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脂肪肝没事,有的变成了癌?

临汾旅绿牌军

<p>得了脂肪肝,很多人都不当回事。特别是那些没有症状、肝功能正常的人更觉得无所谓,都认为脂肪肝就是营养太好了,现在有脂肪肝的人太多了,也不会对身体有多大妨碍。脂肪肝可以逆转,但也存在恶化成肝癌的可能性。</p><p><br></p><p>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癌的发生率为2.3%。脂肪肝到肝癌有四步: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出现轻度脂肪肝,应该马上引起重视,等到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则为时已晚。</p> <p>多食肥甘、少劳作是脂肪肝形成的始动病机环节。多食肥甘厚味导致能量过多储存并蓄积于体内。食物养分的摄入超过了人体气化所能承受的限度,损伤元气。若同时慵懒过逸,能量消耗不足,湿浊内生,痰饮内聚,壅滞肝胆导致痰浊膏脂内积于肝则为脂肪肝。痰瘀郁热积损肝络是脂肪性肝炎形成的关键。我们简单概括为:<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吃大喝大懒鬼,</b>这样的人容易有脂肪肝。</p><p><br></p><p>痰湿最易化热或与热邪相合,形成湿热之邪,瘀亦可化热,邪热为无形之体,淤血为有形之体,淤血与邪热相互搏结,形成瘀热,往往使热邪久稽不退,淤血久留不散,痰瘀搏结成为新的病因,又使病情缠绵,或病情进展,变生他证,发展为<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甚至肝癌。</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u>科学饮食更健康</u></b></p><p><br></p><p><b>(一)摄入高蛋白饮食</b></p><p><br></p><p>高蛋白可提供胆碱、蛋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使脂肪变为脂蛋白,有助于将其顺利运出肝脏,防止脂肪浸润。每日摄入蛋白质90~120克,蛋、奶、肉类、豆类及其制品皆可。</p><p><br></p><p><b>(二)低糖饮食,合理控制热量摄入</b></p><p><br></p><p>控制糖类的摄入,更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治疗脂肪肝。过高热量摄入可使患者体重升高、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加快肝细胞脂肪变性。为确保低脂肪,烹调方法亦应讲究,少用煎、炒、炸,以蒸、煮、炖、拌为主。</p> <p><b>(三)营养均衡</b></p><p><br></p><p>为了保护肝细胞和防止损害,多食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矿物质供给有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膳食纤维可以调节血脂、血糖。主食应粗细搭配,多食用蔬菜、水果和菌藻类。</p><p><br></p><p><b>(四)禁酒戒烟,多饮茶</b></p><p><br></p><p>酒精对肝细胞有毒性,可降低肝脏外运脂肪的能力,造成脂肪在肝内堆积,引起或加重脂肪肝。茶叶中的茶多酚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促进脂肪代谢、预防心血管疾患的功能,对防治脂肪肝有好处。</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u>坚持运动好处多</u></b></p><p><br></p><p>有效的运动,可增加体内脂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可加速脂肪的分解,促进脂肪、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利用,以补偿葡萄糖供能的不足。这样一来,一方面使过剩的脂肪组织被消耗掉,起到减肥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使血脂减少,起到降血脂的作用。<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所谓有效的运动,主要是指较长时间、小强度的持续运动。</b>此时,肌肉可以有选择性的将脂肪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而促进脂肪分解,致使脂肪蓄积减少,尤其是腹腔内、肝脏内的脂肪消退更为明显,这对脂肪肝防治极为有利。而短时间的剧烈运动,主要由糖类燃烧来提供能量,对脂肪肝防治不利。</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u>定期体检早发现</u></b></p><p><br></p><p>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简单的超声检查和肝功能检查就能判断肝脏的健康。如果脂肪肝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症状恶化,疲乏,衰弱无力,消瘦明显,腹痛加重,出现大量腹水,肝脏突然增大并伴有压痛,需要警惕可能已经出现了肝癌。</p><p><br></p><p>脂肪肝并不可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逆转,战胜身体惰性,不被疾病支配,去掉“大吃大喝大懒鬼”的头衔,彻底摆脱脂肪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