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我们一直在路上!

心雨幽梦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个周末我们没有如期休息,因为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紧迫,所以必须加班。从周五下午开始,分级开会,经过周密的安排部署,加班工作分组分层展开。经过两天两夜的紧张工作,我们这一组终于单卡信息审核通过,进行了汇总,打印,签字,加盖公章,可以入户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正值中午,顾不上吃饭,我们决定开车兵分两路入户。我这一组由李凯老师开车,王校长带领我们,另一组由年长又经验丰富的安主任亲自开车。王校长刚参加完温家庄那一组的入户工作回来,不歇不缓的又来协助我们这一组,我们顿时心生一股暖流,经过简单的准备,在王校长逐个叮咛注意安全之后,我们驱车出发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出师不利,走访第一家就吃了闭门羹。门口拴着一只大狗,看见有生人造访,狂叫不止,时不时的往我们跟前扑,吓得同行的年轻老师往后退,一时不知所措。王校长从门口的柴堆里抽出一根粗壮的树枝挡在我们前面,说大家赶紧回车里 ,他在门口大声的喊了学生的名字,从门缝看似院子里有人影走动,却无人应声。那是我班上的一个孩子家里,我从信息卡上找到电话,经过询问,原来家里只有一个年事已高,且听力不好的老人,我们只得通过电话说明来意,然后待孩子干活的妈妈回来再联系我们了。我们决定走访下一家。车子开出一段距离,我们才舒了一口气,幸亏王校长有经验,而且及时提醒我们,要不然我们这几个新手,地形不熟,对住户情况也不熟,肯定要吃苦头。</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了前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开始每人手持一根棍子防身,把路家沟社走完。接下来我们去了庙咀社,草园社和向阳社。接下来的走访比较顺利,因为杜海英老师是本地人,情况比较熟悉,我们也较之前有了经验,让熟悉路的学生和家长带我们去,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不少时间。尤其是在朱婷婷家,热情好客的家长,端来了西瓜和桃子,饥肠辘辘的时刻,感觉水果特别香甜。之后她带我们走访了附近的几家,我们很是感激,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工作有了坚实的后盾。</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回来的路上,或许是因为工作任务完成了,也或许因为不用再怕被狗咬,心理放松了,我感觉腿火辣辣的疼,才发现因为被狗吓的急忙跑去找棍子,腿上被刺扎伤了,袜子也被扎破了。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三尺讲台,粉笔黑板,教书育人,呕血沥血。深入学生家庭才发现,生长环境,家风家教对一个孩子至关重要。近些年农村里年轻力壮的人都出去务工了,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家里条件好一点的都把孩子送到乡镇上和县城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上学了,一个村子里的人所剩不多。因此养狗看门护院成了必须,几乎家家都有,因此就有了刚开始的惊险一幕。也因为如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对这些孩子要更多些关爱与照顾,让他们健康成长。</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精准扶贫,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这是我们国家的发展必经之路,教育扶贫必须跟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立足岗位实际,用自己毕生所学,尽心尽力教好每一个学生,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精准扶贫,我们一直在路上!任重而道远!</p>