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师德 家校共育 携手成长——太京镇川口小学五年级教师家访活动

耤缘

<p>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增强家校凝聚力,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6月2日,我校五年级三位任课教师利用午休时间,自发组织并开展了一次为期两天的家访活动。</p><p> </p> <p>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孩子细小的问题有可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病在肌肤好治,入脏腑则难,所以老师们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思想动态,做到防微杜渐。而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启蒙老师,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身心的发展、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以及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老师与家长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优质化的目的。</p> <p>  6月2日早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三位老师初步商讨了本次活动方案,根据最近几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确定了以个别学习兴趣不高和学习质量出现下滑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为重点的几个家访对象,制定了家访记录表,确定了家访时间。</p> <p>  中午午饭后,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三位老师相约,来到留守儿童张文璇的家里,查看了该生今年随爷爷奶奶寄居在二叔家的生活环境,详细询问该生的父母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孩子在家的表现,充分了解到其娇惯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孰不知“贤人志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p> <p> 在随后双方随和地交流中,班主任孙龙龙老师肯定了该生在校的优点,介绍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等表现情况,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家庭教育建议。针对该生的特殊情况和显现的一些问题,三位老师和其爷爷奶奶共同商讨并提出了一些能改变现状、助其成长的解决办法。</p> <p>  随后,穿过村子的小巷,来到了最近学习松懈、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王佳汝家。靳天霞老师通过和其家长亲切地交谈,了解到平时其母亲过于溺爱,父亲过于严厉,孩子逐渐养成懒散的生活习惯,知晓了最近因农活忙,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学习松懈,而出现家庭作业忘做,当天所学内容不复习,书写潦草等现象,同时让家长明白了“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的道理。最后对孩子的问题,双方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p> <p>  沿着河堤,又来到了父母离异的王波家所在的旧庄。</p> <p>  穿过古色古香的柴草场大门,场中间无序的摆放着几堆柴草,四周枯树桩横七竖八,显得驳杂凌乱。继而右转,上一条窄窄的斜坡,进入村子两米来宽的水泥路,一个简易的红漆大门映入眼帘。而大家,也被门口一只看似凶猛而娇小的黄色土狗拦住了去路。经过询问,眼前这个院子就是王波家。</p> <p>  轻轻叩门,进入院子,循着苍老的应答声来到老旧的正屋。进屋说明来意后,老人喊来了隔壁偏房睡午觉的儿子——王波的父亲。经过一番长谈,这位忠厚朴实的庄稼汉子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家里的情况,以及孩子在家的各种表现,话语中时时包含着浓浓的“望子成龙”之情;同时他也全面了解了孩子最近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并和老师们在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等方面达成了共识。</p> <p>  6月3日,天气较为闷热,晏龙老师和靳天霞老师匆匆忙忙吃过午饭,驱车赶往隔壁的马家窑村。</p><p> 一进村口,只见一条笔直的马路安静地躺在齐整的村落旁,路边垂柳袅袅,像尽职尽责守护村子的安全卫士。由于是午休时间,村子显得格外祥和安谧。仔细聆听之下,村口第一家正好有人在说话,敲门询问了赵百顺同学家的位置。</p> <p> 沿着村子大路直走,下一个短坡,右转进入小巷,第二家就是所要家访同学家。进门后,主人热情好客。老师简短说明来意,拿出家访记录表,大家轻松愉快地从孩子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孩子,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p> <p>  这家家访结束时,已是中午一点多,老师又赶往下一个家访对象家所在的村子——年集村。正午时分的花草树木无精打采,而烈日却像打了鸡血似的,时不时的和老师们玩躲猫猫。顺着看似奄奄一息的年集河,弯弯曲曲的趟过几段过水路面,进入了村庄,车随机驻在一个商店旁边的空地上。</p> <p>  进入铺子,打算询问店主。店铺不算大,货物琳琅满目却整洁有序,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惬意地躺在铺子侧面的床上纳凉。得来全不费工夫,此家正是,眼前干净利落之人正好是孩子的爷爷。</p> <p> </p><p> 通过亲切诚恳地交谈,得知他们家里种植着几亩果树也因为前几日特大冰雹灾害而几乎绝收,平时商店的收入也仅够弥补家用。老夫妻俩目不识丁,孩子父母又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当天知识点掌握情况没办法进一步了解,对孩子的教育督促有心无力。加之平时对孩子娇惯,让孩子也养成了习惯上的懒惰,本来挺聪明的孩子,最近出现了不做作业,誊抄别人作业,听写时弄虚作假等现象。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双方也提出了许多建议。老师们也承诺,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在校期间在老师们专门督促下,指导其完成各种作业,使其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并逐步改掉习惯上存在的一些小问题。</p> <p>  匆匆辞别,老师们火速赶往学校,到校两点多,一次短期的家访活动也圆满结束。</p><p> 这次有意义的家访活动,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对老师更是一种启示。老师们通过登门拜访及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到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受到鼓舞和鞭策,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努力、更加投入地学习。同时让家长明白: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老师们而言,这次家访活动,不是终点,而是全新的开始。</p><p> 愿我校所有孩子自信乐观,积极进取,不负韶华!&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p><p> 2020年6月8日晏龙整理于川口小学</p><p>编辑:晏龙</p><p>校审:崔义军</p><p>终审:王新明</p>

家访

孩子

老师

学习

学生

家长

该生

村子

家庭教育

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