一扇如同上海武康路小别墅般的小门,好像到了家一样轻松平静。办理入住的小柜台旁边,有一个弯弯大理石楼梯通往二楼会客室和餐厅,还有一部迷你电梯,电梯门是老式的雕花铁栅栏拉门,每次只能载客2人加2个行李箱。会客室里挂着反映黑人生活的画,摆设和家具色彩搭配皆为考究。我们拿到的不是电子房卡,而是一个铜牌吊着一把铜钥匙,很有家庭式老派酒店韵味,每间2,400克朗,合1,800元。晚餐就选在利德玛二楼如同书房般的餐厅,三道式,前菜是鲱鱼和色拉,主菜是牛排和煎鱼,主食为披萨和意面,甜点是水果派,2,700瑞典克朗,约2,000元。</p><p> 拥有130年历史的Grand Hotel Stockholm斯德哥尔摩大酒店毗邻利德玛,这是诺贝尔奖得主们恭逢盛会时指定酒店。早上我走过去见识一下人类精英们的专属酒店,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罗素、泰戈尔、川端康成、莫言、屠呦呦等人都曾在此入住。1901年首次诺贝尔奖晚宴就在这里举行,直到1929年后才移到市政厅。大酒店的携程网上价格最便宜的是3,200元人民币。</p><p> 瑞典历史积淀深厚,一个匠人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专家,比如瑞典的一个铁匠和一个钟表匠,就珠联璧合的打造出全球闻名的GOS定制腕表,其叙利亚大马士革钢的彩色花纹,在阳光下如彩虹之桥。专业技术人员深厚的功底,造就了瑞典人均出口居世界第一的历史地位,也使瑞典成为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p><p> 瑞典森林覆盖率为70%,居欧洲第一。在4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河湖、牧场、山地、高尔夫和滑雪场占有相当比例,因此具备非常好的生态环境,PM2.5几乎为零。瑞典受波罗的海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南部的气温比我们想象的天寒地冻有天壤之别,冬天暖和,最低温度零下15度,夏天凉爽,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30度。</p><p> “臭名昭著”的鲱鱼罐头在网络上可是火爆了,沙丁鱼属于鲱(fei,音非)鱼,经过盐渍的鲱鱼是可以夹着洋葱或者奶酪直接生吃的。大名鼎鼎的瑞典鲱鱼罐头这里卖得便宜,但我们不敢尝,因有极其浓烈的臭味,日本人曾经测试过瑞典鲱鱼罐头的臭味值,达到了惊人的8079Au,而中国臭豆腐只有420Au,即比臭豆腐还要臭19倍。所以开启罐头一定要把它浸在水里,必须在室外食用,否则臭味绕梁三月不绝。</p><p> 非常有兴趣的是,北欧之行让我知道了两个以首都名称命名的科学名词,一个是教育学上的“赫尔辛基公交站理论”,另一个是用“斯德哥尔摩”来命名的心理学名词。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症状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这个症状起源于19世纪斯德哥尔摩的司法机构。</p><p> 瑞典人和维京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名词。维京人Viking是挪威语,意思是“来自峡湾的人”,别称北欧海盗,8到11世纪侵扰欧洲,称为“维京时期”。 维京人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麦,除了征战,维京人还是伟大的航海家,他们发现了冰岛和格陵兰岛,而且比哥伦布早500年发现北美洲,我们后续到冰岛游览时也亲眼目睹了这个景点。</p><p> 我们在斯德哥尔摩老城游览的时候,许多商铺在出售一种如同钢盔的牛角帽,塑料制作的钢盔上面有两个尖尖牛角,这种牛角帽是当年维京海盗的标志性装束,很多游客选购以作纪念,我家小朋友后来在挪威买了一个过过瘾。</p><p> 走在斯德哥尔摩老城区,让我想起祖国北京,两个不同国家的首都,相同点很多,比如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物,拥挤的中心商业区,多元的文化,国际大都市的融合感等。但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人家老城尚在,斯德哥尔摩老城的地图,与1910年的地图相比几乎无异。然而,70年前,梁思成如杜鹃泣血般奔走呼号,希望留住老北京城墙,留住老城,他认为北京是“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结果让他失望。</p><p> 历史上许多北欧国家如瑞典、挪威等,与英国、西班牙等西欧国家不同,并不是依靠殖民地完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而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17世纪达到了鼎盛巅峰的瑞典领土包括现在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瑞典国土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江苏省,人口不到1,000万。瑞典是一个400年来无战事的国家,在“一战”和“二战”中都维持中立,1995年放弃中立不结盟,加入欧盟。北欧5个国家中挪威和冰岛没有加入欧盟,挪威人对自己国家独立地位的珍视,不加入欧盟源于对长达500多年当附庸国历史的害怕,而冰岛担心加入欧盟会损害她的支柱产业捕鱼业。瑞典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同于美国,有完善的福利保障,“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的特点非常明显,瑞典人均GDP近6万美元,人民幸福感水准处于世界前茅。瑞典人工作张弛有序,生活轻松潇洒,他们对金钱和权力不是很看重,甘愿平凡,他们发自内心赞美别人的话竟然是“他很平凡”。比如世界乒乓球男子冠军瓦尔德内尔,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不会受到特殊,以至经常需要他做自我介绍。</p><p> 尽管瑞典人是维京海盗的后代,维京人既是开拓者又是征服者,不过从现代瑞典人身上,早就看不到他们祖先杀人如麻地掠夺的本性而留下的痕迹,也许“本性难改”在瑞典并不适用吧。</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十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名闻遐迩的“蓝厅”为何不见蓝色呢?</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诺贝尔颁奖典礼并不在这里举行</b></p><p><br></p><p><br></p><p><br></p><p> 100多年前的一天,寂静的斯德哥尔摩郊外,突然爆发出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滚滚的浓烟霎时间冲上天空,一股股火苗直往上窜,一场惨祸发生了。大火吞没了一切,火场旁边站着一位30多岁的年青人,这个大难不死的青年,就是后来流芳百世的大化学家诺贝尔。</p><p> 几乎每一位来到斯德哥尔摩的游客,皆会游览市政厅,一睹诺贝尔颁奖晚宴的场所,我们一家当然也不例外。</p><p>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位于市中心,修建在母亲湖——梅拉伦湖的边上。市政厅高耸的塔楼和裙房体现出北欧复兴主义的美感,直线居多,看上去有点冷峻。与拥有丰富大理石资源的意大利不同,北欧缺乏石材,所以建筑物大多用红砖或木材。高塔塔顶是一个有三顶王冠组成的标志物,原来是代表历史上曾经瑞典、挪威和丹麦三国联盟的象征。市政厅如同停泊在梅拉伦湖边上的一艘巨轮,沉着和坦然地注视着前方。</p><p> 市政厅相当于市政府办公厅,是市长及议会办公的地方。这座庞大的用非常醒目的褐红色砖块盖成的建筑,雄伟而雍容,她始建于1911年,12年后1923年才建成。</p><p> 到欧美国家旅游,参观市政厅,或者类似功能的地方常常是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其中有何奥妙呢?是由于建筑的特色,还是历史的悠久?是由于功能的特殊,还是地位的显赫?是由于无需支付费用,还是要给游客宣扬什么?这些都只能是在猜测中了。</p><p> 然而在全世界的市政厅中,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并不属于特别杰出的建筑,之所以有名,盖源于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诺贝尔颁奖仪式的晚宴于每年的12月10日,在市政厅底层最中间的大厅——蓝色大厅举行,大概有1,300多人可参加,所以闻名于世。</p><p> 再回到本文开头那场火灾。诺贝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创建的甘油炸药的实验工厂化为灰烬。人们从瓦砾中找出了5具尸体,其中一个是他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另外4人也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亲密的助手。诺贝尔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死的噩耗,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太受刺激引起脑溢血半身瘫痪。</p><p> 这次大爆炸仅仅是诺贝尔所经历的100多次的挫折和灾难中的一次,他把挫折踩在了脚下,终于赢得了巨大的成功。诺贝尔一生共获专利发明权300多项,他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科学奖,被科学界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奖项。</p><p> 1833年阿尔弗莱德.伯恩哈德.诺贝尔出生于斯德哥尔摩,尽管父亲是工程师,却家境寒酸,8个孩子仅一半长大。他父亲是皇家学院毕业生,酷爱科学,尤其是喜欢研究炸药,小诺贝尔在隆隆爆炸声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只受过三年的小学教育。</p><p> 不过读书人通常都活在理想的世界里,诺贝尔他爹居然时来运转,变得极为成功,研制出了现代胶合板(plywood )而一夜暴富,甚至开始研究现代鱼雷。</p><p> 有一次小诺贝尔看见父亲在研制炸药,就睁大眼睛问:“爸爸,炸药伤人是可怕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制造它呢 ?"爸爸说:"炸药可以开矿,筑路,许多地方需要它呢。 " 诺贝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那我长大以后也做炸药。"</p><p> 在诺贝尔之前,很多人研究和制造过炸药,如中国的黑色火药和意大利人发明的硝化甘油。硝化甘油的爆炸力比黑火药大得多,但它不易按照人的要求爆炸,制造、存放和运输皆很危险。非常奇怪的是,如此危险的东西却是救命药,居然是治疗心绞痛的价廉物美特效药。</p><p> 诺贝尔发明了雷管引爆,取得了控制硝化甘油爆炸的有效方法。初获成功接着就是实验室大爆炸,诺贝尔只好把实验室移到船上,几经波折找到一处新厂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硝化甘油工厂。真是困难重重,多灾多难。他制造的硝化甘油经常爆炸,美国的一列火车给炸成了一堆废铁,德国的工厂全部成了一片废墟,一艘海轮船沉人亡。</p><p> 诺贝尔没有灰心,他终于发明了用一份硅藻土吸收三份硝化甘油的办法,第一次制成了安全炸药。诺贝尔再接再厉,用火棉和硝化甘油发明了爆炸力很强炸胶;再把少量樟脑加到硝化甘油和炸胶中,制成了无烟火药.</p><p>安全炸药发明后,被广泛用于开矿、筑路,炸药的产量大幅度上升,财富滚滚而来。诺贝尔生活十分俭朴,为了研究,一生没有结婚,去世前一年,诺贝尔留下遗嘱。</p><p> 18世纪末诺贝尔写下遗嘱:我将此利息划分为5等份,分配如下:</p><p> 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p><p> 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这是我惟一存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置的遗嘱,一概作废。立此份遗嘱时间是1895年,主人翁谢世前一年。</p><p> 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颁发。后来又增加了经济学奖。</p><p> 遗嘱中为何不设数学奖?人们流传着八卦:诺贝尔不设数学奖,是因为他的女朋友被一位数学家横刀夺爱而干脆不设,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不过,给如此宽阔胸襟的科学家配上这样的“花絮”,倒是让他变得不再枯燥而更有趣味。</p><p> 在诺贝尔的生命里除了他母亲,有两个女人具有一定分量。一是40岁的他在报纸上刊登需招聘一位“秘书及管家”,奥地利30岁的女士贝尔塔成功应聘,她符合主人所有要求,最后虽没成为他的妻子,但成为他的终身挚友,后来她成为一位作家,也是影响诺贝尔设立和平奖的重要人物。</p><p> 再就是花店女孩莎菲娅,二人相遇时他43岁,她19岁,诺贝尔与她在一起很快乐,因学识、素养、家庭背景等元素,终究难成全爱情与婚姻,尽管在一起达18年。</p><p> 这份遗嘱体现了科学家博大胸怀、奉献精神、对全人类的热爱和伟大的人格力量。区区400来个字,推动整个世界科技发生重大改变。也正是这区区400多字,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最大的“痒”,也许是最大的“痛”,直到2012年,正确地说直到2015年。</p><p> 1901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颁发了第一个诺贝尔奖,5个奖项中“分量”最重最金贵的是物理学奖,所以首先颁发物理学奖。那么世界上有幸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谁呢?</p><p>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95年发现了X射线,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X射线也被称为伦琴线。如何证明人类肉眼看不见的X射线呢?伦琴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X光片——他的妻子戴着戒指的手。1896年X线便应用于临床医学,第一次在伦敦一个妇人手中的软组织中取出了一根缝针。从X光机,发展到利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即CT机,此后,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放射成像(CR)、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成像(ECT)、断层扫描仪和螺旋设备一体化(PET-CT)等不断涌现,不过只有原创才能获得诺贝尔奖,所以后来的这些发明不能获奖。</p><p> 其实诺贝尔颁奖典礼并不是在市政厅,而是在不远处的音乐厅,除了和平奖在挪威,颁奖典礼后再到市政厅参加晚宴和舞会。</p><p> 建于1926年音乐厅造型古朴简洁,10根高大的罗马柱支撑着与楼房等高的门廊,显得宏伟大气。音乐厅外墙通体蓝色,所以也被称为“斯德哥尔摩蓝色音乐厅”。瑞典人喜欢蓝色,他们的国旗也是蓝底黄色十字。</p><p> 从1901年开始,每年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诺奖基金会在音乐厅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瑞典国王亲自给获诺贝尔奖者授奖。音乐厅布置得庄严典雅,舞台正中帷幕前摆放着一尊诺贝尔半身铜像。舞台地毯中间的大写字母“N”是诺贝尔奖(Nobel prize)的英文缩写。</p><p> 每年花束的主题和品种皆不同,用花达5万朵,包括石竹、玫瑰、菊花、火烈鸟花和兰花等。卫星电视转播之前,电视台提前询问了花的主题色,以免和电视字幕的颜色重叠,影响收视效果。许多人可能以为,这些花是从当地花市购买的,其实大有文章,是专门空运来自意大利小城圣雷莫。因为诺贝尔晚年定居在圣雷莫,1896年12月10日猝死在那里。为了表达对他的崇敬,该地每年都运鲜花到瑞典来装饰颁奖仪式和晚宴。</p><p> 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诺贝尔奖不颁给已经去世的人,但2011年有个例外,那位医学奖得主在宣布获奖后第3天去世,只能由遗孀前往斯德哥尔摩代为领奖。</p><p> 现场座位安排延续百年不变的传统,舞台前半部右侧的四把金边扶手椅是瑞典国王、王后以及王储夫妇的坐席。左侧的红丝绒面椅子是当年诺奖得主的座位。舞台后半部份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卡罗琳医学院诺奖委员会成员、文学院院士、诺贝尔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以及一些前诺奖得主的席位。舞台下最前排座位是诺奖得主家人、瑞典政要及外国使团就坐的地方。</p><p> 颁奖仪式在下午4时到6时举行,仪式感强烈,古板程序百年不变。典礼开始皇室进入颁奖席,奏《国王之歌》,伴随着莫扎特的3D 大调,获奖者入坐。诺贝尔基金会主席致词,获奖者致词,瑞典国王授奖,获奖者从国王手中接过一份获奖证书、一枚金质奖章和一张数额不小(约140万美元)的奖金支票。奏瑞典国歌,最后全体人员伴随着《女王的三月巴拉庆典》离席,颁奖典礼结束。</p><p> 57岁的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认为莫言到老外那边领奖就应该穿唐装、中山装、汉服,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马悦然的妻子陈文芬表示,诺奖礼服表示一种“古典的高贵价值”。燕尾服是北日耳曼与英国绅士喜爱的正式服装,胸前可以别上学术与文化勋章,而打领带的西装则不行。在西方的文化传统里,只有战士才能在西装上别勋章,所以莫言采纳了。</p><p> 马悦然何许人氏?他1924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毕业,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他最先将中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西游记》译为瑞典文,并向西方介绍了《诗经》、《论语》、《史记》、《庄子》等先秦诸子著作。</p><p> 85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事实证明了中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家也能获得自然科学诺贝尔奖。</p><p> 可惜那天行程紧凑,我是在旅行车里看“蓝色的音乐厅”的,外墙天蓝色,大门前有10根罗马柱,门口广场上人头攒动,后来才知道这是斯德哥尔摩的三大露天集市之一,一年300多天总是热热闹闹,只有12月10日诺贝尔颁奖典礼前后几天才会安静下来,颁奖当天更是戒备森严。</p><p><br></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 颁奖典礼结束后到不远处的市政厅“蓝厅”参加晚宴。诺贝尔奖评委会钟情于“蓝色”,是因为瑞典的国旗是蓝底色加上黄色十字,颁奖典礼在“蓝色音乐厅”,接下来晚宴在“蓝厅”。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走进蓝厅,没有看见蓝色,却是红棕色墙砖,只是大理石地板有浅蓝色花纹,“蓝色”有何玄秘呢?</p><p> “蓝色的故事”是这样的。市政厅一楼被称为“蓝厅”的宴会厅,每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王后与全世界最名人齐聚于此,为诺贝尔奖得主举行隆重的晚宴。设计师是被称为“怪才”的瑞典民族浪漫运动的启蒙大师,蓝厅原设计装饰成国旗色蓝色,要在红色的砖墙上面铺设蓝色材料,但是当砖墙砌起来后,设计师觉得砖墙的手工感更加漂亮,决定放弃贴上蓝色小瓷砖。红色砖墙是仿古城墙的砖打造的,每块砖重7公斤,几十万块非常像石头的砖,是手工打磨一点一点凿出来的。 用瑞典传统手工制作的红砖砌成的墙面更能突显传统工艺,阳光透过玻璃照耀在红墙上特别美,于是决定不必在墙面上铺贴蓝色马赛克。不过为了“蓝色”,晚宴时会从两侧列柱间打下蓝色光柱,衬出精英云集氛围,也自然具有独一无二的气质。因此“蓝厅不蓝”也就成了一个继承瑞典传统文化的故事。</p><p> 蓝厅的台阶也有故事。蓝厅通往二楼的楼梯是专为出席宴会时穿长裙的女士设计的,二楼是舞厅“金厅”。为了设计更美更舒适的台阶,设计师让夫人爱莎女士穿上各种长裙,反复试验上下楼梯N遍,计算出楼梯台阶高度、长度、宽度和坡度,以满足女士们穿着晚礼服和高跟鞋,目光平视地走上走下而不会发生任何磕绊,以优雅的姿态缓缓地走下台阶来参加晚宴。设计师煞费苦心反复计算设计出了8种台阶,最后选取了这一种,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后来这个颇费心思设计的台阶,以设计师夫人的名字命名为“爱莎台阶”。当我踩上台阶,感觉比一般楼梯矮了不少,也体会到设计师的一片良苦用心。</p><p> 爱莎台阶前后正对面的砖墙上,分别雕刻着一颗光芒四射的星,四周是一个正方形框,这是为了让女嘉宾在上下台阶的时候可以双眼望着星星,而不必看脚下,以保证姿态优雅和较高的安全性。细节决定成败,由此可见一斑。</p><p>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时已经85 岁,她身着亮紫色长套裙,佩戴一枚充满中国古典韵味的银色胸针,在大部分身着黑色燕尾服的诺奖得主中,屠呦呦显得格外醒目。她是在丈夫和礼仪卫士的搀扶下,慢慢走下爱莎台阶赴宴的。</p><p> 诺贝尔晚宴并非从一开始就有,而是始于1934年,那一年很特别,没有物理学家获奖。</p><p> 在音乐厅颁奖典礼中诺奖获得者不必演讲,不过,在接下来的晚宴上会发表不超过3分钟的简短致辞,顺序是按照“诺贝尔顺序”,也就是按次序为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最后才是经济学奖得主。</p><p> 诺贝尔奖保密度极高,每年入围名单皆为特级保密,提名人也是秘密的,50年不能对外公布。</p><p> 中国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所以诺贝尔奖得主在晚宴上的致词首先离不开对瑞典国王的感谢,然后再非正式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愿望。对于获奖人而言,能否即兴作一个短小精悍、幽默又睿智的致词,确实考验自己的智慧。</p><p> 莫言的致辞中有一段:“山东高密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在这些民间故事中,驴与猪的吵闹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能量(掌声)。”</p><p> 莫言还讲了三个小故事,我不大懂,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第二个故事讲要把人当人看。第三个故事讲人不能是自己的审判者。莫言说:“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奖。我获奖后也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p><p> 从1901-201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共颁发110次,累计219人获奖,包括屠呦呦。2015年屠呦呦致辞也很幽默:“我奉献了一辈子,这是我得到最多的一次,包括奖金和掌声,好尊重!感谢你们,感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感谢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先生!感谢他100多年前就给我存下了46万美元(三人分享生理医学奖)(掌声)。是时候该为我自己考虑了,我来的这几天,工作人员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很感动,我看你们这里空气环境都不错,我想要知道的是,我的奖金在瑞典能买房吗?”</p><p> 美国作家福克纳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致辞:“我相信人类不仅能传种接代,而且能战胜一切而永存。人之不朽不是因为在动物中惟独有语言,而是因为有灵魂、同情心、有牺牲和忍耐精神。”</p><p> 1971年智利诗人聂鲁达荣获诺奖,并在晚宴发表:“我找到了炮制诗歌的必要的配方,那是大地和心灵对我的奉献。我认为诗歌是一时的、庄严的举动,孤独与声援,情感与行为,个人的苦衷,人类的私情,造化的暗示都在诗歌中同时展开。我认为诗歌的敌人,只在于他自己的无能,在与最受愚弄和最受剥削的同辈人相互理解方面的无能。”</p><p> 历史上,每一位诺奖获得者都有动人有趣的故事。</p><p> 意大利人马可尼控制辐射强度,让信号通过空气传到很远的地方,即发明了电报。法国人布劳恩发明不需要电路与天线,只要与电磁感应线相连,可以增加电波传输量。两人一起获得1909年物理学奖。</p><p> 荷兰医生艾克曼在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调查脚气病,发现吃稻糠粗粮的人不会得病,他在稻糠中分离出维生素B1,1929年获得NOBEL 医学或生理学奖。</p><p>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和麦克劳德教授在狗胰脏中提取胰岛素,注入患糖尿病德狗,血糖下降,狗恢复元气。1922年对患病少女注射胰岛素,病情很快好起来。2年后的1923年2人获得生理和医学奖,一般科研成果要在好几年或几十年后才能得奖,那次是肯定这两位医生的创造性成果的的社会价值。</p><p> 爱因斯坦获奖路漫漫。1905年他最早证明分子学说,后来落选。1906年他发表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也落选。1908爱因斯坦发表5篇光电效应的论文,1919年他发表光路受重力影响产生弯曲。直到1921年才获得物理学奖,但不是由于相对论,而是表彰他发现光电效应,自动门就是光电效应的绝妙应用。</p><p> 有人得了诺贝尔奖却带来麻烦,为何呢?原来有位德国政论家因猛力攻击纳粹党而获得1935年NOBEL和平奖,希特勒逮捕了他,让他死于狱中,并下令禁止德国人接受诺奖。德国人多马克发明磺胺药,细菌开始被人类征服,1939年宣布他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被捕,狱警问他为何被捕,答:“因为我获得诺奖。” 狱警:“那家伙疯了。” 二战结束后1947年多马克才被授奖,按颁奖原则,奖金被取消了,真可惜。</p><p> 那么百年来诺贝尔奖有否发错,就是说后来证实这个“科学成果”是错误的呢?历史上确实有发错的。</p><p> 1949年美国医生赫斯和莫尼斯因“发现了脑白质切断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而获得生理学与医学奖。由此美国的神经外科医生每年对数以千计的患者实施了脑前额叶切除手术来治疗精神分裂,而其中许多病人失去方向感或行为能力,成为植物人甚至死亡,这种治疗方法终于在1960年被废止。但是长达10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获得诺贝尔奖的错误手术而遭殃。</p><p> 晚宴由诺贝尔基金会主席主持,瑞典演奏家奏响管风琴,共有1,350名嘉宾出席晚宴。除了主桌,1~25桌为大长桌,每桌能容纳20多人,其余为小长桌。每个人的座位有规定,即使是夫妻,不少也是分开就坐的。</p><p> 2015年晚宴上,坐在瑞典国王身边的是物理学奖获得主日本梶田隆章的夫人美智子,屠呦呦因健康原因坐在非主桌的第10号桌,身边是她的丈夫。</p><p> 那么这场吸引全球吃货眼球的晚宴究竟有些什么菜品呢?就是主厨也是在前一天才能看到菜单。其实西餐只有三道菜:前菜是瑞典特有的白鲑鱼鱼籽、炸过的海草和蒜皮构成;主菜是牛里脊肉里裹着羊肚菌和黑色小蘑菇做成的烤肉卷。甜品是欧洲木莓,造型做成五月花,有许多层次和纹理。桌上每人还有三杯酒:右边是香槟,中间是红酒,左边是吃甜点时喝的甜味红酒。三道菜三杯酒价值2,400瑞典克朗,约合1,600元人民币。</p><p>厅内不仅要坐满1,300多位来宾,还要留出通道让240位服务员穿梭其间。每个人活动的空间宽度只有40厘米,诺贝尔晚宴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拥挤的奢华晚宴”。</p><p> 诺贝尔晚宴除追求可口外,还追求文化韵味。每场晚宴都有一个文化主题,往往通过大厅的室内装饰,以及1万多把精心擦亮的餐刀叉、5千多件洁净无瑕的水晶杯、7千多件瓷器、3万多朵由意大利进口的鲜花以及皇家爱乐乐团演奏的古典音乐来呈现。</p><p> 瑞典人用四道不同颜色的菜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科学领域,绿色的汤代表物理学,红色的鱼和沙拉冷盘代表化学,黄色的主菜代表医学,蓝色的甜点则代表文学。</p><p> 如果老饕吃客无法现场品尝到诺贝尔晚宴,也可以平时在市政厅地下室的餐厅一饱口福。居然可以品尝到从1934年至如今的晚宴菜肴,年代越久价格越昂贵。最便宜的2017年诺贝尔晚宴也要每个人1,300多瑞典克朗,按1瑞典克朗兑0.73人民币,约1,000元人民币。只要事先预约,餐厅就会提供套餐,从餐前酒到咖啡都跟该年份晚宴一模一样。当然,餐具也是专为诺贝尔奖设计的,喜欢的话可以买下来,在自己家里过过瘾。</p><p> 斯坦福大学的劳克林因成功地解释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而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史托摩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华裔)分享了199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颁奖晚宴上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因此他的致词非常感性:“我们都曾经是婴儿,我今晚其实并非要敬婴儿们一杯,而是要向容忍他们的父母们致敬,原因在于父母们所做出的爱的投资,也许需要一生的时间才得以结出果实。多亏了婴儿,生活还会继续。因此请和我一道举起杯,向今天的以及过去和未来的父母们致敬!他们才是这类颁奖活动中真正的英雄,没有了他们就不会有生命和生活。”</p><p> 并不是所有诺贝尔奖在斯德哥尔摩颁发,就如不是所有获奖者都会参加晚宴,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就是其中之一。</p><p> 朗道(1908-1968),苏联籍犹太人,在他50寿辰之际,苏联学界把他对物理学的十大贡献刻在石板上作为寿礼,其中凝聚态液氦的先驱性理论,被授予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2年1月莫斯科发生了一场车祸,54岁的朗道受重伤而成了植物人。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召开了专项会议,有人说,朗道虽然能力非凡,但性格怪异,多次给爱因斯坦等名人难堪。况且病得很重,万一逝世,那诺贝尔奖怎么颁发呢?原来1929年,爱因斯坦到哥本哈根作报告时,年轻的朗道指出一个错误,爱因斯坦思忖良久当面承认自己的错误,此事在物理学界传为趣谈。“诺贝尔奖看重的是对人类的贡献,而非获奖者本人的性情脾气。” 主持人一锤定音。一切完成后评委会暗暗祈祷,希望这位“科学怪杰”至少要活到本年年底,否则一切工作都得重来。1962年底,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典礼在莫斯科举行,瑞典驻苏联大使把一枚沉甸甸的奖牌授予朗道的代理人。大使先生如释重负地说:“我终于把这个揪心的奖项颁完了。朗道先生虽然不能来现场,但仍堪称是本世纪最传奇的物理学家。”</p><p> 诺贝尔奖的故事真多,“蓝厅”因诺奖而闻名,也因诺奖而有许多精彩故事在全球传颂。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参观浏览,怀着崇敬之情匆匆而来,又依依不舍而去。我家赶往瓦萨号战舰博物馆,一个只有一件展品的博物馆,那里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非常期待。</p><p><br></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十一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市政厅享誉全球是因为一个人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褐红色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b></p><p><br></p><p><br></p><p><br></p><p> 那天傍晚,我们一家游览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后来到码头,乘坐维多利亚号邮轮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邮轮在波罗的海航行了16个小时后,第二天上午10点钟到达目的地。</p><p> 瑞典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在我的地理历史知识中,关于瑞典仅仅知道这个国家在北欧,非常寒冷,还知道“两个名人一辆车”,两个名人就是诺贝尔奖的主人诺贝尔和世界乒乓球全满贯得主瓦尔德内尔,还有就是与“宝马”、“奔驰”、“福特”的鏖战中获得自己市场占有率的闻名全球的Volvo名车。</p><p> 第二天清晨醒来,天已大亮,我赶紧跑到甲板上,无数美丽的小岛赫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长满各种颜色植物的一个一个小岛散布在波罗的海,岛上还有色彩艳丽的木头小房子。原来斯德哥尔摩城市是由十几个岛屿组成的,而她的近海还有星罗棋布的小岛,船行速度缓慢,在好多个小岛之间穿过来穿过去,充分显示小型邮轮的灵活性。蔚蓝的海面平静温柔,我站在甲板上,船行速度很慢,柴油发动机声音很轻,慢慢体会邮轮靠岸前这一刻的静谧安详。</p><p> 几天前我们在游览芬兰时知悉“万岛之国”的美誉,到了瑞典才知道她拥有仅次于芬兰的斯德哥尔摩群岛,也是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大型群岛。斯德哥尔摩向东伸延约50公里,2万多座大大小小的岛屿和礁石星罗棋布,构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壮美景观。18世纪群岛上居民不超过3,000人,大部分是渔民,现今已是一个拥有5万多间度假屋的旅游胜地,岛与岛之间划艇是极为流行的体育活动,在冬季甚至可以在结冰的海面上溜冰。</p><p> 值得一提的是,斯德哥尔摩群岛中有一个村子非常出名,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居然有四个元素的名称取自这个村子的名字——伊特比(Ytterby)。18世纪化学家Carl Axel Arrhenius在那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沉重的黑色矿石,从中得到了一种新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氧化钇,这是人类所知道的第一种稀土化合物,钇的命名就来源于伊特比,研究者们又陆续从伊特比的矿石中分离出了3种元素,分别为镱(Ytterbium)、铽(Terbium)和铒(Erbium),皆取自村庄名称。</p><p> 另外,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症状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为人质情结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研究这种症状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2名罪犯抢劫斯德哥尔摩银行失败后挟持了4个员工,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00多个小时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4名遭劫持的职员拒绝指控绑匪,对歹徒没有伤害他们表示感激,一名女职员竟然还爱上了一个劫匪。人质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还见诸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待妇女等。这是《心理学》课程的一个知识点,我到了斯德哥尔摩顺便提一下。</p><p> 每个城市的起源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斯德哥尔摩的故事是忧伤的。“斯德哥尔摩”的意思是“木头岛”,从前有一个部族因为总是遭到海盗抢劫,决定迁居他方。他们将一根原木拋入水中,任它漂流,原木停在哪里,哪里就会成为他们新的家园。这个忧伤的部落跟着原木漂了很久,终于停靠在一个小岛上,于是他们便将那个小岛命名为“斯德哥尔摩”,在那里安居下来。当年历经艰苦卓绝的开拓,才有了今天波罗的海边这座璀璨的“白玉京”。</p><p> 斯德哥尔摩位于波罗的海西岸,瑞典的东海岸,北欧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哥本哈根,梅拉伦湖入海处,风景秀丽。城市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余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联为一体,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p><p> 我们在斯德哥尔摩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市政厅。市政厅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梅拉伦湖湖畔,高低错落的建筑物用外墙以暗红为主的色彩,因为瑞典不像意大利拥有丰富的大理石资源,所以许多建筑物只能用红砖,与宽阔的湖面和湛蓝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比,类似爬山虎的绿色和绛红色的植物覆盖外墙,显得古朴厚重,宏伟壮观。巍然耸立的钟楼塔顶上,三个象征王冠的金色雕塑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为整座大楼平添了夺目的光辉和迷人的色彩。优越的地理位置,精美的艺术风格,醒目的建筑色彩,使其在上世纪20年代建成之初便成为斯德哥尔摩的形象和标志。</p><p> 市政厅两边临水,由被称为“怪才”的瑞典民族浪漫运动的启蒙大师、著名建筑师拉格纳尔设计。那是一座红色的建筑,有一座巍然矗立着的塔楼,与沿水面展开的裙房形成强烈的对比,高大的拱型门洞和窗户,使整个建筑犹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巍巍壮观。市政厅周围广场宽阔、绿树繁花、喷泉雕塑点缀其间,加上波光粼粼湖水的衬映,景色典雅秀美。</p><p> 钟楼塔顶上装饰有三个造型优美、金光闪闪的三个金色王冠风标,是瑞典王国传统的象征,也象征当年组成卡尔马联盟的三个成员国——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人民的合作无间。</p><p> 何谓卡尔马联盟?我查了一下,它是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由丹麦、瑞典和挪威组成的斯堪的纳维亚共主邦联,在瑞典卡尔马城结成,三个王国共同拥戴一个君主。各国交出其主权,但无损各自的独立地位及利益,我听上去觉得很矛盾。</p><p> 原来这三个国家的君主具有互相联姻关系。联盟的成功有赖于一个女人——丹麦国王的女儿玛格丽特,她也是挪威国王的王后。当丹麦击败瑞典国王,玛格丽特在瑞典的地位得以巩固,这时,三个北欧王国都在同一位女人摄政者之下统一,尽管名义上三国共同君主是一个15岁的瑞典王子。1523年瑞典贵族古斯塔夫·瓦萨成为了瑞典国王后,存在了近百年的卡尔马联盟瓦解。</p><p> 16世纪挪威被取消王国的地位,降为丹麦的一个省。17世纪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霸权不断与丹麦交战,最终收复了长期被丹麦占领的南部沿海地区。19世纪初俄罗斯帝国兼并了瑞典统治下的芬兰。拿破仑战争后,丹麦将挪威转让给瑞典,后来挪威以和平的方式从瑞典独立。“二战”结束前的1944年冰岛脱离丹麦独立,法罗群岛和格陵兰岛至今仍为丹麦领地。这就是北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故事。</p><p> 那天我们在市政厅门口台阶上,看到几十个老人站在那里大合唱,他们穿着得体,练唱认真,前面穿红外套的女指挥看上去很专业,引来许多游客观看拍照。</p><p> 到欧美国家旅游,参观市政厅,或者类似功能的地方常常是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其中有何奥妙呢?是由于建筑的特色,还是历史的悠久?是由于功能的特殊,还是地位的显赫?是由于无需支付费用,还是要给游客宣扬什么?</p><p> 然而,在全世界的市政厅中,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并不属于特别杰出的建筑,她之所以出名,盖源于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诺贝尔颁奖仪式后的晚宴于每年的12月10日在市政厅最中间的大厅——蓝色大厅举行,大概有1,300多人参加,所以闻名于世。</p><p> 市政厅是市政府办公的机构,主要职能有三:一是办公,二是宴会,三是供人们参观。游客必须由市政厅里专职的导游带领,仅开放三处供参观:晚宴大厅即蓝厅、舞厅即金厅以及议会厅。那天带领我们一家参观市政厅的导游是一名大约50岁的华人女士,来瑞典20年了,她很热情,讲解耐心仔细。</p><p> “蓝厅”是瑞典举行大型国宴的地方,是诺贝尔晚宴的举办地。这个晚宴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尊重,是由于它展示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崇高敬意,每年全世界的焦点都会集中在这里。除了诺贝尔晚宴外,还举行各种盛大的国宴,比如国外首脑来访,每年6月6号国庆节等也使用这个宴会厅。</p><p> 蓝厅具有设计感,双排的柱子和单排的柱子共存,办公区的窗户,一边是五块,另一边是四块,每个小厅都有当年打造的家具摆设,大厅的管风琴是上世纪20年代打造的,后来上面的风管进行分组排列,共有1万个风管,欧洲最大。</p><p> 近几年中国人在这里大放异彩,2015年屠呦呦女士,2012年莫言,都来过这个大厅,我们今天身临其境,也走了一下科学家、文学家走过的道路。</p><p> 100多年前的一天,寂静的斯德哥尔摩郊外,突然爆发出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滚滚的浓烟霎时间冲上天空,一股股火苗直往上窜,一场惨祸发生了。大火吞没了一切,火场旁边站着一位30多岁的年青人,这个大难不死的青年,就是后来流芳百世的大化学家诺贝尔。</p><p> 诺贝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创建的 油炸药的实验工厂化为灰烬。人们从瓦砾中找出了5具尸体,其中一个是他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另外4人也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亲密的助手。诺贝尔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死的噩耗,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太受刺激引起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p><p> 这次大爆炸仅仅是诺贝尔所经历的100多次的挫折和灾难中的一次,他把挫折踩在了脚下,终于赢得了巨大的成功。诺贝尔一生共获专利发明权300多项,他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科学奖,被科学界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奖项。</p><p> 18世纪末诺贝尔写下遗嘱。我将此利息划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这是我惟一存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置的遗嘱,一概作废。立此份遗嘱时间是1895年,主人翁谢世前一年。</p><p> 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颁发,后来又增加了经济学奖。</p><p> 中年妇女导游问我们:“各位在蓝厅为什么看不到蓝色呢?” 是呀,我也觉得奇怪,走进蓝厅怎么没有看见蓝色,却是红棕色墙砖,只是大理石地板有浅蓝色花纹,“蓝色”有何玄秘呢?诺贝尔颁奖典礼是在市政厅附近的音乐厅举行的,结束后到市政厅“蓝厅”参加晚宴。诺贝尔奖评委会钟情于“蓝色”,是因为瑞典的国旗是蓝底色加上黄色十字,颁奖典礼在“蓝色音乐厅”,接下来晚宴在“蓝厅”。</p><p> 导游告诉我们一家,“蓝色的故事”是这样的。市政厅内被称为“蓝厅”的宴会厅,每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王后与全世界最名人齐聚于此,为诺贝尔奖得主举行隆重的晚宴。设计师是被称为“怪才”的瑞典民族浪漫运动的启蒙大师,蓝厅原设计装饰成国旗色蓝色,要在红色的砖墙上面铺设蓝色材料,但是当砖墙砌起来后,设计师觉得砖墙的手工感更加漂亮,决定放弃贴上蓝色。砖墙是仿古城墙的砖打造的,每块砖重7公斤,几十万块非常像石头的砖,是手工打磨一点一点凿出来的。用瑞典传统手工制作的红砖砌成的墙面更能突显传统工艺,阳光透过玻璃照耀在红墙上特别美,于是决定不必在墙面上铺贴蓝色马赛克。不过为了“蓝色”,晚宴时从两侧列柱间打下蓝色光柱,衬出精英云集氛围,也自然具有独一无二的气质。因此“蓝厅不蓝”也就成了一个继承瑞典传统文化的故事。</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 蓝厅的台阶也有故事。蓝厅通往二楼的楼梯,是专为出席宴会时穿长裙的女士设计的,二楼是舞厅“金厅”。为了设计更美更舒适的台阶,设计师让夫人穿各种长裙,反复试验上下楼梯N遍,计算出楼梯台阶高度、长度、宽度和坡度,以满足女士们穿着晚礼服和高跟鞋,目光平视地走上走下而不会发生任何磕绊,以优雅的姿态缓缓地走下台阶来参加晚宴。设计师反复计算设计出了8种台阶,最后选取了这一种,花费了一年多。后来这些颇费心思设计的台阶,以设计师夫人的名字命名为“爱莎台阶”。其实这个台阶比一般台阶要矮三分之一,我走上走下确实不费劲,比较顺畅舒服。</p><p> 走上楼梯拐个弯见到一条长廊,一边靠窗,一边是一个个办公室,门关着,市政府工作人员便在这儿办公。穿过长廊往右拐来到议会大厅,中间有红色帷帐的位置是议长的,下面一圈是议员的位置,议会厅每一个座位上都有议员的名字,议员的座位是固定的。边上还有旁听席,当地的市民可以自由申请参与议案讨论,议员的一举一动都在众目睽睽监督之下。瑞典大部分议员是兼职的,这是世界惯例,因此议会会议通常在下午7点钟以后才能召开,就是要让议员下班后召开,瑞典议员不会放下自己的本职工作,集中几个礼拜 开会讨论,这一点中国不妨借鉴一下。</p><p> 尽管市政厅内大部分建筑现在已划作供游人参观的景区,但其观光路线仍不可避免地从部分办公室、会议室门前经过。每天川流不息的游客,还有就是当地众多的市民,都可以直接进入市政厅到各办公机构或咨询,或办事,或面见市长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p><p>议会每个月开会两次,在开会期间当然是不能参观的,下午开会,上午就要进行资料摆放、设备检查等准备工作。每个人桌上有方盒表决器,绿色赞成,红色反对,黄色弃权,每个议员对号入座。这些议员座椅和长桌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保存完好,可能与使用频率低有关。101位议员中,女性议员占到了51位,妇女直接参与治理管理城市是全球的榜样</p><p> 女导游特意让我们抬头观看屋顶的船架结构,它让人们联想到维京海盗曾经横扫欧洲的血腥历史。议会厅最具特色,也是最具看点的是大厅船形的屋顶。这个船形的屋顶也有一个与“蓝厅”类似的故事,当初设计师并未想把屋顶建成现在的样子,当看到竖起的支架后,觉得很像斯德哥尔摩最早的居民维京海盗船的船架,这倒很符合北欧维京时代的历史风格。于是设计师又修改了设计,将议会厅屋顶建造成像一艘倒扣着的船。</p><p> 所以议会厅天花板上布满横梁,木块拼嵌,真的非常像木船的内部船舱架构,空间还画满传统的花卉图案,蓝天白云,星星月亮,因为在天花板底下讨论的是有关国计民生问题,这也象征着瑞典的民主制度,设计师在屋顶上还画出日月星辰,以表示议会所探讨的话题,绝对没有见不得阳光的东西。</p><p> 走出议会厅转过一个一个小厅又看到一个长厅,那是等候厅,厅堂四周位置除了窗户就是壁画。等候厅里有落地长窗,窗外就是梅拉伦湖,梅拉伦湖是瑞典母亲湖,水域面积宏大,湖内有岛屿1000多个,湖岸和湖中岛屿树木郁郁葱葱,红色、黄色、白色的别墅掩藏其间,湖面波光粼粼,游船悠悠,湖水于斯德哥尔摩注入波罗的海。传说梅拉伦湖是位女神,是百姓的保护神,女神带来优雅的环境和安祥的生活。我们看到阳光下的湖边,人们或随意小歇,或摆着种种姿势拍照留念,人们肤色不同,可彼此微笑相对,悠然自得。蓝底上镶嵌着12颗金色五角星的欧盟旗帜在梅拉伦湖畔迎风飘扬。</p><p> 我还看到一个小型的、奇特的宴会厅,说小也不小,只是与蓝厅相比,就小多了。所谓“奇特”之处在于,宴会厅南面,推开窗户是对着美景如画的梅拉伦湖上的许多小岛,北面则是王子画廊,是现任国王的叔叔历时五年才完成的,长长图画的内容就是南面窗外的风景,画上的很多建筑物如彩色房子和花园花坛,居然可以在对面窗外的岛上找到。如此奇特的设计,宾主不管坐在餐桌的哪一边,皆能欣赏美景,真假难分。</p><p> 还有一个小厅值得一提,那就是“法国厅”,“法国”是浪漫的代名词,那么法国厅的功能是什么呢?虽然这个房间很小,只有精致的沙发和茶几,以及茶几上面放着盛开的、象征着纯洁爱情的白玫瑰花,不过它是斯德哥尔摩市民心目中比"金厅"、"蓝厅"更为神圣的地方。原来这里是婚姻登记厅,市民们从这里领走的不仅是结婚证书,而是这个美丽城市对每一对新人的深深情谊与衷心祝福。每周六规定只允许有10对新人在这里公证结婚,而预约的人已经登记到了半年以后。导游说,结婚仪式包括求婚、献花、戴戒指、颁发结婚证书、政府官员祝辞、新人互相祝贺和拥抱等程序,最长的婚礼是8分钟,最短的婚礼是45秒钟,听起来十分生动有趣。</p><p> 穿过等候厅便来到诺贝尔颁奖典礼举行舞会的“金色大厅“,大厅纵深约25米,整个大厅金碧辉煌,四壁用1,800万块约一厘米见方的金色马赛克镶贴成,还镶嵌有用各种彩色小块玻璃组合成的一幅幅壁画,展示瑞典的历史文化。工艺上采用的是“三明治”方法,这一个充满智慧的方法,即在两片玻璃之间夹上金箔,因此整个金厅的金子用量并不多,只有十几公斤而已,但是装饰效果极佳,在明亮的灯光映射下,无数光环笼罩,金碧辉煌。</p><p> 正中墙上挂着巨幅壁画,端坐着一位神采飞扬的梅拉伦湖女神,像中国《红楼梦》里长着瓜子脸的女子,穿着淡蓝色短袖上衣配蓝色长裙,光着双脚,坐在金色宝座上面。她的眼睛大,可以观看大千世界,身体如男人表示足够强大,头发怪怪弯曲恰似湖水波涛。” 说得众人大笑。</p><p> 女神脚下尚有两组人物,分别从左右两边走近她,右边一组是欧洲人,左边一组则是亚州人。女导游说:“亚洲人中有一个中国人,您找到了吗?” 我们赶紧从左边壁画中去寻找,找来找去找不到,后来在导游启发下,终于找到有一个穿着清代服饰的中国人,头上戴着斗笠式尖帽子,头部后面拖着长长的蓝色辫子翻过自己头顶抛到前面人物的头顶上面。市政厅建于上世纪20年代,中国已经推翻皇帝10多年了,而瑞典设计者的眼光还停留在大清帝国,我心里感到十分可笑。不过,这幅镶嵌壁画象征着梅伦湖与波罗的海结合而诞生的斯德哥尔摩,是人类向往的美好之地,不仅是一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也是市政厅的 “镇馆之宝”。</p><p> 金厅左右四壁有许多以历史为题材的壁画和雕塑,左壁叙事,右壁述人,表现了瑞典海盗时代、独立时代等历史人物。瑞典的独立王朝瓦萨国王,把瑞典从丹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1523年6月6日,是瑞典的独立日,这个节日一直沿用至今。瓦萨国王的长子,是由于什么特殊缘故把他的名言铭刻在金色大厅的墙上呢?上面写着:“我爱美女,我更爱自己,我爱打扮自己,裁缝在为我量体裁衣,我喜欢泡泡领泡泡袖”。原来这是位最爱奇装异服的国王,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衣》,其构思原型就来源于这位国王。</p><p> 瓦萨王朝是怎么一回事呢?瓦萨王朝是17世纪瑞典和波兰的封建王朝。1520年丹麦国王在斯德哥尔摩进行大屠杀,引起瑞典瓦萨家族古斯塔夫对丹麦人的战争,获胜后成为瑞典国王,称古斯塔夫一世·瓦萨,故称其瓦萨王朝。后来瑞典国王联姻被选为波兰国王,开始瓦萨王朝在波兰的统治,从而使瑞典和波兰一度成君主合并国。1654年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退位,王位由卡尔10世·古斯塔夫继承,瓦萨王朝在瑞典的统治结束,在波兰也是王位换人而结束瓦萨王朝。</p><p> 瑞典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位西方出名的女王,有一幅马赛克镶嵌图画,是讲述克里斯蒂娜女王到罗马退位昄依天主教的故事。17世纪她父亲古斯塔夫二世阵亡后,当时6岁的她继承王位,18岁时开始实际统治瑞典。画中克里斯蒂娜女王穿着长裙,睁着大大眼睛注视着教皇,右手拿着王冠,左手想抚摸教皇接受洗礼。</p><p> 可能是因为克里斯蒂娜出生时被几乎完整的羊膜包着,她前面有两个姐姐,宫里以为是男婴而欢腾了,当在场的女士发现是错误时都感到万分尴尬。王后冷漠,国王喜欢,说:“这女孩一定会很聪颖,看她作弄了我们所有人。” 母王后残忍凶暴,童年时代产生的心理阴影,很可能是克里斯蒂娜终身未婚的原因。欧洲与中国不同,女王多多如也,而中国历史上,严格地说只有一位女皇帝武则天。</p><p> 国王古斯塔夫阵亡,克里斯蒂娜的母亲王后把遗体从德意志运回瑞典,下令不许下葬,棺材必须一直打开,每天上午她都去抚拍遗体,直到18个月深度腐烂后才下葬。王后就进入墓室,试图接触国王的尸体。尴尬的最高总理大臣只得下令在陵墓设卫兵以阻止王后极其怪异的行为。</p><p> 虽然克里斯蒂娜女王成功地管治了瑞典超过10年,但她在自传写道:“我认为女人永远不应管治国家。” 她退位指定表哥卡尔·古斯塔夫为继承人,直到今天瑞典国王就是卡尔16世·古斯塔夫。关于继承人这一点又与中国古代不同,中国皇朝绝不允许外姓继承皇位的,武则天是例外。女王退位结束了瑞典历史上最为风云激荡的瓦萨王朝。退位后她在边境改穿男人衣服,骑马越过丹麦。最后到达罗马,接受教皇洗礼,皈依天主教。她60多岁去世。安葬于梵蒂冈教皇石室,全世界只有三名女性有此殊荣。</p><p> 还有一处壁画更有玄机,原来设计师太匆忙,缺乏细节规划,当工人从下向上铺好马赛克时,才发现顶部空间不够,无法镶嵌前任国王的头部,于是留下了无头国王像。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宫廷皆为欺君杀头之罪,可是这位设计师理直气壮地对当时国王说:“因为这位国王历史结局是自杀的。” 我们听导游讲到这里,为瑞典人的幽默机智而大笑。</p><p> 市政厅还有一些艺术品,导游也来不及讲故事,看上去非常别致、精美和具有历史厚重感。我看到一个制作精良的木马,这是瑞典的文化符号,叫“达拉木马。17世纪瑞典伐木工人要在达拉森林伐木好几个月才能回家,木头靠马运送,工人用木头雕刻木马,回家时当礼物送给孩子们。后来达拉木马成为瑞典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几乎每个家庭都有。</p><p>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是瑞典民族文化历史的大集成。当时我仅仅是匆匆游览,但是回来浏览整理随意拍摄的照片,觉得每张照片后面都有精彩的故事,足以让我化很多时间去发掘、查询、学习和探究,而且把以前所知道的知识碎片,与旅行中所见所闻的实体生动地联系起来,从而更加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这也是行万里路胜似读万卷书的道理吧。</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十二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3桅战船为何首航1,300米后即沉没?</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记仅有一件展品的博物馆</b></p><p><br></p><p><br></p><p> 世界上有一座博物馆仅仅收藏和展示一件收藏品,这个博物馆在哪里呢?收藏品又是什么呢?原来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瓦萨号沉船博物馆”,这个70多万人口的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50多座,其中这座博物馆鹤立鸡群,独具特色,它是专为展览一艘从海底打捞上来的“瓦萨号”沉船而建立的博物馆。我坐上了“时光机”,去看看北欧的“泰坦尼克号”吧。</p><p>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首都之一”。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余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联为一体,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p><p> 瓦萨博物馆就位于一个名叫“动物园岛”上,我们乘坐旅行车从一座桥上穿行到达岛上,青灰色的瓦萨博物馆匍匐在岸边,外形像一艘船,有屋顶、墙壁和桅杆,让建筑物与沉船主题非常贴切。一走进博物馆,一整艘完好的巨大沉船赫然矗立在眼前,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是馆内展示着从海底捞起的17世纪的战舰“瓦萨号”。 瓦萨号战舰是由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下令建造的,当时瑞典是列强吞噬的目标,为了提防邻国的侵袭,二世下令建造了四艘战舰,瓦萨号即为其中之一。但航行1,300米后,却遇上大风浪而彻底翻覆,又因船的重量过重而加速沉没,这一沉便是333年,到了1961年瑞典当局才下令打捞。航行历史虽然极其短暂一瞬,但瑞典人仍视为国宝,因其呈现17世纪祖先造船的技术与艺术,尤其船上的木雕功力系统至今仍令人赞叹。</p><p> 瓦萨号(The Vasa)是一艘3桅战船,在1625年由当时的瑞典国王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Gustavus Ⅱ Adolphus)下令建造,由造船师亨瑞克负责设计。这艘战船以瑞典瓦萨王朝(1523-1654)创始人Gustavus Vasa古斯塔夫·瓦萨的姓氏命名,装饰华丽,火力强大,使当时欧洲装备最齐全、武装程度最高的战船。</p><p> 瓦萨王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17世纪瑞典和波兰的封建王朝。1520年丹麦-挪威国王在斯德哥尔摩进行大屠杀,引起瑞典瓦萨家族古斯塔夫对丹麦人的战争,获胜后成为瑞典国王,称古斯塔夫一世·瓦萨,故称其瓦萨王朝。1654年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退位,王位让给表哥卡尔10世·古斯塔夫继承,瓦萨王朝在瑞典的统治结束,一直到今天,瑞典国王就是卡尔16世·古斯塔夫。</p><p> 1625年这艘战船在斯德哥尔摩海军造船厂正式开工修造。为此,有数以千计的高大橡树被砍倒,而这些橡树长大成材需要上百年,多达400位船工受雇参与其中。但是,开工仅一年后,造船师就不幸病逝,另一位造船师海因·雅克布松接手了他的工作,这也为仍处于建造期的“瓦萨”号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p><p> “瓦萨”号的规模概况分为船体与人员配置两个部分。船体方面,“瓦萨”号总共长达70米,最宽处为10多米。从龙骨到主桅杆的高度达50多米。这艘战船吃水深为5米,排水量达1200吨,帆数共有10张,扬帆面积约1000平方米。可以说,“瓦萨”号是17世纪欧洲最为现代化的战船代表,拥有两层炮甲板,装备了64门炮。</p><p> 不妨对照一下1405年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数据吧。建造“瓦萨号”前的200多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一共出动1200多艘船只,其中郑和的宝船长170米,宽60米,排水量7500吨,载人达千,郑和船队没有炮,只有简单的火枪和冷兵器。</p><p> 人员配置方面,这艘船的人员结构分为航海人员与作战人员。其中航海人员中又细分如下:海军上将1人,医官1人,神父1人,号手1人,舰长1人,上尉2人,舵手2人,大副2人,二副2人,领航员1人,水手长6人,甲板军官4人,炮手20人,厨师1人,厨师助手1人,勤杂兵4人,木匠4人,行刑官1人,船工90人,共145人。作战人员分为军官与士兵,前者30人,后者270人,共300人。人员配置供445人,在17世纪的欧洲,拥有这种配置的战船可以堪称是古代“航母”级巨舰了。通过“瓦萨”号战船的一系列数据,也可以管窥当时的瑞典国王争霸的雄心壮志。</p><p> 这艘古代战船的倾覆,与瑞典国王与丹麦两霸相争有关,瑞典历史上的死对头是丹麦,这两个国家在卡尔马同盟里就是不甘示弱的盟友。何谓卡尔马同盟?我查了一下,它是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由丹麦、瑞典和挪威组成的斯堪的纳维亚共主邦联,在瑞典卡尔马城结成,三个王国共同拥戴一个君主。各国交出其主权,但无损各自的独立地位及利益。我听上去就觉得很矛盾,事实上三个国家既互相联姻,又暗中相斗。比如上世纪20年代瑞典在建造市政厅时攀比高度,300多年前建造战船都不忘把对方作为“假想敌”。瓦萨号是瑞典国王下令建造的,原来设计是单层炮舰的,建造中国王得知丹麦拥有双层炮舰时,国王便负气地下令将这艘战舰改成双层,由此深深埋下祸根。</p><p> 后来发生了什么让人迷惑不解的灾难呢? “瓦萨”号战船在瑞典国王的大力支持下,3年后的1628年迅速完工。当年1月16日,国王古斯塔夫亲自前往战船上视察,最终,国王决定在8月10日进行首航。这艘堪称17世纪的“泰坦尼克号”的战船,却有着与后者相同的命运。瓦萨号的处女航也像300年后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威风凛凛,全国热烈反响,然而欢呼声尚未停息,戏剧化一幕悲剧很快上演。“瓦萨”号在万众期盼下下水,可是不久后一阵怪风吹过,竟然使得刚刚下水试航,仅仅行驶1公里多的“瓦萨”号发生了船体倾斜,很快海水从炮口涌入船底,最终将“瓦萨”号战船拖入海底,战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沉船事故造成了至少30人丧生。这艘庞然大物甚至还未驶出斯德哥尔摩港,就被海水无情地吞噬了。岸上的人们面面相嘘,刚刚还一片欢呼的他们陷入了惊讶、恐惧和悲伤之中。</p><p> 国王惊怒过后,下令将当时的船长逮捕入狱,其他设计师和船员们纷纷遭到调查和责讯。“你们当时喝酒了吗?”、“你设计的战船是否存在漏洞?”、“瓦萨号是不是无法装载64门火炮?” 等,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所有人的回答都出奇的一致。最终在对战船沉没原因的调查中,没有人受到处罚,船长也被无罪释放。也正因如此,“瓦萨”号沉没的真正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人们只能归咎于那一阵不合时宜的“怪风”。在“瓦萨”号沉没30年后,有一个叫特里本的瑞典人,获得了打捞“瓦萨”号的特许权,并在9年间陆续将64门火炮中的大部分打捞出水。但在此后的三个世纪中,虽经多次尝试,对于打捞“瓦萨”号的船体,人们却束手无策。</p><p>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瓦萨号沉没的地方就是斯德哥尔摩港口,但在后来的300多年里,沉船的确切位置一直无法确定。“瓦萨”号在沉寂了300多年后,人们对于瓦萨号的打捞再次燃起了兴趣。1953年瑞典人佛朗在斯德哥尔摩港内进行了实地探测,想要定位“瓦萨”号沉船。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后,他在水下32米处锁定了船的确切位置。在瑞典海军和打捞公司的共同参与下,从1958年到1961年,陆续有“瓦萨号”的船载物品被打捞上来。1961年4月24日,这是历史性的一天。在海底沉睡了333年后,“瓦萨”号战船终于被整体打捞出水面,船体的完好度高达98%,使今人得以一睹17世纪世界顶级战船的风采。</p><p> 随着博物馆的建立,对瓦萨号的勘测、清理和研究工作陆续展开。1988年瓦萨号从临时船坞“驶入”新建的博物馆内,完成了它最后的“航行”使命。1990年当年的瑞典国王卡尔16世,现今国王也是他,为新建的“瓦萨”博物馆开幕剪彩。</p><p> 充分发挥“瓦萨沉船博物馆”研究人员的智慧,以及通过他们不断努力,不仅为人们基本还原了“瓦萨”号的船体,也逐渐还原了当时丧生人员的生活信息。船尾的金狮塑像,高达6层楼,分为 50 多层,装饰有德国雕刻家和其助手们精心雕刻的700 多件作品,既有艺术之美,又能恐吓敌人。经过还原的彩色雕塑品,既有戴盔披甲的威武骑士,也有婀娜多姿的美人鱼,堪称一座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p><p> 研究人员利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和DNA检测技术,还原了当时因战船沉没而丧生的30人中的15人的信息,其中包括两名女性。这些船员的平均年龄在33岁,年龄差达到60岁。在身高方面,“瓦萨”号船员平均身高为167厘米,最高者约180厘米,最矮者大约159厘米。这个平均值与今天瑞典女性的平均身高差不多,而与当今瑞典男性的人均180厘米的平均身高相比,300多年前的男人比较矮。两位“瓦萨”号女性船员的身高大约为160厘米和166厘米。我看到图片上一个男性船员,约45-50岁,160厘米高,边上是他的头盖骨和腿骨,让人唏嘘。在“瓦萨号”上,船员中只有12%是专业航海人员,其余人员有34%是来自乡村头领,54%为当地或沿海地区的乡民。船员的主体为瑞典人和芬兰人,还包有德国、荷兰、波兰和丹麦人。</p><p> 这艘瑞典战船在经历过近400年的前世今生后,静静地停泊在斯德哥尔摩的博物馆内,供游人参观欣赏。虽然工程师们努力修复和加固这艘历史的遗迹,希望它能够更久地留存于世,但“瓦萨”号正如世间万物一样,不可能永恒存在,腐坏的迹象已经在船体表面渐渐显现。恰如“瓦萨”号首航的短暂,若将它400年的存在史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视之,又何尝不是一瞬呢!</p><p> 当下依靠现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AI模拟手段,工程师们可以精确计算出一艘船要出海应该如何设计船只的各部分,让船只经得起风浪的考验。然而在17 世纪,设计者使用的是过去屡试不爽的数据表。从同时代的档案里发现,开工后瓦萨号的建造计划进行了更改,当时的国王想在战舰上装备更多的大炮以显国威,这意味着如果仍旧套用原有数据,带来巨大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已超出了造船技术人员的能力所及。造船者还是依据国王的旨意,建造了一个高高的上部结构,两层甲板都安装了大炮。 船底装满巨石作为压舱物,以此来保持船在水中的稳定。然而,瓦萨号头重脚轻,原先设计携带的压舱石显然不够,倾覆的祸根从此种下。我从“瓦萨号”的纵切面看到,一共有5层,甲板下面有四层,上面2层是安放大炮,最下面一层是压舱,放满压舱石,压舱上面一层是船员生活舱,高大的上部船体结构,与矮小的下部结构,外行人看上去就是头重脚轻的样子。</p><p> “瓦萨号”建造者的高超技艺,从精致到毫发毕现的结构图便可见一斑。各种具有维京海盗风格的装饰品,比如色彩夸张的挂毯和造型别致的陶罐,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社会。瓦萨博物馆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博物馆,仅仅这些还不够,我最青睐她绝佳的互动性。我和孙女、孙子一起尝试古代北欧“纤夫”的艰苦劳动,套上具有电子传感器的纤绳,向前拉动。小朋友还可以当一回船长下命令,看到前面屏幕上反光的瑞典文和英文“Fire!(开火!)、“Strike the enemy`s flag!”(击落敌人旗子!),互动设计非常新奇好玩,孩子们玩得流连忘返。</p><p> 瑞典的教育理念世界先进,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的方式不仅体现在学校的课堂里,还体现在各种博物馆、图书馆、天文馆、海洋馆等社会资源方面,瓦萨博物馆的设计也充分体现出来。在“瓦萨”,富有想象力的电子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会带领游客进入这个独特的古舰。游客可藉博物馆电脑工作室的触摸屏来驾驶瓦萨号战舰,研究如风向、风速、货物装载量、吃水深度等,以及研究船舶设计上的问题。让游客当一回瓦萨战船的设计者,懂得如何设计才合理,才能提高船舶的安全系数,以及让游客在互动中学习船舶动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瓦萨博物馆这种设计理念让我非常敬佩,中国的博物馆应该博采众长,提升自我,走向世界先进行列。</p><p> 至今前往“瓦萨”参观的游客已超过2,000万人,围绕这艘举世无双的战船,瓦萨博物馆以不同的主题,如“权力的象征”、“国王陛下之战船”、“船上生活”等,向世人展现“瓦萨”号战船和其航海时代的历史。在这里我看到一些耄耋老人,还有带着儿童的年轻父母,更有许多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我想,他们皆能在这个大课堂里获取造船知识、航海知识和气象知识,度过难忘的一天。</p><p><br></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十三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部瑞典近代历史写在皇后岛宫</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宫殿未完工皇后走了</b></p><p><br></p><p><br></p><p><br></p><p> 瑞典王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现今古斯塔夫国王每天要到位于老城区的皇宫上班,但不住在皇宫,那么他和王后住在哪里呢?原来国王住在郊外皇后岛宫,每天开车到市区上班。到达斯德哥尔摩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一家驱车20公里来到梅拉伦湖上的德罗特宁霍尔姆岛,也称皇后岛宫,16世纪瑞典国王约翰3世为王后建造了这座宫殿,但人间天堂未完成,皇后就真的去天堂了。</p><p> 瑞典皇后宫离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不远,老城区的皇宫与皇后岛宫是属于同一个水域,就是梅拉伦湖,如果从市中心乘船前往皇后岛宫也就是不到1小时。我们上午乘大巴走了一个侧门来到皇后宫,花了40分钟。由于我们中午坐飞机前往挪威卑尔根,皇后宫与机场是同一方向,所以游览时间不到2小时。</p><p> 皇后宫坐落在一个岛屿上,建于16世纪,后来曾有一次大火。大火后重建,进行了重新设计,建筑师曾参照过法国的凡尔赛宫,所以这里有瑞典的“小凡尔赛宫”之称。这里是瑞典首个世界文化遗产。</p><p> 皇后宫主楼是三层楼房,左右两边副楼是两层楼房,外墙全部是浅黄色大理石,左右两边上方各有一座拱顶,中心位置的深青灰色屋顶上有一座小型钟塔,上面飘扬着蓝底黄十字瑞典国旗,说明那天国王正在皇后宫,所以不对外开放,非常遗憾。皇后宫的建筑物只占20%,其余80%是树林、草地和湖泊。整个建筑物体量小,毫不耀眼华丽,估计皇后宫不会超过100个房间。但是皇后宫前面巨大草坪和圆形喷水池,以及许多精美高大的手拿兵器的武士雕塑铜像,衬托出皇后宫的威严和萧杀。</p><p> 浏览皇后宫也可以初步了解一下瑞典的历史。早在冰川退却后的石器时代,瑞典已经有人类居住,证据是瑞典北方发现过约公元前9,000年的岩画。随着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商路形成,欧洲的铁器传入了斯堪的纳维亚,而北欧的兽皮、琥珀则被贩卖到希腊和罗马。公元4世纪的罗马帝国末期,被称为“人种作坊”的斯堪的纳维亚诸部族向西欧和南欧输出了大量移民,哥特人就来自现在的瑞典哥特兰岛,属于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哥特人曾经攻入古罗马城,现在几乎灭绝了。</p><p> 那么斯堪的纳维亚诸部落为何被称为“人种作坊”呢?欧洲文明分两大类,一个是希腊文明,是拉丁人,现在的西欧,南欧。另一类文明是北方蛮族,他们体型高大,肌肉壮实,包括斯拉夫人(后来的俄罗斯人)、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消灭了凯尔特人,杀遍欧洲,甚至爪牙伸向了美洲。所以斯堪的纳维亚部落就被叫做“人种作坊”,就是说,斯堪的纳维亚人是欧洲许多民族的祖先,祖先中也包括瑞典。</p><p> 瑞典是一个海盗起家的民族,受到欧洲国家厌恶。瑞典人的祖先是维京人,而“维京”在英语中意味海盗。在海盗时期,瑞典与封建制度的国家一样,规定只有长子才能够继承父亲的遗产,而当时很多人都会生好几个孩子,除了长子,其他的孩子都要出去自力更生。出门求生都会依靠体力打工来赚钱,但维京人不这么想,他们没有开化教育,甚至文字都没有,历史都是僧侣使用拉丁文来写的。他们外出也非常野蛮和暴戾,靠打劫来维持生计。从祖先传下来了野蛮的种子,9世纪5,000多个维京人直接上了船入侵巴黎。巴黎兵力不足,法兰西国王就给这群海盗钱,但维京人收了钱没退兵,看到巴黎这么有钱,反倒是以后想到要钱就围攻巴黎,每次都能得到不少钱。</p><p> 这座皇后岛宫最初建于16世纪晚期的一个小岛上,是由国王约翰3世为其王后下令建造的,皇后岛的名字也正是由此而得来。因为在瑞典语里“皇后”的读音为“德罗特宁”, “小岛”读“霍尔姆”,所以也称为“德罗特宁霍尔姆宫Drottningholmo”。</p><p>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是这样评价的:皇家德罗特宁霍尔姆宫位于斯德哥尔摩郊区的梅拉伦湖畔,宫殿、保存完好的剧院(1766年建造)、中国宫和花园,是18世纪受法国凡尔赛宫影响的北欧皇家宫殿的最佳样本。</p><p> 我们是从宫殿的后花园开始游览的。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树木和大片的草地。很快我们就来到了这里的所谓的“中国宫”。原来中国宫还是这里一个著名的看点,她是一座木质结构的中国式楼阁,弓形的建筑,中间是两层主殿,主殿两侧为回廊,各连一座侧殿。宫顶有雕龙和其他中国宫殿装饰,墙壁门窗两侧多是中国图案组成的框槽。不过现在看到的这个中国宫殿,是后来几经损毁后重新建造的。我觉得框架具有中国风,细节部分就让人感到不伦不类,比如,中间圆形建筑有些蒙古包味道,雕刻的龙凤也是经过“改版”的,看上去怪怪的。</p><p> 为何“中国宫”缺乏中国味道?这与设计师密切相关。原来设计师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中国宫”的设计灵感仅仅来自于约翰3世王后的一个梦。设计其实是抄袭了法国凡尔赛的某一个宫殿,而凡尔赛这一个宫殿的设计又拷贝了当时中国南京一个瓷塔上面的一幅画。 “中国宫”由瑞典的两名著名建筑师共同设计,设计师除了从法国人那里抄些二手资料,顺带把当时法国正风行的风格也一并吸收了,因此才有了这个“四不像”的建筑。</p><p> 皇后宫那天不开放,据说中国宫里面不同房间里分别摆设中国花瓶、茶具、瓷器、象牙宝塔、泥人、宫灯、文房四宝以及中国算盘和秤,墙上挂满了中国山水和花鸟画以及书法屏条,还有结构与北京天坛相似的回音壁。</p><p> 在追逐中国产品的国际竞赛中,瑞典显然是后来者,直到18世纪才建立“瑞典东印度公司”,运营不到100年公司停止运作,共派遣了100多个远征队横跨大洋到达“东印度”,以及中国当时的开放城市广州。</p><p>18世纪以来,大批中国瓷器、漆器、丝绸、香料和茶叶被运抵瑞典最大的港口城市哥德堡。茶叶迅速推广,与这种外来“新式饮料”相匹配的自然是中国的瓷器。瑞典的王室和贵族以拥有中国的商品而自豪。有一位王室子弟把自己专门用来收藏中国瓷器的房间称为“圣地”,显示其稀有和神奇。在王后的房间里,也摆满了中国瓷器、漆器和丝绸。</p><p> “哥德堡号”商船是连结瑞典和中国的纽带,三次远航广州。最后一次是1743至1745年。返航时装载着700吨茶叶、瓷器和丝绸,价值2.7亿瑞典银币。不幸的是航行了半年多,在离开哥德堡港约900米的海面上,船头触礁随即沉没,幸好离岸近而未有人员伤亡。</p><p> 后来人们从沉船上捞起了30吨茶叶、丝绸和瓷器,价值竟然除抵扣成本还获利不少。世界上有过许多“东印度公司”,比如贩卖鸦片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瑞典人喜欢炫耀这段历史,是为了说明“瑞典东印度公司”从来没有向中国贩运过鸦片。260年后的2006年,仿制的仿古船“哥德堡号”抵达广州港,受到中国人的热烈欢迎。我想,如果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的仿古船来中国,一定不会受欢迎,因为中国人给鸦片害苦了。</p><p> 当年建造“哥德堡号”耗费了瑞典GDP的15%,而从中国运回货物的总值却相当于瑞典当年的GDP。瑞典人在抚摸那些华美丝滑的绸缎和晶莹剔透的瓷器时,惊叹于中国的富足,当时的瑞典王室更对中国充满向往。</p><p> 在所有中国货当中,有两种商品是最难仿制的,一个是瓷器,欧洲人很晚才知道高岭土的秘密,在那之前,所有欧洲作坊都无法烧制出真正的“中国瓷”。另一个是丝绸,当年王后在皇后岛建起了一个“中国村”,打算自己生产丝绸。现在“中国宫”附近的“中国村”就是王后当年种桑养蚕的地方。有人说,这恐怕是瑞典历史上最早的“丝绸生产基地”了。王后想办法从中国请来能工巧匠,可惜历经千辛万苦从遥远的东方运来的蚕宝宝,抵御不了瑞典寒冷的天气,纷纷夭折。国王为了安慰王后,悄悄地在“中国村”旁边兴建了这座“中国宫”。现在“中国村”成了王室的私人住宅,1982年王室正式搬入,国王和百姓可以共同感受这里的魅力。安静的“中国宫”和“中国村”,轻轻地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古老家族的“中国梦”。</p><p> 我们中国人看皇后宫的“中国宫”,总是觉得缺少中国艺术中的抽象与写意,就像欧洲人到上海看到什么松江的“泰晤士小镇”、高桥的“荷兰小镇”和祝桥的“佛罗伦萨小镇”等,都是缺乏洋人真谛的,仅仅“形似”而非“神似”。由此可见,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从古到今,从未间断。</p><p> 再往前走就是皇后宫后面的喷泉和花园了,只见花园里仿照法国凡尔赛宫模样,灌木绿色植物都修剪成几何形状,有的修剪成柱形,有的修剪成其它形状,再配以喷泉、雕塑和石墙,还真有些凡尔赛宫后花园的影子。我去过凡尔赛宫,还是相距甚远,比凡尔赛宫逊色多了。</p><p> 皇后宫还是很壮观的,从后面看上去就已经很震撼了。当我们绕到前面,才一览无遗地见到她的真容。在宽阔的水面映衬下,一座豪华的宫殿就浮现在人们眼前。让人见证了什么是宫廷气派,什么是典雅风光,什么是欧洲风格。可惜那天不可以入内参观,我想,用富丽堂皇来形容其内部不会有什么过分。如今的王室虽然已不再享受特权,但还是有卫兵把守,以保护王室的尊严。</p><p> 在宫殿的左翼,有一座两层奶黄色建筑是皇家大剧院,18世纪末瑞典国王古斯塔夫3世在此遇刺身亡,从此,大剧院被迫关闭。到20世纪20年代,人们要求重新启用这个剧院。</p><p> 古斯塔夫3世(Gustav III,1746-1792),是18世纪瑞典国王。他是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之子、卡尔13世之兄(现在国王是卡尔16世·古斯塔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2世的外甥,也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2世之表弟,欧洲各国王室之间的姻亲关系错综复杂可见一斑。</p><p> 50岁不到的古斯塔夫3世死于非命,一天午夜,皇家歌剧院举行化装舞会,国王收到一封威胁匿名信,但他不作理会,因为他收到过无数封同样信件,但是这次却是真的。国王胸前挂着皇家勋章,银光闪烁,容易辨别,戴着黑色面具的刺客以法语对国王说:“俊美的面具客,可安好!” 另一刺客俏俏走到国王后背开了一枪。古斯塔夫跳到一旁,以法语呼叫:“啊!我受伤了,带我离开这里,抓住他!” 国王在保护下返回住处,刺客被捕,国王几天后死去,遗言是:“我很困倦,让我休息一会儿就好了”。</p><p> 这场超级刺杀后,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依此事件为“蓝本”创作歌剧《化妆舞会》,这位作曲家还写过《茶花女》、《阿依达》、《奥赛罗》等享誉全球的作品。</p><p>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剧院启封后,发现100多年前使用的各种道具、装置、设备和舞台都保存得相当完好,只要稍加改造和整修便可以使用。于是政府同意拨款整修剧院,经过两年多的修复,剧院重新投入使用。从此,各地的名剧团经常到这里演出,上演著名的古典歌剧。我想,威尔第根据国王在这家歌剧院遇刺身亡而创作的歌剧《化妆舞会》,也就在遇刺的地方演出,那么,演员和观众不知道会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呢?</p><p> 那天,正好有一队头戴绛红色贝雷帽的瑞典卫兵走过来,长得高大健壮的青年军人非常引人注目。</p><p> 古老的城堡王宫历史悠久,有一些关于皇后宫的怪鬼故事流传不足为奇,但想不到的是,现今的瑞典王后西尔维娅会在一部纪录片中亲口“证实”,她说:"皇后宫发生了很多过去的事,也有一些小小的鬼朋友,它们都非常友善,你有时会觉得并不是孤单一人。" 不过她不但不怕,还说这些"鬼朋友"让她觉得很刺激。</p><p> 皇后岛宫是在16世纪建成的,现在是国王卡尔16·古斯塔夫和王后西尔维娅的永久居所。虽然明知这古老皇后宫存在另一个世界的住客,但已经住在这里数10年的王后看来并没有给吓怕,还大派定心丸:"你们不会给吓怕的,它们就是很友善。试想想它们会告诉你什么?" 她还笑说:"来亲自体验吧,在天黑时四处走走,真的很刺激。"</p><p> 不仅王后觉得有鬼,国王卡尔16的姊姊克里斯蒂娜公主,也言之凿凿,相信皇后宫有鬼。她在纪录片中说:"当然存在,宫内存在很多能量,如果它们没有透过声音和形体表现出来,那才奇怪,所有古老房子都有鬼故事。"</p><p> 越是说有鬼,越是有人愿意去体验,平头百姓的心态就是如此。那天因为国王在皇后岛宫,房顶飘扬蓝色黄十字国旗,暂不开放,要不然我们一定会去体验一下世界上最高级别的“鬼屋”。</p><p> 我们参观了皇后宫,就算结束瑞典之行,要跟她讲“再见”了,直接驱车驶向斯德哥尔摩机场,赶中午12点半的航班飞往挪威卑尔根。</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